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部编二上语文《口语交际》中心发言

发布时间:2020-03-03 18:17: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低段《口语交际》的特点和几点教学建议

二年级语文备课组 何莎莎

部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的编排,承接一年级的编写理念,共安排了四个交际话题:交流有趣的动物、介绍自己的一件手工作品、与别人商量事情、看图讲故事。话题的选择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根据课程目标,教材为每一次口语交际活动都设定了清晰的口语交际目标,使教和学更加有章可循。此外,教材在重视交际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十分关注交际意识、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一、教材的研读:(教什么)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的编排,在与一年级的整体结构和思路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在话题的选择、目标的确定、习惯和意识的养成等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话题的选择,从较宽泛的生活化的内容向较正式的生活类的内容发展

纵览一年级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一年级上册分别是《我说你做》《我们做朋友》《用多大的声音》《小兔运南瓜》,一年级下册分别 是《听故事,讲故事》《请你帮个忙》《打电话》《一起做游戏》。它们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以游戏、活动为载体,符合低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二是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针对的都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经常面对的问题和参与的活动。这些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较宽泛,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有点聊天性质的交流中,就可以完成交际任务,它们都属于生活化的交际话题。

二年级上册编排的四次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也非常密切,但从要求来看,《有趣的动物》要突出动物的有趣,《做手工》《看图讲故事》强调要按顺序说,《商量》强调要把想法说清楚,这表明内容的表达要更正式一点、难度更高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三个不同类型的口语交际的对比,来感受

一、二年级之间的差异。

图片一:一上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图片二:一下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图片三:二上口语交际《做手工》

上述三个口语交际都以活动为载体,其中一上的《我说你做》中,“说”是比较宽泛的,发出什么指令,由讲话人的主观意愿和当时的场景所决定,交际的关注点不是说的具体内容,而是要引导学生敢于大声说话,让别人能听清楚;一下的《一起做游戏》这个交际话题,学生无需准备,只要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就可以与同学展开聊天似的交流;而在二年级上册《做手工》这个交际话题中,学生要把过程说清楚,就要按顺序来表达,这种口语表达的经验是学生不曾具有的,除了要说清楚是怎么做的,语言还要简洁明了,语言表达的要求更高了。

又如,同样属于功能型的两个口语交际话题,二年级上册的《商量》与一年级下册的《打电话》相比,交际难度也有明显的变化。

图片四:一下口语交际《打电话》 图片五:二上口语交际《商量》

上述两个话题都采用先示范引导,然后提供多个情境让学生实际操练的编排方式。从示范引导中可以看出,《打电话》的关注点不是打电话的具体内容,而是学习打电话的基本交际原则,学习在接、挂电话的过程中保持礼貌的态度,有修养、更文明地与人交往。在《商量》中,学生学习的重点不仅有“要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还要面对别人的拒绝,学会得体的表达,它不仅包含交际礼仪、交际意识方面的内容,还包括言语交际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交际任务更有难度。

再如,同样是故事类型的口语交际,二年级上册的《看图讲故事》与一年级上册的《小兔运南瓜》相比,无论是情节的设置还是隐含的意味,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图片六:一上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 图片七:二上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一年级上册《小兔运南瓜》编排的是两幅间断的图画,引导学生动脑筋想象中间空白图画的内容。故事情节较简单,三幅图画分别代表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年级上册《看图讲故事》编排了五幅连续的图片,整个故事的发展有曲折和变化,结尾还留下空白,其隐含的风趣意味暗示故事的结尾既应该合乎情理,又能出人意料,最好能让人会心一笑。在这个交际活动中,学生不仅要认真观察,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人物当时的语言、神态、动作及心理活动,以丰富故事的内容,使故事更加生动具体,这都给学生的交际表达提出了挑战。

