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我国南方林业技术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0-03-02 19:26: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国南方林业技术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

周玉申

(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广州 510520)

要:论述了我国南方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南方林业技术装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了南方林业技术装备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林业技术装备,现状,发展趋势

1 林业技术装备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 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木材作为基本建设三大材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合理高效开采木材、利用木材,全国掀起了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热潮,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林业技术和装备, 并逐步吸收创新, 我国林业技术装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并陆续兴建了一批国营林业机械制造企业,成立了林业技术装备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通过改进、改造和革新,研制了多种批量生产的林业机械产品,在林业生产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保障了全国营林和木材生产任务的完成,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长期的对木材的过量采伐,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林业生产和发展出现了资源不可持续的困局和危机。1987 年起我国政府对林业发展进行了战略调整,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木材限额采伐等一系列政策。从此林业生产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相应的林业技术装备也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一些与采伐运输机械相关的林机制造企业受到巨大冲击,而与木材综合利用相关的林产工业、家具生产机械和人造板机械则随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部分国营林业机械制造企业经过改制后迅速壮大,成为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业的骨干企业。与此同时,一大批民营林业技术装备制造企业迅速崛起,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林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活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林业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目前全国约有林业技术装备制造企业2000 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约有300 家;可提供营造林及木材生产机械设备500 多种,木材加工机械设备1100 多种,人造板生产机械设备800 多种;可提供成套的营造林装备、人工林培育和生产技术装备、采伐运输机械技术装备、木材加工技术装备、人造板生产技术装备、家具制造技术装备、森林火灾防御技术装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装备、林业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装备,从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及所提供的产品品种来说,已成为世界上林业技术装备的生产大国。

总体而言, 在全国林业生产中, 国营林区、规模经营的大型林区木材生产作业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 集体林区、个体经营的小型林区木材生产作业机械化和营林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则比较低。在营林生产作业中, 目前仅苗圃育苗作业的主要工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其他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均不足10%,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是差距最大的行业。木材加工、人造板生产、家具制造、林产工业、

森林火灾防御等行业的技术装备,虽已实现生产机械化或自动化,但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很少,多数装备相当于发达国家20 世纪80 年代的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广东省是计划经济建设时期全国五大重要林区之一。为了合理高效开采利用木材资源,支持国家国民经济建设,广东省林业生产系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术革新热潮,全省木材生产技术装备程度基本与全国重点林区同步,国营林区的木材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由于我省的地形特点,集体林区的木材生产、营造林生产及其他作业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处于逐渐向作业机械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但近十几年来, 随着林业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林业技术装备发展出现了较大的滑坡,除与木材综合利用相关的林产工业、家具生产和人造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外,而营林作业、一些林农的木材生产作业还停留在原始的人工作业状态中,这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和现代林业发展很不相符。林业技术装备的落后状况与社会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有关,这种状况不利于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的加快实现。

2 林业技术装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林业技术装备制造业是“大而不强”,林业装备制造业工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主机设备的关键工艺技术缺乏创新,长期处于跟踪和模仿状态,产品质量、自动化程度和节能环保水平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差距较大,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装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技术装备在我国林业生产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林业作业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为加快林业建设步伐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但中国林业技术装备整体水平还很低,许多高技术产品仍依赖进口,一些生产领域急需的林业装备还是空白,如高端人造板生产设备、联合采伐设备及林副产品加工机械设备等。现有的林机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多,约70%的装备相当于发达国家20 世纪80 年代的水平,虽然国产木工机械的总体技术水平高于其他林业技术装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品种数量、产品功能、数控普及率、加工精度及环保指标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林业行业生产技术装备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林业技术装备起步较晚,林业技术装备的开发及生产能力基础薄弱;林业技术装备的开发缺乏系统性,专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长期受经济政策的影响,以木材生产和利用为目的,重视木材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的发展,忽视了营造林及相关专业技术装备的发展;重视大规模经营的国营企业林业生产技术装备的发展,忽视了小规模经营集体企业和林农的林业生产技术装备的发展;重视地理备件好的林区生产技术装备的发展,忽视了地理备件差的南方丘陵林区生产技术装备的发展。

2.2 开发品种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协调

林业技术装备企业在产品开发上从企业经济效益出发,注重大型技术装备、工业生产线技术装备、大规模经营技术装备、应用面广的技术装备、经济效益好的技术装备的开发,而对小型技术装备、林农个体作业技术装备、小规模经营技术装备、应用面窄小的技术装备、经济效益不显著但社会效益好的技术装备的开发缺乏积极性。林业技术装备一机多用功能性不强,替代性差,价格高,推广难度大;简易、便携、低廉的技术装备少,创新能力不够,阻碍了斧、镰、锯等传统替代型技术装备的发展。

2.3 客观条件所限,影响了林业技术装备的推广和发展

由于南方丘陵山区林农经营作业分散,林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程度较低,专业服务组织发展缓慢,不适合大型林业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而简易、便携、低廉的技术装备品种又少,现有小型技术装备故障率高,功能单一,配套性差,利用率不高,产品的质量不高,但价格偏高,影响了林业技术装备的推广和发展。

