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临沧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6:40: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临沧市2009年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总结

在市林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全市关爱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人士,以及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2009年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2009年完成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认真抓好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项目初步设计工作。2008年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县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林业局。2008年8月21日,经国家林业局林计批字〔2008〕55号批复,同意建设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二期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85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82万元,占79.9%,地方配套171万元,占20.1%。主要建设项目为新建管护点10处、检查站2处、野生动物救护站1处,改建管理站2处,扩建管理站5处,新增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维修管理站620平方米,新建水文水质监测站2处,购臵必要的巡护、防火、科研、宣教等设备。为确保二期项目顺利实施,2009年3月4日,省林业厅保护办和计财处召开了专题会议,就做好南滚河二期项目初步设计作了安排。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南滚河沧源、耿马管理局提出了项目设臵意见,并邀请国家林业局昆明勘查设计院负责完成南滚河

-1-

二期项目初步设计。2009年5月4日,调查人员深入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调查,5月13日顺利完成了二期项目初步设计的外业工作,转入内业阶段。设计投资853万元,其中市管理局55.2万元(中央投资37.2万元,地方配套18万元)、沧源管理局449.9万元(中央投资363.1万元,地方配套86.8万元)、耿马管理局347.9万元(中央投资281.7万元,地方配套66.2万元)。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项目初步设计省级审查会,于2009年11月在昆明召开,通过了省级审查,待修改完善后有望得到省林业厅批准实施。

(二)修改完善《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并得到批准。2008年12月9日,《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在昆明通过省级评审,根据专家组提出的修改意见,市、县管理局及时组织力量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完善。我市涉及的修改内容是进一步确认和核实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界线及其走向。经沧源、耿马管理局组织人员现场核实确认,经市林业局审核,2009年5月18日,顺利修改完成《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按时报送省林业厅。2009年7月21日,国家林业局以《关于云南哀牢山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林计发﹙2009)173号)文,批准了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将对保护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合理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完成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省 -2-

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2月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加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规范管理,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5月19日对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了批复,项目初步设计总投资923.1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投资安排738万元,地方配套解决185.11万元。该项目于2008年初启动实施,现已基本结束,进入扫尾阶段。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项目主要完成新建管护点4个、检查站2个、管理站2个、野生动物救护点(含生态定位监测站、银厂街管护点合建)1个,建成管理局综合业务用房850m,完善相关附属设施,购臵了必要的保护、防火、办公、科研宣教等设备。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验收,近期将报请市、省进行验收。

(四)全面启动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查及总体规划工作。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总面积55.45万亩。自然保护区设立以来,一直未开展综合科学考查工作。在省林业厅的支持下,今年2月,镇康县林业局与西南林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委托西南林学院开展综合科学考查和总体规划工作。3月以来,西南林学院先后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近60人,深入自然保护区开展综合科学考查工作。目前,已完成植物、土壤、社会经济、鸟类、鱼类、植被、旅游等专题的第一次调查工作,完成了各专题的图片摄影工作。同时,总体规划工作也正在进行中。现在大部分专题已转入内业工作。保护区综合科学考查和总体规划,有望按计划完成。

2-3-

(五)局部完成市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项目建设,积极抓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为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2008年6月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完成了《云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省财政厅下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40万元,主要用于购臵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主要设备。今年2月,经市林业局党组研究,并报请政府采购中心同意,监测站购臵了3台电脑,其他设备采购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继续抓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建设,督促各监测站点认真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强化重点区域(澜沧江库区及支流重点库区、南汀河一线、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及森林公园、边境一线)监督管理。市保护局坚持日报告制度、零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科学处臵。

撰写《2009年临沧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疫监测防控的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计划》,报省林业厅保护办。

(六)全面完成2008年度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2008年,全市发生黑熊伤人事件3起,造成1死2伤;野生动物咬死家畜2107只(头),其中牛121头、猪48头、山羊1938只;造成粮食作物损失610016公斤,其中稻谷94289公斤、玉米508452公斤、豌豆2175公斤、荞麦3750公斤、芭蕉1350公斤;损失橡胶14168株,桑树129亩,甘蔗87.5吨。按各县(区)当年市场价计算,折合人民币损失277.443万元。按县(区)分临翔区9.88万元、凤庆县36.771 -4-

