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与读书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1: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北大:大学与读书

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张德明

首先感谢北大出版社博雅文库组织了这个微信读书会,感谢各位在线的书友们!希望我们能度过一个愉快的晚上。说老实话,我有点诚惶诚恐。我觉得为我的一本小书这么多朋友从天南海北赶来,有点受宠若惊。这种形式的发言我还是第一次。之前在电台做过一个讲座,面对的是一片虚空。今天面对的是既实又虚的朋友,有种穿越的感觉,好像是在星际漫游。于是我就想,一本书,是一堆文字,然后是一朵虚拟的云,把一滴滴的雨滴汇集在了一起。于是我们就开始聊天了。那么,人存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是否只是一堆话语?

还有,这种形式让我很不习惯,微信上发言每次只能说六十秒。于是我就得不断重新按键。我本来想先把文字写好,一段段发上来。主持人说希望我尽量用口头讲。记得钱钟书先生说过,要吃鸡蛋,不必见生蛋的那只母鸡的面。现在你们退而求其次,见不到母鸡,想听听母鸡的叫声。契诃夫说过,所有的狗都应该叫,无论大狗还是小狗,就按照上帝赋予它们的嗓音叫吧。那我就在这儿叫上几声吧。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主持人给我定的主题是谈谈读书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好,也很重要。我们现在面临一个知识爆炸、信息密集、价值多元的时代,新入学的同学很容易迷失自我。如何在有限的三四年时间里把握自己的方向,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想把它归结为三个相关的问题: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读书首先要确定一个目标。目标决定态度,目标和态度决定了所读的内容和方法。从高到低排列,我觉得,读书的目的和态度大概可分三类。最高的读书境 1 界是为发现自我、完善自性而读;其次是为求职谋生、敬业工作而读;第三是为扩展知识面、满足好奇心而读。先声明一下,这里没有厚此薄彼的价值评判,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和现有条件,设定自己的读书目标。当然,这三种目标和态度完全可以统一在同一个读书人身上,根据年龄、职业和兴趣爱好的变化而相应地调整比例,分配时间。

不过,我想告诫刚入学的年轻学子的是,一开头就应该把自己读书的目标定得高远一些,开阔一些。《易经》中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那么,取法乎下呢,只能是“仅得其无”了。英语中有句话,也可供我们思考,“you are what your reading”,意思是“你读什么样的书,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与上述三种目标相应,书大致也可分三类。第一类是修身书,第二类是专业书,第三类是怡情书。这三类书都很重要,都应该读。人心如一棵树,树要活下来,且活得枝繁叶茂、花美果实,不但得有天上的阳光雨露润泽,还得自己时时照料,不断浇水,施肥,整枝,修剪。修身之书就是源头的活水,必须每天浇。专业之书就是施肥,隔一段时间就得更新。怡情之书就是雨露,时时润泽性灵。这样,人才能活得好,且活得有意思、有趣味。

与目标、态度和内容相应,读书的方法大致也可分三种。

第一种是精读,同一本书天天读,反复读,一个词语不弄清,不往下看。今天不懂的明天继续读。不急于往前读,而是时时往回读。这可能有点烦。但耐烦是读书的必修课。这一关通不过,谈不上真读书。这一关打通了,读书的趣味就出来了。孔子是真懂读书的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精读的时间不在多,而在持之以恒,其目的在于养德,养德的目的是让自己日新月异的进步。进步这个词现在已经被遗忘了,我读小学的时候,墙上贴的毛主席语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很好,现在也还有用。

第二是泛读,用大段时间,充实自己,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否则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谋生。

第三是懒读。临睡前可以随意浏览一些诗词、哲学、小说之类,目的是为了 2 丰富生活乐趣,增加生活情趣。

哪些书应该精读?一是修身之书、二是修业之书。新入学的同学,我个人建议,首先精读《大学》(可读朱熹《四书集注》本,比较简明),读此书的目的有二点,一是明白人生中什么最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甚至是不重要的(“物有本末”);二是知道做学问和做事情的先后次序(“事有终始”)。把这最基本的两点弄清楚了,就基本入门了(“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修业之书是指专业书,每门学科都会有一些入门书,概要地讲述本学科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对象和方法等,这些基础的东西非常重要,犹如种子,后面的枝叶和花果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一定要精读,每个概念、术语,以及它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搞得明明白白,一个都不放过。打下扎实的基础,学业才能不断精进。

下面谈一下做学问的基本门径,我把它分为两个基本面,十个押韵的字,便于记忆,也可以叫做十字诀。这两个基本面,一是道德修养方面的,二是方法论方面的。用气功术语说,这是安身立命的任督二脉。这二脉打通了,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无往而不能。

