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沥青路面养护与维修

发布时间:2020-03-02 05:35: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沥青路面养护与维修

班级B交通112学号1110204229姓名贺三春

关键字:沥青路面病害 养护 维修

摘要: 沥青路面在交通载荷与气候影响的综合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面状况和服务能力将逐渐地恶化。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大型化、超载严重,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病害,常见的有车辙、开裂、拥包、松散、沉陷、坑槽等。为了保持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在路面寿命周期的各个不同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养护维修措措施 。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工作对保持路面的服务能力,延长其寿命周期,以及改 善噪音、振动等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有着重要的作用。

正文

1.1 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缓解我国交通运输·金,通过养护维修使公路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经常保持完好状态,并有计划地改善公路的技术指标,以提高公路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公路的运输经济效益。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典型病害总体上分为两大类:结构性病害是路面结构的整体或其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出现了病害,严重的可使道路失去使用功能,主要以各种结构裂缝的形式表现出来;功能性病害是导致路面功能衰减的病害,其主要表现为路面服务能力下降、平整度和抗滑性能降低。结构性病害和功能性病害不一定同时发生,但都是·逐渐积累起来的.1.2 沥青路面病害类型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分为龟裂,块状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坑槽,松散,沉陷,车辙,波浪,泛油,修补。

1.3 沥青路面病害原因

龟裂:土基和路面基层的病害或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产生皲裂现象。沥青性能不好或路龄较长,产生较大面积龟裂。

纵向裂缝:1.先后摊铺幅相接处的冷接缝,未按有关规范要求认真处理,结

合不紧密而脱开。

2.纵向沟槽回填土压实度不足而发生沉降3脱开路段新老路面交

界处沉降不一。

横向裂裂缝:1.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严密,结合不良。

2.沥青标号未达到使用要求的质量标准或不适合本地区气候

条件3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反射缝4桥梁涵洞或通道两侧的填土产生固结或地基沉降.。

坑槽:1.路面在水和荷载的作用下,出现小面积松散或裂缝等病害,未能及

时修补。

2.基层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面层裂缝,水侵入基层,在车辆荷载

作用下使病害扩大,出现坑槽。

3.路面尚未成型,受到机动车紧急制动出现坑槽或受外力冲击4沥青混

合料机配不佳,拌合不均匀,局部离析,沥青用量小,在行车作用下,主骨料散失。

松散:1.沥青混合料低于摊铺和碾压温度,或碾压不及时,沥青混合料市区

粘结力

2.沥青混合料炒制过火,其结合料失去粘结力

3.沥青混合料潮湿,矿料与沥青粘结不牢,照成松散。

4.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偏大,细聊少,人工摊铺整平时粗集料集中,造成粘结力下降

5.低温施工,路面成型慢,造成松散。

沉陷:1.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时厚度不均或粗细料不均引起面层轻微下沉。

2.土基或基层局部强度薄弱,经雨水侵蚀,行车作用其结构遭到破坏,引起路面沉陷

车辙:1.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差,使混合料压实不足。

2.混合料组成材料和组成设计差,使混合料稳定性不足。

3.轮迹带处的路面材料和路基,在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出现固结变形和侧向剪切位移。

波浪:1.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偏细,沥青用料偏高,高温季节时面层在车辆水平力作用下,发生位移变形。

2.铺筑沥青面层前,未将下层表面清洗干净,只是上下层粘结不良

3.旧路面原有的波浪病害为彻底处理。

泛油:1.沥青表面处置、贯入式等施工,使用沥青标号不当,针入度过大。

2.混合料级配不当,油量过大,集料过少。

3.冬季施工,面层成型慢,集料散失过多。

2.1.1预防性养护技术

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与日常养护有关。对于沥青的养护与管理,应加强预防性小修保养,对局部轻微的初始破损及时进行修理。沥青路面经一段时间使用后,可能出现松散,坑槽、壅包、裂缝、沉陷、泛油,骨料外露等现象。及时的进行养护和维修,可使路面强度和使用性能保持良好状态,确保行车安全和畅通,延长道路使用年限。

2.2.1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1.热拌沥青混料路面。

A必须充分压实,待摊铺层冷去,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方可开放交通。B横向施工接缝是路面的薄弱点,应加强初期养护,保持平整密实。

