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河南中考作文试题解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21:41: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09年河南中考作文试题解析

200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逆耳忠言助我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呢?”“是为了让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啊。”橘子回答说。

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长成小瓣呢?是为了让我一个人独吃吗?”“不!”苹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够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一个题目是命题作文,字面简单,但内涵丰富。题目由“忠言逆耳利于行”活化而来。这是命题者的匠心所在,同时也给考生审题增加了难度。这个题目限定了文章的内容。乍一看很好写,但要出彩,却并不容易。 纵观考卷,以此题目行文的出现的较大失误有:

一、审题有偏差。所写虽为忠言,却并不逆耳,而是鼓励的、温暖的话

语等。文中无“我”,写的是别人在逆耳忠言下的改变。

二、所选材料平淡,内容较肤浅、单薄。

要写好这个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精心选材。所选材料必须是“逆耳”的“忠言”。材料要新鲜真

实,要源于生活,同时要力避雷同。

二、要写有“我”之文。有不少考生视野开阔,旁征博引,比如写邹忌

讽谏、魏征直言等,然而题目中明确要求写“助我行”,文中无“我”,所以得分不高。

三、要有真情实感。文中所写的一句或几句忠言必定曾带给自己震撼或

触动等,因此要用文字将这种影响生动传神地表达出来。

四、思维要创新,形式要新颖。千篇1律的文章很容易造成阅卷老师的

审美疲劳。文章要想得高分,就必须在“新”上下功夫。同是写历史题材,有位考生思维灵活,他开篇写道:“我,是唐太宗李世民……”这样,魏征的忠言助“我”行自然就水到渠成。也有的考生巧妙地运用题记、后记、小标题等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第二个题目是材料作文,如今的材料作文具有了话题作文的性质。它打破了审题的唯一性、立意的限制性个表达的单一性,给学生适度的写作自由。考生从材料中找出相关的写作话题即可展开行文。

由此材料引出的话题可以有“分享”、“奉献”、“牺牲”、“帮助”等。从考生得分情况看,这个题目比第一个题目好把握,得分要稍高一些。 以这个题目写作要求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出真情实感。要做到“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既可写大的题材,纵横古今;也可写小的题材,以小见大。考生也可发挥自己语言的优势,写成诗意盎然、文采飞扬的散文,也可写成大气磅礴、深刻精辟的议论文。

总之,把握住主题后此题目写作有很大的自由空间。

安徽省中考作文试题解析

济南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

河南中考作文试题最新完整版

中考作文解析

河南中考高分作文

河南中考语文作文

河南中考满分作文

河南中考优秀作文

河南中考材料作文

河南中考作文点评

河南中考作文试题解析
《河南中考作文试题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