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迷失与追寻

发布时间:2020-03-01 18:23: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迷失与追寻

——论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根”性情结

(专业:现当代文学 )

摘要:旅美华人於梨华被批评家称为“无根的一代”的表现者,她的名字更是成为“留学生文学”的代表,纵观其作品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根”性意识。她的作品《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更是以独特的气质,把这种“根”性意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於梨华用一双中国人的眼睛观察移民美国的中国人的生活,向我们展示了“无根一代”的困惑与追寻,也使我们体味到了海外游子们浓浓的“根”性情结。 关键词:於梨华、寻根、情结、困惑、追寻

关于“寻根”现象无论是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在台湾文学中都有重要阐述。一些文人学者更是借“寻根”,试图寻找在新的历史境遇下回归精神家园、解决精神危机的道路。正因为如此,对于想回归精神家园,回归祖国怀抱的早期美华留学生,“寻根”便成了反复吟咏的主体。这也使我们了解到了那个时代海外游子们浓浓的“根”性情结。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的台湾作家於梨华,更是以其赴美留学经验作为创作的首选,成功表达出了“留学生”们的这种“根”性情结,引起了文坛广泛的注意。於梨华从1953年去美国留学后一直旅居美国,这段生活成为她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中一段独特的记忆,也自然成为她创作的素材。她结合自己的丰富阅历,以其细腻的笔触展示了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痛楚以及与传统文化失去联系后的“缺失感”。她的代表作《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则真实描写了海外游子的思想、情感、心态,反映了“失根一代”的迷茫与困惑,表现出了海外游子们的“寻根”情怀。下面就从两个方面论述《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的“根”性情结。

一、失根后的困惑

“根”的意识不是狭隘的,不是某一个民族所独有的,而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文化情结。它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可以说“根”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台湾人也好,作为香港人也好,也同样是中华儿女,需要有民族共同的“根”维系他们的生命。《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无论是海外游子牟天磊,还是与丈夫在美国生活的佳利,他们身处美国强势人群中,远离母体文化,会感到孤立,他们在精神上是被放逐的一群。正因为如此,他们虽然身在异地,心却在他们生命开始的地方——中国,并且是深深根植的地方,在美国他们有一种难以言明的“失根感”。而隐藏在“失根感”的背后,则是深深的困惑。《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处处描写了牟天磊从美国回到台湾后,面对眼前的一

景一物、一言一行触景生情所引发的感想,那种“觉得自己仍是一个客人,并不属于这个地方”的感觉时时环绕着他。在他的意识深处不但抗拒着美国,也同样抗拒着带有“崇洋之风”的台湾。文中曾写到牟天磊隔海眺望大陆,在他眼里“祖国变成了一个抽象的、想起来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哀伤又欢喜的乡思的一种凌空的梦境”。在牟天磊的内心始终隐忍的是对祖国的向往之情,正是这种向往,让他倍感自己的生命之根似有似无,也深深地传达出了一种“失根”后的困惑。这种困惑带来的是苦闷彷徨的心情。像牟天磊这样的一代,他们因为崇洋风气席卷台湾,加之对台湾政治和经济的双从失望,纷纷涌入欧美,去往异地他乡圆黄金梦。然而当他们带着美好的理想来到美国,却最终发现美国“既非乐土,也非天堂”。这批台湾青年,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加上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他们只能以“边缘人”的身份徘徊于东西两种文化之间。一方面是与其所熟悉的传统文化失去了联系,另一方面又无法融入西方的文化氛围中,加上生活习惯、伦理道德、风俗人情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使他们在美国强势人群中无所适从。正如像牟天磊所说:“和美国人在一起,你就感觉到你不是他们中的一个,他们起劲的谈政治、足球、拳击,你觉得那与你无关。他们谈他们的国家前途、学校前途,你觉得那是他们的事,而你完全是个陌生人。”正是这样的感觉使牟天磊这样的留学生对自己在美国的生活产生了迷茫。当他回想他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后,竟没有喜悦而是“只觉得心里充塞着的仅是惶然,仅是空茫。”十几年在美国,牟天磊捡过垃圾,当过搬运工,扫过厕所,各种辛酸苦辣都尝试过了,但最后这位新闻学博士只能教初级汉语。他不明白在美国想要什么,难道仅是学成业就。不,这不是他想要的。他的理想是当作家。可在美国轮不到他去施展才华,因为他的“根”在中国。在异地美国“无根”可扎的“失根感”紧紧包围着他。为了寻求解脱找到真正的自我,他借机回到台湾,然而台湾的变化又使他有种脱节的感觉,种种所见所闻更是引起了他心里的波澜,除了校园里那几棵棕榈,一切都变得陌生。在美国没有归属,在台湾也找不到“根”, 大陆过不去,就像夏志清所说,“故土大陆遥不可及,台湾太小又没有机会,而美国又不是自己的文化的土壤这些原因所带来的志气消沉”,于是,牟天磊这类无处为家处处家的漂泊者就深深的陷入了迷茫、困惑和悲怆中。他的困惑、他的迷茫我想也正是代表了那时赴美留学的所有海外学子的心声,典型突出了“失根一代”的精神苦闷。正如於梨华所说“别问我们为什么回去。为什么回去与为什么出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迷惑。”我想在苦闷、迷惑的背后隐藏是他们无法割舍的“根性”情结。