万元、云县2.34万元、永德县27.652万元、镇康县10.835万元、耿马县94.858万元、双江县4.392万元、沧源县90.715万元;按肇事动物种类分黑熊157.32万元、水鹿58.292万元、亚洲象34.234万元、猴类18.528万元、红豺6.92万元、豹2.149万元。

野生动物肇事损失最重是耿马县和沧源县,两县损失达185.57万元,占全市总损失量的66.9%。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将沧源县班老乡怕浪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和班老乡营盘村一组,耿马县耿马镇菜籽地村箐门口组,勐永镇的香竹林村大寨子组、云宝山组和两个被黑熊伤害的人员,确定为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试点单位,根据省林业厅的要求,对损失给予100%的补偿。按照《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的规定,市级下拨各县(区)陆生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116.1万元,其中:试点村组肇事补偿资金71.1万元,非试点村组45万元,市级预留5万元(2009年人员伤亡救助应急资金)。云县2007年结余资金1.84万元,全部用于2008年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南滚河国家级保护区沧源管理局配套0.553万元。2008年度,全市实际落实补偿经费118.493万元,其中:市级5万元、临翔区2万元、凤庆县9万元、云县2.34万元、永德县7万元、镇康县2万元、耿马县38.361万元、双江县1.5万元、沧源县56.292万元。

据统计2009年全市野生动物肇事损失达到394.13万元,其中:凤庆26.56万元、云县11.96万元、临翔22.37万元、永德33.96万元(包括大雪山保护区27.07528万元)、镇康19.49万元、耿马137.49万元、双江13.96万元、沧源 128.34万元(包括南滚河保

-5-

护区沧源管理局125.885万元),人员受伤2人。现在进行市级审核工作。

(七)积极扶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发展。协调配合云南茅粮酒业集团野生动物养殖场开展猕猴种源捕捉工作,2009年3月全面完成省批准的210只猕猴种源捕捉任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在市林业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在市林业局领导的支持下,保护局举全局之力,无偿为云南茅粮酒业集团野生动物养殖场(更名为云南仁利坤元养殖有限公司)撰写2万多字的《云南仁利坤元养殖有限公司实验猕猴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明确了该公司今后十二年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并为争取项目资金提供科学依据。市林业局安排10万元资金用于该公司的环境绿化美化,保护局承担作业设计工作,设计文本正在编制中。截止2009年底云南茅粮酒业集团野生动物养殖场养殖猕猴数量达441只。在做好管理的同时,发挥技术优势作好指导工作,协助企业做好基地建设、项目申报、运输证办理等服务工作;为从事各类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单位和个人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服务,协调办理驯养繁殖和经营许可证,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21户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企业和个人,取得了养殖许可证及经营许可证,其中:2009年新办证6户(省办证1户、市级办证5户);积极开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调研工作,发放调查问卷表20余份,及时掌握和了解野生动物驯养情况。

(八)认真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项目诸备和上报工作。经过精心筛选,2009年上半年共储备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项目18个, -6-

并上报省立项,即永德县《鹿科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建设项目》、双江县《石斛基地建设项目》、耿马县《石斛基地建设项目》、耿马县《野生猕猴驯养繁殖项目》、沧源县《石斛GAP引种基地建设》、沧源县《林下养殖(野猪种源)建设项目》、耿马县《红豆杉基地建设》、《临沧市绿孔雀保护与救护项目》、耿马县《蜂猴、灰叶猴、猕猴、白鹇、原鸡等救护繁育项目》、沧源县《印支虎等猫科动物种群数量及栖息地调查》、镇康县《水鹿、绿孔雀、巨蜥等救护繁育项目》、沧源县《巨蜥、蜂猴、林麝、灰叶猴、石斛、四树木等救护繁育项目》、云县《云南红豆杉救护繁育项目》、临翔区《穿山甲、黑颈长尾雉等救护繁育项目》、永德县《黑长臂猿滇西亚种、豚鹿野外救护与繁育项目》、双江县《单羽苏铁救护繁育项目》、凤庆县《云豹、毛寇鹿、猕猴等救护繁育项目》、镇康县《云南南捧河省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项目》等项目。其中:镇康县《云南南捧河省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项目》、沧源县《林下养殖(野猪种源)建设项目》、永德县《鹿科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建设项目》、沧源县《印支虎等猫科动物种群数量及栖息地调查》、沧源县《三棱栎繁育和救护》等5个项目得到省林业局的批准,总资金达52.6万余元。

