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网络空间正能量传播“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0: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网络空间正能量传播“新格局”

互联网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被卷入到互联网虚拟空间中。新常态下,净化网络生态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场,已经是中国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2014年,中国互联网治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从最高层面上确立了互联网治理的重要性。2014年4月中旬至11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打击网上淫秽色情信息“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了清理,使网络空间更加清朗。2014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桐乡乌镇召开,为互联网治理与发展提供新视角。2015年,“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互联网的治理和发展提升到新的高度。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4:“两个舆论场”共识度增强》报告指出:“2014年以来,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进一步加强融合,网络舆论共识度与政府认可度双双快速上升,网络舆论生态步入正轨。”相对往年网络上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撕裂局面,观察2014年网络重大事件,互联网上呈现出爱心、自强、理性、分享的正能量为主的态势,撕裂局面有所改观,“两个舆论场共识度增强”,2014年正能量网络生态逐渐形成。党的声音借助互联网得到快速有效地传播,而民间的话语也能够借助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融合,得到有效地表达和扩散,成为官方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重要的参考因素。

2014年网络正能量如何在官方舆论场中生成和传递?如何在民间舆论场汇集和扩散?如何在两个舆论场之间流动和升华?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试析2014年的正能量网络生态。

官方舆论场:持续发力传递正能量

作为传播媒介,互联网具有去中心化、裂变式、扁平化等特征。社会舆论在互联网空间中能够快速形成、发酵,跨越时间和空间,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对于负能量的传播如此,对于正能量的传播和扩散同样如此。

官方舆论场对于形成、扩散网络正能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主流媒体在官方舆论场中持续发力,积极生产和传播网络正能量。其中,以人民网、新华网等为代表的中央级党政媒体平台,互相竞争的同时,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局面,汇聚多个平台的影响力,无论在数量和影响力上,都实现了正能量的最大化。比如,从2014年10月27日起,中国文明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五网联盟”同步共推《好人365》专栏,每天以讲故事的方式,宣传“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该专题推出以来,在网络平台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批网友关注和跟帖,也吸引了一批线下纸媒转载。凭借优质的内容和畅通的传播渠道,该专题持续塑造各行业各的典型,不断放大网络正能量,引导国人不断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建设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而温情的故事代替了此前模式化的官方宣传语言,也使得官方舆论场制造出的正能量,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认可和接受。此外,在多个网络平台上每天推出一个故事,这种持续推送的模式,改变了传统媒体“运动式”的典型报道模式,也达到了正能量传播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舆论引导效果。

此外,市场化主流媒体也持续在网络平台中持续造势,积极参与生产和传播网络正能量。2014年,反腐无疑是一个年度热词,中央持续重拳反腐,贪腐官员纷纷落马,社会公众叫好声不断。财新网作为主流的市场化网络媒体平台,在反腐报道中不断涌现高质量作品,在官方舆论场中形成巨大网络正能量。比如,2014年7月29日,新华社发布*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的消息,随后,财新传媒在财新网推出了其精心筹备了大半年之久的6万字周案报道,据称,流量蜂拥而至,几致财新网服务器瘫痪。此外,财新传媒数据新闻团队还推出了制作已久的动态图表:《老虎家族-*案关系图谱》。财新网的报道全面立体化地呈现了*的从政生涯和成长经历,赢得了大量网民的关注,体现出中央反腐的力度和决心,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除了财新,澎湃作为一个新媒体产品,也在反腐报道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打虎记”地不断推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引来其他媒体的争相转载和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

民间舆论场:公众参与汇聚正能量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5年2月3日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互联网赋予了普通网民发声的机会,而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前互联网时代看似不起眼的声音,都会被成倍的放大,汇聚而成巨大的舆论能量。

2014年,在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民间网络舆论场中,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传播是一个显著的特征。广大网民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在社交平台上,批评和谩骂减少了,造谣、传谣者减少了,而与之相反的是社交平台的公益活动明显增加。例如,2014年8月17日开始,“冰桶挑战”成为网络的热点词汇,该项旨在关注渐冻人等罕见病的公益活动在微博平台呈现裂变式传播的特点,参加者必须在完成挑战后点名其他三人接受挑战,雷军、刘德华、孙杨等社会各界名流纷纷参与其中。8月18日,仅一天时间,“冰桶挑战”的热门话题就获得1.4亿次浏览量和14.5万条讨论,在民间舆论场中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共同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制造和传递了巨大的网络正能量。11月29日,“微笑挑战”点名游戏在微信平台迅速蹿红,瞬间在朋友圈刷屏。网民们纷纷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微笑自拍照,并点名朋友圈内好友参加,使得微信朋友圈充盈着各种甜美的微笑,形成和谐积极的网络生态,朋友圈变成一个汇聚感恩和快乐等正能量的平台。

此外,在2014年重,当各种负能量事件发生时,民间舆论场也呈现积极态势,与前些年对公权力的质疑、不信任相比,民间网络舆论生态大大改观。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在解读《2014,“两个舆论场”共识度增强》时介绍说:“前些年,在上海杨佳袭警案、湖北巴东邓玉娇案、浙江温州钱云会案等热点事件中,社会舆论撕裂严重;而今年在国家公祭日、昆明火车站暴恐袭击、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等事件中,舆论高度一致。”这充分体现出在民间舆论场中,社会共识正在逐渐形成,社交网络成为一个汇聚社会正能量的有效平台。

正能量传播“新格局”

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发布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互联网形成的网络舆论场对社会情绪产生了重要影响。前些年,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明显呈现割裂的局面,具体表现为网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各种质疑。而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制定和实施,网络舆论态势大有改观,正能量成为网络空间的主角。

首先,官方舆论场成为了正能量产生和扩散的主要阵地,主流媒体强强联合,持续塑造社会典型,以温情的故事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同时,在中央重拳反腐的新常态下,主流媒体大胆、细致的报道,体现出中央反腐的力度和决心,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其次,民间舆论场中猜疑和谩骂明显减少,传递爱心的公益活动唱主角,将点滴正能量汇聚起来,建构起和谐温暖的民间舆论场。

最后,通过微博、微信、网络问政平台等媒介,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实现了互联互通,并渐趋融合。正能量在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中各自生成、汇聚和扩散,并且在两个舆论场之间的流动,在此过程中,正能量得到进一步发展,由此形成了网络空间中正能量传播的“新格局”。

传播正能量

传播正能量

青春传播正能量

“传播正能量”演讲稿

传播正能量演讲稿

网络传播正能量

传播正能量读后感

用真情传播正能量

质监局 传播正能量 演讲稿

做一个传播正能量的人

网络空间正能量传播“新格局”
《网络空间正能量传播“新格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