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京市钢琴音乐节

发布时间:2020-03-02 10:43: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5年北京市钢琴音乐节

主办单位:北京市音乐家协会

协办单位:北京市音乐家协会基础教育分会

活动宗旨:“以文化为径,以艺术为桥,以和平为目的”, 促进加强钢琴选手之间的进一步了解、沟通与融合,为北京市基础钢琴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活动意义:使钢琴基础教育越来越趋向规范化,钢琴普及教育事业越来越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以琴会友,认识朋友,相互交流,丰富钢琴演奏经验,开阔钢琴音乐学习视野。 共同营造一份和谐的艺术氛围,从而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从中享受到钢琴音乐的美,并且都通过自身的舞台表演创造着美的音乐,体味着美丽人生。

指导教师: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中央芭蕾舞团、铁路文工团等文艺团体、少年年宫、儿童活动中心、职业艺术师范等学校的

活动介绍:钢琴音乐节每隔两年举办一次,此次钢琴音乐节已经成功举办了7次,同时还举办了“华夏银行杯97北京市青少年儿童音乐会”,“希望杯比赛”等等一系列钢琴音乐实践活动,已经超过万人参加音乐节演奏和比赛。参加活动的有年龄从4岁到88岁的老人,大家欢聚一堂,登台演奏,交流切磋,施展才艺。

活动形式:参与层面广泛:少儿组、青年组、中老年组。师专、中专、职高组等四大组中分别设置初级、中级、高级三种程度,每个程度组又各有程度要求。形式内容新颖:演出曲目和演出形式人性化。表演分组不按年龄而按程度划分,点评式演出方式。

活动要求: 顾问评审团阵容:

总 顾 问:周广仁教授。顾问:王瑞璞(二级指挥)。 主

席:马小红教授、樊禾心教授。 评委主席:黄瑛(一级演员)。 秘 书 长:赵金波、薛安。

活动时间:2015年4月30日至5月3日。

北京市音乐家协会钢琴基础教育分会简介

成立时间:北京市音乐家协会基础教育分会成立于1996年11月。

学会性质:在北京市音乐家协会领导下,由从事钢琴基础教育的教师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北京市钢琴音乐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

学会宗旨:促进我国钢琴基础教育同行之间的的交流,促进钢琴基础教育的普及、提高与发展,为繁荣祖国的音乐文化事业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学会结构:设:顾问、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会员。

会员结构:有400余人,他们来自北京市各个艺术院校、中小学及各种艺术教育机构,是对钢琴基础教学实践或是基础钢琴教学理论有一定研究的钢琴教师。

学会活动:

1、比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希望杯” 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钢琴音乐节”。

2、发展新会员:每年两次。

3、四年一次的换届改选

4、参观学习:参观钢琴制作

5、教学研究活动:

第一、了解世界钢琴教学的发展,组织部分会员在国家大剧院多次聆听国际著名大师的公开课。

第二、了解国内外钢琴赛事动向,邀请有关评委讲各种比赛盛况。

第三、了解国内钢琴考级各种教材,请有关编委介绍各种教材的编写情况。

第四、介绍各个考级单位情况。

第五、开阔钢琴教学视野,多次邀请周广仁、凌远、吴元、周海宏、赵晓生、盛元等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还邀请了国外著名钢琴家演奏交流,

本次钢琴音乐节最令我感动的是88岁高龄的刘育毅教授的参与。作为我国20世纪最著

名的音乐家之一刘天华先生的儿子,刘老的确非同寻常。尽管他年轻时并没有将音乐作为自

己一生的事业,但他对音乐却有着深深的、难以割舍的情结。老人家从土木工程建筑岗位退下来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钢琴演奏中来。自从北京钢琴音乐节以及“希望杯钢琴比赛”设立中老年组以来,刘老几乎每次都参加。为了准备一年一度钢琴盛会的表演,他坚持每天练琴,表演曲目从不重复。这次刘老带来了《黄河协奏曲》中的选段《黄水谣》及《北风吹》

