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多项选择

发布时间:2020-03-03 16:43: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二.多选型试题(每小题1分,总共135分) 1.土工合成材料力学特性的指标主要有(ABCD)

A抗拉强度

B撕裂强度

C顶破强度

D刺破强度 2.砂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 ABD ) A云母

B轻物质

C无机物

D有机物

3.混凝土用砂中的有害杂质除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外还有( ABCD )。 A有机质

B云母

C轻物质

D三氧化硫 4.粗、细骨料试样缩分有哪几种方法( BC )

A人工三分法

B人工四分法

C分料器法

D随机分样法 5.高速铁路有碴轨道路基基床表层K30检测,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每填高约90cm

B纵向每100m

C检验4点 D左、右距路肩边缘线1.5m处各1点2点 6.配碎石根据使用部位不同和用途分为( ABC )

A基床表层级配碎石

B过渡段级配碎石

C级配砂砾石

DA组填料 7.铁路路基填料需要一级定名和二级定名,分别需要做( AB )试验

A液塑限

B颗粒级配

C颗粒密度

D击实 8.砂、碎石或卵石的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BC ) A颗粒级配

B含水率

C堆积密度

D含泥量 9.关于砂中泥块含量试验中试样制备规定,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D )

A将样品缩分至5000g,在自然状态下拌和均匀,摊在洁净的地面上风干后备用 B将样品缩分至5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C风干后,用公称直径2.50mm的方孔筛筛分,取筛上的砂不少于400g的试样两份备用。

D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用公称直径1.25mm的方孔筛筛分,取筛上的砂不少于400g的试样两份备用。

10.不同水温条件下测量的粗集料表观密度需要水温修正,修正时与( BC)参数有关。 A不同试验温度下的水的密度

B水在4℃时的密度 C水的温度修正系数

D粗集料的干质量

11.普通铁路粗粒土填筑的路基,压实密度检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ABD ) A灌砂法

B灌水法

C核子密度仪法

D气囊法

12.高速铁路有碴轨道路基基床表层,采用以下技术指标控制压实质量( ACD ) AK30

Bn

CK

DEvd 13.以下对于K30、Evd、Ev2都是正确的有( ABD )

A适用于粒径不大于荷载板直径1/4的各类土和土石混合填料

B荷载板直径300mm

C荷载板厚度25mm

D仪器每年应校验标定一次 14.《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中对硅酸盐水泥的( ABC )指标作出了规定。 A细度

B凝结时间

C体积安定性

D标准稠度用水量

15.按照《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下列( ABCD )指标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为不合格品。

A氧化镁

B三氧化硫

C凝结时间

D安定性

16.高速铁路有碴轨道路基基床底层,采用以下技术指标控制改良土的压实质量( ABCD ) AK30

B无侧限抗压强度

CK

DEvd 17.高速铁路无碴轨道基床以下路堤,采用以下技术指标控制碎石土的压实质量( ACD ) AK30

Bn

CK

DEvd 18.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室内试验指标( ABCD ) A级配层级配

B不均匀系数,0.02mm以下颗粒

C洛杉矶磨耗率

D粒径大于1.7mm颗粒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粒径小于0.5mm的细颗粒的液限、塑性指数 19.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 ABD )

A标准差已知方法检验

B标准差未知方法

C大样本方法

D小样本方法 2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应按照( ABCD )划分

A单位工程

B分项工程

C检验批

D分部工程 21.混凝土的验收批应由( ABCD )组成。

A同强度等级

B同龄期

C同生产工艺

D同配合比 22.含水率测定的方法有( ABC ) A烘干法

B酒精燃烧法

C碳化钙法

D比重 23.关于K30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适用于粒径不大于荷载板直径1/4的各类土和土石混合填料

B荷载板直径为30cm,板厚25mm

C下沉量基准值为1.25mm D检测参数名称为地基系数,计量单位为MPa 24.在土的三相体比例指标中,可以直接测出的指标有( ACD )

A湿密度

B干密度

C颗粒密度

D含水率 25.强夯及强夯置换质量检验内容包括( BCD )