先说第一个基本面。概括为五个字。诚。敬。正。沉。恒。

诚。这是做学问的入德之基。在社会上做事讲究诚信,在大学里做学问强调诚实。不弄虚作假,不臆想猜测,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夸大事实,不打诳语。读书也是如此,首先心要诚,目标要明确,态度要端正。因为前面说过了,目标决定态度,态度决定内容和方法。

敬。即敬业。敬与诚相关。诚是里,敬是表。诚是内心的态度,敬则是外在表现。比如,读书的时候,小到标点符号,中到句子段落,大到篇章结构,一个引文出处都不放过。写论文的时候,用心构思,反复推敲,尊敬前辈学人的研究成果,尊重同辈同行的学术观点,非有确凿证据不轻易推翻现有结论。

正。即公正。首先做到不曲学阿世。”学问乃天下公器”,非某个党派、门派或利益集团谋私利的工具。其次要消除个人的偏见、成见、定见、前见,尽可能客观公正地对待所读的书,所研究的对象。用萧公权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要“以学心读,以平心取,以公心述”。

3 沉。沉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沉稳。要沉得住气,稳扎稳打,低调精进,虚心阅读,耐心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先读懂,听懂,之后才发表自己的看法。年轻人刚刚入校门,要时时铭记《易经》的教诲,上九“潜龙勿用”,沉潜下去,沉稳下来,不要着急,犹如闭关修炼,过了这一关,自有“飞龙在天“之日。第二是沉静。戒骄戒噪。不要一开头就想发文章,出成果。要知道世上一切原创性成果,无不是研究者多年来安静思考,不断实验和试错的结果,而不会是一时的喧哗骚动和夸夸其谈的产物。《庄子·在宥》说,要“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一般简化为 “渊默雷声\")就是指静思多年,突然开悟,发出自己响亮的声音,震惊了世人。

恒。读书一定要有恒。修身之书必须每日读,就像浇花一样,心才能像曾国藩所说的“活活泼地”。而且最好是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养成阅读习惯。习惯成自然。大学期间读,毕业工作之后也读。空闲时读,忙碌时抽空也读。要做到一日不读全身不舒服,到这个境界,你的学问就到家了。即使不以研究为业,养成有恒的习惯,做任何事情都一定会成功。

以上五字,可以说是任脉,主要着眼于学术道德的自我修养方面。换个角度,再说督脉,讲讲方法论问题。做学问,当然得讲求方法,方法就是路径、工具和步骤 。每门学科在长期积累中都形成了一些本学科的方法论。撮其大要,也可归为以下五个字。宏。精。深。勤。新。

宏。即宏大。视野要放宽,放远,王国维引用过宋代晏殊《蝶恋花》中的一句词,想必大家都记得,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个境界多么开阔!所以,进大学后,首先要开阔眼界,不要做井底之蛙,只不要只关注狭窄的专业领域,看到自己眼皮底下的那一点东西。要知道学问之道都是相通的,越是博学,就越是多才,就越有创造力。这从心理科学上也能得到证明,神经突触中的暂时联系越多,兴奋越多,创造的火花就爆发得越多,创意也就层出不穷。

精。指的是在微观上,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无论是读书,还是做事,都要细致,细心,细密。要知道,无论读什么学科,做什么事情,想得到一点原创性的成果,都必须从细节入手,才能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西方人说,魔鬼 4 也在细节中,上帝在细节中,也是这个道理。打个比方,宏,犹如望远镜;精,有如显微镜。有了这两个镜子后,既能站得高,望得远,又能看得细,看得透。

深。抓住一个问题就深究下去,不要浅尝辄止,沾沾自喜。要多问自己为什么,多向老师讨教,多和同学讨论,把问题钻研透彻。当然在深入下去的同时,也要能够跳出来,把细节问题提升到理论高度,不能钻牛角尖,陷于细节问题出不来。

勤。聪明人要做笨功夫才有出息。如何勤?一是勤于记笔记。罗兰.巴特说,懒惰的读者在书上划记号,勤奋的读者做笔记。二是勤于写作。有一点感想就写下来。因为写跟说不一样,说比较随意,容易散漫无边。要把说的写下来,就得选择字句,反复推敲,这就使思路更加清晰,思维更加缜密。已故词学专家、浙江中文系的夏承焘先生总结自己做学问的经验,就是一个“笨”字。用笨办法,下笨功夫。在谈到如何做笔记时,先生将自己的体例概括成三个字,“小”——用小本子记; “少”——记笔记要勤且精简; “了”——要透彻理解。先生正是以此为信念,在词学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现在电脑时代用不着手写笔记或做卡片,可以利用WORD文档中的功能,把收集来的信息归类存档,随时查阅,激发灵感。

