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历届大会简讯

发布时间:2020-03-03 12:46: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历届大会简讯

科学技术史学术会议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大会会议纪要

科学技术史学术会议及学会成立大会于1980年10月6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哲学、史学、文博、图书、出版、新闻等一百五十余单位的二百七十多位专职和非专职的科技史工作者。与会的有白发苍苍、年过八旬的前辈,更有大批年富力强、生气勃勃的中、青年工作者。这是1956年全国自然科学史学术讨论会以来科技史界的第一次盛大集会。

会议是在中国科学院和全国科协的关怀和支持下进行的。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钱三强、全国科协副主席茅以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昌、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大会主席团主席、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物理学家钱临照都先后在会上讲了话。他们强调了科技史研究的重要性,号召科技史工作者解放思想,认真总结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经验,为我国的四化建设提供借鉴。

中国史学会和执行主席周谷城向大会发来了贺信,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夏鼐、北京史学会会长白寿彝以及其他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到会祝贺,使与会者受到很大的鼓舞。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负责人仓孝和也在会上讲了话,回顾了我国科技史研究的历史和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初步意见。

会议收到论文、报告共二百四十余篇,内容涉及古代、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广泛领域。会上共分十一个专业组进行宣读、讨论,各组普遍气氛热烈,思想活跃,彼此交流,互相砌磋,展开争鸣,使与会者都有收获和提高。会上老一辈的科学家热心倡导严谨的治学方法、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严肃态度,使青年后辈受到很大教育。

会上宣读的论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一部分有较高的水平。在金属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等方面讨论了一些新的较重大的发现,数学史、地学史、农学史等方面的论文中也有对前人研究的纠正和发展。其他许多学科中也有不少新的成果。

会上宣读的近现代科技史论文数量虽少,却代表着我国科技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引起了与会者的重视。

会上还讨论了一些综合性的科技史问题,例如,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发扬民主与发展科学的关系,如何吸取国外发展科学技术的经验等等。这些内容都引起了与会者的很大兴趣。

与会者对今后的科技史研究工作初步交换了意见。会议强调要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工作扎扎实实地搞好,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一部多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会议提出要积极开展当前还十分薄弱的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同时也要注意开展兄弟民族科技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的研究。会议强调了在我国开展近现代科技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特别要注意十九世纪以来各门科学的发展史,还要深入研究科学思想史和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史,同时要加强一些综合性的科技交问题的研究。

会议特别强调要作好中外科技史史料的收集工作,尤其是组织老科学家写回忆录和记录、整理老艺人的技艺等工作有极大的紧迫性,会议强烈呼吁有关方面要加强对科技史文物的保护。

我国已有许多高等院校陆续开展了一些科技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有的成立了科技史教研室,一有的计划设立科技史专业,有的打算培养科技史的研究生,会议认为这些对促进我国科技史工作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会议强烈要求加强科技克书刊的编辑出版工作。

由于会议内容丰富,时间较紧,有些学术讨论兴犹未尽,对今后工作的讨论也还不够充分,与会者都希望今后能组织一些专题或专科学术讨论会,作进一步的探讨。

与会者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提案,如:要求有关方面尽快修复北京古观象台,并把它建设成为一个实验天文学史的基地;建议明年秋冬举行一次纪念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诞生七百五十周年和《授时历》颁行七百周年的全国性纪念活动。敦促和支持有关部门对江苏省的郑和宝船场遗址加以保护,等等。

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制订并通过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章程。会上经过自愿申请登记,主席团审批、发展了274名会员。10月11日有233名会员无记名投票选举出51名理事,第一次理事会选出了钱临照等十五名常务理事。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钱临照为理事长,仓孝和、严教杰为副理事长,李佩珊为秘书长,黄炜为副秘书长。会上并商定聘请张含英、袁翰青、王振铎等为名誉理事。理事会理事和常务理事名单见附件。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五届代表大会纪要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五届代表大会于1994年 8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怀柔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学会各学科委员会、专业分会和地方学会的近100位代表,他们来自全国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文博、出版等单位,许多同志长期从事科技史研究、教学和领导工作,并取得显著成就,著述颇丰。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界的一次盛大集会。

中国科学院院土钱临照、柯俊、席泽宗等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向大会发来贺信,并为大会题辞\"以史为鉴\",体现了老一辈科技史工作者对科技史事业的关心和殷切期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廖克在会上讲话,表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挂靠单位,支持学会的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一定更积极、更有效地支持学会工作,使科学技术史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并对学会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原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李宝恒,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UC-SD)物理系教授程贞一,台湾综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龙村倪,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院长王文涛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

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陈美东代表第四届理事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对学会积极组织开展学术活动,刊物出版工作等方面作了总结;对学会改革和今后工作提出了设想,同时也分析了学会工作存在的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学会常务理事韩汝玢代表第四届理事会作了会章修改的报告。本次会章的修改意见是根据中国科协、民政部社团司下达的有关章程、条例和意见及学会历年工作的经验提出,适应了学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周嘉华向大会作了财务报告。以上诸报告经与会代表讨论并获得通过。会议期间代表们选出了以席泽宗、路甫祥为理事长的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理事会由69位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由21位常务理事组成。李文林、陈久金、陈文华、陈美东当选为副理事长,王渝生当选为秘书长。