两首作品。采访时老人家还开玩笑地对我说:“只要音乐节没有年龄限制,不对我说‘再见’,

五月琴声动地来

2005年北

钢周琴

第七个“五一黄金周”到来之际,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又迎来了一次盛会———2005年北京钢琴音乐节。历时两天的音乐节吸引了来自北京及周边省市的上千名选手。大家欢聚一堂,登台献艺,展示自我,相互切磋,真是一派节日的景象。

作为本次钢琴音乐节的评委之一,笔者感触最深的是参加表演的选手们所展现出的纯真与热诚。音乐节虽然也进行奖评,但并不决出最终的优胜者。大家参与音乐节最主要的目的是在自我愉悦的同时“以琴会友”,共同营造一份和谐的艺术氛围,从而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从中享受到钢琴音乐的美,并且都通过自身的舞台表演创造着美的音乐,体味着美丽人生。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陈卫东先生的寄语为本次音乐节作了最好的注解:“以和谐的演奏促进社会和谐,搭建首都钢琴演奏艺术的展示平台。”

本次钢琴音乐节最令我感动的是88岁高龄

的刘育毅教授的参与。作为我国20世纪最著

名的音乐家之一刘天华先生的儿子,刘老的确非同寻常。尽管他年轻时并没有将音乐作为自

己一生的事业,但他对音乐却有着深深的、难以割舍的情结。老人家从土木工程建筑岗位退下来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钢琴演奏中来。自从北京钢琴音乐节以及“希望杯钢琴比赛”设立中老年组以来,刘老几乎每次都参加。为了准备一年一度钢琴盛会的表演,他坚持每天练琴,表演曲目从不重复。这次刘老带来了《黄河协奏曲》中的选段《黄水谣》及《北风吹》

两首作品。采访时老人家还开玩笑地对我说:“只要音乐节没有年龄限制,不对我说‘再见’,

我就一定要来参加的。”著名钢琴家鲍蕙荞老师有感于此发出了美好的祝愿:“祝更多的人在钢琴声中获得快乐,美丽人生!”

已经成功举办四届 “北京钢琴音乐节”的北京市音协钢琴基础教育分会,已成为北京

市钢琴音乐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精心打造此分会的奠基人———黄蠯莹、唐重庆两位教授,如今以浇注桃李的心血换来了满头银丝,而 “音乐节”和 “希望杯”这两项北京“学琴人”心目中的节日也成长为参天大树,撑开一片阴凉的天地。

根据组委会的统计,本次音乐节参加选手1074名。其中少儿初级组562人,少儿中级组216人,少儿高级组64人;青年组46人,中师/中专组160人,中老年组26人。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选手是来自北京的各中小学在校生。他们平时都有较为繁重的课业,但仍然挤出时间练琴。如果没有对钢琴音乐的热爱,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他们在钢琴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使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培养了良好的性情,有效地提高了文化课的学习效率。许多小选手还担任班级的学生干部。钢琴学习和文化课

课学习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

青年高级组选手徐楠同学是北师大二附中高二年级的学生,虽然高考已经不再遥远,但她学习音乐的劲头从来没有松懈。本次她弹奏的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质量高、技术表现全面、音乐表现力强,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徐楠同学还是银河合唱团的团员。她的音乐基础很好,自己对音乐学习又那么有兴趣,按理应该报考音乐类院校,但她的志向却是清华建筑系。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学习可以对一个人的智力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习音乐也可以具有多重的目的性。

少儿中级组选手于传姣是光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虽然面临中考,她还是坚持练琴并参加多项比赛。前不久,她获得了崇文区中小学生艺术节钢琴比赛一等奖、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二等奖。她妈妈高兴地告诉我说:“原来这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学琴后,进步非常明显,学习也有信心。经常参加舞台表演,锻炼了胆量,也锻炼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本次音乐节她也获得了“优秀”证书。