新。时时更新自己的理论框架,视野和方法,紧紧抓住本学科发展主流和前沿问题,但同时保持独立思考,自由思想,不随波遂流,不跟大潮走,否则自己成了“平庸的恶”的工具还不自知。

其实这十个字也没什么新意,都是些正确的废话。无非这些老生常谈是我自己通过读书、思考、感悟总结出来的,但我自己不能说已经完全做到了。所谓“悟道容易践道难”,知道道理是什么,但不见得就做得到。越是简单的事情越难做到,幼儿园小朋友能做到的事情,大人反而做不到,这种事情多了去了。所以,得沉下心来,好好读书,找好的老师,时时给自己耳提面命,才能不断进步。但关键是,你自己想不想这么做。如果自己不想要好,你进再好的大学也是没用的,遇见再好的老师也是会错过的。

最后发歪诗二首。第一首是即兴写的,描述了我对这次读书会的印象。第二 5 首是昨天在准备发言稿时写的,讲了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与大家共勉。

金秋博雅读书会, 地北天南微友来。 一朵虚云聚人气, 三百孤心共敞开。 话语汩汨若水流, 答问频频撞灵台。 众声喧哗若交响, 和而不同大音赅。

志存高远广开址, 缜密寻理细辨析。 诚敬读书循正道, 沉潜思考多存疑。 初心不改莫逐流, 大道周行自有时。 但等秋高瓜蒂落, 雷声渊默动天池。

[注] :当晚参加北大出版社乐读会的微友共309人,取其整数故曰“三百”。

许淑芳:大学怎么读

张老师好!主办方的各位老师好!各位相识的不相识的朋友,大家晚上好! 我是许淑芳,张德明教授的学生。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参加这样一次网上读书会,这个形式很新颖,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初体验。从占星学上说,目前正是水星逆 6 行时间,不太适合沟通,电子产品的运行也容易出状况,所以我很期待今晚的混乱。因为混乱之中才会有碰撞,才会有思想火花。

北大组织方设定的话题是“大学怎么读”,刚才我的导师已经把这个话题讲得很深刻很生动。不过,张老师刚刚说了,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所以我现在就以小狗的身份叫几声吧。

根据我的理解,“大学怎么读”大概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广义的,就是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如何读大学;第二层是狭义的,就是大学里如何阅读。我现在就这两个方面谈一谈我的初浅体会。

为了准备这个发言,今天下午我回忆了一下自己的大学时光。我是1992年进入大学的,感觉已经很遥远,回忆起来就像打捞一艘沉船。我试图从自己的大学生活中找到一些经验跟大家分享,结果痛心疾首,找出来的大多是教训。所以,我今晚主要是结合我的教训和少量经验,以及这十多年来从事教学工作的所见所闻,跟大家谈谈如何度过大学时光会比较有意义,以及该怎样阅读。因为此次活动的动因是《蒙田的猫》这本书,所以我在谈话中也会兼及张老师其人其著。

先谈第一方面,如何度过大学时光。

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知道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以后准备追求什么。突然感觉这个问题很熟悉,浙江大学的老校长竺可桢曾经这么问过。这个问题的确非常好,应当经常问,弄清楚这两问是教育的基本目的。我们生活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初中、高中可能没什么办法,选择面不大,你总是在努力考上更好的学校。但是上了大学以后相对来说,自由度还是比较大的,你学习的主要目标不应该是获得学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我、确认自我。

每个人都是特殊个体,不要因为别人考研你也考研,别人出国你也出国,这种盲从是对自己的不道德。我在美国访学期间认识了很多中国留学生,毫不夸张地说,我觉得他们当中一半以上是不适合出国的。性格内向,语言能力差,在那边学了三年,购物点菜都有困难,课堂发言更是不行了,所以我感觉纯粹是浪费青春。这部分同学如果在国内发展,可能结交了很多朋友,开启了自己的事业,心理上也不至于那么自卑。那这些人是怎么出国的呢?是什么使他们出了国?很 7 大程度上是父母的虚荣心,觉得孩子出国就很有面子,但更重要的还是自己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把握,不知道自己的天赋、价值所在。

我自己也一样。我大学毕业时看成绩单,除了一门课(国学大师徐步奎先生的课,似乎有很多同学补考),其他课程分数都很高。这个一点不值得炫耀,因为这只能说明我当时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比如一些大学生素质指导课程,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可我竟努力考了九十多,实在是不应该的。我还记得那时候寒风中提着热水瓶去打水,都在背诵“农村分田到户的十大好处”,现在想起来是没有意义的。张老师常说:“人生除了规定动作,还有自选动作。”他在《蒙田的猫》这本随笔集里也写到了这一点。的确如此,没有自选动作的人生,不会有自己风格化的生存。而我们当中大多数人,一辈子只是疲于完成规定动作。