会议期间,各专业委员会、分会及地方科技史学会分别向大会作了报告,汇报了他们近几年来学科的组织发展情况及在科学技术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显示了科学技术史研究工作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新的理事会于8月25日上午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聘请担任学会前四届理事长的钱临照、柯俊、卢嘉锡先生为名誉理事长。在他们担任学会理事长期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学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会代表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并以第五届代表大会的名义向他们发了致敬信。

新的理事会还讨论了今后国际中国科学技术史学术会议、国际东亚科学史学术会议及申请2001年在中国召开国际科学史大会等有关问题;对学会今后的开发工作、会员交纳会费、科学史普及教育等问题也作了认真的讨论。会议期间还收到了一些单位或个人向会议发来的贺信。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纪要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于2000年8月21日至24日在北京京民大厦举行,来自北京、辽宁、吉林、山西、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安徽、上海、江苏、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等地的107位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国际科学史联合会主席、印度世界文化中心教授B.V.Subbarayappa博士和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主席、汉城大学教授金永植博士也应邀出席了这次大会。

22日上午的大会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团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刘钝研究员主持,大会主席团主席、第五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柯俊院士致开幕辞。会上宣读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路甬祥院士的贺信。

B.V.Subbarayappa博士和金永植博士分别代表国际科学史联合会和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致辞,高度评价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及其会员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贡献。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中共中央党校龚育之教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学勤研究员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苹芳研究员分别代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历史学会和中国考古学会致辞,祝贺大会的召开、志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20周年。全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宋南平代表全国科协致辞,肯定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成绩,勉励学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会部部长马阳和团体处处长孙洺也出席了开幕式。最后学会理事长席泽宗院士做了题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年回顾》的主题报告。

22日下午的全体大会由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大会主席团成员陈美东研究员主持,第五届理事会秘书长王渝生研究员代表第五届理事会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陈久金研究员做了《关于修改学会章程的报告》。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并以专业委员会为单位讨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候选人。

23日上午是《纪念李约瑟博士诞辰100周年》学术报告会。由大会主席团主席柯俊院士主持,英国驻华使馆科技一秘吴保罗(Pual Wusteman)博士在大会上致辞,缅怀李约瑟博士的贡献、展望中英科技合作的前景。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何丙郁教授也发来了贺信。此后,大会安排了如下四个学术报告:

[1]Subbarayaba: Needham\'s Perspectives on Indian Science Some Reflections

[2]潘吉星:李约瑟与中国科技史

[3]刘 钝:李约瑟的世界和世界的李约瑟

[4]王国忠:李约瑟研究思路及其价值

23日下午的全体大会由大会主席团成员、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秘书长王渝生研究员主持,先通过了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学会章程修改报告,然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出了由51名理事组成的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结果另发)。随即于23日晚召开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由大会主席团成员陈久金研究员主持,选举出了17人组成的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委员会及其领导机构。组成如下(按姓氏汉语拼音为序):

曹幸穗,男,52岁,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农学史专业委员会

陈久金,男,62岁,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

江晓原,男,42岁,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史与科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

李兆华,男,50岁,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数学史专业委员会

刘 兵,男,42岁,清华大学教授,综合史专业委员会

刘 钝,男,53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数学史专业委员会

刘广定,男,58岁,台湾大学教授,化学史专业委员会

路甬祥,男,56岁,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史专业委员会

罗桂环,男,42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古代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生物学史专业委员会

苏荣誉,男,38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金属史专业委员会

汪前进,男,41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综合史研究室主化学史专业委员会:任定成,北京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生物学史专业委员会:罗桂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地学史专业委员会:汪前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技术史专业委员会:汪广仁,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

农学史专业委员会:曹幸穗,中国农业博物馆

医学史专业委员会:张大庆,北京大学医史研究中心

金属史专业委员会:孙淑云,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

综合史专业委员会:刘 兵,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此后,还就本届理事会的几个重要学术活动做了安排。

24日下午举行了大会闭幕式。由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江晓原主持,首先由秘书长报告了学会常务理事会和学会领导机构的选举结果并做了简短的说明,然后由副理事长刘钝通报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的情况。最后由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致闭幕辞。他在闭幕辞中首先肯定了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成绩,提出学会在新形势下应有新的更大的作为。他代表与会全体代表对具体承办本次会议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对本次会议的会务组表示感谢。

学术会议

国际中国科学史学术研讨会系列

青年科技史学术研讨会系列

技术史论坛

历年举办学术会议(请看旧版信息)

历年学会工作纪要(请连接旧版学会工作)

中共历届大会

换届大会简讯

总结大会简讯

入学安全教育大会简讯

学生会全体大会简讯

历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简介

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历届回顾

历届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大会会议列表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历届大会概况

历届大会简讯
《历届大会简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表彰大会简讯 简讯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