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汇报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10:48: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汇报材料

为了加强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其任期经济责任,促进其廉洁从政,全面正确地履行职责,2002年10月市纪委、组织部、企业工委、人事局、审计局、监察局下发了《重庆市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试行办法》,我县于2002年底成立了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心,2003年正式启动该项工作,完成了对县中医院、保险局、就业局、九中、鹤游小学、周嘉中心医院6个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一、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

经济责任审计是近年来审计机关的一项新任务,与以往的审计工作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与其他审计风险不同的特殊风险。

审计对象的不同带来的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一般的审计项目,审计对象不仅涉及到单位,而且还涉及到单位的领导干部个人。审计人员既要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又要对领导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由于被审计人员多为单位的“一把手”,审计评价将作为党委、人大、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使用干部的参考依据,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前途命运问题,因此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对少数人而言,可能存在着以权谋私,违规违纪的问题,如果审计结论中没有反映出来,将给国家造成损失,形成潜在的风险。

审计内容的不同带来的审计风险。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要围绕财政经济领域内财政、财务收支和企业资产、负债、损益以及有关经济活动事项进行真实、合法、效益审计,分清领导干部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查清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又要查清由于领导干部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损失浪费情况;既要检查资产、负债、损益的合法性又要查清领导干部报销个人费用及个人使用国有财

产情况;既要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进行处理又要界定领导干部所应当负的直接责任或是主管责任。

审计评价的不同所带来的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是直接对经济责任人的,而责任人是较高层次的领导干部,其评价或结论直接影响任用或升迁问题,非常敏感,一旦出现差错或者失误,一般会引起复议和诉讼。

&(转载自新世纪范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免费提供下载。)nbsp; 因此,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就必须加强控制审计质量从而防范审计风险,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和效果。

首先要以经济责任为主的原则,所检查和评价的是经济行为和经济责任,其中又以直接经济责任为重点。对于与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行为责任没有直接联系的责任和行为,审计应不予评价;其次要尽可能量化政绩,在评价一位领导干部时要尽量减少用一些原则而不是具体的,外延大的词语进行空洞的评价。要用一些表明政绩的具体数字、比例和实证材料,使政绩一目了然,这样也便于组织人事部门对审计结果进行比较和运用;最后要分清几种责任,即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现任责任和历史责任、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以正确了解、评价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二、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审前准备阶段

1、学习、讨论,确定工作方向及范围

接到任务后,我们首先认真学习理解这项任务的目的、意义、责任及特点,使小组成员对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召开研讨会,讨论工作内容、方法以及要承担的责任,增加风险意识;同时讨论审计程序,学习相关文件,消化理解,基本明确工作将如何开展。我们一致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范围应为离任者任职期间,审计内容应为离任领导任职

期间负责的经济管理工作、个人廉洁情况。

2、审前调查,确定工作重点

为完成好工作,进行审前调查是非常必要的,目的是了解机构情况及下属单位状况,了解其行业特点及重要经济来源,为制定审计方案、确定工作重点做准备。

3、制定审计方案

制定审计方案是做好工作的关键,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涉及对责任人的评价,比较敏感,要求质量高、证据充分,而且关注的人员也较多。因此我们在实施前就要做到心中有数,一下去就应该知道要干什么,要看哪些账,核实哪些资产,追究哪些责任,延伸哪些单位。我们的做法是,要求每一位组员起草一份简单的审计方案,组长归纳写好后,大家再讨论,最终才确定。实际实施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改审计方案。前期准备工作要求大家充分认识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工作不同,需要对离任者进行客观评价,每一项具体审查工作应做到能为报告的撰写提供可靠事实依据。

(二)审计实施阶段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不同,应进行以下一些工作:

1、开动员会。召开有我们审计组成员及离任领导、新任领导和被审计单位中层干部参加的动员会。这样做的益处,一是通报我们的工作目的,可以得到被审单位的大力配合;二是离任者述职,离任领导如在审计调查时已将述职报告交给了审计组,仍应在这次会上进行宣读,可以增加述职报告的真实性。

2、实地进行参观,增加对被审单位工作流程的了解。

3、做意见箱,希望听到被审单位群众意见。

4、找被审单位部分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管理情况,整理谈话记录,结合单位管理制度,画出单位业务流程图,并对流程合理性进行分析。

5、通过审核财务账目,发现管理问题,如在审核收入的真实性时发现一些问题,我们不是就问题说问题,而是从中找出其管理上存在的漏洞。

6、对离任领导任职期间召开的会议记录进行审阅,从会议记录中可了解被审计单位几年中发生的重大事项决定过程及离任领导的意见,对评价离任领导有一定的帮助。

8、应坚持审计日志,小组定期进行交流。这样能留下有价值的资料并及时发现问题,确定新的工作重点。

在审计实施阶段我们采用的方法是:

1、开座谈会、发调查表及个别谈话,听取各方面意见。

2、采用核对、详查与抽查相结合,顺查与逆查相结合等多种审计方法。

3、严格分工、各负其责,组长全面检查,落实重点事项。

(三)审计终结阶段

1、报告要严肃谨慎

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必须客观、公正,为了写好报告,小组成员应将自己分工审查部分的管理情况、发现问题以及处理意见提出,组长将总体报告完成后大家再进行讨论、修改。对离任领导经济责任的评价必须要严肃、谨慎,如审计中发现离任领导因为组建公司对被审单位造成损失,但经核实发现与国家有关政策变动因素有关,因此组建公司形成损失不能定为该领导的直接责任。

2、报告要简繁得当

结果报告,尤其是给委托单位的报告,一是评价不宜过多,不要认为对离任者的业绩评价越多越负责,因为毕竟我们了解的时间、范围有一定限度,我们写的每一句话都要负责任,否则要增加审计风险;二是该写的内容一定要写细,我们了解并落实的管理状况、内控情况、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写清楚;三是要用数字、指标说话,这样更有分量。

(四)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思想重视

经济责任审计要求政策性强、风险大,所以我们要本着对被审计的离任者负责的态度进行工作,要有严格分工,层层建立责任制,逐级落实。

2、细致认真,尽量规避审计风险

如审计时间,要严格限定在离任干部在职期内。问题的定性,要区分是否前任遗留。

3、从业务流程、内控制度入手,检查规范程度

可以通过抽查,发现实际操作与流程是否相符,是否还有漏洞,在此基础上评价被审单位各业务环节内控的健全程度及执行情况。

4、评价应严谨

要用证据来评价,不要含糊不清,我们认为财务部门账务错弊问题,只能算主管责任;直接责任是领导事先预知的,或者明知违纪、违规,故意所为。

5、确定重点审计期间

任职期间不是会计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年度中期经济效益不能真实反映,如任职期间较长的领导应尽量重点审计近几年整年度的财务资料。

6、资产审计应重点审查其真实、完整性

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是行政单位的资产大部分是国家按单位需要拨款,因此增值情况与该单位领导关系不是很直接,审计中应重点审核其资产的真实、完整。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汇报材料

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县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总结汇报

县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总结汇报

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经济责任审计重点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汇报材料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