第二点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在大学里要跟老师结交朋友。我们通常都会跟同学交朋友,这也是很重要的。同窗共读,把酒言欢,互相砥砺思想、激发智慧,这样的大学生活,质量会比较高。但同时也应当跟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交朋友,因为我们光光从课程讲授中向老师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言传不如身教,在课堂上我们对老师的认识很片面、很有限。古希腊同性恋文化十分发达,其实我感觉当时年轻男子和年长男子之间那种超越友谊的交往更像是一种必要的成人仪式,对双方都很有益。孔子那个时代也是,老师跟学生朝夕相处,只有这样才能从老师身上学到最具体、本质的东西。所以,老师会知道宰予昼寝,学生会知道老师“食不语,寝不言”。

我非常有幸在大学期间就跟张老师有较多接触。张老师书中写的很多内容,都是我平时听他谈起过的。比如,书中写到凯鲁亚克,凯鲁亚克说:“因为我一贫如洗,所以我拥有一切。”张老师把这句话反过来阐释,说:“因为我拥有太多,所以我一无所有。”很早的时候,大概十多年前,我在闲谈中问张老师:“您觉得幸福是什么?”张老师说他觉得幸福是当年住在筒子楼一无所有。由此可知,老师书中的这些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并非一时兴起,随口说说。

大学生活中还有很多重要内容,比如说多听讲座,多谈恋爱(如果你有机会的话),等等。但我的发言时间是十五分钟,所以我现在略过这些,赶快过渡到 8 第二个话题:关于如何阅读。

第一点,本科阶段读书,我感觉不应限定范围,要读得博杂。博杂地、无功利地读书是很有趣味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读书信条便是“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她父亲教导她的)我们在书中读到一些别人不知道的典故,就会像挖到富矿一样幸福。我大学时读叔本华日记,日记中记录了很多哲学思索和读书心得,但有一天叔本华突然写:“老妪死,心欢喜。”一位老太太死了,这位悲观主义哲学家高兴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后来我查阅了叔本华传记,方知叔本华曾跟一位女房客吵架,争吵中他推了房客一把,房客把他告上法庭,法庭判他赡养房客终生,而这位房客大婶居然又活了三十多年,活成了老妪。所以,老太太一去世,叔本华就高兴了。在海涅的《浪漫派》这本书当中,也记录了这件**,谈到歌德为替叔本华解除困境,还曾出面找大婶斡旋。然而,未果。想起这则日记,就挺喜欢叔本华了,因为这符合人性。我导师这本书里也记录了很多类似的阅读体验。比如说,他写到纳博科夫。纳博科夫曾说他的祖上远亲是成吉思汗,又说自己的名字“Nobokov”的发音是“no bow cough”,即“别弯腰咳嗽”之意。这些小片段可能没有谈什么人生大道理,但其中蕴含的是温暖、私密、独特的读书乐趣。

第二点,读书要勤,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曾国藩说:“一勤天下无难事”。杨绛在答一位读者的信中也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很有道理。书对人的浸润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可谓“润人细无声”。一个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一天没书读比一天没饭吃更让人难熬。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对镜觉面目可憎。”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勤于读书能使你面目可爱。有些同学读书读到大学毕业亲戚朋友都不太认识你了,原因之一就是读书改变了你的模样。张老师曾说要试行一个考试办法,就是让每位同学开学时拍一张照片,期末再拍一张,两相比较,给学生打成绩。这个想法并非荒诞不经、前无古人,林语堂当年就曾试过看面相打分。然而,在大家不讲究读书只讲究美容的环境里,看面相打分的可行性又要存疑了。

第三点,读书要做笔记。人的记忆力是靠不住的,钱钟书先生记忆力特别好, 9 当年横扫清华图书馆。吴宓先生有什么资料找不到出处,钱先生能报出页码,所以吴宓夸赞他是“人中之龙”。但我们在杨绛写钱钟书如何读书的文章里可以看到,钱先生记笔记十分认真,生前留下的笔记有好几十箱,杨绛说他做一遍读书笔记的时间是读这本书的时间的两倍。现在我们做笔记的条件比钱先生那时候更好了,你在电脑上做笔记,不会发霉,不会被虫咬,不需要太阳好的日子搬出去晒,重要的是搜索、使用起来特别方便。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去芜存菁,把博杂的知识条理化的过程。张老师也是一位很勤于记笔记的学者,他的口袋里、手机里、电脑里都是读书笔记。有一天晚上我们几个人相约去爬山,谈到德里达,有一个问题谈得不够清楚,张老师随手从口袋里摸出他的笔记来查证,让我又佩服又惭愧。我自己读书是享乐型的,笔记做得很少,这一点需要改正。读了一本让人拍案叫绝的好书,却没有记笔记,就像去了一趟金山,却没有捡回一颗金子。

