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武夷学院评建工作简报第2期

发布时间:2020-03-01 19:36: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评建工作简报

2012年第(2)期

总第(2)期

武夷学院评建办编印

2012年5月19日

【本期导读】 ◆

评建动态:

我校召开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动员大会 ◆产学合作:

杨江帆校长主持召开服务南平绿色经济发展专题会议 我校科研团队助推尤溪县茶产业发展 ◆特别报道:

商学院不断探讨人才培养新模式 ◆理论前瞻:

张德江:教学水平合格评估要特别注意新建专业 ◆他山之石:

国外大学面面观:德国大学走“研教合一”之路 【评建动态】

我校召开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

合格评估动员大会

5月17日下午,我校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动员大会。校领导何三保、杨江帆、姚进生、陈平、裘国伟出席会议,全校教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裘国伟副校长主持。 姚进生副书记首先宣读了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领导小组及五个专项小组名单、院系评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杨江帆校长作了题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落实评建任务》的动员报告。他指出,我校召开全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动员大会,剖析评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思路,目的就是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把评建工作作为学校当前和今后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杨江帆校长强调,全校上下要各司其职,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要重点突出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办学定位;二要重点突出办学指导思想和宣传与教育;三要重点突出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四要重点突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五要重点突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六要重点突出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建设。

何三保书记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代表校党委对评建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加强学习,扎实整改。三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他强调,各部门、各院系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投入到迎评促建的各项工作中,要确保顺利通过教育部的评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上新水平。

裘国伟副校长在总结讲话时特别要求,各院系、各部门会后认真学习大会讲话精神,切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调整,各任课教师要做好任教课程的自我评价、课程的实践教学规划等工作。 常熟理工学院傅大友院长

应邀莅校作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题讲座

5月16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2012年第三次学习会,会议邀请常熟理工学院傅大友院长作《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与本科教学评估》专题讲座。校领导何三保、姚进生、陈平、裘国伟,校机关及教辅部门副处以上干部,院系院长、副院长、主任、副主任,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总辅导员,各专业学科带头人,评建办工作人员参加了学习会。

讲座中,傅大友院长结合常熟理工学院转型发展情况,分析指出新建本科高校要注重凝练特色,基于学校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准确定位,注重特色办学,注重深刻的个性形成;在顶层设计上,要着眼未来,重视差异化竞争,办出有特色的品牌大学。

傅大友院长认为,在培养渠道方面,高校需要主动开展合作教育,开门办学、开放办学,通过与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或其他社会机构的协同合作,让学生更早地适应企业文化、更快地熟悉实践环境和训练条件。

傅大友院长同时指出,地方院校在迎接教育部教学水平合格评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学条件上做好准备,更加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教育部的教学评估为契机,促进学校各方面的转型改革,帮助学校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产学合作】

杨江帆校长主持召开

服务南平绿色经济发展专题会议

5月13日下午,杨江帆校长召集校内有关教授、专家会议,结合第十五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情况,讨论研究部署学校如何更好地服务、助推南平绿色经济发展工作。

会上,杨江帆校长简要介绍“5.13”投洽会情况,传达了南平市委裴金佳书记、林宝金市长等领导对我校服务闽北经济发展工作的肯定和殷切希望。杨校长指出,武夷学院与南平市唇齿相依,学校拥有的学科专业与南平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当前,南平正着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充分发掘学校科技资源、智力优势,努力扩大服务南平绿色经济发展的贡献,不仅是南平发展的迫切愿望,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杨校长要求,当前学校要紧紧围绕南平现代农业、循环工业、可持续服务业、文化创意等绿色经济发展需求,抢抓机遇,力求创新,科学制定可行性规划,着力抓好若干科技创新团队与研发平台建设,更好的助推南平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我校科研团队助推尤溪县茶产业发展

5月16日,我校校长杨江帆教授率领科研处杨升处长、茶学系李远华主任和特聘教授刘勤晋一行赴尤溪县参加了“闽中茶城开业暨尤溪红茗品推介仪式”,并深入考察了尤溪县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茶城开业仪式上,杨校长代表武夷学院与尤溪县委县政府签订了茶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武夷学院将全力从茶叶发展战略、制作技艺、包装营销和推广策略方面为尤溪茶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尤溪县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和“全国重点产茶县”,素有“闽中明珠”之称,闽中茶城总投资5000多万元,是目前闽中规模最大的茶叶产品批发、零售、物流、仓储等专业性平台。武夷学院与尤溪县在茶产业合作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特别报道】