A竖向变形B地基夯实质量

C置换墩密实度

D地基承载力

26.CA砂浆灌注过程一次性灌注,不允许出现分层现象。每罐拌制完成后,抽取一定量的砂浆检测拌合物的温度、流动度和含气量。所检指标应满足表下表要求。灌注时应制作试件检查( ABCD )其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规范要求。

A砂浆泛浆率

B膨胀率

C分离度

D抗压强度

2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以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备、工艺、施打顺序是否适宜,确定( ABCD )等各项工艺参数,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A拔管速度

B混合料配合比

C搅拌时间

D坍落度 28.TB10414-2003规定,土工合成材料铺设时,应按设计要求铺平整,施工单位每100米等间距检查( A )点

A3

B6

C8

D9 29.075mm以下土颗粒分析试验方法( BC )

A筛析法

B密度计法

C移液管法

D虹吸法 30.路基单位工程的划分原则是( ABCD )

A一个区间路基或一个车站的路基为一个单位工程 B一个施工单位承担的路基施工范围为一个单位工程 C相对独立的工程可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D技术复杂的工程可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31.隧道全断面法一般适用于( ABD )级围岩

A{\\rtf1\\ansi\\ansicpg936\\deff0\\deflang1033\\deflangfe2052{\\fonttbl{\\f0\\fnil\\fprq2\\fcharset134\\\'cb\\\'ce\\\'cc\\\'e5;}}\\uc1\\pard\\nowidctlpar\\qj\\kerning2\\f0\\fs21\\\'a2\\\'f1} B{\\rtf1\\ansi\\ansicpg936\\deff0\\deflang1033\\deflangfe2052{\\fonttbl{\\f0\\fnil\\fprq2\\fcharset134\\\'cb\\\'ce\\\'cc\\\'e5;}} \\uc1\\pard\\nowidctlpar\\qj\\kerning2\\f0\\fs21\\\'a2\\\'f3} C{\\rtf1\\ansi\\ansicpg936\\deff0\\deflang1033\\deflangfe2052{\\fonttbl{\\f0\\fnil\\fprq2\\fcharset134\\\'cb\\\'ce\\\'cc\\\'e5;}}\\uc1\\pard\\nowidctlpar\\qj\\kerning2\\f0\\fs21\\\'a2\\\'f5} D{\\rtf1\\ansi\\ansicpg936\\deff0\\deflang1033\\deflangfe2052{\\fonttbl{\\f0\\fnil\\fprq2\\fcharset134\\\'cb\\\'ce\\\'cc\\\'e5;}}\\uc1\\pard\\nowidctlpar\\qj\\kerning2\\f0\\fs21\\\'a2\\\'f2} 32.不良地质隧道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超前支护,以提高围岩强度、自稳和止水能力,超前支护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式( ABCD )

A超前小导管

B超前锚杆

C超前管棚

D超前预注浆 33.底涂可采用环氧及聚氨酯两种材料,一般可分为。( ABC ) A低温0-15℃

B常温15℃-35℃ C高温>35℃ D恒温20℃

34.底涂应具备的性能。( ABCD ) A与基层及聚脲涂层粘结力强

B对混凝土基层渗透率高 C封闭性能好

D固化时间短 35.底涂粘结强度包括。( AB ) A底涂与混凝土基层 B底涂与后续施工聚脲涂层 C底涂与脂肪族聚氨酯面层

D底涂与防水卷材层 36.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可采用( ACD )施工。

A悬臂浇筑法

B预制架设法

C顶推法

D支架法 37.桥梁桩基础施工时的清孔方法主要有( ABC )

A抽渣法

B吸泥法

C换浆法

D循环法

E浮砟法

38.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中,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ABD )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 A配合比选定时

B选用新材料时

C天气变化时

D每施工5000m3砂浆时, 39.脂肪族聚氨酯面层使用要求。( ABCD ) A应用于桥面暴露部位

B厚度要求每道干膜厚度不小于50微米,且涂刷两遍以上,且总厚度大于200微米 C除黑色外的其它颜色

D宜使用中灰色

40.《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117号中,主要的施工工艺。( ABCD ) A基层处理施工和底涂施工