第四点,读书要写感想。如果说读书是跟前人协商,那么写作是跟自己协商。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我们的认识才能深化,才能把感性的乐趣上升为思想的乐趣,使博杂的阅读逐步走向专精,才能联系自己的人生,最终开启智慧,洞明事理,形成一套独特的人生观,锻造出属于自己的定海神针。

我就讲这些,耽误大家时间了。

谢谢大家!谢谢主办方!附:关于马良微友问的“当下中国文坛是否缺乏现实主义创作,是否缺乏活力和责任感”的问题,我做的补充:

对张老师刚才的回答,我做一点补充。张老师说得很对,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对现实的反映往往不是直接的。我想引一则古希腊神话来说明这个问题。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蛇发女妖美杜莎,她的眼睛闪着寒光,任何人看她一眼就会变成石头。我们不妨把美杜莎眼里的寒光看作冷酷的现实。后来,英雄柏尔修斯杀死了美杜莎。那么,这里有个技术困境:柏尔修斯是怎么杀死美杜莎的?他要命中目标,必须看美杜莎,可是如果他看了美杜莎,他就会石化,就无法杀死美杜莎。柏尔修斯解决困境的方法是:不直接看美杜莎,而是通过雅典娜赠送他的铜盾看美杜莎,然后击中目标。在战斗中,盾牌是用来保护自己的。 10 在这则故事中,这面盾牌起到了镜子的作用。文学和其他艺术跟现实之间的关系,正如这面镜子,通过迂回地反映现实,进而解决现实问题。

林晓莜:走心过肺,一针见髓

按照议程,应该谈谈对“大学与读书”这个话题的认识。但自认这方面的认识乏善可陈,怕说不好,也不好说。转念一想,不如结合这本书的个人阅读体验,似乎也容易谈一些。

《蒙田的猫》一书在张老师赠我之前,已买下十本送人。受赠者当中有听过他课毕业了的学生,也有立志想要成为他弟子的人。我对他们说,这本书既不是昔日的教案,也不是考研的资料,而是一个叫做“秋水散人”的文字肖像。

于我,这张肖像画既熟悉又陌生。其一,书中内容已在网上打过照面,此番改头换面,集结成纸质版出版,倒是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篇章和篇章之间隐而不见的踪迹,相比网上阅读,还原了文字的“灵氛”,获得了可贵的“陌生化”。其二,作为他的学生,书中有些观点在写下来之前,已经听到过,本不该算新鲜,但仔细体会一下,还是可以发现书写和听闻的不同。言说时,说者更重“意”,意动而词不动,书写则斟酌了词句,兼顾“表”,意词互动,体现出写书人的笔力,表了,也达了。

陌生而不惊讶,熟悉而不生厌,老张保留了顽童和智叟的诗性张力。他将学术的思辨化为生活中的嗅觉,以“一”进“十”,又将生活的礼遇转为学术的味觉,化“十”为“一”。一个“一”,一个“十”,他一人办到,成了“仕”,而我们多为少味觉、缺嗅觉的硕士和博士。

他有这样的感悟与感官,在于他“走心过肺”,这在当今多少有些“没心没肺”,甚至被外界贬为“狼心狗肺”的学术圈里已不多见。老张的态度来源于他的温度。这在此书最后一章中体现得尤为自然,也更明晰。最后一章取名“散穗遗粒”,而非“牙慧”,在我看来是咀嚼之后,自我思想的再度结晶,是在自家田地里的特产。这种特产也在齐奥朗、帕斯卡尔,木心等人的花园中以不同样貌 11 出现过。虽有些篇章的源头来自他人,但老张关心的是它与自我的关联,此为“走心”,另外,作者似乎也特别在意如何将这些优雅地吐纳出来,此为“过肺”。这番新陈代谢使得散落的结晶体兼具自我的饱满。如就内容来看,称之为人文情怀也不为过。我更在意的是这些云淡风轻的表达背后,书写者寻词择句时咬牙切齿般的努力,词语提纯思想,思想烹煮文字,老张的文字不仅一针见血,更一针见髓。只不过若去掉文章中“我觉得”、“我认为”这样的自我迹象,文字则会显得更为锋利,因为这些思想已经伴随着思索与表达无声无息地沾染上了自我的痕迹。

好奇但不大惊小怪,求索而不迷失自我,走心但不记恨,过肺而不吐槽,老张的文字向来人到心到,心到思涌,思到词达,词至而意尽。这或许是当代在大学读书的人逐渐丧失的能力。