2.沥青贯入式路面

A开放交通初期,车速不超过20km/h。B设专人指挥交通,按先边后中控制车辆行驶

3.沥青表面处置路面

A表面处置路面的使用寿命不及贯入式路面,设计时一般不考虑其承重强度,其作用主要是对非沥青承重层起保护和防磨耗作用,而对旧沥青路面,则是一种日常维护的常用措施。

2.2.2沥青路面日常养护要点

日常维修保养是为保持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正常使用功能进行的保养和轻微修补作业,主要 包括:修剪路肩杂草、清除污泥杂 物、排除沟槽积水、清理路肩塌方、填补局部缺损、路面清扫保洁、处理轻微病害和局部更换护栏等。

专项工程是对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一般磨损和局部损坏进行修理、更新和完善的作业,主要包括:对护坡和沟槽进行全面修理、处理大面积塌方和翻浆、局部软土地基处理、沥青路面整段罩面、更换桥梁伸缩缝和支座、排水设施段修理、整段路面标线重划、通讯监控设施修理等。

大中修工程是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已经达到服务期,为使其全 面恢复到原设计状态,而必须进行的预防性、周期性综合维修,以及对水毁、地震、风暴、冰雪等不可抗拒力的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的重大损坏而进行的及时修复

2.3沥青路面维修

2.3.1、路面麻面、松散的修理方法:

a.因低气温施工的沥青面层造成麻面或松散,可收集好松散料,待气温上升时洁扫干净,重做喷油封层,并用轻型压路机压实:如在低温潮湿季节,可用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修理:小面积麻面可用乳化沥青封层修理;

b.由于油温过高,粘结料老化而造成松散者,应挖除重铺;

c.由于基层或土基松软变形而引起的松散,应先处理基层或土基的病害,而后重沥青混合料等,视坑槽深度采用单层或双层填补。如路面基层损坏.应针对损坏原因.先处理基层病害,再修复面层。

2.3.2.路面泛油的修理方法:

a.对于泛油路段,应先取样作抽提试验,求算出油石比,然后确定不同的处治措施。

b.含油量高的严重泛油路段,一般在高温季节撒料强压处理,先撒一层S10〈10~15MM〉或更粗些的碎石,用重型压路机强压入,达到基本稳定后,再分次撒S12〈5~10MM〉的碎石,引导行车碾压成型。

c.泛油较重路段,根据情况可先撒S12(5~10m)的碎石待稳定后,再撒S14〈3~5MM〉石屑或粗砂,引导行车碾压。

2.3.3路面坑槽的修理方法:

路面的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应按下列方法修理:

a.测定破坏部分的范围和深度,按“圆洞方补”原则.划出大致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挖槽修补轮廓线(正方形或长方形);若采用沥青混合料预制快修补,则应划出尺寸等于预制块倍数的轮廓线。

b.开槽应开凿到稳定部分.槽壁要垂直,并将槽底、槽壁消除干净。

c.在干净的槽底、槽壁薄刷一层粘结沥青.随即填铺备好的沥青混合料或选用尺寸、形状相匹配的沥青混合料预制块铺平,并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塞预制块四周接缝烙平压实;新填铺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高出量应根据坑槽深浅、用料粗细及压实程度而定),待行车压实稳定后保持与原路面相平。

d.填补用混合料级配类型,宜与原路面结构、层次相一致。制备工艺可根据实际条件采用热拌法、冷拌法(热油冷料拌和)或用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袋装预拌乳化沥青混合料等,视坑槽深度采用单层或双层填补。

2.3.4路面翻浆的修理方法:

a、由于面层成型不好,雨、雪水不渗引起基层表面轻度发软或冻胀而形成轻微翻浆,可于春融季节及水分蒸发后,修理平整,促使成型。

b、低气温施工的石灰土基层,发生上层翻浆,应挖除到坚硬处,另换新料修补基层和重铺面层;或根据条件,采用短期封闭交通的办法防止翻浆蔓延扩大。

c、由于排水不良造成的翻浆,应采取加深边沟、设置盲沟等排水措施,或采用水稳性好的垫层、基层重新修复路面。

总结:要及时经常地对路面进行保养和修理,防止路面松散,裂缝和壅包等各种病害的产生和发展,确保路面安全舒适的行驶性能。

参考文献:

[1] JTG H102004 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JTG H122007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5] JTG H301998 道路作业交通安全标志。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

[9]邵明健 沥青路面机械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7

[10] 张凤亭,武春山 公路养护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沥青路面养护方法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情况及其养护维修措施

沥青路面养护剂简介

沥青路面养护实习报告

沥青路面养护实习报告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心得体会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介绍

铁路养护与维修

隧道养护与维修。

沥青路面养护与维修
《沥青路面养护与维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