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逆势求进,创建活动促就中信重工现象

发布时间:2020-03-03 09:29: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创建学习型企业实践行 走进中信重工交流材料

逆势求进,创建活动促就中信重工现象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创争活动介绍——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洛阳矿山机器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项目之一。1993年企业整体资产划拨中信集团公司,更名为中信重型机械公司,2008年元月改制成立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重工)。

这里的前身——洛矿,曾留下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纪登奎同志曾任洛阳矿山机器厂第一任厂长,习仲勋同志曾在洛矿工作过,焦裕禄同志也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九年。他们的精神和作风激励着中信重工人时刻在谱写时代新篇章。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公司曾连续8年在举步维艰的困境中蹒跚,饱受了市场的洗礼和挑战。中信集团公司的审计报告对1997-2003年中信重型机械公司状况的描述是:“资产质量差,累计亏损大,或有负债多,管理基础薄弱,社会负担沉重,抗风险能力脆弱”。

面对严峻的形势,2004年以来,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认真贯彻集团公司“改革、创新、调整、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苦干三年,强力打造新重机”的奋斗目标,通过突破“诚信缺失”这一扭曲的价值观,确立了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和“诚信为本、客户至上、变革创新、精致管理”的经营理念,将“诚信”作为延续公司百年基业的基本支撑点,提升员工的价值取向,扎实推进诚信文化建设,构建科学的岗位诚信体系,打造与公司发展

1 相融合的员工个人职业生涯成长平台。通过五年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已成为新世纪重工行业的成长先锋,呈现出创新能力强、资产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喜人局面,被业界称为“中信重工现象”。

四年弹指一挥间,公司从一个濒临绝境的国有企业发展成今天业内外惊呼的“重机现象”,国家领导人赞誉为国企改革的成功典范。这些变化,可以从不同角度求解,答案固然也会很多,但开展创争活动,促就企业形成中信重工现象可以是一个关键动因、一种诠释。

一、思想先导。观念创新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前提和灵魂。2004年新任领导班子以国家十部委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性员工”的通知为契机,高度重视、深入探究创建学习型组织问题,在几年的争创活动中始终以先进的思想观念为先导,不断深化对学习型企业的认识,逐步固化企业组织和员工的学习理念。公司管理层认为:在人类迈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成为主旋律、创新成为主动力的背景下,必须摒弃现成的、过时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建立符合提升企业持久竞争力、学习力、创新力要求的新理念。一是立足企业持续发展,倡导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二是立足提升创新能力,倡导只有学习才有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发展的创造性学习理念;三是立足增强学习成效,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工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良性互动理念。

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反复强化先进的学习理念,深刻把握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创新和成长,即文化知识创新、学习方法创新、企业成长和员工成长。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价值、财富形成的主要来源。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取决于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高素质管理者和员工队伍的质量与数量;取决于管理者、员工学习力、创新力的提升和全面发展。企业取得的业绩、成就,对社会的贡献是创新与成长的自然结果。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我们特别注重两点:一是努力学习国际知名企业的知识和经验。善于继承、借鉴、消化巨人的精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少走歪路、少交学费,沿着健康道

2 路前进。二是努力创造自己独有的新知识、新经验。做到创造性学习,提升学习的适应能力,强调自身实践,不受前人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勇于突破、探索精神,敢于冒险,敢于创新。

二、高管引领。企业领导在组织内部具有最高动员力、示范力和组织力,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第一推动力。在当前,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决策团队之间的竞争,是第一决策者的竞争。为此,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必须强化领导者的作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难点很大程度上不是方法,不是条件,而是最高管理者的思想创新。

公司总经理曾在企业高层任职多年,有着深厚的管理经验特别是领导计划财务技改的资深背景,有卓越的领导力、学习力、创新力和执行推动力。2004年任公司总经理后更是以创造性的学习精神品质,通过出访顶尖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实施高管营销、推进管理创新、持续不断学习,利用公司中心组学习会、公司职代会、办公扩大会、现场办公会、专项座谈会、主题工作例会、大型党课和各种大型团体活动等传播载体,区分不同对象,言传身教、专题讲授,强势灌输,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观念,对建设学习型企业、打造创新型重机发挥了高管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三、文化基石

中信重工着眼于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凝练出依托于公司经营理念,以管理学与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的诚信文化体系,以打造百年基业为目标,以“诚信”为核心价值观,以“焦裕禄精神”为企业精神之源,并由此建立员工岗位诚信行为规范及管理体系,构建科学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公司走向了以诚信文化凝聚人心、以岗位诚信推动发展的新阶段。在加强文化建设的同时,公司将发展重心逐渐转向国际市场,旨在扩大面向国际高端市场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提高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开辟新的投资领域,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快速向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重型装备制造企业迈进。