感谢大家抽空听我胡诌一通,接下来送给大家一些福利,这些内容似乎没有收入这本书,但对我来说特别受用,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老张曾对我们几个学生说,做学问有三个步骤。第一,要“学着说”,第二要“接着说”,最后才轮到“自己说”。在大学读书和生活都可参照。学着说,实则是“敬”,对他人的敬畏;接着说,其实是“进”对自我的精进;自己说,本质上就是“尽”,尽情,尽兴,尽力。敬畏之后才会目中留人,继而展开对话,最后才能建构自我,尽情享受自我。

同样,对于写文章,尤其是写人文类的文章,老张也对我们说要遵循四个“C”:一开始要有Common sense (常识),其次要有Common ground (共同的立场),接着是方法论Close reading(细读),最终,文章的目的是为了Community(共同体)。这是老张惯有的经验总结特点,他常常能提纯出一个关键词,并且抓住其共同特点(或有共同的字母,或共同的音韵)进行普及,一来是让人容易记住,二来则冥冥之中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关联,可供接受者举一反三。以此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写文章其实是四个“S”:一开始就吐露自我的功利目的,达成Self sense。其次是迫不及待降临自己的Sole ground,急待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独领风骚,具有特有的价值。继而在阅读时,进行Selective reading,只 12 读自己觉得有用的部分,削文本的足适理论的履。最后也只能达到Seldom conclusion。值得指出的是,以上四个“S”是我在老张四个“C”的基础上反思出来的,老张并没有这么说,这也恰好说明老张观点的普遍性以及对人的启迪和反思作用。

老张称自己为“秋水散人”,他生活得闲散,但闲散背后则是“三心俱到”。他对我们说,人这一天要做到:养心、用心、散心。心在用前,需养,用过之后,要散,善待心灵,也是就是在善待自己,这大概就是散人之所以能散得起来的本钱。在我看来,散人不仅是闲散,更像是一面棱镜,将生活、学习和学问的光汇聚在一起,荡涤掉期间的纷纷扰扰,散射出这三者互为肌肤相亲的多彩光芒,现在他就在书中,在对话中,将这些色彩斑斓的光温暖地散布在我们身上。

姚建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以审美态度读书

张老师、北大出版社的各位朋友,还有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各位同道、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我提醒一下,在这儿咱们都是师生,所以不要称呼任何头衔和职务,谢谢!不好意思啊。)

我今天其实也是受命来这儿凑个热闹,没有做认真的准备。可能讲得比较凌乱,要请大家多原谅。前面,张老师,还有张老师的两位高足,以及于老师,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了很好的读书的体会、经验,还有观影的经验和体会,这些我都很赞成。而且我本人也从上面几位老师的发言中学到了不少。在这里,我要先向他们表示感谢。因为现在时间已经很晚了,我想就简单地讲四点我个人的粗浅体会。第一,我觉得读书要有一种审美的态度;第

二、要有会通中外的气度和视野;第

三、要有一种敢于质疑与批判的精神;第

四、要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问题。

首先说第一点,就是要怀着审美的态度去读书。其实前面张老师,还包括他的高足许淑芳老师,也谈过这个问题。怀着审美的态度去读书,就是要抱着一种无功利的心态去读书。为什么这样讲呢?特别是对于咱们在大学阶段的同学来 13 说,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态度。因为今天这个时代,大家都能感觉到,我们正处于一个商潮涌动、物欲奔流的时候。在大学校园里面来讲,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的安静,还是有我们原来所讲的象牙塔的氛围。在大学里面,你可以心无旁骛地去读书,也比较少私心杂念,不用为衣食而奔走。这样的一种生存与读书环境,就决定着你可以,而且应该抱着一种审美的、无功利的态度去读书。我的这点想法,当然也是在与我的师友们交流之后获得的粗浅体会。而且是从进入大学到参加工作之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对比,我发现这一点越来越宝贵。我相信大家今后对此也会有各自的体会。等你们参加工作之后,你要忙于教学,你要带学生,你要撰写论文,你要去参加学术会议,要做各种杂事;而且你的身份也会发生各种变化:譬如,你在读书的时候,你是一个纯粹的学生,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之后,这个角色或者说身份就会发生变化,使你往往就没有办法安下心来去读书。而且有的时候,你往往是为了要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而临时找几本书来读。到那个时候,你就没有办法去从容地、怀着一种审美的、无功利的心态去按照你的兴趣拓展、在某一个领域里面去深挖、去沉潜。