B喷涂聚脲防水涂料施工 C脂肪族聚氨酯面层施工

D验收和修补

41.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中,每工作班灌注第一罐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时,应制作试件检查砂浆的( ABCD )指标。

A泛浆率

B膨胀率

C分离度

D抗压强度

42.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中,灌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之前,应检测砂浆的( ABC )指标。 A流动度

B温度

C含气量

D抗压强度 43.下列属于道砟加工指标的参数有( AC )。

A粒径级配

B含水率

C颗粒表面清洁度

D渗透系数

44.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进场检验及判定以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产品每批。( ABCD ) A不大于3t

B不足3t也按一批计

C抽检结果全部符合技术条件要求者判为整批合格

D若有一项技术要求不合格时,应双倍抽样检验该项目,若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整批不合格。

45.《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TB/T2965-2011标准规定,基层处理剂的进场检验项目。( ABCD ) A固体含量

B干燥时间

C耐热性

D低温柔性和粘结强度

46.《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TB/T2965-2011中,防水层施工前,基层的要求( ABC) A桥面平整,用1m直尺检查,要求空隙平缓变化且不大于3mm B无蜂窝.麻面.浮砟.浮土.油污 C干燥 D要求基层有一定的湿润度

47.高速铁路板式无砟道岔底座板自密实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测定拌和物性能的必检项目为( CD )。 A密度

B粘聚性

C扩展度

D泌水率 48.碎石道砟按材质指标分为( BC )

A超级道砟

B特级道砟

C一级道砟

D二级道砟 49.防水卷材分为。( ABD ) A沥青防水卷材

B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C毛毡防水卷材

D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50.TB10753-2010中防水卷材的铺贴说法正确的。( ABCD )

A应顺流水方向铺贴

B上部压住下部,2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 C双层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2-1/3幅宽,且2幅不得垂直铺贴 D铺贴后不得有滑移.起鼓和损伤等现象

51.防水涂料按成膜物质的主要成分可分类为。( ABD ) A沥青类

B高聚物改性沥青类

C溶剂类

D合成高分子类 52.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 AC )。

A拌合物性能必须满足充填灌注施工的要求

B大量使用各种矿物掺和料及外加剂 C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D高质量高强度 53.道砟进场时应对其( BCD )进行检验。

A化学成分

B粒径级配

C颗粒形状

D清洁度

54.道砟进场时应对其( ABD )等进行验收,其质量应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砟》TB/T2140的规定。 A品种

B级别

C性能

D外观 55.《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 ABCD) A变形缝的防水应选用中埋式止水带或防水材料嵌缝 B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50mm C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D沉降变形缝的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 56.TB10753-2010标准规定,橡胶止水带和塑料止水带均有的技术性能指标有。( ABCD ) A耐碱性

B拉伸性能

C撕裂强度

D热空气老化 57.TB10753-2010标准规定,制品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技术性能指标有。( ABCD ) A拉伸强度

B体积膨胀率

C反复浸水

D低温弯折性 58.铺砟前,施工单位应评估砟场( AD )的有效性,检查出场检验报告。

A建场检验

B平行检验

C工艺检验

D生产检验 59.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梁简支梁静载试验的依据( ABC )。

A

TB/T2092—2003

B TB10424-2010

C产品图纸 D铁科技[2004]120号《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60.《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中,对中埋式止水带施工规定正确的是。( ABCD ) A设置位置要准确,要求其中间空心环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

B接缝应为一处,且不在结构转角处,要求设在距铺底面不小于300mm的边墙上 C在转弯处,且转角半径随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加大 D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要求其端模要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61.TB10753-2010中,止水条安装.连接说法正确的。( ABD) A止水条不得受潮

B制品型遇水膨胀止水条接头重叠搭接后再黏接固定,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mm C止水条的连接方式应采用焊接或设计要求

D制品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定位后至浇筑下一环混凝前,应避免被水浸泡 62.TB10753-2010验标中,防水板铺设对基层的要求。( AC ) A基层平整,无尖锐物体 B基层不应粗糙

