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解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2 01:50: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解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了《规划》,这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皖江城市带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做好《规划》宣传工作,本报邀请《规划》编制组负责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同志撰文进行权威解读,供各地在学习贯彻中参考。

新年伊始,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对于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规划》是促进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的重大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东部沿海地区受国外市场需求变化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剧影响,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步减弱,进一步加快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产业转移来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广大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越条件和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积极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一些地方还制定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性意见,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但总的来看,由于缺乏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还有待创新、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互利共赢机制有待完善、要素支撑条件有待强化,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选择重点区域,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转移与承接工作有序开展。

2008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安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从2009年2月起,我委会同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经过反复调研,并多方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安徽省和长三角两省一市政府意见,2009年12月,我委向国务院上报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送审稿)。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以国函[2010]5号文正式批复《规划》。

皖江城市带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金安区和舒城县,国土面积75730平方公里,2008年底人口3058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18.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45%和66%,是安徽的精华所在。这一地区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高,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强等综合优势,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接近区域。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我国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断加快,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劳动力转移等现实压力,如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科学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亟待破解的难题。设立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探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的双重作用,探索产业合理布局、要素优化配置、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能够在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节约集约发展、推动节能减排等方面探索新的路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试验示范,发挥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

第二,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地区差距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国家始终坚持把缩小区域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制定出台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重要立足点和出发点。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关键还在于加快发展。设立示范区,实施重点地区率先发展战略,是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可以充分发挥这一区域比较优势,集聚发展要素,壮大产业规模,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发展步伐。同时,为长三角等东部地区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更好地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格局。

第三,有利于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安徽一直在探索和寻找皖江开发开放的路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安徽省委、省政府就作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提出实施“外向带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支柱”的总体战略。进入新世纪,安徽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东向发展战略,皖江地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本世纪第二个10年即将开启之际,设立示范区,标志着国家关于皖江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与安徽的长期追求实现了历史性契合,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安徽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通过大规模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有利于安徽在新一轮增长中抢占先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四,有利于保持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加快健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面临着新挑战,加快调整区域产业分工、改善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形成区域良性互动格局的紧迫性日益增

强。设立示范区,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保持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产业区际合理分工,推动区域间良性互动,稳定扩大就业,激发内需潜能,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夯实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规划》提出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

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工作始终,加强与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衔接,力求使《规划》既充分反映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体现国家战略意图,有一定高度,又能立足安徽发展实际,富有区域特色,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规划》紧紧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突出创新承接模式和发挥示范作用,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结合起来。皖江城市带要素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人才和技术支撑力量强,环境容量较大,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特色产业突出,具有较强的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和承载能力。《规划》以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系统整合皖江城市带各市空间与产业资源,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从整体发展战略出发,高屋建瓴地提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布局,即以沿江一线为发展轴,打造合肥、芜湖双核和滁州、宣城两翼。在此基础上,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形成产业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城市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空间开发格局。

二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开发园区转型升级、打造承接载体结合起来。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皖江城市带共有69家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家。这些开发园区是安徽土地集约化程度最高、现代制造业相对集中、创新创业优势明显、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的区域,形成了一些优势产业集群。同时,皖江城市带拥有大量未开发的岸线和土地,开发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园区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和项目协作关联度不高、基础设施和生产服务配套条件还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规划》着眼于皖江城市带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把打造产业承接载体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推进现有开发园区转型升级的基础上,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趋势,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新兴的现代产业密集区。同时,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方式和利益分享机制,鼓励示范区与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园区、战略投资者和中央直属企业采取建设园中园、托管园区和共管园的方式合作共建开发园区,鼓励示范区内有条件的市、县突破行政区划界限,跨区域合作共建开发园区,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

三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皖江城市带拥有一批中央驻皖科研机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高校,科技资源密集,创新氛围浓厚,创新势头强劲,近年来在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逐渐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随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皖江城市带自主创新优势更加凸显。《规划》始终突出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承接这个主题,按照高起点引进、高水平承接的要求,明确产业承接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升级,提升主导产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结合,与自主创新相融合,使承接产业转移过程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能力增强和区域创新优势提升的过程。

四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皖江城市带生态优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较多,长江沿岸拥有一些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能够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规划》坚持把承接产业转移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积极探索节约集约资源的新举措,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资源节约”的原则,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示范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五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结合起来。区域合作是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不合作就不能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一隅一角之地参与竞争,肯定难以有大的作为。皖江城市带是安徽实现加速崛起的重点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接近区域。2008年,皖江城市带引进的省外资金占安徽全省的72%,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占55%以上,2009年更是超过六成。《规划》突出强调要加强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全面合作,广泛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不断拓展合作方式和领域,着力完善合作机制,构建示范区与长三角地区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和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加快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同时引领和带动安徽其他地区发展,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六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开展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结合起来。能否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主要取决于安徽自身的主动性,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承接环境。既然是示范区,必然就要超前,要率先做到,要重点围绕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环境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使之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大推动力。《规划》鼓励示范区大胆探索,赋予其在经济和社会管理相关领域改革、探索跨区域合作新途径等方面的先行先试权,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建立与沿海发达地区接轨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法制环境,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三、《规划》明确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规划》除前言外,正文共11章,全文约25000字。在全面分析设立示范区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规划》提出了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在指导思想上,重点突出了“六个着力”,即:着力深化泛长三角地区发展分工,创新合作方式,推动区域联动发展;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综合竞争力;着力促进创新资源整合,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着力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建设,努力使皖江城市带成为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地区有机融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规划》还明确了示范区发展的四大战略定位,即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按照有序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规划》制定了2015年和2020年示范区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示范区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带动安徽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城镇化率达到55%。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汽车、钢铁、有色、机械设备、化工、建材、家电、农产品加工八大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日趋完善。三是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体制机制等与长三角全面对接,形成一批特色化、集约化发展的产业开发园区,外来投资、外贸进出口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四是公共服务日趋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五是人居环境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稳步下降,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率达到100%。巢湖整体水质得到改善,长江干流水质稳定在Ⅱ—Ⅲ类,出境断面水质保持现有水平。《规划》提出,到2020年,示范区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明确了九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着力优化产业承接与发展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经济活动合理有序进行的基础,关系到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后劲,决定着能否协调发展。《规划》依托皖江城市带现有产业基础、区位条件,从发挥各市比较优势、分析现实经济联系和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出发,提出要构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以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六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主要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良好的岸线资源,着力打造安庆、铜池枞、马芜巢三大产业组团,形成现代化大工业和物流业的重要集聚区域;以合肥、芜湖为“双核”,发挥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全国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综合交通枢纽的作用,强化芜湖作为皖江开发开放龙头的地位和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两市产业集聚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服务功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充分发挥其毗邻长三角、民营经济活跃等优势,着力打造为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同时,规划还从空间上对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作出了整体安排。