几乎所有的评委都有相似的感受,那就是本次钢琴音乐节与前几届相比,参加人员演奏水准普遍较高,音乐表现更加完整。这显示出我市钢琴基础教育越来越趋向规范化,钢琴普及教育事业越来越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这与教师规范化的教学是分不开的。笔者经过调查了解到,本次参加者的指导教师有&$.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中央芭蕾舞团、铁路文工团等文艺团体,’/.来自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职业艺术师范等学校。

让学生在大厅里面对听众演奏,能够使演奏者充分感觉到自己是在进行艺术创造,而不是在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的演奏锻炼对培养更好、更出色的钢琴演奏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中央音乐学院的钟慧教授积极鼓励学生多参加艺术实践,在舞台上积累表演经验,从而提高弹奏者的综合素质和水平。本次音乐节就有她来自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参加。受教于钟老师的学生中还有来自山西大同、河北保定等外地的选手。

少儿高级组选手学昊同学是北京123中学初三的学生。本次音乐节他演奏了王建中先生的《浏阳河》和肖邦的《练习曲》OP.10 No.4,高质量的音乐和技术表现赢得了所有评委手中的“优秀”票。学昊同学每年都参加“希望杯钢琴比赛”和“钢琴音乐节”,在一次次的磨炼中,他的演奏越来越成熟。学昊的爷爷告诉我,孩子参加比赛,目的不是为了获奖,主要在于体验过程。登台表演需要认真准备,包括弹奏技术上的准备和心理上的适应。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指导教师毕雪春老师说:“即使由最好的教师教,也代替不了学生自己在舞台上的演奏锻炼。”

铁路文工团的陈曾臻老师退休以后,到设在良乡的北京民族大学任教。此次她的学生参加了少年中级组四手联弹的表演,曲目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韩剑民在点评时这样评价:“生动、熟练、热情、整齐,合作得非常好。”陈老师介绍,为准备音乐节的演出,她们吃住在一起,共同分析作品的旋律、和声,找准各声部间的相互关系,追求触键时音色的统一。

北京师范大学在校学生也报名参加本次钢琴音乐节青年高级组的表演。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肖承兰在点评时说:“我今天欣赏了一场精彩的演奏会。选手边中同学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的《悲歌》Op.3 No.1乐感好,音乐情感的起伏把握得很好;张萌 同学演奏海顿的《降(E大调奏鸣曲》规范严谨、节奏鲜明„„”北京师范大学的钢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抓好基础,即抓弹奏基本技术的规范化。其次是要求学生多听、多看、多想,通过观摩音乐会、听录音、看录像,建立好的声音概念。不仅要求学生听钢琴曲,也要听管弦乐、声乐等,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第三,选曲要合适,不能不切实际、盲目拔高,学生能够胜任的曲子才可以弹得好,弹出音乐的韵味。

正如周广仁先生说:“北京音乐节使青少年都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演奏感受音乐的魅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此次钢琴音乐节为推动首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让我们期待下一个浓浓春意与悦耳琴声相伴的五月再次来临!

美好的季节

美妙的音乐节 蒋瑛

五月的北京是一个飞花点翠、蝶舞蜂喧的初夏时节,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北京的琴童再次迎来一场热烈的音乐盛会,这就是由北京音乐家协会北京钢琴基础教育分会主办的“北京市(青少年儿童)钢琴音乐节”。

“北京市(青少年儿童)钢琴音乐节”已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三次,旨在推动北京少儿钢琴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平均每两年举办一次,几乎每次都有上千人参加。音乐节之所以受到众多北京钢琴爱好者的注意,是因为有其独具的吸引力:

一、参与层面广泛

“北京市(青少年儿童)钢琴音乐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据统计1997年5月举办的北京“华夏杯”青少年儿童钢琴音乐节约有七百余名选手参加;2001年6月举办的“北京市青少年儿童钢琴音乐节”约有一千五百名选手登台;2003年10月约有一千二