企业愿景:强力打造新重机,使中信重机成为主业突出、主体精干、规模 3 和效益在国内同行业领先,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化企业。

企业诚信文化:提出“诚信为本、客户至上,变革创新,精致管理”的理念,把诚信做为企业发展的基石,用心打造“诚信重机”。

机遇意识:告诫公司职工一是要牢牢抓住中央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二是要牢牢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机遇。

发展战略:技术领先战略、名牌推进战略、外贸带动战略、合作共赢战略、大型化、成套化、机电液一体化战略。

创新思想:以学习力提升创新力:培植十个理念,即国际化经营理念、客户至上理念、技术先导理念、精细生产理念、质量为本理念,时间效率理念、投入产出理念、和谐发展理念、不辱使命观念,与时俱进观念,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维方式、全新的管理方法来适应自己的岗位;树立全面学习观念,要有学习精神、学习意识、学习能力.以观念创新推动工作创新;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以营销创新加速市场开拓,实施大营销、大市场、大客户、大服务战略,大力开发高端客户、高端产品、高端市场;以生产管理创新扩大产出规模;以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创新管理,提高企业资源效率;以企业团队创新,构筑人才高地;以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创新党的建设,兴起学习贯彻科学理论、弘扬创新理念新高潮,营造企业最佳发展环境;以企业文化创新,创建特色企业文化,把公司变成全体员工的大家庭、大熔炉、大学校。

这些思想、理念、意识和观点,通过企业最高领导者的激情布道、深度阐释、强力执行和创造实践,同时经由中层管理者的有效传递,已经形成了企业独特的学习精神,这种精神改变了重机人的过去的思维方式和心智模式,它们交汇合流形成迸发出了超强的创新力,为企业发展凝聚强大的内在动力。

四、载体推动。有效开展学习,为企业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企业更快发展,是我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把握的重要问题。我们结合企业实际,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活动载体,广泛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1、以公司生产经营为中心,广泛组织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活动。在生产一线广泛开展了“大型关键机床创万点工时”竞赛活动,“双月工时创纪录优胜机床” 竞赛活动,“同工种竞先”竞赛活动,“优质高产班组”竞赛活动,“优质高产能手”竞赛活动和“人均创纪录”优胜班组竞赛活动;在服务保障系统开展“优质服务杯” 竞赛活动;在全公司开展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革、小创造、小节约”活动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有718名员工、35个班组受到公司领导表彰。竞赛活动的开展极大振奋和激励了广大职工爱岗位、学技术、创佳绩的热情,提升了职工的综合素质。

2、开展评选和学习宣传劳模、标兵、季度典型人和事活动。借助职工身边的榜样进行思想教育,把精神的感召变成具体的行为,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和价值导向作用,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奉献企业的良好氛围。重点抓好员工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在培养“四有”员工队伍,提高员工素质上下功夫,使广大员工艰苦奋斗,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行文明事,做文明人,涌现出了许多职业道德模范员工员工,公司先后获得河南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3、以创新奉献为主线,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这项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渗透企业工作的许多方面。主要内容是评选公司系统、工种带头人,推荐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评选公司创新示范带头人,推荐河南省百名技术英杰,洛阳市技术创新能手。评选公司创新示范岗(班组、机组),推荐洛阳市创新示范岗等。200

4、200

5、2006三年,公司共开发新产品70多项,申报专利127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获国家、省、市重点新产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等科技成果24项,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南省专利二十强企业,在2005年度国家级332家企业技术中心综合评估中,中信重机排名第34位,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

4、以全面提高工作质量为重点,开展群策群力活动。公司分别开展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合同交货期” 和 “全面提高工作质量”的群策群力活动;通过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提出近千条改进产品质量和合同交货期的建设性意见和措 5 施,为公司实施管理创新,更好地适应市场提供了依据,使企业在质量管理上,增加、细化考核内容,确保质量体系正常运转和质量文件的全部落实,特别是抓住近期质量问题,严格执行有关奖惩条例。

5、以永葆党的先进性为目的,开展学习焦裕禄精神活动。焦裕禄同志曾在公司工作了9年,是在洛矿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全国先进人物,他的事迹和精神是公司及其宝贵的学习资源。为推进强力打造新重机的步伐,公司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大力开展学习焦裕禄活动,坚持每年评选表彰“优秀领导班子”、“优秀领导干部”、“最佳搭档”,激励带动广大党员职工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