商学院不断探讨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本学期以来,商学院不断通过多种途径探讨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校企协同合作上,商学院大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应用背景、实践环境和训练条件。3月28日上午,商学院迎来了全国百强企业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上海区人力资源总监陈雄魏先生及其助理黄洪涛先生,顺丰速运与商学院正式拟订了“顺丰订单班”协议。商学院09级各专业学生通过自愿报名、商学院和企业方的面试筛选,一共有27名同学顺利进入“顺丰班”。5月底,“顺丰班”将正式开班,届时将由企业方派出的教学指导团队,从事实践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更早地适应企业文化、更快地与岗位对接,为下学期到企业的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商学院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充实教师的实践经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更多的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根据学院的要求,今年暑假商学院每个教师都将带着任务,到企业挂职学习,了解企业需求情况,收集对于教学改革有用的案例,作为各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课程改革的依据。通过讨论分析专业教师从一线带回的各种问题,各教研室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革,以期更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学期,商学院已经派出3位教师到南孚电池有限公司、福建青松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企业挂职学习。下学期,商学院还将选派邹裔忠等5位教师,到福建盛丰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百强企业挂职学习。

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上,商学院通过邀请毕业生返校座谈、访问企业、调研实习生、咨询专家、走访相关高校和行业协会等“走出去、请进来”多种途径,寻找更切合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新办法。3月10日,商学院邀请了二十多位首届毕业生返校与英语专业教研室的老师们座谈,针对他们在工作岗位运用英语的情况,征求他们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的建议。3月22日至24日,商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一行六人在院长郭翠莲和副院长袁宇带领下,到商学院2012届实习生比较集中的福州等地,走访了在福州恒源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福州第十一中学等单位实习的学生,了解他们实习的感受和对专业课程建设的想法,同时与实习单位的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虚心听取他们对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商学院还选派周淑萍副教授先后前往福建师大和福州大学拜访专家学者,听取他们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为了更好的了解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近两个月来,商学院领导和教师先后到福建省外贸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南平市支会、南平国际商会,建阳武夷味精有限公司、顺昌虹润精密仪器公司、福建青松股份有限公司及福州、泉州等用人单位调研,参与走访调研活动的商学院干部和专任教师共达27人次。

在教学模式上,商学院积极提倡学生参与式学习,契合主要学科专业,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从4月12日至6月初,在校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科研处等部门的指导下,由商学院主办的“武夷学院首届大学生国际商贸文化节”系列活动不断开展,“武夷学院第一届大学生国际商贸文化节开幕式”、“ 英语辩论赛”、“ 职业装团体赛”、“商贸文化知识系列讲座”、“ 模拟炒股大赛”、“ 企业经营模拟大赛”、“ 外国语歌曲大赛”、“ 商贸文化节闭幕式暨毕业生欢送晚会”等活动纷至沓来,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理论前瞻】

教育部: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稳定

4月2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郭新立、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张大良表示,今后要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

张大良指出,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总体思路上,一是稳定规模。今后要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

二是优化结构。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三是强化特色。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

四是注重创新。鼓励地方和高校大胆探索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摘自人民网北京4月20日

张德江:教学水平合格评估要特别注意 新建专业

近年来, 地方本科院校都增设了大量的新专业, 新建本科院校更是如此。新专业一般都是学校的非优势专业, 或者是借助优势专业衍生出的相关专业, 其师资力量、设备条件以及办学经验都不强, 所以是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的短板。既然合格评估是在最低标准上的认证式评估, 所以对这样的短板要特别重视。对新专业主要看是否符合服务面向, 是否符合学校的定位, 开设依据和论证是否充分, 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和实验条件是否满足培养要求, 教学质量是否有保证, 学生是否满意等。

———摘自张德江:《新建院校合格评估需要把握的关键要素》,《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第1期

【他山之石】

国外大学面面观:

德国大学走“研教合一”之路

德国高校在科研领域的成就十分凸显,相当一部分大学都积极参与政府部门主导的各类科研项目,拓展了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德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

德国柏林工业技术大学教授科希勒教授认为,德国高校采取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原则。在这种机制下,德国高校都会主动到企业找课题和开展面向企业的科研。企业为了自身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需要也在国家的支持下在高校建立研究中心、实验室和提供各种各样的科研项目及相应的经费。这样,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和联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这位资深教授同时强调,德国大学的经验告诉人们,大学要为社会服务,才能够体现其巨大的价值和发展前景。然而这种服务有时候是非直接的,周期也比较长。特别是在高校办学时要处理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对高水平大学来说,更应加强普通教育和基础科学研究。功利性、实用性固然要考虑,但不能被功利性实用原则所支配。

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先驱者威廉·洪堡1809年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至今仍被推崇为德国大学治学的指导思想。洪堡先生反对传统大学将传授知识作为主要职能的做法,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是追求真理,科学研究是第一位的。

(光明日报柏林5月10日电光明日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

武夷学院迎评促建心得

督导工作简报(第2期)

巡视工作简报第2期

评建工作简报

评建工作简报

第2期工作简报软件工程分院

公司纪检监察工作简报第2期

安全工作简报第2期(材料)

评建工作简报第18期(总第19期)

教学评建工作简报

武夷学院评建工作简报第2期
《武夷学院评建工作简报第2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