百名选手参与表演。不但参与人数众多,演员年龄跨度之大也是其他音乐会会场上难得一见的,小到四五岁的学童娃娃,中到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大到充满活力的勃勃青年,老到七八十岁的耋耄老者,都纷纷饶有兴致地登台表演。同时,演职人员的构成更是丰富多样,有幼儿园的初学小朋友,有中、小学校的业余学琴者,有在读音乐学科的中专师范生,更有众多对钢琴终生喜爱的老年习琴者。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通过音乐节这一舞台展示平日的学琴成果,在相互观摩学习中切磋,取长补短、增长琴艺。对于业余学琴者而言,能够真正面对观众进行现场表演的机会并非常有,而且登台对于他们往往意味着压力和高度紧张。最终选拔出的尖子选手比例又少,许多选手自然会感到沮丧,甚至产生自卑心理。这与音乐节主办者“重在交流、旨在提高”的初衷大相径庭。音乐节倡导者、北京音乐家协会北京钢琴基础教育分会总顾问周广仁教授曾倡导参与者:“希望同学们大胆表演,积累演奏经验,给听众带来音乐的享受。”这无疑是对音乐节这一形式的肯定与大力支持。每次音乐会进行中,老年琴友们的参与一直是音乐节中的一大亮点,他们虽已鬓鬓白发,但却精神抖擞地走上舞台,忘情地表演。音乐节所提供的舞台不仅是一个表演的场所,更是人们以琴会友、陶冶情操的活动空间,他们参与音乐节时所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不但感染了自己,更激励、鼓舞了其他表演者的热情。

二、形式内容新颖

音乐节在演出曲目和演出形式上都有更人性化的考虑。演员表演分组不按年龄划分,而是按程度划分,今年在少儿组、青年组、中老年组

美好的季节$!及师专、中专、职高组等四大组中分别设置初级、中级、高级三种程度,每个程度组又各有程度要求:初级一组为入门程度,初级二组相当于车尔尼练习曲!\"\" 至 #$\" 前部,中级组要求车尔尼#$\" 后部至 %\"\" 程度,高级组要在车尔尼&$’以上。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吸引更多的选手参与演出,有的学琴者因为学琴晚、程度低、进度慢就不敢出来展示自己,怕同龄习琴者程度高于自己,因而失去了许多表演实践、表现自我的机会。按程度划分的办法恰好打消了这些顾虑,让他们感到只要练好曲子就可以在相应的程度组别中报名演出,只要努力学习、充分准备、正常发挥,还可以得到掌声和或“良好”或“优秀”或“纪念”的证书鼓励,让选手在弹奏中享受表演的乐趣,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按程度分组的另一目的就是倡导一种实事求是的学风。有些参加钢琴比赛的学生家长、老师为了取得好成绩,常使用拔程度的方式收取短期效应,其结果往往是拔苗助长、事与愿违,按程度分组可以把观众们的关注点集中在乐曲的完成质量上,演奏的完整性、音乐的感染力等方面将是听者青睐的主要方面,从而淡化曲目难度在演出中给演员造成的压力,演奏者可以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能真正代表本人程度、风格的曲目来表现音乐,如实地反映自己的真实情况。

三、点评式演出方式

每组钢琴演奏结束后都对每位选手做及时讲评是例届音乐节中必有的一项重要内容。专家评委从各个角度,如读谱、方法、音乐表现、选曲、风格等诸多方面为演奏者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让弹琴者直接受益。同时在交流中也为其他观摩者提供参考与启发。这一特色一直受到学生及家长们的肯定与欢迎,有的家长甚至表示,他们参加的目的就是为了听到专家的评定,以此检验孩子自己的弹奏水平,规范学习。可以说,音乐节不仅为演奏者提供了演出的舞台,更为演奏者提供了鉴赏的园地、学习的课堂。它独特的点评式演出方式淡化了比赛意味,增强了习琴乐趣,提供了学琴者不断完善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