这些活动的开展,渗透到创建学习型企业工作的各个层面,搭建了激励广大员工施展才能和智慧的平台,把广大员工的素质潜能和劳动的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到立足本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上来, 凝聚到实现公司新的经营战略目标上来,有力促进了公司技术进步和全年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

六、机制保证。公司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把培育和造就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员工队伍作为开展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建持续学习的长效机制,确保着力培育和锻炼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企业快速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建立组织机构,公司上下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双争”活动指导委员会和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工组织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体制,在制度建设、资金保障、人员配备等许多方面不断健全完善。工厂、车间、班组广泛掀起学习热潮,积极创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浓厚氛围,实现学习和工作的有机融合。

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大力开展职工培训。从2003年开始的“打造

十、百、千高技能技术工人队伍”的职工素质工程初见成果。公司 9285名员工,4800名技术工人中有49名高级技师,465名技师,中、高级工占工人比例60%以上。公司在2006年职工培训总人次达到9300人次,其中公司举办的培训班有17个2000余人次,其中公司任沁新总经理等公司领导亲自为公司全体中层干部授课,其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企业文化、中、高层管理、数控技术、商务英语、新技 6 术讲座和和工人职业技术等级资格培训等;公司直属单位举办的培训班有113个,其主要内容有以贯彻“四个体系”认证和岗位规范为主,配合特殊工种操作资格取证组织了专项培训等,组织了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对热处理、冶炼、锻造等几个大工种的技师评定的考前理论辅导。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在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机床数控改造等方面进行合作,先后合办了管理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电气自动化四个研究生班,近120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了研究生培训。为适应对数控设备操作者的需求,公司组织选派两批16名学有专长、经验丰富的青工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深造学习。

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提高班组长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搞好学习活动的关键所在。在搞好班组长业务技能培训学习的基础上,公司积极探索提高班组长管理水平的新路子、新方法,努力提高班组长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更好地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我们从《工人日报》社订购《怎样当好班组长》一书及《企业班组基础知识讲座》光碟,将学习资料发放到生产厂每个班组长手中,并制订了学习培训计划,组织班组长观看讲座写出学习体会及心得,并定期对学习笔记进行调阅。分期分批组织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观看《讲座》,使班组长的管理水平及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公司在在技术、营销、生产、质量、管理等系统推行首席负责制,率先在河南省开展实施首席员工制度,公司和优秀设计师、优秀工艺师、优秀操作师、优质管理能手、优质服务能手等评聘。近三年,实施“五小四化”活动达260项,创造经济效益15000万元。每年有百余名首席员工、优秀设计师、优秀工艺师、优秀操作师、优质管理能手、优质服务能手受到表彰,同时享受特别专项津贴。

公司与国内重点知名院校合作,转化、利用科研前沿成果,全面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培养学术、学科、行业带头人,以专家型人才队伍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2006年,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结成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将在科研攻关、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实验室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长期合作。2006年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办的研究生班在读75人,已有 7 39人已完成毕业答辩,其余人员已全部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与河南科技大学联办的本硕连读班在读学员33人已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

七、效益显现

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的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和“诚信为本、客户至上、变革创新、精致管理”的经营理念,将“诚信”作为延续公司百年基业的基本支撑点,提升员工的价值取向,扎实推进诚信文化建设,构建科学的岗位诚信体系,打造与公司发展相融合的员工个人职业生涯成长平台;公司实施“云层之上”的战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年上一个新台阶。产量从2003年的6万吨提高到2008年的18万吨;累计订货从2003年的41亿元,2008年突破200亿元;销售收入从2003年的11亿元跃升到2008年的83亿元。企业利润从2003年的6300万元跃升到2008年的5.5亿元;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从2003年的不足9000元,跃升到2008年的38500元。公司已成为新世纪重工行业的成长先锋,呈现出创新能力强、资产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喜人局面,被业内称为“中信重工现象”。

我公司在开展创争活动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与我们的期望、国内外先进单位的发展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深知,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时代,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综合素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国内同行业竞争者的奋起和国际集团的优势,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牢固建立学习型企业的理念和管理体系,夯实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基业,建设世界一流的重机制造企业。

中信重工实习报告

中信重工企业文化体系

以帮带促 以促求进

中信重工毕业实习论文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中国一拖、中信重工简介

中船重工经济指标实现逆势增长

中信重工铆焊构件厂简介

洛阳一拖及中信重工实习报告

中信重工和他声名显赫的伙伴们

逆势求进,创建活动促就中信重工现象
《逆势求进,创建活动促就中信重工现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