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面对高考高考复习讲义成语误用

发布时间:2020-03-02 00:33: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0年高考复习讲义—成语误用

考查成语的运用是近年高考中必备的题型。从1995年到2000年的六届高考来看,考查形式是以选出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为主,只有1996年考查选择与句意最贴切的成语填空。该题型对考生有一定难度。结合平常报刊中成语的误用,无外乎是以下八类。

(一)改造成语。或者换词,或者出现错别字。

例如:

1、面对不幸,是怨天忧人,还是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

2、他们家穷得家徒四璧。

(例1中的“怨天忧人”属换词误用,看似通顺,实则无此成语,应为“怨天尤人”;例2中“家徒四璧”属别字误用,应为“家徒四壁”。此类尚有如“寥若辰星(晨)”、“入目三分(木)”、“心”不在蔫(焉)”“大刹风景(杀、煞)、“坚忍不拔(韧)”“蔽帚自珍(敝)”等误用例子。考生只要平时稍有留意,即不难发现。)

(二)不了解成语意思,望文生义。

例如:

3、小说是虚构的,但其人其事看来也并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

4、我本来就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例3“空穴来风”本意是“比喻消息或传言并非完全没有根据”,却常被误解为“没有根据的消息或传言”而用错。例4“差强人意”本意是“尚能使人满意”,却常被误解为逸强去干什么事”。此类误用尚有如“醍醐灌顶”(误为“使人难受、痛苦”),以及高考已考过为“望其项背”(误解为“难以达到某种境界”)、“万人空巷”(误解为街上空无一人”)、“火中取粟”(误解为“获得好处”)。)

(三)对成语意思理解不准确,似是而非。

例如:

5、体育馆内万余名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振聋发聩,淹没了馆外的惊雷。

6、如果上海有一家银行人均创收达四万元,谁都会不以为然。

(例5“振聋发聩”本意是“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却被误解为“声音大得震聋了耳朵。”改为“震耳欲聋”即可。例6“不以为然”原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的成语改为短语“不以为奇”就行了。另如有人把“不孚众望”作“不负众望”理解而误用。高考还考查过“莘莘学子”“汗牛充栋”“洗心革面”“左右逢源”的误用。)

(四)把成语作修饰语用,修饰作用又不当。

例如:

7、叫我惊讶的是悬挂于屋门前旗杆上一面如火如荼的国旗。

8、导游带着大家饱览了莫高窟美轮美奂的彩塑和壁画。

(例7“如火如荼”意为“比喻气势旺盛或热烈”,用来修饰国旗是不当的。例8“美轮美奂”用来“形容高大华美(专指建筑物,而不是其他形式的美)。”句中显然弄错了修饰的对象。此类词语误用,高考已考查过的有“美轮美奂”“首当其冲”,另有如“夸夸其谈”也常用作修饰词而出错。)

(五)没弄清成语意思,用上成语后,使句中词语与词语表意重复。

例如:

9、坐在笔者身边的一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了。

10、华西村在海内外遐迩闻名。

- 1 例②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例③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④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例⑤主观主义者的滥调文章实属不刊之论。

辨正——

①中“文不加点”并非“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能写成”。

②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它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③中“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④中“别无长物”不是说“别无长处”,而是指“形容家贫,一无所有”。

⑤中“不刊之论”也不是“不能刊登的言论”,而是指“不能改动的言论”’“形容绝对正确”。

此外如“鄙吝复萌”,并非专指“吝啬”;“碧落黄泉”更不是“命归黄泉”。

在浩瀚的成语之中,望文生义的现象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不得不加以留意。

2、反用其义

例①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偌大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好不清冷。

例②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辨正——

①中“万人空巷”,意即“很多人走出巷而聚集在一块,形容人多,场面热烈”。

②中“有口皆碑”,意即“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到处受到赞扬”。

3、褒贬颠倒

例①《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例②(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辨正——

①中“胸无城府”,形容襟怀坦白,不隐瞒什么。含褒义。

②中“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含贬义。

4、使用对象配错

例①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②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例③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辨正——

①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

②中“汗牛充栋”,形容图书很多。不用指金玉之类。

③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5、误用典故

例①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②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

- 3 例: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辨正——

“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非常逼真。而句中的主语是“议论”,“惟妙惟肖”与它搭配,显然不当。

12、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例①在那磋舵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 例②节日的夜晚,华灯齐放,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辨正——

①中,“磋陀岁月”:原意为“把时间白白地耽误过去,而句中理解为“艰苦岁月”了,牵强。

②中,“美轮美奂”:形容屋宇华丽、高大众多。句中将此词用以形容灯光,实属附会之词。

13、似是而非,彼此误代

例①乐于助人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种迂腐。

例②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

例③对贫困地区,大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无所不至。

辨正——

①中“无可厚非”应换为“无可非议”。

②中“另眼相看”应换为“刮目相看”。

③中“无所不至”,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或坏事都做遍了”。若换成“无微不至”就好了。