四、获奖范围广

“只要是参赛选手,人人都有演奏证书”,组织者的这一保证对于所有参赛者都是莫大的鼓励。我们知道,只要是比赛,就有其残酷的一面,因为获奖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参赛者也许尽了最大努力,但对于获奖只能望尘莫及。组织者为了鼓舞更多的人参加表演,倡导参与精神,让大家在参与中接受锻炼、相互学习、拓宽眼界、共同提高,特意采用了人人都有演奏证书的奖励方式,证书分为“优秀”、“良好”、“纪念”三个等级,根据现场表现当场颁发证书及纪念品。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台下相机闪射着耀眼的光芒,观众热烈地鼓掌声,台上演员一手拿着证书,一手拿着纪念品,脸上流露着激动的笑容„„。看到这种场面,有谁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呢?这种以鼓励为主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参与者的学习积极性,变竞争为锻炼,变压力为动力,在差距中受到启发,在弹琴中得到快乐和满足。愿更多的钢琴爱好者们能在音乐节中有所收获,在美的熏陶中获得享受,在比赛的过程中获得进步。

一个成功的钢琴音乐节

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北京市钢琴基础教育分会为全体精心耕耘在教育战线的钢琴教师们搭起了一个盛大的舞台——北京钢琴音乐节。在这个音乐节里,来自各地的千余名

选手,及家长、教师、学习者近万人得到了专业上的切磋、心理上的锻炼和教学上的总结。在4天紧张的时间里,17个组别的钢琴演奏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位选手的演奏都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进行讲评,各组别优秀、优良者还可在音乐厅的施坦威钢琴上为广大听众进行表演。音乐节为选手通往成功之路搭起一个又一个的平台。参加这次音乐节的选手最小5岁,最大80岁,涉及到专业、业余钢琴教学的各个领域。各年龄段,专业、业余,各地区(选手有来自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山西、内蒙古等地)的选手在一起学习,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今年的音乐节新设立了专业组(小学组、中学组),为我国的幼小专业选手冲向世界舞台提供了锻炼的舞台,为他们早日成才创造了机会,而专业组专家的讲评又对业余钢琴教学的规范化、科学性指明了方向。5月3日的音乐厅座无虚席,渴望学习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到场的观众,大家为演员的精彩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小选手也从掌声中看到了希望,经受了锻炼。盲童刘浩的演奏十分感人,美妙的琴声在他手指下流淌,让听众从心中感谢送给他一双“眼睛”的老师,音乐给他带来了欢乐。还有一位即将考入大学的高中生,她每年都参加这样的活动,音乐给她带来快乐和自信,就在高考最紧张的时刻,也是钢琴伴她度过的。她从学习中懂得如何战胜困难,钢琴将伴她一生。

音乐节过去了,但有不少值得总结的地方。首先,专业、业余的学生在一起展示,北京与其他地区的选手在一起展示,不同年龄段学习钢琴的人在一起展示,实际上就是一次北京地区钢琴教学的大展演、大总结。可以

发现很多问题,解决许多问题,丰富与提高本地区钢琴教学水平,这是很好的创意,很好的机会。另外,从选手参演的曲目上看,重复的曲目少了,演奏水平提高了,除个别选手“拔高”外,多数选手的演奏,技术音乐并举。此次活动也反映出钢琴教学各地发展不均衡,及时总结是十分必要的,建议音乐节组织者重视“总结”这一环节,切实落实到每一处、每一个教师。认真做一切事,我们的事业才会成功,祝北京钢琴节越办越好! (宏

音乐节

第四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即将光荣绽放!

第四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力证不合格属谣言

第四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力证不合格属谣言

沙滩音乐节

音乐节策划书

草莓音乐节

音乐节推广

音乐节策划

音乐节策划

北京市钢琴音乐节
《北京市钢琴音乐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钢琴音乐节 音乐节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