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特殊教育学校常规管理细则

发布时间:2020-03-02 10:03: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响水镇韭菜沟小学 特殊教育常规管理细则

2014年3月

响水镇韭菜沟小学 特殊教育常规管理细则

一、认真备课

(一)熟悉大纲要求,深入专研教材,每学期开学前,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通晓全册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任务,弄清“双基”的具体内容,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研究各单元、章节在全书的地位和作用及内在联系,认真定好学期教学计划。

(二)全面了解学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知识缺漏,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建立学生学习的资料档案,以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三)认真选择教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要根据学科、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同时对采用的教具、提问的内容、板书的编排、实验的程序、作业的选择和布置等,作出周密的考虑,完成系统的设计,并以书面方式记录下来;教学程序要注重实效,不能搞形式;自然课还要备好演示实验。

(四)集思广益,坚持集体备课。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要在个人的基础上,由中心发言人先讲,进行集体备课,备内容、备教法、备练习,使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深度广度、作业布置等做到统一。

(五)超前备课,写好教案。应超前一周备课,按课时写成教案,教案内容必须写明教学目的要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合理、完整、重点难点突出,各个环节需要多少时间,复习提问的对象,事前均须确定。

二、认真上课

(一)目的明确。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并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二)讲授正确。要把规定的教学内容正确地传授给学生,思想教育寓于知识教学之中,教书育人,不能把 错误的思想和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重点突出。要在重点难点和疑点的地方下功夫,做到讲有重点,练有目的,精讲精练,防止面面俱到、贪多求全、主次不分的倾向。

(四)教法得当。要坚持正面教育,对后进学生不得歧视、讽刺体罚,不得随便停学生的课;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落实“双基”;重视并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坚决废止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五)语言生动。声音要洪亮,口齿清楚,抑扬顿挫;语言鲜明生动,层次清楚,有吸引力,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六)板书工整。板书用字要规范,内容要清楚,排列要整齐,能体现讲课的重点和过程。

(七)组织严密。要精心设计每堂课,做好课前一切准备。按时上课,组织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步骤,充分发挥40分钟的作用,使课堂教学获得最好的课堂效果;要准时下课,按时完成课时计划。

三、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一)学生作业应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布置和检查。

(二)作业的内容应服从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要让学生通过练习各种典型习题,巩固基本知识和概念,掌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步形成能力。设计作业要有针对性,不能脱离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不能给学生布置过多、过难的作业。

(三)弄清教材中作业安排的意图,并熟悉这些作业,以便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四)按教学计划的规定量,布置课外作业量。

五、六年级每天不超过一小时,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

二、三年级不超过30分钟,一年级不留书面作业。要注意各科作业分量的平衡,每天、每周各科作业分量的分配基本合理,学生负担适当。

(五)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指导学生按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解答的过程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格式要规范,不符合要求的要重做,鼓励独立思考和创造的精神。

(六)作业要及时认真批改。一般要在下一次讲授新课或布置作业前批改完上一次作业,以便及时评讲。批改作业要有记录,对于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对作业中的错误,应及时进行集体订正或个别订正,学生订正后的作业必须批改,作业批改一律记分,并签署批改日期。发现学生作业中的独特见解,要表扬鼓励。

四、认真辅导

(一)承认差别。学生学习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要因材施教,鼓励冒尖,帮助后进,培养合格人才。

(二)分类指导。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排队,针对不同程度采取不同形式进行课外辅导。对学习比较好的学生,除了完成正常作业外,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让他们自由选作,并在课外给予指导;对于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应该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他们的特长,要指导他们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协助他们搞一些科技活动,使他们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在某一方面获得更大进步;对于正常跟班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加强辅导,从抓常规,补基础入手,树立典型,鼓励进步。

(三)及时认真。发现学生有创见,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发现学生知识有缺漏,及时补课,随时了解每单元、每课时教学的效果,掌握学生的动态,对后进学生的辅导要特别热心、耐心。

(四)形式多样。辅导一般由教师对个别学生或小组采取答疑、补课、组织课外活动等形式进行。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加重学生负担。

五、认真考核

(一)积极参加考试制度改革,严格执行考试次数的规定。期中、期末原则上由教导处统一组织进行。它是学生成绩的主要依据,教师应组织考前复习,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考试,形成良好的学风、考风。

(二)认真出卷。出卷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基本要求题占701%,中等难题占20%,较高要求题目占10%;试题要注意保密。

(三)严格执行考场纪律。要认真监考,既维护考场纪律,又热情关怀学生,杜绝作弊。在考场上不做其它事,中途不离开考场,最后填好“考场记录”。

(四)准确做好阅卷评分。期中、期末考试阅卷评分一般由教导处组织进行,统一标准,流水作业。要准确批阅、评分,对有争议的答卷要集体研究判分。要做好“阅卷记录”为试卷分析提供素材。

(五)及时完成试卷分析和讲评。试卷分析不仅要统计数据,更要分析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对学生加强教育和指导,同时用以改进教学工作。

(六)评定学生成绩。学生各科学期成绩按平时、期中、期末“三三四”的比例评定,(学年成绩按每一学期、每二学期评定成绩以及格,则学年成绩给予及格)。学期成绩不及格,要组织在下学期开学前安排补考。

六、认真组织课外活动

(一)制定计划。要把开展课外活动列入教学工作要求之中,根据学校、班级课外活动的任务和要求,订出学科课外活动计划,以便在组织、内容、指导和经费等方面及早作准备。

(二)成立组织。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成立兴趣小组。

(三)内容恰当。活动的内容的选择和安排都必须围绕本学科的教学,以增强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增强对技巧的应用,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每次活动的具体内容不宜太多,大的课题可以编成系列活动,每次内容相对完整独立。

(四)指导具体。各科教师是各种兴趣小组最适宜的发动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定活动内容,具体指导,抓好每次活动,不断地培养出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教师除自己认真辅导外,还可以能者为师,从校内职工中,甚至校外人员中聘请辅导老师,加强对课外活动的指导。

特殊教育学校常规管理细则

学校常规管理细则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常规管理细则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常规管理细则定

学生常规管理细则

常规管理量化细则

常规管理细则稿)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特殊教育学校常规管理细则
《特殊教育学校常规管理细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