其次,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有一种会通中外的视野和气度。在这个方面,我们今天的主讲人张德明教授为大家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我也非常感谢张老师把他最新的著作《蒙田的猫》赠送给了我。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就是与我刚才要讲的第二点密切相关的《〈无限的清单〉与失落的清单》。他在这篇文章中讲到了欧美文学史上一个列清单的传统。张老师对于这个列清单的传统的思考,是从艾柯的一本题为《无限的清单》的书里面引出的话题。而列清单的这个传统,主要是存在于西方文化之中。但是,张老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特别提醒大家去注意,在咱们中国自己的文学史里面,有没有这样的传统?他在做这样的思考的时候,视野是非常开阔的。他从诗经所使用的赋的手法和汉赋讲起,往下一直讲到了咱们的唐宋诗词,接下来又讲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还将视野延伸到了少数民族的史诗之中。这样一来,就把中外打通起来了。这一点,也是我在给自己的本科生教书的时候,对他们提出的一个建议,也就是说,要他们具有一种会通中外的视野和气度。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你得 14 要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你得要知道你思考的深度已经触及到了世界思想史的哪一个领域之中。只有保持这种敏锐的中外会通的视角,那我们才会把书读活了,从而也才能获得一种宏大的视野。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论述,只提一些轮廓式的、粗线条的看法,这是要再次请大家原谅的。

第三,要有一种敢于质疑与批判的精神。这种质疑与批判的精神,其实也就是要在我们读书的过程中、思考的过程中,保持一种独立的精神。这一点,咱们的往哲先贤已经发表过很好的见解。比如说,从西方来讲,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经说过一句广为引用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想,在场的诸位老师对此都是非常熟悉的。我们中国古人也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当你的书读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应该要对书本中那些相沿成习的观点和见解保持一定的警惕。如果你觉得书中的某些观点和见解与你自己的思考不一致时,你就要敢于去发问。由这样的发问出发,你就可能会获得最新的一些启发。然后,你如果往下去探究,就会形成你自己的独立思考,并由此获得自己独特的创见或发明。

第四,要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我想,对于咱们在场的各位老师和同学来说,其实对此都深有体会。当我们的阅读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开始认真去琢磨我们自己的兴趣点和自己打算努力的方向。比如说,要认真地去思考自己有可能在哪个或哪些方面取得收获?这个时候,沿着你的兴趣点去深入地挖掘,就有望形成你自己思考问题的深度。与此同时,要打通不同的学科门类,不要人为地设立界限,不要将视野局限于自己所熟悉的一亩三分地,而应该广泛涉猎、触类旁通。我们所谓博,大体上与古人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追求是一致的。说到底,处理专与博之关系,差不多等于处理好“求甚解”与“不求甚解”的关系。这个方面,谈的人已经很多了,我就不往下细说了。

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所谓读书经验,就是以上四个方面。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展开阐阐述。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多多批评。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对微信的使用不熟悉,说得有点凌乱,请大家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15 于冬云(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闲话观影的口味和品位大学时代看电影,是一种与个人的艺术产品消费口味和欣赏品位相关的文化活动。

早在1936年,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就指出,在机械复制时代,大众对传统艺术作品(如绘画)和现代艺术产品(如电影)的审美接受方式是不同的,前者是专注凝神的方式,后者是娱乐消遣的方式。在此意义上,看电影是工业技术时代大众可以自主选择的一种艺术产品消费活动。观众选择看什么类型的电影,就像进了饭馆点什么菜,完全取决于个人口味偏好。看艺术片,还是商业片,是惊悚恐怖片,还是青春校园片,是西部牛仔片,还是东部都市片,全凭个人口味。口味不同是很自然的事情,无可厚非。

