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秸杆还田技术

发布时间:2020-03-02 00:30: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秸杆还田技术

秸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能力,提高产量。玉米秸杆还田就是用秸杆还田机、铡草机及其它秸杆加工处理设备和技术手段,使玉米秸杆转化为肥料,实现玉米秸杆的科学利用。玉米秸杆还田的方法是:将摘除果穗的玉米秸(含水量 65%-75%),用机械粉碎均匀撒入地表,然后耕翻入土。其技术要点:一是玉米一经成熟,要及时粉碎还田,一般切碎长度为8-10cm。二是秸杆还田后,每亩增施碳铵20-30公斤,以促进秸杆腐解。三是下茬作物播种前要及时浇水,以加速土壤沉实和秸杆腐解。 玉米秸杆还田应注意:有病害的秸杆不能直接还田,如玉米黑穗病、大小叶斑病等;秸杆还田的数量每亩以

不超过 300公斤为宜。

须注意问题:

(1)秸秆的C/N比值较高,一般在60∶1,较高的C/N比值,秸秆在土壤中分解缓慢,微生物在作用作物秸秆时还需吸收一定的氮素营养自身,造成与作物争氮,影响苗期生长,进而影响到后期产量的提高,因此秸秆还田时应注意补施一定的氮肥。

(2)秸秆还田不当,包括还田数量过大,土壤水分不适,粉碎程度不够,翻压质量不好,容易影响播种质量,进而影响到种子出苗及苗期生长。

(3)机械化程度不高,我州缺少秸秆还田配套机具,建议农机部门在此方面做一定的工作。

3.10钢架大棚

设施农业是利用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设施,通过改变小气候,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特点。

塑料钢架大棚抗风险能力较强、使用寿命长、造价适中,适宜普遍推广。下面重点介绍塑料钢架大棚技术:

一、总体要求:

1、选址及环境:宜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洁净充足、土壤肥沃、渠系配套、具有一定面积的连片土地。

2、安全性:钢架大棚结构及其所有构件必须能安全承受包括恒载在内的可

能的全部荷载组合,任何构件危险断面的设计不得超过钢管材料的许用应力,钢架大棚及其构件必须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纵、横方向挠曲、振动和变形。

3、耐久性:钢架大棚的金属结构零部件要采取必要的防腐、防锈措施,覆盖材料要有足够的使用寿命。

4、稳定性:钢架大棚及其构件必须具有稳定性,在允许荷载、压力、推力下不得发生失稳现象。

5、完整性:钢架大棚必须具有总体的完整性。因外力作用局部损坏时,钢架大棚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应能保持稳定,不致于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材料要求

1、钢管及冲压零件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门幅6米的单体钢架大棚:要求主材料拱杆外径不少于22毫米、壁厚不少于1.2毫米、每根拱杆重量不少于3.1公斤,卡槽采用热镀锌钢板冷弯成型、厚度不少于0.7毫米,塑料薄膜采用聚乙烯制作、厚度不少于0.07毫米,压膜线采用专用大棚压膜线。

3、门幅8米的单体钢架大棚:要求主材料拱杆外径不少于25毫米、壁厚不少于1.5毫米、每根拱杆重量不少于5.3公斤,卡槽采用热镀锌钢板冷弯成型、厚度不少于0.7毫米,塑料薄膜采用聚乙烯制作、厚度不少于0.07毫米,压膜线采用专用大棚压膜线。

4、连栋钢架大棚:主立柱横截面尺寸不少于80毫米×60毫米×2.5毫米(长×宽×厚),副立柱横截面尺寸不少于60毫米×40毫米×2.5毫米(长×宽×厚),拉幕梁方管尺寸不少于60毫米×40毫米×2毫米(长×宽×厚),顶拱外径不少于32毫米、壁厚不少于1.5毫米,内拱外径不少于25毫米、壁厚不少于1.2毫米,天沟用1.5毫米热镀锌钢板冷弯成型,塑料薄膜采用聚乙烯制作、厚度不少于0.12毫米,压膜线采用专用大棚压膜线。

三、安装要求

1、门幅6米的钢架大棚长度不宜超过30米,门幅8米的钢架大棚长度不宜超过45米。

2、门幅6米的单体钢架大棚:要求拱杆间距不大于0.6米、肩高1.5米、插入泥下深度0.35米以上、顶高不低于2.5米,卡槽4道,拉杆1道,斜拉撑

4根,(棚长超过30米的斜拉撑不少于8根,)棚头直杆每端6根并要求与地面垂直,拉杆与棚头直杆采用铆接,压膜线间距不大于1.8米,并用专用地锚固定。

3、门幅8米的单体钢架大棚:要求拱杆间距不大于0.6米、肩高1.8米、插入泥下深度0.4米以上、顶高不低于3.3米,卡槽4道,拉杆3道,斜拉撑4根,(棚长超过45米的斜拉撑不少于8根,)棚头直杆每端6根并要求与地面垂直,拉杆与棚头直杆采用铆接,压膜线间距不大于1.8米,并用专用地锚固定。

4、无外遮荫连栋钢架大棚:要求每栋跨度7-8米,天沟高度不低于3米,顶高不低于4.5米,主立柱间距3-4米,纵向设2组以上“×”形斜拉加强杆,横向设水平或斜加强杆,副立柱间距2米,立柱基础为200毫米×200毫米×700毫米(长×宽×厚)的水泥墩,顶拱间距不大于1米,(内拱间距不大于1.5米,设有水平拉杆、吊杆,)压膜线间距不大于1.8米,每栋顶部靠天沟处有机械传动双向卷膜机构,卷膜机构有自锁装置,天沟底部配置积露槽。

5、有外遮荫连栋钢架大棚:要求外遮荫骨架立柱间距3米,并通过钢丝拉线与地面固定,外遮荫在棚顶以上0.5米处,采用尼龙托网线。每栋跨度7-8米,天沟高度不低于3米,顶高不低于4.5米,立柱间距3-4米,纵向设2组以上“×”形斜拉加强杆,横向设水平或斜加强杆,副立柱间距2米,立柱基础为200毫米×200毫米×700毫米(长×宽×厚)的水泥墩,顶拱间距不大于1米,(内拱间距不大于1.5米,设有水平拉杆、吊杆,)压膜线间距不大于1.8米,每栋顶部靠天沟处有机械传动双向卷膜机构,卷膜机构有自锁装置,天沟底部配置积露槽。

秸杆还田腐熟技术

小麦秸杆还田后注意事项

玉米秸杆还田工作的汇报

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

农业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水稻田秸秆还田技术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介绍

秸杆还田技术
《秸杆还田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秸秆还田技术 秸杆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