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低碳经济

发布时间:2020-03-02 05:25: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中国低碳经济发展

摘要: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本文首先论述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述其深层含义;其次概述了低碳经济的组成细胞即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城市和低碳管理;最后概述了国外发展模式,并且借鉴相关经验,进一步增强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确保能源、环境、经济三大系统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 低碳能源 发展模式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紧缺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掀起热潮,“高碳模式”已亮起“红灯”,谋求低碳发展势在必行。生产端的高碳排放和消费端的低碳要求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碳排放控制的严峻考验。如果追随发达国家以往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道路上,发展中国家就很可能走上高消费、高排放的老路。因此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低碳发展模式对于中国十分重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述其深层含义;其次概述了低碳经济的组成细胞即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城市和低碳管理;最后概述了国外发展模式,并且借鉴相关经验,进一步增强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确保能源、环境、经济三大系统的和谐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1、低碳经济的概念、特点、实质、核心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它的内涵十分富。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更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政治化的科学问题。同时,低碳经济也是个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消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其核心是能源的高效率和洁净的能源结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2、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国内外学者也对低碳经济这一新规则积极进行相关探索研究。(1)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布朗提出的能源经济革命论是低碳经济思想的早期探索,斯特布朗认为:面对“地球温室化”的威胁,要尽快从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经济,转变为以太阳、氢能为核心的经济。莱斯特布朗还认为化石燃料或以碳为基础的经济,向高效的、以氢为基础的经济转变十分必要性和紧迫,要建构零污染排放、无碳能源经济体系。英国的《我们未来的能源 —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国内学

①者对低碳经济的定义进行了许多积极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2)牛文元、

贺庆棠等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①熊焰.低碳经济转型之路[J].中国中小企业,2011,(11):46~52

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方时姣指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3)庄贵阳、何建坤、付允等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可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3、低碳经济的深层内涵

(1)后工业时代的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的理念。这种发展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前提,以“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具有威胁性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为目标。它是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进行理性认知后,开始在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积极寻求一种理性权衡,是人类在“后工业时代 ”经济发展的方向。低碳经济是将传统的高碳型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以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的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 ,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种发展模式是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在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前提下,获得与原来等效或更多的经济产出,实现节约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低成本发展、低代价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通过温室气体的捕集、温室气体的埋存、低碳或零碳新能源等碳中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未来温室气体排放的规模。

(2)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环境、经济和政治因素

低碳经济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科学问题,低碳经济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正如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李俊峰研究员所说“低碳经济能否实现,是一个技术问题,但提不提或是否发展低碳经济却是政治问题 。”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 ,更是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外交的一个缩影。以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不遗余力地为发展低碳经济摇旗呐喊,同时正在加紧推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本质就是抢占话语权、分配排放权、划分环境容量空间、争夺经济发展空间,此公约将会是继《联合国宪章》、《关贸总协定》之后的又一个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 ,它将可能是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法规性文件,它将会要求,任何国家、民族、企业和家族,甚至有可能包括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不能危及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其他企业和其他个人的发展的权利 ,不仅对当代负责,还要对未来、对后代负责。

(3)低碳经济的综合性

能源、环境、经济被称作“3E”,是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三大问题。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经济发展与物质需求的无止境追求贪婪地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严重地破坏了环境。人类对能源的渴求、对生态环境的索取大大的超越了能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经济的发展愈来愈受制于能源和环境的束缚。低碳经济正是将能源、环境、经济三者联系起来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模式。低碳经济以降低对自然资源依赖为目标,以能源可持续供应为支撑,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变甚至更优的条件下,通过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加碳汇等措施实现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减少以及能源的可持续供给。换句话讲,低碳经济的发展理想状态是不会损害能源可持续供应、践踏生态环境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只会进一步增强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确保能

①源、环境、经济三大系统的和谐发展。 ①赵丹丹.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我国发展对策[J].商业时代,2010,(21)

二、低碳经济的组成细胞

1、低碳技术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发展的动力所在。低碳技术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低碳技术广泛涉及石油、化工、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等多个领域,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传统技术的节能改造、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等。这些低碳技术一旦物化和作用于低碳经济的生产过程就成为直接生产,成为低碳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成为低碳经济发展强大的推动力。

2、低碳能源

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用低的能源消费、低的排放和低的污染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能源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清洁煤,其中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力能、水力能、海洋能、地热能及生物质能等。由此看来,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使现有的“高碳 ”能源结构逐渐向“低碳 ”的能源结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大力推广使用现有技术可控的低碳能源,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开发高效、经

①济、实用的低碳能源新技术,并将其转化成实际生产力。

3、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载体 ”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中所借助的中介物质,经济发展载体是经济发展中起核心支撑作用的平台,它的作用就是承载、传递和催化经济数量的增长和经济质量的提升。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经济发展载体与之相对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低碳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取决于低碳产业承载能力的大小,低碳产业发展规模的大小、质量的好坏,低碳产业的传递和催化作用体现在:低碳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现有高碳产业的转型发展,催生新的产业发展机会,形成新的

②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乘数 ”发展。

4、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舞台。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以低碳技术为基础,以低碳规划为抓手,从生产、消费、交通、建筑等方面推行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碳排放与碳处理动态平衡的城市。它以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为要素,以碳中和、碳捕捉、碳储存、碳转化、碳利用、碳减排为手段。通过组织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治理机制创新、制约机制创新、评价机制创新可以实现

