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建筑节能技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04:01: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建筑节能技术研讨会

时间:2011年4月15日

地点:山西省太原市山西饭店 会议内容:建筑节能技术研讨会

会议摘要:

会议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产品应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罗文斌主持,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处张荣章处长为大会致辞。 简要的介绍了全球能源紧张、建筑物能耗大、中国国内与国外建筑设计中节能的差距等问题。

后面的演讲都十分的精彩,尤其是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处郝增元处长的演讲,他指出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在社会总耗能中比例很大,建筑能耗是先进国家的5倍以上,建筑节能市场潜力很大。山西省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22.3%。若全部按节能50%标准执行,年节煤约1000万吨,减少CO

2、SO2等气体排放超过2400万吨。十二五期间主要以管好新建建筑节能、完成国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开展低碳生态城市试点、推动计量收费,建立市场机制等方面为重点工作,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

并且对于国内外的节能减排的做法做了详细的演讲:建筑节能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越来越受到重视,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对节能技术给予了充分的研究。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

建筑设计上的差距:

国外的建筑设计和我国有较大不同,不仅表现在所用材料、建筑形式上,还表现在通风系统、中央吸尘系统、热量回收系统等方面。建筑设计对建筑的保温隔热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通风系统:

从20世纪80年代初,“智能型建筑呼吸系统”开始进入欧洲家庭。所谓“智能型建筑呼吸系统”,即在住宅的窗户上部、阳台门上部和外墙上安装上不太显眼的进风器,这是30多年来在发达国家推行的住宅送风系统。这种“房屋呼吸”概念,即通过对通风量的控制,形成室内外正负压差,让新空气先进入主要居室,然后经过卫生间和厨房,将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从而使空气质量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住宅能耗进一步降低。日本目前在住宅中也普遍使用24小时微风换气设备,具有体积小、噪音低、成本低的优点,每天24小时持续工作,每天运行费不超过人民币0.6元,基本解决了室内空气的质量问题。

传统的住宅通风主要靠土建管道井来完成,是自然拨风,无法控制通风量,室内的热量同时被排出,能量散失,舒适性也得不到满足。国内对于通风的讨论还在继续,自然通风目前是居民的首选,通风方式仍局限于开窗户、排气扇等传统方式。进入夏季以后,居民多使用空调,但是以现阶段我国住宅空调的技术,尚不足很好的解决空调使用和自然通风之间的矛盾,舒适度极差。

中央吸尘系统:

空气质量环境的好坏除在于新鲜空气的引进以外,另外一点的在于空气内污染物及异味的排除。中央除尘系统是当今室内空气质量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中央除尘系统是将吸尘机放置在一个可集中清理的场所,如地下设备层、清理间等,将吸尘管道嵌至墙里,在墙外只留如普通电源插座大小的吸尘插口。在国外这一方式相当普遍,自发明之日起就迅猛席卷欧洲,成为健康建筑的法定配置,就像国内对水、电的要求一样,而且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很少。

热量回收系统:

热量回收系统是指通风通风管将各房间空气收集起来,并回收其中的大部分热量,污浊的空气又设在屋顶部得风机排放,这种技术用在多、高层住宅中更显优势,在欧洲地区

广为应用。

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利用太阳能源也是欧洲国家在不断研究的课题,如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就是其中的例子。我国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采用光热转换技术,即太阳能热水器。而欧洲国家主要采用光电转换技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英国有些住宅屋顶和玻璃阳光室顶部铺设了太阳能源收集板,解决住宅日常用电量,电力充裕时可向电网供电,太阳能不足时可以从电网输入。

从这次研讨会中了解到了在国内的建筑节能做的比较好的就属太阳能的利用了,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很快。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年生产量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并仍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

皇明 \"微排地球\"的战略规划、低碳技术、节能减排、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新型辐射供暖技术的应用等方向研讨,不仅是企业和建筑工作的责任和义务,更需要全社会人员的参与。作为建筑设计工作者最需要的做的就是把建筑在刚开始阶段就做到节能、低碳,这样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会给它的使用者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基础保温、遮阳设计、墙体加厚等等这些对于建筑师来说就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稍微考虑下就可以做到节能;中央吸尘系统、热量回收系统、通风系统等等对于房地产商来说也是很低微的投资,只要稍加增加这些设备就可以做到节能;银行的节能还贷措施、政府的节能优惠政策等等也是促进节能真正运用到现实的良好举措。

“低碳化,高品质”的生活,相信在不就将来,经过建筑工作者及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实现的。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技术研讨会通知()

技术研讨会流程

锅炉节能论文建筑节能技术论文

《建筑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

技术研讨会操作流程

公路技术研讨会心得体会

建筑节能

烟气脱硫技术研讨会邀请函

安徽省农村环境整治技术研讨会

建筑节能技术研讨会
《建筑节能技术研讨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