二、寂寞中的追寻

在整部《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寂寞感就一直缠绕在天磊的左右。在美国,潜在于美国社会各种场合或隐或显的种族歧视以及美国人毫不掩饰的民族自豪感,阻碍着牟天磊身

上的中国式的情思和思想行为,使他产生“失根”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使他抗拒对美国的认同。牟天磊不认同别人把美国当天堂当乐土。他对意珊说过“才回来不久,我发现一般人崇拜美国的心理到了畸形的程度,一样东西,只要沾上美国两字,就都是好的。”他更曾开玩笑嘲讽的说:“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美国的西瓜当然比中国的甜罗!”这些都是牟天磊在美国历经了沧桑和寂寞的折磨,看透了美国的现实后的真实心态。他认为美国再好,也不是中国人应该扎“根”的地方,中国才是中国人真正的“天堂”。正是这种心态使牟天磊在美国备受煎熬,他觉得“我是一个岛,岛上都是沙,每颗沙都是寂寞”。在美国他深深感到了融入不进去的寂寞,这种寂寞“比雾还迷濛、比海还浩瀚、比冰还要寒心”,为了逃避寂寞他也做过努力。他尽量不使自己闲下来,不去人多的地方,忙学校的事情,骑车兜圈子,直到深夜才回寓所,累得不能想,只能沉沉睡。但寂寞无边无际,任凭什么都填不满。回到台湾的牟天磊本来渴望在这里找到归属和安慰,从而消除那无边的寂寞,然而在这里天磊看到的是上自大学生下到厨师,都以洋为荣,以洋为美。他发现“自己仍是一个客人,并不属于这个地方”,他仍然是站在“漩涡之外的陌生客”。其实,这种寂寞感归根到底是“无根”所带来的。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他们有着共同的“根”,然而当时台湾极度的崇洋,这严重的削弱了它的“根性”。这样的时代就造成了牟天磊这一代人成了“失根的一代”。当然“失根的一代”知道他们的“根”在哪里,台湾割断不了与祖国血浓于水的亲情,他们的“根”深深的根植在中国。就如当天磊在美国佳利住处听到几张旧中国唱片时“眼泪匆促地奔流下来。” 毫无疑问“根性”情结在这里获得了一个最为真切的显现。牟天磊回到台湾虽然这里的变化让他游离在去留之间,但他从犹豫到坚定的留下来,就是坚信凭借几代人的努力,他们曾经深深值下的根会找到的。

总的来看,《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在“寻根”的出路问题上虽然表现得不是十分明了,天磊最后决心留下来为祖国的文化建设做点事,多少是因为邱尚峰的死。但是不能否认天磊这“失根的一代”对“寻根”始终抱有着梦想。有梦想就有希望,总有一天这一代人会找到自己的“根”。同时《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也传递出了台湾同胞要求叶落归根的信息,道出了他们回归大陆,祈求实现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心声,而且台湾回归大陆也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桂茹.在中国记忆与北美经验间游移[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7○

2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

3夏志清.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序[M]. 香港: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1989○

4李斌,李英姿.“无根一代”的感伤代言[J].林区教学,2008○

人性的迷失与回归

迷失撒哈拉

追寻

追寻

追寻

影评《杨梅洲》:混乱与迷失

小村官的迷失与贪婪

迷失的自我

迷失优美散文

迷失的爱国心

迷失与追寻
《迷失与追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