C基层平整度满足D/L≤1/10的规定

D基层应采用处理剂处理 63.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预制梁表面宜( ABD)。

A喷涂养护剂

B采取保温措施

C适当洒水

D禁止洒水 64.每件预制粱各部位凝土弹模试件不得少于两组,分别用于( CD)。

A一组为随梁养护到预张拉

B一组为随梁养护到初张拉 C一组为随梁养护到终张拉/放张

D一组为28d标养 65.批量生产中,预制梁每20000m3混凝土抽取( BCD)试验。

A弹性模量

B抗渗性

C抗氯离子渗透性

D抗冻融循环

66.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力学性能检测有( ABCD ) A抗拉强度

B整根钢绞线的最大力

C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D最大力总伸长率 67.钢绞线力学性能中检验项目中,取样数量为3根/每批的有( ABD ) A钢绞线伸直性

B整根钢绞线最大力

C应力松弛

D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68.预应力混凝土梁用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水胶比应符合( AC )。

A胶凝材料总量不应超过500kg/m3

B胶凝材料总量不应超过550kg/m3 C水胶比不应大于0.35

D水胶比不应大于0.30 69.预应力混凝土梁防水层保护层应采用( AC )。

AC40细石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

B与梁同级的细石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 C40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

D与梁同等级的防水混凝土 70.预应力混凝土梁用矿物掺和料应采用( ABC)。

A粉煤灰

B磨细矿渣粉

C粉煤灰+磨细矿渣粉

D硅灰71.GB1499.2-2007特征值检验规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当试验性能规定为最大或最小值时,15个试样测定的所有结果应符合要求,此时应认为该试验批符合要求。

B当最多有两个试验结果不符合条件时,应继续进行试验,此时应从改试验批的不同根钢筋上另取45个试样进行试验,这样可得到总计60个试验结果,如果60个试验结果中最多有2个不符合条件,该试验批符合要求。

C当试验性能规定为最大或最小值时,20个试样测定的所有结果应符合要求,此时应认为该试验批符合要求。

D当最多有两个试验结果不符合条件时,应继续进行试验,此时应从改试验批的不同根钢筋上另取50个试样进行试验,这样可得到总计60个试验结果,如果60个试验结果中最多有2个不符合条件,该试验批符合要求。

72.箍筋闪光对焊接头应分批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要求如下,检验批数量分成两种,当钢筋直径为10mm及以下为( C )个,钢筋直径为12mm及以上为( A )个。 A600

B1000

C1200

D1500 73.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拉后需要拆卸的连接器的型式检验项目包括哪些( ABD )

A外形外观

B硬度

C锚板强度试验

D静载试验 74.预应力混凝土梁用细石混凝土垫块应符合( BC )。

A抗腐蚀能力与梁体同级

B抗腐蚀能力高于梁体

C抗压强度应高于梁体

D抗压强度应与梁体同等级

75.预应力混凝土梁用粗骨料母岩抗压强度与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应大于( B )。 A1.5

B2.0

C2.5

D3.0 76.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当静载锚固性能试验中有一件不符合要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可判定为不合格

B允许双倍取样复检 C可判定为合格

D不允许双倍取样复检

77.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检测分为( BC )。

A平行检验

B出厂检验

C型式检验

D常规检验

78.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在静载锚固性能试验中,判断所检测试件合格的标准是( BD )

A锚具效率系数0.95

B锚具效率系数≥0.95 C总应变率2.0%

D总应变率≥2.0%。 79.桥梁支座砂浆施工时( AC )。

A混凝土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B混凝土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0℃

C施工单位每工作班至少测温3次

D施工单位每工作班至少测温6次 80.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D )。

A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

B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20℃ C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2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D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81.桥梁支座砂浆抗压强度可用下列抗压强度评定方法( CD )。

A砂浆抗压强度

B混凝土抗压强度

C水泥抗压强度

D孔道压浆抗压强度

82.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 ABCD )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时,每3年进行一次该类试验

