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突出校园人文精神 充实学生生命内涵

发布时间:2020-03-01 17:53: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内容摘要: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本文就试图以校园文化的功能、目标为前提,从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课堂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四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构建思路。

我们讲的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立足点,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方式,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剑桥、哈佛、北大浓厚的校园文化,在人们的心中竖立了丰碑,成了多少著名学子一生的难以忘怀。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所以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有如下的功能:

①陶冶功能: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起着一种文化传递的作用,使人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人格和灵魂,以充实生命的内容。

②社会化功能: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有意无意地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模塑,达到社会化的目的。

③教育促进功能: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各种求知欲和业余生活的需要,他们过剩的精力也需找到新的天地。校园文化无论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情感,还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社会交往,都提供了一个育才环境。

④导向功能: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碰撞。校园文化是正面的引导,还是负面的影响,其导向作用显而易见。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校园文化朝着政治化、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三、校园文化的构建思路

(一)校园精神文化

1、加强党政班子在绿色校园文化中的领路人的作用。

(1)学校领导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的过程,领导者首先是一个学习者、开拓者、感染者,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发挥引路人的作用。

(2)在工作中班子成员还要继续做到表率的作用。继续发挥自己旗帜的作用,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2、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教师是对学生产生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人,我校的教师正用自己的行为去铺垫着学生的未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我校积极规范教师行为。

①教师要衣着得体,要大方而又富有生气。

②要加大对教师行为的规范,通过领导者的引领,典型教师的示范,扩大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力度。

③我们要通过改变教师的不良心态来影响学生,让学生们心态平和、健康,富有绿色的生机。

④为了使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我们教师首先要广泛阅读并把好文章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人生的真谛,如我校就每期举行了“美文背诵”和“好书伴我行”等读书活动。

⑤我们的教师就要有一项正当的爱好,努力成为一个音乐的爱好者,一个体育健将,一个业余的作家……。从而通过教师的影响,使我们的学生个个具有才艺。

⑥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给学生以平等、和协、自主、协作的引领。这样使我们的教师真正成为教育者。

(2)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使自己成为一个教育者,对学生注入人文关爱,建立良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感悟,主动思考,成为一个健全人格、完整 人格的人。

(3)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人、理解人、如何以诚待人、与人相处。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把学生真正做为一个有理想、平等的人来看待,而不在单一的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4)更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导向,我们的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春风般抚平有问题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困惑,给学生一个精神的家园。

(5)校园建设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我们校园文化下的校园建设就是要使我们校园的每一处要有人文的内涵,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使校园处处是教育,学生时时受熏陶,充分体现学校精神文化的所在。

(二)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环境可以造就人、培养人、改造人。努力为学生创设一流的学习教育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应该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项大事。

1、在教学楼内,进一步体现“让每一面墙说话”的理念,在走廊的墙壁上挂上对学生有影响力的条幅,对每个班级的布置,发挥学生献计献策,即能体现本班的特色,又能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2、在教学保障上,要力争做到陈旧设备的更新,实验室器材要能满足学生进行实验的需要,使学生的能力不仅依赖于书本,更来源于实践。

3、加强校园网的兴建和完善。让我们的学生在远离网吧的同时,能够享受现代科技的便捷,同时也使我们的办公条件跨上一个新台阶。

(三)课堂文化

1、让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教育教学要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处使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引导人的生命进入实践,创造发展的新天地。因而,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要通过受教育产生“心灵经历”和心灵化的过程,获得对生命的真正了解,懂得对生命的珍惜,学会生存、生活,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人。

2、让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新课程教学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体现新课程的价值、意义。如此,我们要把教育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中引向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实现自己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让学生在生活世界里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塑造自己,在自我优化中实现理笥构建和个体价值。

3、让课堂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

新课程改革强调,不仅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要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技能,提高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而,要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视为生活实践、生命发展的过程,体验生活世界本身就充满知识和需要知识的道理,深刻领悟知识所蕴涵的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产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发现知识、获得知识的自主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把知识内化成内在的人格化的精神力量。

(四)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必要保证,是环境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制度好比催化剂,可以规范人们的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我的思路是将制度建设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我认为,制度不仅仅是约束人们的一项措施,更是让师生在参与制定和执行制度中得到教育,得到激励的一中措施。但应力求让师生在用制度来规范自己时,没有压抑的感觉,只是为了在更好的机制环境下学习和工作。

1、对学生规范的制度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而不能使学生在“禁止”、“拒绝”中发展成长,同时对学生的要求还须体现对学生自主性的调动发挥。

2、在此后,我们还要制定更能激发学生热情,关注学生感受的一系列制度以更好地服务学生、锻炼学生。

3、我们要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在教职工管理中,在职务晋升、奖金发放、职称评定、评优奖励中创造良(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daodoc.com查看)好的竞争机制,让教职工在竞争和合作中体会教育的乐趣。

4、在学生管理中,引入文明学生、文明班级评比制度,我们特别主张培养学生个性,在各项活动中张扬学生,展示自我,让学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得到提升。

5、在活动方面,应该制定每学年校园文化实施细则,让师生在建设校园文化,构建校园文化中得到熏陶;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制定教育教学评价细则,认真进行良好的教学评价和反思,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既有实践之乐,又有创造之功。使学校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这是我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充实内涵树特色

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实践方向

分辨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实践方向论文

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得充实

充实内涵 增强媚力 提高服务效果

当代中学历史教学应突出人文精神的培养)

生命教育的内涵之我见

校园突出贡献奖申请书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突出校园人文精神 充实学生生命内涵
《突出校园人文精神 充实学生生命内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