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泰山行抒情散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7:50: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巨石、古松、幽谷、傲菊,满山满岭皆为风骨,其内蕴雄浑的稳重,像一首澎湃激昂的旋律,在历史发展的滚滚长河中,永不落幕!--题记

【一】

“泰山,为五岳之首,又称天下第一山,是国内最美,最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文涛遥指着远山云雾飘渺的群峰,微笑着说:“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玉皇顶,就是我们今天要抵达的行程。不过,险峻峭拔的石阶,漫长遥远的山路,你是否经受得住?”他说这话的时候,正午的阳光落满他翠绿的衣襟,眉目之间,是浓得化不开的关爱与温柔。

我淡笑,不语。温热的夏风飞掠而过,绵延起伏有着数千年精神文化渗透和渲染的泰山,像一条隐逸的蟠龙,庄严而肃穆。其磅礴雄伟的气势,巍峨奇秀的风姿,沉浑厚重的内蕴与神圣,隐隐绰绰,像是某个神秘的招引,只待我们跨步而上,便能领略其峰峦竞秀、谷深峪长的奇奥与叠幽。我纤手一指,踌躇满志地雀跃着:“泰山,我们,来了!”

彼时我们所处的位置是登山之始的天外村。建岱桥北的白龙池被苍松翠柏掩映着,峻峰簇拥,林木荫翳,百丈崖上圭石题刻历历,虽不复有流泉飞瀑的壮观和激跃,但小白龙顺峡越涧直泻入池的传说,依然千古。白龙池东为招军岭,西则飞鸦峰,前有锣鼓湾,后有黑龙潭。夏暮秋朝,高峡深潭溪涧飞泻,散珠溅玉,云腾雾升,古人誉为“龙洞甘霖”,为泰安八景之一。绿荫繁花的小小村落,仿佛不染纤尘的世外仙境,是以,“天外村”。

虽然我一再坚持,还是坐上了登山的快车。我知道,文涛担心素来文雅娇弱的我,受不了徒步跋涉的艰辛。其实,掌心相触的温暖,完全可以消融世上所有的薄凉和倦惫。银白色巴士像一尾快乐的鱼儿,在蜿蜒陡峭的山间盘旋游刃。

峰回急转,一座座奇石叠峦的山头突兀而来,几欲飞撞入眼。还未来得及惊呼出声,下一座山头又在车身的趔趄中渐行渐远。窗外,婉转清脆的鸟鸣声声入耳,山风隐隐。除了满眼葱郁,就是被我们甩在身后雾霭丛生的群峰。间或一两座红墙布瓦的庙宇,让人浮想联翩的同时,刹那光阴幻化出的古朴沧桑,随风飞逝。

【二】

半个小时的车程,将我们送上了中天门。些许的晕眩过后,是清新沁凉的长风,是蓊郁苍莽的松柏,是节节攀升的云梯,是神祗般敬畏和尊崇着慕名而来的游客。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疆域,不同背景的人群,无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在这里,不约而同都有着一个相通的共性,那就是:登上南天门,会当凌绝顶!

回身,方才走过的路,宛似云中纤细的飘带,如梦似幻,若隐若现。而在前面等待我们的,则是青褐沉郁被风雨漂染得灰白苍老的石阶,顺着山势,一级一级,向着远古高天,延伸。踩在殷实敦厚的山脊上,仰观横亘在云天之间的群峰,那份伟岸神圣、五岳独尊的指引和召唤,让流于尘世的心,倏然变得澄澈空灵。

登上地势较为平缓的快活三里,横山卧崖的“云步桥”马踏群峦,涉过狭长深谷和缭绕的云雾,凌空而来。桥的北面断崖林立,峭壁丛生,刀砍斧削一般,而崖上的这块石坪却宽敞坦阔,似有神佑。如此得天独厚钟灵毓秀的神韵,不怪得连宋真宗亦会选择在此小住。而南面天工巧夺的“斩云剑”,则是勇敢智慧的象征。

风云变幻数万年的泰山圣地,从来不乏美丽动人的传奇。这块旷古恒久剑一般直冲霄汉的长条形山石,之所以能与岁月对峙,留下千古不变的盛名,我想,是因为它早已与泰山厚重庄严的神威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才能从这些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传说里,找寻到生命、自然发展的规律和精髓。

文涛笑言,此处,才是我们魂灵的归旅。冥冥之中,该是怎样地索引,方能许我们的名字暗合这巍然屹立千秋万世的“云”和“剑”?