D产品长期停产后

83.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锚具及永久留在混凝土结构中的连接器的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哪些( ABCD) A外形外观

B硬度

C锚板强度试验

D静载试验 84.预制简支箱梁盆式橡胶支座重力灌浆用流动性砂浆的检测项目为( ABD )。 A强度

B流动度

C凝结时间差

D膨胀率

85.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孔道压浆时浆体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C )。

A浆体温度应5-30℃之间

B浆体温度应10-40℃之间 C压浆后3d内,梁体及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D常温 86.管道压浆浆体强度及流动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BD )。 A28d抗压强度≥50Mpa

B28d抗折强度≥10MPa C60min流动度≤30s

D30min流动度≤30s 87.有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的钢筋,除满足( ABC )的要求外,其他要求与相对应的已有牌号钢筋相同。 A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1.25。 B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屈服强度特性值之比不大于1.30 C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9% D对于没有明显屈服强度的钢ReL应采用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Rp0.2 88.特性值检验适用于下列情况( ACD ) A第三方检验

B交货检验

C需方提出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一致的检验 D供方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检验

89.铁路工程混凝土的力学强度标养试件的养护试验龄期除( ABC )外,均为56d。

A预应力混凝土

B喷射混凝土

C蒸养混凝土

D水下混凝土 90.混凝土现浇梁的蒸汽养护期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ABCD )。

A静停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B静停时间宜为4h-6h C升、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D脱模后的保温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91.铁路工程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的取样与留置(取样不得少于一次)频率为( ABCD )。 A每工作班

B每100盘且不超过100m3 C每一结构部位

D每次浇筑不足100盘时 92.某钢筋拉伸试验结果屈服强度为412.2MPa、抗拉强度为587.5MPa,按GB/T228.1-2010进行评定,则其测定结果的修约值分别为( A )MPa、( C )MPa。

A410

B412

C590

D588 93.公称直径为6mm-12mm的光圆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是( C ),公称直径为14mm-22mm的光圆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是( A )。 A±5

B±6

C±7

D±8 94.HPB300的磷含量要求不大于( B ),硫含量要求不大于( C )。

A0.040

B0.045

C0.050

D0.055

95.对于标准条件养护法试件试验龄期分别为56d的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逐日累积温度分别 为( BD )。

A600℃2d

B1200℃2d

C养护龄期不宜超过60d

D养护龄期不宜超过120d 96.混凝土现浇梁的养护期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BCD )。

A芯部温度不宜超过60℃

B最高不得大于65℃ C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面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15℃ D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97.防止水泥水化热过大引起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有( AC ) A在混凝土中掺加矿物掺合料,减少水泥用量

B减少水用量

C使用低热水泥

D改善砂、石级配 98.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以下几项规定正确的是( BCD )

A经过标定的计量设备在大修后可直接使用

B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C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查 D搅拌站计量系统应定期检定 99.现场检测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方法有( ABCD )

A回弹法

B拔出法

C钻芯法

D超声回弹综合法 100.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偏差规定为( ABC )。 A胶凝材料1%

B骨料2%

C外加剂1%

D水2% 101.泥浆性能检测指标包括( ABCD )。

A比重

B黏度

C含砂率

DpH值 102.可以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仪器设备有( AD ) A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

B小应变检测仪 C超声波检测仪

D雷达仪

103.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可以用于以下检测工作( BD )

A混凝土裂缝宽度检测

B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 C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

D混凝土强度检测 104.利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的方法有( ACD )

A平测法

B正测法

C对测法

D斜测法 105.引起反射波的原因有( ABCD )。

A桩底

B截面发生变化

C夹泥

D混凝土质量

106.《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2004-120号)中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梁用粉煤灰的需水量比选用范围不应大于( B )。

A95%

B100%

C105%

D110% 107.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终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后、龄期不少于( B )时进行。

A5d

B10d

C28d

D40d 108.铁路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龄期以下正确的是( ABD ) A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蒸汽养护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龄期为28d BCFG桩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龄期为28d C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7d+28d D除A、B以外的其他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如无特殊规定龄期为56d 109.测定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可以选用的试件尺寸有( ABD )。 A150mm×150mm×300mm

