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体会1

发布时间:2020-03-03 02:15: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沉默的大多数”发出内心的声音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人都说“男不可不读王小波,女不可不读周国平”,处于好奇心,寒假期间,我在网上浏览了王小波的作品,其中《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便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为我平时也是不怎么爱说话的,或者说不怎么爱在公共场合说话。套用书中的一句话就是:“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 回想当时在大学生活里,总有一些人干什么都特别积极,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怕自己的才华被埋没。话语即权力,可见他们很乐忠于使用这种权利。但我喜欢听他们都说完,自己在内心思考,而这种思考有没有被大家知道都是次要的,王小波说这是大部分人的通病。而当大家进入了社会,知道了什么是祸从口出,也终将变得沉默。

读完这本书才了解到,作者在该作品中倾注了其对中国民众命运的关注,以反讽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从一个轻松的角度来解构身边复杂的事态。

本书开篇《沉默的大多数》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动机,“幼年的求学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在我看来是一个对我们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隐喻。我们现在经历的时代很浮躁,越来越缺少沉得住气的智慧与理智,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也已早早得开始腐化人们的灵魂。不得不承认,我也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对于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正如王小波说的,这是中国人的通病。

沉默是个双面的词语,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由沉默导致的悲剧往往是令人痛心的。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比如小悦悦事件以及路边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事件,周围的人们,往往是沉默的大多数,这种沉默,是人性的冷漠,是怯懦,助长的是恶人的气焰,扼杀的是他们自己的灵魂。面对社会的不公与苦难,太多的人选择了沉默,这是个中国式悲剧。这沉默的大多数,正是本书中《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普通猪的原型,麻木,无论愿不愿意,都服从于他人的安排,对周遭的一切漠不关心。

王小波在文中写道,“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在时隔十多年的今天,这一切似乎都颠倒了,在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似乎更擅长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却不能向自己最亲近的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人说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计算机,它使人类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但是与此同时,他把人性的优缺点无限的放大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对着电脑向不曾见面或许久不见的人倾诉,却和亲近的人无言以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相信虚拟世界中人们的只言片语,却无视身边的人的真切关怀。

从王小波的作品中能看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深深的隔阂,以及在此隔阂下的互相抨击。那么,是不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所戴上的面具越来越厚重的结果呢,在这样一种封闭下人们的生活还会快乐吗?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现状,我们的课堂。我们会发现一种普遍现象:低年级学生表达欲望很强烈,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甚至“接下茬儿”;然而,等他们到了高年级,表达的欲望逐渐降低,课堂气氛逐渐沉闷,只有被老师点名才肯站起来,更不用说主动当众提问了。越到高年级,学生越习惯于接受和被灌输。从争相表达到三缄其口,其间曾经遭受过多少挫折和批评,只有他们自己感受最深。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了吗?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通过表达来认识自己生活的世界、获取知识,和周围的人建立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表达家。小孩子会说话以后,常常会问大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正是孩子在通过表达疑问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的开始。大人如果对此不耐烦,拒绝回答,就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困难。更糟糕的是,孩子通过表达自己的疑问来认识世界的欲望受到了打击。

在学校里,我们都喜欢那些安静的默默学习的学生,那些喜欢说话的学生常常受到有形或无形的打击。我们普遍认为一个班级自习纪律特别好的时候是安静的时候。可是学生难免会遇到问题想问同学或老师,本来讨论问题是很好的,但是难免有学生趁机谈话,影响班级纪律,于是我们就只有要求所有学生自习课一律不能说话。

但是,学生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失去了很多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也许是我们的教育管理观念和方式制造了“沉默的大多数”。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通过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分享生命的体验,比如花的盛开,鸟的鸣唱。而人类最独特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就是语言。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交流,相互分享生命的体验,感受生命的丰富内涵,实现生命的价值。沉默虽然有时意味着力量,但是表达更意味着你在为改变现状而积极争取。

那怎样才能使这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呢?

我想,孩子们需要的是理解。作为教师,千万不能忘记“我们”也曾经是孩子,“我们”应该能理解学生需要怎样的教师、需要怎样的教育!

孩子们需要的是发现。发现他们点点滴滴的努力,发现他们点点滴滴的灵性,发现他们点点滴滴的成长,发现他们的成长可能与成长空间,发现他们的独特和精彩!带着“敬畏”,去发现这群“沉默的大多数”,也许我们会发现一个震撼我们的“新世界”!

孩子们需要的是交流。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眼神告诉学生我们的欣赏,用我们的语言告诉学生我们的理解与期待,用我们的行为与他们交谈,共同面对班级生活、学校生活。要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相信他们会表达得更好!让“沉默的大多数”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发出他们内心的声音。

成果类别:读书体会

让“沉默的大多数”发出内心的声音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单位:肥城市龙山小学

姓名:赵乐燕

联系电话:18754874498

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

【读书心得】《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 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书评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体会1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体会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