(九)组织开展建设项目检查验收工作。

1、组织完成云南双江野生苏铁就地保护项目初验。双江自治县野生苏铁就地保护建设项目于2002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立项,2004年开始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保护工程、房建及其附属设施工程、办公设备及家具、科研监测工程、宣传教育工程、通

-7-

讯工程等项目,总投资7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7万元、地方配套31万元。由双江县林业局组织实施,项目位于帮丙、大文两乡境内,保护面积3046.3公顷。在县级自检查自查验收的基础上,2009年4月29日,市林业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组成验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验收组在听取汇报、实地踏看、查阅相关资料后,一致认为:双江县林业局严格按初步设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项目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合规,已建成的野生苏铁保护小区有专人管护,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达到预期效果,同意通过市级验收。同时,上报省林业厅请求对该项目给予验收。

2、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组织编制和实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是发挥自然保护区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职能作用的重要体现,对推进现代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2009年1-4月,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着保护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委托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编制完成了《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规划内容包括:①实验区景区面积840公顷,主要景点为豚鹿坡、万丈岩、小雪山等生态旅游片区;②保护区外围景区22088公顷,主要景点为乌木龙生态旅游社区、大雪山乡生态旅游社区、万亩芒果生态休闲景区、仙根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等。2008年6月8日,由省林业厅主持,聘请有关专家30余人在云南大学组织召开《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评审稿)省级评审会,参会人员一致认为《云南永德 -8-

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评审稿)资料较翔实,技术依据充分,规划合理,文本编制方法科学,内容全面,层次分明,内容和深度符合要求,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意通过省级评审,并上报国家林业局审批。

(十)协助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根据局党组的统一安排,2009年4-5月,保护局抽派主要力量参加云县、双江、凤庆等3县2006-2008年核桃基地建设检查验收工作。2009年11月至2010年初,保护局抽派主要力量参加凤庆、临翔、耿马等3县(区)的林改整改工作。

(十)其他

1、编辑《临沧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简报》共9期。

2、国道214线临沧至双江段二级公路建设是云南省2009—2011年在建和拟建的52条公路之一,需要通过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3.229公里。保护局积极配合市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有关资料,做好相关工作,得到省林业厅同意建设的行政许可,确保该段二级公路建设得以顺利施工。

3、为市县森林公安机关鉴定野生动案件5起,提交鉴定报告,对案件的定性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4、保护局3人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庆祝国庆60周年演唱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对保护区和各县(区)野生动植物鼓励建设工作指导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和前瞻性,致使部分工作得不到落实。特别是澜

-9-

沧江自然保护区调整后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没能顺利通过省级评审,调整工作久拖不决,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和珍稀野生植物驯化扩繁业仍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养殖(培育)规模小、种类少需要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

(三)机构不够健全,人员编制尚未完全落实。如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没有完整的管理机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耿马管理局的30名编制的省级财政供养尚未落实。

三、2010年工作计划

(一)启动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项目建设,抓好实施和管理监督工作。

(二)完成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调出部分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保护区面积范围调整和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报批。

(三)继续加强对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2010年2月前完成市级初步验收和省级验收。及时完成保护区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上报国家林业局的审批工作。按照国家林业局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尽快完成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的修改报送工作,确保2010年得到国家林业局的批准。

(四)完成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工作,通过省级评审,促进保护区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五)继续组织实施临沧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10-

建设,实施好南捧河省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进一步抓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六)做好2009年度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审核及补偿兑现工作和2009年度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试点工作方案编制和补偿兑现工作。

(七)深入基层,掌握实际情况,积极做好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方面的项目储备和项目争取工作。

(八)抓好镇康县《云南南捧河省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项目》、沧源县《林下养殖(野猪种源)建设项目》、永德县《鹿科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建设项目》、沧源县《印支虎等猫科动物种群数量及栖息地调查》、沧源县《三棱栎繁育和救护》等5个项目的实施和监督管理。

(九)国家和省对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管理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2008年起将临沧作为云南省9个试点州市之一。为深入做好我市的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管理工作,建议年初召开一次全市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管理工作会议。

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一十八日

-11-

保护野生动植物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总结(优秀)

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工作总结

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工作总结

野生动植物保护复习题

某年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工作总结

野生动植物保护处上半年工作总结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感受

和田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人人有责

临沧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总结
《临沧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