2.4 产品缺乏创新性,传统产品过剩

我国林业技术装备通过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具有代表性和先进的机型进行试验改进和完善,尽管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林业机械种类,这些产品技术几乎全部来源于对国外产品的模仿,技术含量低、量大面广的产品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能力过剩,造成市场过度竞争,企业效益下滑;而适应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产品开发滞后;林业技术装备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也就是批量小、品种多、变化快,许多产品开发创新投入少,创新能力薄弱,企业又无力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无法从事基础性研究和原始开发;一些林业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落后,原材料、能源浪费严重;许多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产品档次低、观念落后,管理粗放,对长远发展缺乏规划和明确定位。

2.5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不利于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

由于林业行业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山区林农经营作业分散、经营成本高、影响因素多、经济效益差的特殊性,林业生产所采用的技术装备要求结构简易、携带方便、价格低廉,这样的技术装备对开发企业来说显然是无利可图的,生产企业做的越多就亏的越多,这就需要政府出面给予扶持,目前政府对业技术装备行业的支持扶助是不够的,国家相关部门已认识到这一问题,但落实管理工作还很薄弱,协调服务不足,不利于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

3 林业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林业生产已经集约化, 木材生产及其加工设备高度自动化, 林业灾害防御技术已实现了遥感、卫星监测和计算机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现代化, 营造林机械正处于由单工序机械化向多工序联合机械化发展, 林副产品加工机械向工厂化、标准化和商品化发展。

林业技术装备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 迅速吸收和应用电子信息科技发展的成就, 向智能、高效、多功能和大型化方向发展, 重视资源和生态的保护, 以及降低林产品生产作业成本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林业技术装备技术已逐步融合液压技术、现代微电子技术与控制技术、信息技术, 并注重与生物技术等的结合。许多智能化的林业技术装备研究成果已开始应用, 正在向林业机械作业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和改善操作者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的方向发展。

我国林业技术装备发展趋势:从简单模仿、低端制造、自动化程度低向自主开发、中高端制造、机电液一体化转变;从高消耗、低成本、高增长向低消耗、高技术、稳增长转变;从适应森林养护、林业采伐、林产品加工向绿色环保、生态养护、低碳经济方面转变;产品从低附加值向中高附加值转变;林业装备关键技术从过多依赖进口向自主研发转变,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体系,为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 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推进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 既要遵循林业技术装备发展的规律,又必须从我国国情和林业生产实际出发, 把握我国林业技术装备发展的规律,明确发展目标, 选择符合国情、林情的发展道路。

提升林业技术装备发展要符合现代林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即“用现代发展观念引领林业, 用多目标经营做大林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林业,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 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 用现代市场机制发展林业, 用现代法律制度保障林业, 用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林业, 用培育新型务林人推进林业, 努力提高林业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林业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素质和效益”。要把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 置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中, 置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现代林业的进程中, 从机电、林学、环境、管理、法律等多门学科, 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开展研究和整体推进。

我国林业技术装备发展的重点主要体现在: 加强林业技术装备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 提高林业技术装备科技水平; 积极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 集中力量解决林业技术装备技术近中期发展的瓶颈问题, 创新和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重大产品,着力提升林业技术装备水平, 推动我国林业技术装备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技术水平提高的发展方向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1] 赵奇, 王琦.林业装备技术展望[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5,(06) [2] 贾莉华.提高林业装备技术创新能力 推进现代林业建设[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8,(08) [3] 赵奇,赵小茜,徐克生.国内外林业装备主要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5,(02) [4] 刘明刚.林业技术装备将迎来蓬勃发展新时代[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1,(01) [5] 王琦, 赵奇, 刘淑清.对我国林业装备技术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5,(07) [6] 王秀英.林业机械要适应林业的根本性战略转变[J].农机推广与安全, 2004,(05) [7] 金东清.林业两大体系建设要有先进的林业机械装备作保征[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1,(07) [8] 费本华,王晓军,李剑泉.面向循环经济的林业装备绿色制造模式[J].木材加工机械, 2008,(02) [9] 马岩.中国木工机械的崛起与国际地位探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0,38(10) [10] 陈达文.我国林业机械的现状及发展[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1996,(02) [11] 周新年,张正雄,巫志龙,邓盛梅,郑丽凤.森林生态采运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7,(02) [12] 童庆辉,童庆辉.对福建省发展林业机械的探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9,(04) [13] 刘小虎,俞国胜.中国林业机械发展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07) [14] 刘应宗,潘鹏程,王茂林.面向循环经济的农机制造业运行模式及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农机化, 2006,(04) [15] 梁桂清.我国割灌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广西机械, 2000,(01) [16] 鲍际平,刘晋浩,魏占国,王猛猛.世界采运机械的采伐方式及发展进程[J].湖北农业科学, 2009,(08) [17] 王波,邱娟.木质家具支持性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科技和产业, 2011,(04) [18] 颜良,齐英杰,徐杨.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木工机械行业[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9,(10) -------------------- 收稿日期:2011-2-18 作者简介:周玉申(1956-)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州市广汕一路338号 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邮编510520。

我国连铸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我国电梯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清洁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饮用水水质安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气象观测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推荐)

我国连锁超市现状与发展趋势(完整版)

我国绿色食品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议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我国南方林业技术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
《2.我国南方林业技术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