东崖上历代留下的楹联和诗文,以及“云路先声”“人间天上”“天下第一山”等大字题刻,为古色古香的“云步桥”和“酌泉亭”平添了许多历史文化内蕴。且不说如此硕大精湛的字体是如何一笔一笔镌刻上去的,单是细品“云步跻天”“红桥飞瀑”等大气磅礴且意蕴形象的手笔,便足矣令人心绪如飞了。想来,当时苍水佩云溅飞瀑,化雾生烟听泉声是何等壮观瑰丽的场景!

【三】

一路蜿蜒而上,满目嶙峋坚硬的巨石与苍松相互映衬,既有突兀峻拔的气势,又有雄浑沉稳的相揉和渗透。绵延旷幽的群峦,遮天蔽日的浓荫,数不清的摩崖碑碣,琳琅满目,触手可及。狭长陡峭的阶边,几方断裂的瘦石,一株孑然于世的劲柏,数点细碎如苔的野花,在苍灰飘渺的雾霭中,宛若随手铺开的卷轴,一步,亦景。那份染了风霜的沉定素朴与谦和恭谨,虽淡到极致,亦是惊心动魄的美!

极目处,一棵虬髯蓊郁的苍柏漫过古旧的石坊,赫然入眼。这便是泰安八景之一的“秦松”,又称“五大夫松”。盘龙遒劲,蓊蔽数丈的浓荫里,密密匝匝的铜锁和红色的绸带承载着世间最美最好的愿景,希望能在这株受尽始皇蒙荫、受尽历代朝供的神柏下,得到完美而真诚地注解。而迎风峭立的望人松,凝烟滴翠,亭亭矗立,向东伸展的繁枝,仿佛是热情的使者,又仿佛是好客的主人,诚邀你逐级而上,步入泰山醇厚的怀抱。荏苒的时光里,一拨一拨的朝圣者来了又去,她颀长丰盈的身姿,也,俏立了经年。

过了富丽敞亮的朝阳洞,山峰暗转,石阶突然陡峭起来,几欲磕膝。朝高阜之上仰望,只见到藏灰色台阶铺排着,逶迤连绵,没有尽头。文涛俯身看我:“这就是以险峻夹道闻名于世的天门云梯十八盘了。自此起步,山势会越来越陡,直至升仙坊和南天门,尔后便是泰山主峰玉皇顶。要不,在此歇息一会?”

文涛之前来过一次,经验之谈,岂能不从?回身遥望,山峰对峙,雾高云深,松涛阵阵,群鸟的脆鸣被风传得很远很远,于千谷万壑竞绕不绝。渐起的白雾隔断了来路,人,似已在仙途。蓦然惊觉阶边,竟是密如星辰的菊花,一路攀升,直至峰顶。若是秋来,铺天盖地的金澄黄碧,该是何等辉煌壮丽的场景!

古松、巨石、傲菊、幽谷,满山满岭皆为风骨,有高旷巍峨的气势,又有神威远博的厚重与沉稳,无怪乎泰山能闻名于世,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一了。

【四】

沁凉的长风,一点点拂去之前的疲惫。略作休整,我们便开始朝着南天门进发。沿途都是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游客,虽满脸倦容,汗流浃背,亦不舍不弃,坚持着前行。更有许多金发碧眼背着鼓鼓囊囊登山包的外国旅人,他们漂洋过海,千万里之外的跋涉和攀登,只为一睹泰山的雄姿和神威。浸淫了数万年风雨沧桑的泰山呵,你的磅礴奇奥早已成为华夏古文明的象征,千秋后世,即便人类倾尽所有的匍匐和瞻仰,亦不能窥透你沉浑深厚绵长内蕴的三分之一!

数不清的碑刻和长阶,在我们敛眉潜心的辩认中,悄然默退。龙门一过,升仙坊和南天门已咫尺可及。我快步而上,兴致勃勃在升仙坊内摆开了飞翔的姿势,口中念念有词:“自此飞度,我欲升仙。”大有飘然若仙,人在红尘外的感觉。文涛含笑看过来,我赶紧改口:“恋上文涛,不慕神仙。”温热的指尖,会心的笑意,开出的这一朵俗世的温暖,抵得过对仙苑的神往。

紧走几步,终于一步登天!雕梁彩绘的门楼,云雾缭绕的群峰,玉宇琼阁,犹入仙班。站在南天门外,俯身看去,十八盘像一条倒挂的云梯,陡峭而垂直,真不知道刚才是怎样攀上来的。而只手可触天,天淡风亦清。满目潇洒飘逸的云影,让一颗心,霎时变得祥瑞而平定。仿佛自己已跳出三界外,不在红尘中,无牵无碍,自由随风了。想来九天之上俯瞰百态苍生的神仙,也是这云一般心境吧?