(二)目标的确定,从“敢说”“说清楚、听清楚”向“说清楚、听明白”发展

起步阶段的口语交际编排,重在消除学生害羞、胆怯、畏难的情绪,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一年级上册四次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分别是:“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有时候要大声说。有时候要小声说。”“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其核心思想就在于让每个学生都有“敢说”的勇气。

在一年级上册“敢说”的基础上,一年级下册开始提出“说清楚,听清楚”的要求。在“说清楚”方面,提示的方法有:声音要大、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在“听清楚”方面,提示的方法有:借助图画记住内容、没听清时可以请对方重复。

二年级上册在一年级下册“说清楚,听清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说清楚,听明白”的要求。“听明白”意味着不仅要听清楚,还要能听懂,交际要求有了进一步提升。在“说清楚”方面,提示的方法有:吐字要清楚、按照顺序说、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在“听明白”方面,提 示的方法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记住主要信息、边听边了解讲话的内容等。

从教材口语交际的编排体系可以看出,口语交际目标要素的设定基本遵循着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梯度发展序列,稳步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在不断强化中得到巩固

教材编排在不断提升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有机渗透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并随着年段的推进不断加以强化。

交际意识方面。起步阶段的学生,口语表达上常常不考虑场合、对象、角色,讲话随意。部编教材从一开始,就着力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一年级上册《用多大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在不同的场合应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一年级下册《打电话》引导学生面对不同的对象要有礼貌地应对,二年级上册《商量》引导学生学习怎么跟不同的人商量不同的事。通过这些多样的情境应对,逐步培养学生的场合意识、对象意识、角色意识。

交际习惯方面。例如,认真倾听的习惯。一年级上册提出“注意听别人说话”,一年级下册提出“没听清时,可以请对方重复”,二年级上册提出“注意听,记住主要信息”“认真听,知道别人讲述的是那幅图的内容”。又如,大方交际的习惯。一年级上册鼓励学生勇于交往, 鼓励学生要“大声说”“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一年级下册提示学生“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要先说清楚 自己是谁”。二年级上册“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再如,尊重他人的习惯。一年级上册引导学生“说话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对方”,一年级下册培养学生使用礼貌用语“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二年级上册在一年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礼貌地提问、用商量的语气与人沟通交流。

任何意识和习惯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通过这样的不断强化、不断复现,促进了学生良好的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的养成和巩固。

二、口语交际课之我见:(怎么教)

对比了低段口语交际的特点,了解了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的编排意图,我们备课组就本学期口语交际教学的展开,进行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要准确把握每一次口语交际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师傅对我说:口语交际教学要根植于对教材的理解,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展开教学。

拿我这次要上的《有趣的动物》这一课来说,师傅让我先读懂教材和教参,看看与一年级相比,这次语言交际的提升点在哪里,难度又在哪里,教师事先要心中有数。从题目“有趣的动物”可以知道,本次交际活动有明确的主题范围,关键词“有趣”对于说什么和怎么说都有隐含的内在要求。首先,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必须围绕“有趣”来谈。那么,哪些动物是有趣的呢?师生可以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然后再进入具体的介绍。其次,要介绍“有趣的动物”,这种“有趣”不仅仅是说的人这么认为的,也应该让听的人认同这种看法,这就要求说的人要尽可能地打动听众,让听众觉得确实“有趣”。那么,讲述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打动对方,也需要让学生先想一想,再从中做选择。这样一些内在的隐含的要求,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一年级的交际内容,学生的表达会更加规范、丰富和具体。

我以《做手工》和《看图讲故事》这两个口语交际为例,谈谈我对口语交际课的认识。这两个口语交际都提出了“按顺序说”的要求,它们之间有没有区别呢? 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表格)

可以看到,同样都是“按顺序说”,但它们的关注点及语言特色差别是很大的。在《看图讲故事》中,图中人物可能会怎么想、怎么做,可能会说什么,表情怎么样等,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尽情发挥。而在《做手工》中,以“讲清楚”为核心,是怎么做的就怎么讲,不能画蛇添足。

我们认为:只有把握每一次口语交际不同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二)创设真实丰富的交际情境

我们组认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创设交际情境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首要任务,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持久,只有创设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才能激发交际的兴趣,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中来。

1.链接生活,创设真实的生活化情境

口语交际来源于生活,口语交际教学也必须从课堂回归生活。拿我这次要上的《商量》一课来说,它本身就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交际活动,只有基于真实的交际情境,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问问学生:“遇到下面的情境,你会怎么办?”