B100mm×100mm×300mm C100mm×100mm×400mm

D200mm×200mm×400mm 110.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应包括( ABCD )

A现场情况的初始调查

B编制实施细则

C布设测点并取得初始监测值

D现场监控量测及分析 111.监控量测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ABC )

A确定监控量测项目

B确定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C确定测点布置原则、监控量测断面及几监控量测频率

D现场采点 112.水量监控量测可采用( BD )进行。

A水压计

B三角堰

C压力盒

D流量计 113.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有( ABCD )。

A原材料的特性

B单位用水量

C水灰比

D砂率 114.测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现行方法主要有( ACD )。

A坍落度法

B贯入阻力法

C维勃稠度法

D塌落扩展度法 115.监控量测项目分为( CD )

A控制测量

B变形测量

C必测项目

D选测项目 116.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有( ABCD )

A洞内外观察

B拱顶下沉

C净空变化

D地表沉降 117.接触压力量测包括( AB )

A围岩与初期支付之间接触压力

B初期支付与二次衬砌之间接触压力 C仰拱与初期支付之间接触压力

D仰拱与二衬之间接触压力 118.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单位用水量是依据( ABC )选择的。

A公称最大粒径

B设计坍落度

C粗骨料品种

D砂率 119.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计算中,选择砂率由( ACD )确定。

A公称最大粒径

B设计坍落度

C粗集料品种

D水灰比 120.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分级分为( ABCD )

A复杂

B较复杂

C中等复杂

D简单 121.下列哪些可以用来判断隧道围岩类别( AC )

A波速

B成果图颜色

C与地质情况相结合 D成果图形状 122.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有哪些( ABCD )

A地质调查法

B地震波反射法

C超前导坑法

D红外探水 123.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 ABCD )。

A计算初步配合比

B提出基准配合比

C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D换算工地配合比 12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计算单方砂石用量通常采用( AC )法。 A质量

B经验

C体积

D查表 125.地质雷达法可检测混凝土衬砌背后( ABCD )

A空洞

B厚度变化

C钢架分布

D钢筋分布

126.地质雷达天线可采用不同频率的天线组合,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 ACD )要求。 A具有屏蔽功能

B具有空气耦合功能 C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

D垂直分辨率大于2cm 127.隧道混凝土衬砌常见质量问题有( ABCD )

A混凝土开裂

B混凝土强度不够

C混凝土厚度不够

D钢筋锈蚀 12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耐久性是通过( AC )控制的。

A最大水灰比

B最小砂率

C最小水泥用量

D最大用水量 129.为保证混凝土耐久性,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控制( AC )。 A水灰比

B砂率

C水泥用量

D强度

130.普通铁路地基系数K30检测的频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D)

A每填高约90cm

B沿纵向每100m检查2个断面4点 C距路基边缘1m处2点,中部2点

D监理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 131.下面关于K30校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 A新仪器使用的前三个月内,应每月应校验一次

B上述三次校验的误差小于±5%,即认为仪器已进入稳定期 C正常连续使用的仪器,每年必须予以校验一次

D只要仪器在校验有效周期以内,投入新工点使用,不必再予以校验 132.塑料排水板的抽检项目( ABCD )

A抗拉强度

B伸长率

C纵向通水率

D单位长度重量 133.混凝土外加剂的型式检测项目包括( BCD ) A均匀性

B匀质性

C硬化混凝土性能

D新拌混凝土性能 134.下列外加剂的性能中( BCD )是品质优异的外加剂应具备的性能。

A引气量大

B坍落度损失小

C减水率高

D能明显提高混凝土强度 135.普通铁路压实密度检测频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每压实层

B沿纵向每100m检查2个断面6点 C每断面左、中、右各1点1m处 D监理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

试验员_桥涵多项选择

试验检测技术工作总结

试验检测技术工作总结

试验检测技术工作总结

K30试验检测技术

多项选择

多项选择

路基试验检测技术试题

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人力资源多项选择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多项选择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多项选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