14、词不达意,自相矛盾

例: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辨正——

“断线风筝”: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而句中“小燕”却在“打电话给妈妈”,显然自相矛盾。

15、两个成语连用,造成自相矛盾

例: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杖诗沉郁顿挫,孰优孰劣,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辨正——

“半斤八两”:彼此一样,形容差不多;“各有千秋”:各有特长,应删掉“半斤八两”。

综上所述,成语误用现象主要有以上十五种,至于“音错误义”(如“善善恶恶”)和“形错误义”(如“轻歌曼舞”中的“曼”不作“慢”)这两种现象,只要我们留意就行了。

附二:成语使用错误分析175例

1.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不孚众望,不使群众信服。意思反了。改为“深孚众望”或“不负众望”。)

2.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形容商品。)

3.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不可用于老友见面。)

- 5令人难忘。(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形容个性鲜明。而且,“配角”是人,活人,怎么能说“活人像活的一样”呢?) 23.尽管世界杯小组出线的前景微乎其微,“米家军”的全体将士仍然准备再做最后一搏。(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这里与“前景”搭配不当,因为前景无所谓大小多少。宜将“前景”改为“希望”。) 24.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卒读。(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明星有出书的权利,不是缺点。应改为“无可非议”。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不能形容错别字多。)

25 美国政府准许石油公司在阿拉期加天然公园里钻井的决定,引起了国际环保组织怨声载道。(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这里太夸张不满情绪的范围和程度。)

26.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不形容两个人方向相反。)

27.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太晚。(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这里用反了。) 28.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褒义。这里用于贬义。) 29.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名,占有。这里宜改为“一文不值”。) 30.这所学校向家长发了一封关于收取学费的公开信,既言“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可实际收费额却步步攀升。首鼠两端,堪称奇文。(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左右动摇不定。这里用于表示言行不一,错。)

31.入世五年后,食品、纺织、服装、建筑、金融及其他服务业就业机会将平均增加30%;届时,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外语人才、复合型人才将炙手可热。(炙手可热,见20说明。这里用来形容“吃香的人才”,错。) 32.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用得好。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不能表示“心里安稳”。) 33.写事件,不写其来龙去脉,只取其涉笔成趣的地方加以渲染,片言只语,含蓄浓缩。(涉笔成趣,形容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很有意趣的东西。常用来表示创作者水平高。这里“涉笔成趣的地方”指的不是创作人,而是故事情节。片言只语,零零碎碎的话。强调零碎,不表示浓缩。) 34.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不合语境。) 35.在眼前出现一位纳西族老太太,那张脸上已有不少皱纹,一身纳西族的装束却装戴得一尘不染。(装戴得一尘不染,搭配不当。)

36.他以疯狂的热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地成为本土上的头面人物,一举而实现了衣锦还乡的世代农民的梦。(衣锦还乡,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此人是“本土上的头面人物”,无须回乡。) 37.石景山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招收了126名新生,但这对8万多名打工子弟来说,实在是不足挂齿。(不足挂齿,表示不值得一提,含轻视或自谦之意。这里是感叹数量太少,应换为“杯水车薪”。)

- 7不能表示按规律办事。)

56.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意思用对了,但“求全责备”不能带宾语,要说成“对„„求全责备”。)

57.令人忧虑的是,有的出版社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置可否,听不进群众的批评。(不置可否,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后文有“听不进群众的批评”,说明态度明确。前后矛盾。) 58.有句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细想起来,这也有点子虚乌有。猪八戒长的丑陋,但敢照镜子,有什么可指责的呢?(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假托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人问答。用在这里,看不出要表达什么意思。)

59.他是我大伯的老邻居,大伯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他都洞若观火。(洞若观火,形容有敏锐的观察力,非常清楚地看出事物的本质,好象看火一样。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60.他平时学习粗心,总是目无全牛,以致一些很简单的题目也常常出错。(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这里误解为“观察不细致”。)

61.《文史资料存史选编》中的不少资料是属于空前绝后的,被尘封了几十年,如果不是这次清库工作,极有可能被湮没。(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这些资料既然被尘封了几十年,怎么会从前没有过?)

