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0-03-03 15:04: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不断反思,更新观念,对自己的工作重新定位,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承担起这个重要责任?

一、班主任由专科型向专业型转变

传统观念下, 班主任的角色只是学科教师的一种自然延伸, 似乎任何教师只要在自身专业方面有所长都可担任。班主任工作往往是以经验为主, 凡事从做中学, 摸索前进。这种观念今天看来显然是片面的。新课程标准下的班主任, 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 他不仅是“管理者”, 而且是“知心朋友”、“学习的导师”、“纪律管理员”、“父母代理人”、“心理医生”、“维权代言人”、“家、校、社会沟通的艺术家”等等。这些内涵要求班主任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专业化”的班主任。

二、班主任由传统型向创造型转变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成为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和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往往是满足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 新课程标准下的班主任则要求积极能动且富有创造性。他们在国家教育方针与教育规律的指导下, 积极贯彻落实学校提出的教育要求, 不断寻求新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的特点, 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 形成风格鲜明的班集体。同时, 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观念与方法又必然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潜移默化地起着巨大作用。

三、班主任由管理型向引导型转变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 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现实中班主任角色很容易被窄化为“管理者”, 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能⋯⋯不要⋯⋯”等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 矫正不良习惯固然起到一定作用, 但新课程标准下的班主任不能仅满足于此, 而是更着眼于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评价一个学生好坏不仅看其有没有过错, 而更应看其发展与创造的程度。新课程标准下的班主任不会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 而是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与发展, 进而去创造; 对学生不是简单地训斥与限制, 而是多鼓励引导。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和鼓舞,一旦学生的内在机制被调动起来,内部产生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自动力,班级事务和琐事根本就不用班主任事必躬亲,学生们自己就能解决好。当然,如果将外在的教育资源充分加以运用,则可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平行教育能力、学习规划能力、人生规划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张扬,同样,班主任的教育机智、教育智慧也会经常充满生机和活力,班级也会在主体、民主、开放的管理观中充满生长气息,从而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班主任要在新课程改革中走向成长。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不断反思,更新观念,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1] 卢慕稚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班华.“班主任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作用和操作系统”.《教育理

论与实践》,1999(10)

[3] 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南京师大学

报》,2002(4)

[4] 陈伟.“新课程呼唤新管理”.《中小学管理》,2002(1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新课程背景下识字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作业教案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转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