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侯村乡吉家峪村 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4:39: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侯村乡吉家峪村经济社会发展的

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好的推进全县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以及准确把握我县“十二五”时期主题、主线、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根据省市和县委《关于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和工作组的几位同志多次深入所联系的侯村乡吉家峪村,邀请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以及致富带头人和返乡农民工召开座谈会,和贫困户结成穷亲,干农家活、吃农家饭、睡农家床,从身体到心灵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和洗礼,通过讨论和交流,对吉家峪村的现状和发展有了一些自己的认知和思考,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吉家峪村的发展现状

吉家峪村位于闻喜县城东南8公里处,侯村乡西端,南邻中条山,北靠涑水河。全村10个居民组,378户居民,1800余口人,耕地面积2700余亩,去年年底人均收入4500元。 该村是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主导产业为劳务输出型,全村在外务工人员63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3强,占劳动力总量的83%以上。其中,海鑫上班530余人,私营企业务工60余人,县外务工40余人,年收入约为420万元。另有个体经营户90余人,年收入约为200万元;经营运输、工程机械车辆的30余人,年收入约为280万元。二三产业收入占全村人均收入的

89%以上。

二、影响吉家峪村发展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吉家峪村在近几年的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中,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改善村容村貌、弘扬社会正气、实行民主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了县乡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普遍认可。在侯村乡来讲,该村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都处在全乡的上游。但该村无论是在经济建设上,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集体经济薄弱。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经济由以前的“大集体”分化为“小家庭”。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农村社会中的生产要素得以优化组合,农村经济逐步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农村集体事业却在农村发展中逐步没落、衰退,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如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巷道硬化、园林管护、垃圾处理、主街道排水设施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配套管理只能依靠上级部门的资金配套。如果上级资金配套不到位,有些工作则可能无法正常进行。

2、产业结构单一。吉家峪村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临近海鑫钢铁集团的地域优势,通过劳务输出、发展运输业、机修业等为群众增收创造了优势和机遇。但在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深入,企业生产效益下滑,工人收入明显减少,

直接影响了群众的收入,同时也对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严重影响。该村在破解群众增收难题上遇到了新问题。在这就要求学会“两条腿”走路,拓展群众增收新渠道,寻找发展新方向。

3、农业投入不足。该村群众多年来,就一直依靠

二、三产业发家致富,在农业投入上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在农作物种植和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同时,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土地灌溉面积不多,大多地块都要靠天落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晚弱。此外,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化程度较低,较先进的生产技表难以推广,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无法大范围耕种,必然使农户的产出效益受到影响,制约农业资源的优化以及农民的增收。

4、党员队伍乏力。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暂时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组党员老化。由于外出的人多,要求入党的人少,党员老化严重。二是创新意识还不够强。部分村党员、干部仍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导致村级组织在一些工作开展中难以正常发挥作用。

5、致富技能匮乏。当前,部分农民的素质还有侍提高。近年来,青壮年劳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家里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戏称“993861”部队,有的家庭干脆长期在外不归,甚至

举家外迁。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女性较多。他们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接受科技的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还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三、推进该村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针对吉家峪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示范者,村党支部要尽力而为,多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好事,集中力量解决一些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真正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根据讨论,总结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是要在全盘规划上突破,确定科学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城乡一体,社会和谐。按照这个要求,农村建设规划首先要着眼产业布局,着眼经济发展,应做到五个结合:与壮大发展区域经济相结合;与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相结合;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相结合;与启动农村市场相结合。

二是要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一根本动力,着力加快农村制度建设。鉴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这一现状,我认

为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逐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鉴于个别村存在的土地纠纷现状,必须同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三是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为重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要紧紧抓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这一重大战略,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村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加强农村规划管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垃圾收运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切实改善村容村貌。创新机制,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积极开展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农村生活新方式。

四是以培养优秀农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为重点,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环视那些富裕的农村,统一的特点是,都有一个优秀的农村干部,有一个致富带头人。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水平低,眼界和思路窄,分散的生活方式已经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凝聚力。因此,培养农村地区优秀干部十分迫切和必要。可以进一步倡导大学生村官的模式,让优秀的人才在农村建功立业,成为农民的带头人和贴心人。建立农民家庭的合作机制,组织农民开展一些规模化的养殖,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继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党员干部教育,积极培养先进有思想文化水平高的村民以及致富能手成为党员,为村党组织建设增添新鲜血液,为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打下坚实的基

础。

五是以推进科技培训为重点,不断培养新型农民。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主动建设的积极性,必须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培养,建立一支懂管理、会技术、善创新的农民队伍,提高群众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在农村调研的日子里,谈到致富项目的时候,多数群众都反映困难,困难的不是钱,而是不懂科技知识。海鑫务工收入低,但要转型,一没技术、二没文化,谈增收,确实难。因此,送科技下乡,教育和培训农村群众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十分重要。知识和技术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必要条件。

二0一一年十月十五日

吉家营村方案

驻北贾璧乡水峪村调研报告

孟家峪村半年工作总结

郭峪村

严家畈村调研报告

村调研报告

村调研报告

侯家川乡侯川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1

霍家沟村妇代会调研报告

薛家屯村调研报告10.05.27

侯村乡吉家峪村 调研报告
《侯村乡吉家峪村 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