(1)今天我值日,可是今天刚好是我生日,想早点回家,于是找小丽调换时间。

(2)小丽不同意调换。

这里有两重情境:一是你需要得到别人帮助时,要与别人商量。二是交际愿望未达成时如何应对。这双重情境都再现了学生的真实生活。这样的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交际经验和生活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学会商量的重要性。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说说最想与什么人商量什么事,再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真实生活事例。例如,想跟妈妈商量,周末做完作业后看一会儿动画片,或者想跟同学商量周末去踢球的时间等,然后选择其中一个最感兴趣的话题,跟同桌合作表演。在表演中实践如何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这样的情境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主动投入交际活动之中,习得交际的方法。

2.开展活动,创设丰富的活动化情境

针对低年级儿童喜欢活动、游戏的心理特点,我们认为还可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活动化情境。例如,教学《做手工》,可以在课前开展“手工作品展览会”等活动,布置学生提前制作好手工作品,并在教室中展出。教学《有趣的动物》,也可以借用一年级学过的课文题目,创设“动物王国开大会”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展开交际活动。教学《看图讲故事》,则可以根据漫画的内容及呈现方式,以学生最感兴趣的综艺类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为题,讲述故事,续编故事。

(三)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

教科书是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本册口语交际的编排基本上都是由“简明的引导语”“充满童趣的插图”“温馨的小贴士”三部分构成。引导语和小贴士,老师们会比较重视,但常常会忽视插图资源,以为无非就是一个装饰。其实,插图也是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重要凭借。

在《有趣的动物》这个交际活动中,情趣盎然的动物插图能够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选择要介绍的动物时,可以提示学生通过观察插图 进行动物分类,以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发联想,拓宽思路。如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或者家里养的、动物园看到的等等。

围绕“有趣”这个主题,插图同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从这幅插图中可以看到:有的动物是有特殊的外形的,如长颈鹿、大熊猫、麋鹿;有的动物有特殊的习性,如蛇可以游泳,变色龙可以随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动物有独特的功能,如鹦鹉可以学人说话,萤火虫能发出亮光;有的动物与人的关系很密切,如小狗、小猫,就可以围绕发生在它们身上的趣事来谈。

在《做手工》这个交际活动中,插图也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它既展示了有意思的手工作品,如小虫子、小鸟、树、房子、大熊猫等,又提示了可以制作的工具,如笔、尺子、剪刀、胶棒、彩色纸、细绳等。从这些使用的工具,又提示大家制作的方式:剪剪、贴贴、画画等。图中的两个小朋友也提示了制作手工,可以独立制作,也可以和好朋友合作完成。小小的插图其实也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信息,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 当然,要上好一节口语交际课,要关注的问题其实不止上述内容。而且,口语交际的途径远不止在课堂,课堂上学到的交际原则、方法和习惯,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反复实践,才能形成能力。因此,我们要强化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意识,重视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他们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以上是我们备课组根据本册口语交际编排的特点而尝试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望各位同仁们指正。谢谢大家!

部编二上语文教学建议

部编本口语交际培训体会

口语交际——编童话

口语交际 即兴发言

口语交际即席发言

部编版 语文一下 口语交际 老鼠嫁女 教案

部编版二上语文生字组词

部编版二上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部编版语文二上《大禹治水》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上《日月潭》教案

部编二上语文《口语交际》中心发言
《部编二上语文《口语交际》中心发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