62.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芸芸众生,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平凡普通的人。既然已有平凡普通之意,前面就不要用“平凡普通”了。)

63.呵呵,既然你这样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不吝赐教吧,谈点自己的看法,跟你商榷。(不吝赐教,客气话,希望对方指教。不能用于自己。) 64.你看他,身穿运动服,却系着领带,脚上的黄胶鞋还沾满了黑泥,真是个下里巴人。(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对,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表示“俗人”、“下等人”。)

65.以文为是诗,自昌黎始,至东坡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即使从原义角度,东坡也不以议论见长。)

66.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极快且毫无修改痕迹。这里误解为不加标点。)

67.湖南湘潭市有人利用封建迷信行骗坑人,有关方面守株待兔,一举将行骗的人抓获。(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与语境完全不符。) 68.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不胫而走,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表示东西下落不明,用“不翼而飞”。) 69.上了高中,英语课上老师只说英语,这让英语基础差的同学简直不知所云。(见12说明)

70.近期来,有些商家打着“买一赠一”的旗号欺骗消费者,他们或是将手表带拆下,或是将音响与原配话筒分开,这种拉大旗做虎皮的做法,使消费者明明吃了亏还以为讨了便宜。(拉大旗做虎皮,比喻打着某种旗号以张声势,来吓唬人,蒙骗人。商家此举纯为欺骗,不

- 9怎么都不肯下来。(受宠若惊,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这里表示受了惊吓,错。)

90.在这所山村小学里,他一干就是三十年,全身心地扑在了学生身上。他常说:“要有下辈子,还当孩子王!”王老师的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那些纯朴的乡亲们。(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贬义。不能用于表示热爱教师工作。)

91.家访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家长的无为而治,孩子才会无所顾忌,并由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无为而治,道家哲学,指统治者什么也不做却使天下大治。不合语境。)

92.傍晚的大山中空无一人,非常寂静,他感到恐慌,空谷足音格外地响,更增添了几分恐怖。(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这里是望文生义而理解错误。)

93.幻想虽然美丽,但是它扑朔迷离,咱们这些学生,还是实际一点好。(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不能理解为不切实际。)

94.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小心翼翼的前进,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美不胜收。(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胜:尽。其主语应该是景,不能是人。删去“令人”。) 95.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敬如宾,生活美满幸福。(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不能形容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96.前不久微软的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未引起纠纷或乱子) 97.湖北淮乡,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应骗取扶贫资金的报道,令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是赞美之词。)

98.对外国来讲,京剧舞台上那种木头刀枪稀松一碰,口中一吆喝就打了一仗,简直不可理喻。(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固执或愚蠢。这里当作了“不可理解”。) 99. 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东道主日本队小组赛在2:1领先的大好形势下,被比利时队反戈一击,扳成平局,失去了到手的三分。(反戈一击,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不是“反击”。) 100.申花队主教练墨里西被摄像机和话筒包围了,他振振有词:“这是场很难打的比赛,我们拼到了最后,最终取得了胜利。”(振振有词,说得似乎理直气壮,贬义。不能理解为理直气壮。) 101.不论什么时候,冰心老人都是坐如春风、亲切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是喧哗而锋芒难避。(坐如春风,比喻听了长辈教导,像是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主语应该是听话人。) 102.记者赶到李婉芬生前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耳濡目染了许多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了解到这位平民艺术家的许多东西。(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换成“耳闻目睹”。)

103.对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连篇累牍的报道,使广大读者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贬义。)

104.我家近旁新开设了一间连锁店,货架上各种日用品济济一堂,品类齐全,货美价廉,很受顾客欢迎。(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一般人多,更不能形容商品。)

105.有人说他们两个是莫逆之交,其实他们的感情一向就很好。(莫逆之交,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据文意,是说感情不好。)

106.中学生应遵守中学生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改为“名副其实”。)

- 11 125.以前没有看过卓别林的喜剧,今天看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不用于消除烦恼。)

126.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五十周年之际,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在神州大地上重新引起轩然大波。(轩然大波,见96。)

127.俄罗斯专家建议,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查找制造白色粉末的来源,而不是盲目地去围堵浩如烟海的各种邮件 。(浩如烟海,见2) 128.《家庭现场救急软件》用了近500幅插图,动画及AVI小电影,演示了各种自救与互救的方法,让您身临其境,体会在关键时刻如何妙手回春.(“身临其境”前面要加“有如”。妙手回春,指医生医术高明。不指自救。) 129.受到称赞,不应趾高气扬;受到批评,也不应该俯首贴耳。(俯首贴耳,十分听话,奴气十足。与语境不符。应改为“灰心丧气”。)