既已成仙,自然得逛逛天上的街市了。其实人间天上,大同小异,只不过少了些尘世的烟火味。好在历代完整遗留下来的建筑群,依然保持着古朴沉香的余韵。宽大阔挺的街面,雕栏玉砌,水平光滑如镜。从这里望下去,烟霞笼住的群峦叠峰,幻梦仙姿,姿态飘迥。而极步之上的碧霞祠和玉皇顶,黄瓦明廊,红柱隔扇,富丽堂皇,恢宏壮观,宛若两朵云中奇葩,其钟鸣鼓磐,遥相辉映。

天街之上,人文奇观无数。唐摩崖、姐妹松、天柱峰、日观峰、指北石等都是自然进化过程中,节理发育、巧夺天工的造物。大自然的神奇与瑰丽,在泰山的奇观面前得到了最完美最经典的演绎。当我们怀着无比崇尚和尊仰的心情,于这些古迹胜景中留连徘徊时,那份伟岸神傲所带来的震撼,无与伦比。

【五】

奇峰之上的碧霞祠与玉皇顶,磐石般巍然。佛语梵音,古刹深深。肃穆森严、檀香缭绕的佛堂前,一拨又一拨善男信女们手捧虔诚,将注满如意健康、幸福平安的心愿插上这座神山的顶端。而掌管人间生死的泰山祀神,神圣威仪,稳如泰山。拈花俯视的庄严和从容里,笑看浮生滚滚。从此,天佑太平,社稷安宁。

站在玉皇顶的最高处,长风呼啸而过,顶天立地的浩然之气,可凌青云。不怪得历代文人都以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为平生之志,不怪得流芳后世的诗神杜甫也在此挥毫泼墨,信笔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以抒胸臆。

此处碑碣诗文林立,枚不胜数。身高数丈的藏黑色无字碑,像一位孑然隐忍的智者,沉默而冷定地数看着几千年来风雨沧桑历史发展的滚滚烟尘,寂然无声。所有的功过是非,都留待世人去评。而笔走龙蛇、磅礴大气的“五岳独尊”,恰是对群峰拱岱泰山地位的尊崇和肯定。也唯有泰山,能当“天下第一山”。

玉皇顶对面,是日观峰、云海玉盘与指北石。泰山日出,是举世闻名的奇观。为了能见证旭光初起,红日喷薄的斑斓与壮观,许多人不远千里,不辞辛劳地跋涉和等待,只为金缕霞光,群峦尽染的那一瞬。

而苍莽翻滚的云海,如拍岸的惊涛,蒙层叠络,气象万千,更是不可多得的人间胜景。若是还能在此观晚霞夕照的绝美与奇秀,那就是此生最大的幸运了。只是,世上万物因果,抵不过一语成齑的佛语:缘。这传说中的云海玉龙与晚霞夕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亲历和共睹的。虽说,未免有淡淡的惆怅和遗憾,但,留给想象和憧憬的意蕴,亦可以无穷。

由于奇特的地质结构和风貌,才能行成泰山奇特的人文景观,也才能形成如指北石一样鬼斧神工的自然雕笔。整齐如刀削的端口,笔直朝向北方的坚韧和执着,令人不得不佩服自然进化的神奇与神秘。突兀的长石,像华夏儿女坚贞不屈的头颅,朝着千秋万世的伟业,饱历凄风苦雨的摧折,锐意拓新,终于,泱泱一统,四海升平,国强民富,傲然于世。

在大自然的雄奇与秀奥面前,人类,显得太过卑劣和渺小。唯有发乎于心的敬仰和慨叹,唯有神祗般的敬畏和尊崇。文涛面色肃然地执我的手,迂回辗转到指北石下,极其温柔极其郑重地环住我双肩,小心而坚定地立下盟誓:“此生,独爱兰一人!”莫大的幸福和感动袭来,一颗心,已低至尘埃,泪,止不住盈睫。