二是加强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产业转移和承接有多种形式,概括地说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利用已有产业基础和园区条件把其他地区的产业吸引过来,与自身产业相融合;第二种是通过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直接把产业“搬迁”过来,发展“飞地”经济。无论哪一种形式,都离不开布局优化、功能齐全的产业园区。《规划》要求按照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突出的原则,加强现有开发园区管理,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园区规范、特色化和集约发展,把开发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强调通过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鼓励示范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同时,为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趋势,《规划》提出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高水平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这是《规划》的一大亮点。

三是明确产业承接与发展重点。这部分内容是《规划》的核心,主要是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承接,构建包括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业、高技术、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六大产业在内的现代产业体系。选择这些产业作为承接与发展的重点,是通过认真研究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方向,明确产业转移的来源地和转移的主要产业,结合皖江城市带的实际情况而研究确定的。一方面,以优势产业和优势资源为依托,加大承接沿海制造业转移的力度,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另一方面,依托皖江城市带的综合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建材化工、塑料制品、机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面向长三角的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同时,积极承接和发展金融、商贸物流、交通运输等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协作能力。

四是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承接产业转移目的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决不能搞平面和简单的承接,而是提升式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内生发展动力和竞争力。安徽在自主创新方面有一定特色,所以《规划》单列一章专门强调自主创新问题。提出要围绕产业承接发展重点,通过加快推进承接产业创新提升,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积极构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要素对接,着力完善自主创新体

制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支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是强化承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支撑。《规划》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从全局的角度来设计和考虑的。这部分内容就是围绕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安徽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项目,把安徽的基础设施推上一个新台阶,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规划》强调要全面推进皖江城市带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示范区内互联互通的交通通信网络和示范区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增强区域能源保障水平,强化人水和谐的水利保障体系,加快区域信息一体化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

六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承接产业转移不是转移落后、转移污染,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扣承接产业转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这条主线,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体现“示范”内涵。《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区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转入,提高转移产业的技术含量,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强化污染防治,推进重大节能工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示范工程建设,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七是推动区域联动发展。表面上看起来区域联动发展并不属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容,但实际上这正是《规划》的匠心所在。一方面,示范区需要强化与长三角等其它区域合作,“东张西望、左右逢源”,在内引外联中加快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示范区建设,使皖江城市带成为支撑点和辐射点来带动安徽其他地区共同发展。《规划》着重从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入手,通过全面加强与长三角全面合作、鼓励和支持长三角地区优先向示范区转移产业、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等重点工作,加强与沿海其他地区互动,进一步密切与中西部地区合作,同时强调要加强与省内其他地区的体制机制对接,明确了皖北、皖西、皖南联动发展的重点,从而实现安徽整体协调发展。

八是创新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创新是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规划》明确要在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行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环保政策、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适应转移企业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体系5个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进行先行先试。同时,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创新政府服务,着力提高行政效能;要构建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完善法制环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要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改革户籍制度。

九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毋庸置疑,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没有先例可循,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这些政策既要实事求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又要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先行先试,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实现。《规划》从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5个方面明确了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是国家有关部门反复研究确定的,有一定的含金量。用足用好这些政策,必将对示范区建设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规划》还要求长三角两省一市和安徽省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在符合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遵循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叠加,鼓励长三角等沿海地区产业向示范区转移,推动长三角与皖江城市带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产业格局。

四、《规划》实施的关键在于形成合力

《规划》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方面密切合作,确保相关任务和目标顺利实现。落实《规划》,加强领导是保障,强化协调是前提,完善机制是基础,形成合力是关键。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安徽省人民政府要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规划》。通过宣传,要增强地方各级政府对《规划》重大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实施规划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宣传中,特别要认真听取基层政府、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国家有关部门,切实把《规划》贯彻好、实施好。

二是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安徽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示范区建设的各项任务。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和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抓紧推进相关工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要继续加强与安徽省的合作,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结合《规划》实施,引导和支持本地产业向示范区有序转移,加快推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强化指导,落实政策。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根据《规划》的要求,在专项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对示范区建设给予指导和支持。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政策,不断充实和完善支持政策的内容。要加强部门沟通和协调,指导和帮助地方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开展监督,适时调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规划》实施中负有重大责任。我们将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督促检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将加强与国家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推动皖江城市带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规划》为我们描绘了示范区建设的美好蓝图。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长三角两省一市等地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安徽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好,为推动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新的更大的贡献。(范恒山)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编制

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远)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知识学习

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

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关于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对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看法

解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解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