但是,看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产品消费活动,不仅关乎个人艺术口味,也体现出个人的艺术品位。本雅明在阐述观影的审美感受特点时还说过这样的话,在“观看电影画面时,人的联想活动立即就被画面的变化打断了。由此产生了电影的惊颤效果”。也就是说,看电影时,人们在视觉与听觉冲击带来的惊颤快感中消遣娱乐,不再进行紧张、专注的思考。而且,电影是一种大众共享的文化娱乐产品(他引用1927年的统计数据来说明这一点,一部较大规模的影片需要拥有900万人次才能盈利),这就意味着,看同一部电影的观众选择的是同样的消遣娱乐感受。德国的另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多诺在他的著作《启蒙辩证法》(1947年)对这种大众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文化工业作为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批量地制作和传播大众文化产品,通过娱乐的方式对大众进行欺骗和操纵。文化工业不断在向消费者许诺,又不断在欺骗消费者。它许诺说,要用情节和表演使人们快乐,而这个承诺却从没有真正兑现;实际上,所有的诺言都不过是一种幻觉:它能够确定的就是,它永远不会达到这一点。食客总得对菜单表示满意,所谓审美升华的秘密就在于,它所代表的是背弃的诺言。在此意义上,众口一味的观影选择是有丧失个性,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丧失独立的艺术审美追求的风险的。因此,大学时代 16 看电影,除了去看大众口味的电影,还要自觉地去学会欣赏小众电影,以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在我看来,所谓小众电影,就是那些满怀激情地关注现实人生的电影,像贾樟柯导演的《三峡好人》,执着地追求艺术审美理想的电影,像侯孝贤导演的《刺客聂隐娘》。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看这两部电影的个人感受。 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叙述的是现代化给三峡地区小人物带来的命运变化。电影的叙述线索是两对夫妻的感情关系。16年前,山西男人韩三明从人贩子手中买了四川女子幺妹为妻,后来,幺妹怀孕后被警察解救,回到老家奉节。韩三明带着妻子留下的地址便条来到三峡江边,寻找妻子和从未见过面的女儿。他从妻舅口中得知幺妹去了宜昌打工,于是,他决定加入江边拆迁的民工队伍,等待妻子和女儿的归来。与此同时,山西女护士沈虹也来到三峡江边,寻找失联两年的丈夫郭斌。这个寻找故事的结果是:已经嫁给船夫的被拐女人幺妹,决定还是跟对自己好的韩三明在一起;沈虹发现在外打拼的丈夫有外遇,选择与他和平分开。 《三峡好人》的叙事背景在渡船和拆迁的城市之间交替,由此将小人物裹挟进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既不是高大上,也不是白美甜,电影镜头不断地在这些相貌普通、神情木讷、赤膊露胸、衣衫汗湿、人生凌乱的小人物脸上长时间的定格,乍看起来节奏沉闷,细想却是导演引领观众去凝视这些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去思考中国当下的民生问题,去感受现代化进程中小人物的内心骚动,去倾听他们的人生诉求。除了画面普通,不见传奇景观,电影中穿插的音乐也是寻常百姓中流行的《老鼠爱大米》《满山红叶似彩霞》《酒干倘卖无》《好人一生平安》等歌曲,并非高雅音乐。电影结尾,昔日不合法的夫妻在温情中团聚,合法夫妻在经济大潮中平静分手,继续追求各自的未来。这样的电影让观众离开影院时内心起伏,把脸转向普通人的现实人生,进而去思考,去探求。侯孝贤导演的《刺客聂隐娘》则是一部与形式唯美的文艺片。电影是根据唐代传奇《聂隐娘》改编的,以黑白颜色开场,叙述聂隐娘受命刺杀藩王田季安,见其逗小儿玩耍不忍下手,但就在她转身离去之际,主公却拔剑追杀之。舒淇扮演的聂隐娘感觉敏锐,身手不凡,抓住飞剑,顺势扔回去。迅疾转身,眼神冷冽地射向主公,然后一言不发地离去。接下来,影片转为彩色, 17 在刀光剑影与女儿痴情间构成的情感张力中展开叙述。如同先拂去古书上的尘封,尔后带观众走进充满张力传奇世界。电影背景在美丽的山川河流和亭阁楼台之间切换,构图大多用长镜头、大远景,人物由近景现身,走向景色深处远处。人物如果是出现在室内,则活动在帘幕之后或烟雾之中。如同留白的中国画,人物只是意到,细节由观众去脑补。也许,看唐代传奇,就该是这样一种感觉。一切都在远处,却又是那么精致唯美:山川壮观美丽,影片从神农架、内蒙草原、台湾等多地取实景拍摄,令人震撼;人物情痴寡言宁静,侯道燕饱读诗书,演员台词仿文言文,少而精炼,据说女主角舒淇只有十几句台词;剑客术高却有道,聂隐娘最后归隐山野。电影的音乐也是高雅至极,中间有美人在景中轻抚古琴,结尾是两只羌管高低应和,伴随男女武侠高手走向美景深处。至此,一个遥远唯美的唐代女剑客传奇萦萦绕绕,在观众心中却之不去。电影叙事节奏缓慢,但却是木心所说的“从前慢”,并无拖沓的感觉。只要静心观赏,观众就会感受到唐代山川美景中出没的侠女传奇的艺术魅力。

据说,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和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上座率都不高。但是,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在追着商业大片品尝大众口味之惊颤快感的同时,还要学会去欣赏贾樟柯、侯孝贤等导演的电影所代表的人文关怀和艺术理想,以提升我们的艺术欣赏品位。

(以上文字根据微信线上读书会录音整理)

大学读书目录

大学读书报告

大学读书调查报告

大学如何读书

大学读书计划

《大学》读书报告

大学读书计划

大学读书报告

《大学》读书报告

大学读书报告

大学与读书
《大学与读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大学如何读书 大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