③低碳城市的平台作用。

5、低碳管理

低碳管理是低碳经济发展有序的保障。低碳管理包含发展目标的明确、法律规章的完善、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推动等方面,它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的低碳管理经验与启示,结合自身的低碳管理实际与存在的问题,如何合理构建完善的低碳管理制度与体系,如何将低碳管理规则转变为政府、企业和个人自觉践行的低碳生活方式,是强化低碳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发达国家经验和发展模式借鉴

1、政府建立低碳经济体系

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通过体制、机制建设,加大过犯市场的力度,①

②侯晓惠.低碳经济下我国能源发展策略[J].资源与产业,2011,(12):1~5 李健,徐海成.低碳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81~84

③史博阳,王艺.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建设低碳城市[J].中外建筑,2010,(10)124~12

5逐步建立了一套鼓励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体系。一是能源、资源、环境性产品及服务的价格,型号导向机制;二是谁污染谁付费的延伸机制;三是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标准体系,及第三方检测机制;四是四是排放限值制度和排放权交易机制;五是技术准入许可机制;六是节能环保服务企业专业化运营机制。欧盟通过制定排放限额标准,鼓励企业加大“绿色投资”,用标准引导市场。如英国利用价格信号机制促进企业主动降低能耗,通过产品“碳足迹”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标识,记录和显示单位产品的能耗及排放,运用市场手段鼓励消费者购买生产过程消耗能源少的产品。再如,法国较早地采用特许权形式开展水务设施的运营,把能源环境基础设施交给专业公司独立运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①

2、以环保、新能源为主的低碳经济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多数发达国家进一步明确和提升节能环保产业的战略地位,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刺激经济复苏、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从维护其全球经济地位出发,把节能环保产业推到国家战略的前沿。2009年2月,奥巴马签署《2009经济刺激计划》,在7870亿美元中用于替代能源等绿色经济投入达业机会。欧盟提出在2013年前投资1500亿美元,预计新增500万个就1050亿欧元,用于环保项目和相关就业,支持欧盟区的绿色产业,保持其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在2009年7月公布的低碳转型规划中,明确提出企业要最大限度地抓住低碳经济这一发展机遇,在经济转型中确保总体经济资源和利益的公平分配。日本制定了“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少废弃”的经济发展战略,2009年4月公布的财政支出达15.4万亿日元的《经济危机对策》计划,提出要扩大绿色经济市场,创造绿色产业就业机会。可见,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并确定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规划与目标,

②从国家战略的层面,形成了以环保、新能源为主要内容的低碳经济发展思路。

3、加大技术投入,强化国际竞争优势

发达国家在支持和鼓励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正在通过主导国家扩张和抢占市场际节能环保标准的制定,迫使发展中国家以高昂代价进口其技术装备,限制和阻碍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输出。他们正试图通过新一轮的国际规则,新一代的技术领先,以节能环保产业为载体,确保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这些国家和跨国公司纷纷对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节能环保领域追加投入。欧盟将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在2013年前投入32亿欧元,用于创新型制造技术、新型低能耗建筑与建筑材料、环保汽车及智能化交通系统三个领域的科技研发。英国把今后十年的产业技术重点确定在6大领域:低碳工业、低碳汽车、信息网络、生命科学、医药和先进制造,并专门成立了国家低碳技术投资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针对节能环保领域提出《2012图景》技术创新计划,研发预算达52亿欧元。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对企业而言,发展低碳经济,制定低碳技术标准,不仅是为了本国经济健康发展,还是为了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

4、支持大型跨国企业全球扩张和抢占市场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扩张、重组、转型,促进节能环保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抢保基础设施运营和服务企业加速整合扩张。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凭借在本国市场的垄断地位和管理技术与经验,重视高新技术研发,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市场扩张,成为国际节能环保基础设施运营排名第一的企业。二是大

④型装备制造企业加速向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及相关领域转型扩张。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①

②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19~25 王新,马琳.低碳社会建设的国外经验及借鉴[J].中外企业家,2010,(5):187~188

③王新,马琳.低碳社会建设的国外经验及借鉴[J].中外企业家,2010,(5):187~188

④王新,马琳.低碳社会建设的国外经验及借鉴[J].中外企业家,2010,(5):187~188

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朱四海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降低人为碳通量开展碳预算,发展低碳技术,转换能源结构。而我认为,我们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多发展低碳产业。从长远看,低碳产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形成低碳产业体系,抢占低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然后发展运用低碳生产技术和低碳生产生活设备这一低碳市场,依靠低碳生产技术研发、低碳生产生活设备制造构成这一经济增长点的引擎。发展低碳市场 ,一方面要加大低碳生产技术的研发投入,为低碳生产生活设备制造业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低碳生产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生产生活设备制造业。而我们发展低碳经济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低碳社会。理想的低碳社会要求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消费的全面低碳化,涉及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低碳化。要构建低碳社会,必须构建低碳社会的体制机制。要强化政府决策的低碳化和低碳化的决策。强化决策的低碳化要求各地政府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同时,社会公民要积极身体力行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形成以“低碳 ”为荣,“高碳 ”为耻的社会风尚。

——————————

参考文献:

[1]熊焰.低碳经济转型之路[J].中国中小企业,2011,(11)

[2]赵丹丹.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我国发展对策[J].商业时代,2010,(21)

[3]侯晓惠.低碳经济下我国能源发展策略[J].资源与产业,2011,(12)

[4]李健,徐海成.低碳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

[5]史博阳,王艺.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建设低碳城市[J].中外建筑,2010,(10)

[6]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

[7]王新,马琳.低碳社会建设的国外经验及借鉴[J].中外企业家,2010,(5)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浅谈低碳经济
《浅谈低碳经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低碳经济 浅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