130.精明的商家早就意识到,中国加入WTO以后,竞争不可避免,一旦陷入被动后再临渊羡鱼,就为时已晚。(临渊羡鱼,比喻有欲望,想得到某种东西,但却没有实际行动。与语境不符。) 131.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精神,倾注着强烈的爱恨,读起来楚楚动人 有很强的感染力。(楚楚动人,姿态娇柔、秀美,形容女子或柔媚的景物。不形容文章动人。) 132.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一触即发,谁将力挫群雄,登上盟主宝座,正在球迷中展开“论战”。(一触即发,比喻形势紧张,马上要发生严重的事件。足球赛当然不是严重的事件。) 133.近些年来,欧洲各国的极右翼势力如雨后春笋,发展势迅猛,勒庞在今年的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胜出就说明了这一点。(雨后春笋,比喻美好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极右翼势力不是美好事物。)

134.这场来势凶猛的“技术革命运动”,自80年代中期开始,年年方兴未艾,直到九三年后才式微渐止。(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意思用对了,但只能指说话时的状态,与“年年”有矛盾。) 135.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政协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畅所欲言,表现出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贬义。) 136.影片中著名演员唐国强将长征路上的毛泽东演得栩栩如生,形似神更似。(见22说明) 137.有时书中人物的命运,引起我的丰富联想,我凝视着窗外的蓝天,不免出神入化。(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与“出神”毫不相干。)

138.如果你能身临其境地替小王想一想,你就会同情他的遭遇,不会对他这样求全责备了。(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应换为“设身处地”。)

139.向农民打白条,这种现象方兴未艾,对此国务院及时发出通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收到预期的效果。(方兴未艾,褒义。这里用于贬义。) 140.《苹果日报》在香港引起报业大战,杀的人仰马翻,天昏地暗,风声鹤唳。(风声鹤唳,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常与“草木皆兵”连用。不能用来形容战斗激烈。)

141.语文教师的作用正是要设法把学生带入作品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感同身受,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专用于代替别人表示感谢。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142.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气宇轩昂,形容人很有气概。不能形容建筑物。)

143.仅仅靠一双脚板,一块块地搜集,很难包揽天下的奇石,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

- 13 160.五一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新区大道上人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接踵而至”形容一个接一个来到,虽有人多的意思,但前文有“人流如潮” ,构成“人流„„接踵而至的搭配,就不妥了。)

161.小王真是不可理喻,尽管这道题老师讲了多遍,但是小王还是做错了。(“不可理喻”有极端蛮横、极端愚昧、不讲道理的意思。不合语境。) 162.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社会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相连,侧重同甘共苦。表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该用“息息相关”。)

163.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目无全牛”出自《庖丁解牛》,形容技艺高超,动作纯熟。与“忽视整体利益”没有联系。) 164.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青出于蓝,是完全可能的。(“青出于蓝”意思是学生超过老师。不适合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关系。) 165.关于十大杰出青年的报道连篇累牍,读者却对一个“平常英雄”格外关心。(“连篇累牍”贬义,批评文章过多过滥,句中对十大杰出青年的报道并无批评之意。)

166.今年夏天的文坛热闹非凡,文学出版界沸沸扬扬,名家小将的作品纷纷出手。(沸沸扬扬,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不形容场面热闹。)

167.巴以冲突不断升级,中东局势充满变数,令许多旅游者和投资者退避三舍。(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不用于躲避灾难。) 168.如果对于中国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褒义。换为“置若罔闻”。) 169.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中需要提倡,其他行业活动中也该提倡。(与人为善,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不指“文明礼貌,和气待人”。) 170.他先是反复思考,认真研究材料,然后执笔成文,行文如高山流水自然流畅,受到人们一致好评。(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不形容自然流畅。) 171.走进这个新开发的景区,只见瀑布叠挂,溪水纵横,飞短流长,甚是壮观。(飞短流长,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不能形容瀑布。) 172.今年冬天,福建闽侯旗山出现了难能可贵的雾凇奇观。(难能可贵,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用于表扬人。不能用于赞美景物。)

173.对于发生在校园的事情,同学们虽然耳熟能详,但因为缺乏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所以往往熟视无睹。(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校园里的事,同学们更多是亲身经历和目睹的。) 174.目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条分缕析,教师过分的讲解,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条分缕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褒义。不是弊端。)

175.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可以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首鼠两端,犹豫不决。不表示意见不合。)

In the modern time, mainly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oshan steel industry is the speed development by leaps and bounds, and have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upstream, but also face factors of production such as energy, raw material cost, continuously high indirectly

- 15

高考复习讲义成语误用

高考成语误用

高考成语误用——褒贬误用

高考误用成语60例

【高考专题复习】容易误用的成语

高考成语复习分类之对象误用类

高考语文中成语误用类型归类复习

高考成语复习

高考成语复习

高考成语褒贬误用导学案

面对高考高考复习讲义成语误用
《面对高考高考复习讲义成语误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考成语误用 讲义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