【六】

流连忘返的顾盼与沉湎中,日,渐已向晚,人影渐疏,满目霞光将整个泰山镀染得琼楼仙苑,辉煌斑斓。眷念的目光逐一投射在绵亘巍峨、如梦似幻的群峦之间,神魂,再一次迷醉。可丛生的薄暮和归巢的倦鸟,牵引着我们不得不踏上归旅。下玉皇,穿天街,过南天门,便要逐级而下,从仙界一步一步跌落凡尘了。山下,有朋友的等候,有家人的盼念,有一盏橘黄的灯和一碗热腾腾的饭菜,这俗世的烟火,竟也来得如此熨贴和温暖。

下山的路,逶迤的石阶首尾相连,山石与松柏绵延亘古,似乎望不到边。几个小时攀涉的疲惫,就算再好的景致,也不容许我们再细细品鉴了。云梯太陡,我们相扶相携,几乎是飞奔着,一路往下,把十八盘远远地抛在身后,把满山朝圣者一般上下的游客抛在身后,把翠柏苍松以及藏青色的竞秀峰峦抛在身后,也把满山遍野坚硬嶙峋的瘦石风骨抛在身后。

这一次,我执意坚持一直步行至红门,把来时错过的风景都一一看透。文涛有些担忧,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小心翼翼地扶着我,生恐我一个趔趄,便从峭立的阶梯上跌了下去。对松亭,是我们来时歇息的地方,上山时,还曾笑着随口拈了一句“对松亭外对松山,对松山上松满山。”而下山时,却少了些风雅悠闲的余韵。相视一笑,只安静地看着逐渐变成深黛的松山,听松涛隐隐,风声鸟沁。

中天门往下,地势稍有平缓,沿途著名的胜景有溪深谷幽,潺潺溅玉的三潭叠瀑。而峡谷两边的古槐苍柏,皆直耸入云,高不可攀,遮天蔽日的浓荫如许,形成柏洞奇观。被蓊郁掩映着的斗母宫和王母池,禅院静幽,飞檐斗拱。红墙布瓦的古刹,风雨不改其神佑的神圣和肃穆。

据古文献记载,大约五六万年前,人们已经开始了对泰山的景仰和崇拜。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此封禅。仅是先秦时期,就有七十二君到过泰山祭告天地。封禅祭祀的大典已经作为一种人文精神寄托,延续了数千年,并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所以,自汉魏时代起,佛学道教在泰山的鼎盛与辉煌,也就不足为奇。

回马岭、醉心石、经石裕、壶天阁……仅是这样的名字,便让人觉得“渐入佳境”,“风月无边”了。更何况,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纳着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回味那些久远却弥足沉香的光阴,或熟悉或陌生的历史人物如一笔笔深重的镂刻,依次再现其风采和神韵。于是,再长的旅程,都不会觉得辛劳和孤寂。

“天下奇观”的碑刻过后,一组高低错落、色彩鲜艳、状若天梯的古建筑群赫然入眼。夹道的林荫,绵延的石阶,加上三重白色石坊碑碣构成的琼阁,红得流光溢彩,白得不染纤尘,相互辉映,令人惊艳。这就是呈半封闭凹形的泰山门户红门宫。阳光普照,门楼层染的辉煌壮丽,使它自古就有“红门晓日”的盛赞和美誉。而此刻,夕阳晚照下的红门,更是披上了一层神秘瑰丽的外衣。时光倏然远去,唯有这玲珑剔致的雕梁彩绘,为巍峨神峻的泰山落下了点睛的一笔。

【七】

出红门,便是喧闹繁华的市集。门内门外,天上人间。巍然屹立的泰山之巅,层峦逶迤的群峰,被升腾的霞霭缭绕得琉璃若梦,只剩下小半张黛青的卷轴,独对这风云变幻的稳重与从容。万千年来水雕墨刻的沉淀与渲染,让这座远古文明发源地的神山,蓄蕴了深博神圣的雄奇与威仪。车门关上的刹那,那座充满传奇色彩的五岳之尊,终于成为一个绵延亘古的轮廓,渐渐淡去视线,淡去红尘。

如果说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那么巍巍泰山,则是华夏儿女精神魂羽的皈依。其铮然傲然的铁骨,内蕴雄浑的稳重,像一首澎湃激昂的旋律,在历史发展的滚滚长河中,永不落幕!

东北乡行记抒情散文

泰山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泰山行抒情散文
《泰山行抒情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