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实习通讯(一)

发布时间:2020-03-03 05:27: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回味实习

2010年7月12号,在李勤老师的推荐下,我在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中心开始了我的毕业实习。在实习期间,或亲身体验、或静观其变,在一些细微之处,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很多启发,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三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直接接触媒体行业并参与第一线的工作就像一本活的教科书,期间经历、学习的事情都使我终身受益。

广西电台新闻中心对待实习生基本属于放羊式,我们自己查阅派工本,联系老师外出采访,所以没有固定的老师带我们。虽然值班老师对我们上班时间没有硬性规定,但是我们还是选择了和他们同步的时间到达值班室。由于选择在广播电台实习,不同于平面纸质媒体,所以前期我主要学习了录音笔的使用、音频文件的编辑和电话采访的录音等相关技术,并初步了解了电台新闻的播放流程。

作为一名实习生,去现场、参与新闻采访是我最大的心愿。在实习第二天,我就正式开始跟随老师跑新闻。实习期间,由于新闻中心性质的缘故,大多参与的都是一些会议新闻的采访工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却是了解采访流程和学习会议新闻写作的重要机会。此外,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几次活动的采访,学习了现场活动的新闻写作方法。不仅如此,能够独立前往区政府、市政府等单位也成为我非常难得的经历。 首先,踏进社会就需要懂得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这次在区广播电台的实习,好几位老师专门提醒我注意语言的正式和一些政治上的常识。比如7月中旬我跟随老师参加东盟博览事务局的主任会议,回来在写稿时,老师叮嘱我要注意领导的出场顺序,并教我写一些此类会议新闻的固定格式、固定用语等内容。

其次是学习到广播新闻与平面新闻写作的差异。因为广播新闻借助人们的听觉传播,所以在写作时语句不可过长,尽量使用短句;不可过多使用数字,否则反而不易让听众捕捉信息;尽量使用口语化、简洁易懂的词语,避免生僻词的使用。此外,为突出广播媒介特性,非常注重音响原声的使用,尤其是对于现场活动的报道。比如8月份采访的《台湾食品节在南宁开幕》,现场有不少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在采访时,老师就告诉我要注意对小朋友的采访,并录下现场活动的背景音乐。通过后期制作,让这篇普通的活动报道从口播新闻变为音响报道,大大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可听性。

再次是学会了音频文件的剪辑技术。因为广播新闻最后的新闻成品是以声音的形式让广大受众接收到的,所以音频文件的剪辑就成为广播新闻的基本编辑手段。还记得谭老师的《来宾“三个五”系列报道》的录音交给我单独剪辑,为了第一时间在广西新闻上播出那几天很可以用通宵达旦来形容。不仅要找出合适的音响,还要把近50篇的录音全部打出文字稿。现在想想都后怕。

最后就是独立采访和采写通讯报道的经历。在区电台的实习,新闻中心正好要配合区政府到来宾做“三个五”系列报道。在谭老师的指导下,我独立采访了来宾行政村的几位支书。采访前,老师教我如何在闲话家常中渗透敏感问题的提出,既减少采访对象的警惕性、又增强了所需信息的真实性。采访结束后,加上老师给我的来宾市政府的采访资料,就开始“三个五”通讯报道的写作。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有点迷失在大堆信息之中,老师就告诉我要对所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使得杂乱的采访资料可以共同形成几个主题,分析几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后列出采访提纲。加上要赶音频做同期声,写稿的过程怎一个苦字了得?但能从

采访到写稿完整地了解广播通讯报道的采写过程,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确实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为了复习考研,我的毕业实习匆匆收尾结束,虽然时间不长,但留给我的确是弥足珍贵的经验。实习期间,我不仅得以把平日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以实践运用,而且还了解到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感受到非常鲜活的新闻工作第一线的感觉,并加深了对于新闻价值、新闻时效性、真实性等新闻理论知识的认识。不仅于此,毕业实习带给我最强烈的震撼还是心理角色的转变——从学生到工作者,需要的是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能力。当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时,已经没有机会让我任性、偷懒。突然的转变的确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但我明白这同样是我大学里不可缺少的一堂必修课,我必须得拿到高分。

实习通讯

实习通讯

实习通讯

高中实习通讯

实习通讯一

通讯网通实习自我鉴定

实习通讯二[定稿]

通讯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洛阳牡丹通讯实习报告

科技通讯公司实习报告

实习通讯(一)
《实习通讯(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实习通讯 通讯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