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圆明园游记

发布时间:2020-03-02 01:17: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历史的遗迹——圆明园

已经不是第一次浏览圆明园,可却是最为伤感气愤的一次,原因无他,任谁在科技馆看到还原过的恢弘景象,再见那残垣断壁,只怕都不会有别的情绪了„„

教科书上圆明园标志性的那个景点在儿时的记忆里就已经存在了,其实就是一片废墟,被一场大火一场凶残的掠夺后剩下的废墟。不管怎么去痛恨那些侵略者还是当时的清政府,都已成为历史已成为过去,对与错是与非相信世人都会站在正义的一方来公正评价,只是多了一些遗憾。

当一切被风干,剩下的便只有干枯的记忆。当一切被遗忘,唯有历史留下的教训不能被遗忘。

圆明园其实是由圆明三园(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最初由康熙皇帝命名,并赐给皇四子胤禛(雍正皇帝)。之后历代不断拓展,经150年的创建,成为一座大型皇家园林。想当年,这里号称万园之园,汇集所有名园胜景、异木奇花和文物珍宝。如今,这里只是一座空园子,1860年那场浩劫,毁了这稀世名园,山水依旧,锦华不再了。

我不愿意追怀你往昔的繁华,只愿意睁开眼,看看你这繁华的残迹,民族的伤痕。感谢近百年的风风雨雨,没有卷走这伤痕与残迹,着意留下了祖国第一园的悲剧。伤痕是痛苦的,但抚摸伤痕,可以使心常常醒着,昨天的血与繁华不会白白地流逝。残迹并不美,它是美的灰烬。但是,灰烬保存着美在受难时的苦味。

每每念及夕阳西下,大水法沉默的立在风中,仿佛是中国历史上永远翻不过去的一页。

中国历史上,从没有一座园林,与一个家族、一个王朝的命运如此紧密相连。它诗情画意,它中西合璧,它集建筑、园林、文化、收藏于一体,它是万园之园,却又是政治中枢。毫无疑问,它是大清帝国王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然而,150年前英法联军的一场大火,使这座皇家园林终成劫灰,也使之最终疼痛地嵌入了所有中国人的历史记忆。

不错,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他们没有错,他们只是为了让自己国家的人们过得更好更富,可是,那是华夏儿女心中永远的痛。

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但那„„已经是曾经了„„现在的圆明园,残垣断壁、面目全非,甚至„„惨不忍睹!能怪谁呢?英法联军么?清政府么?还是怪孙中山毛泽东之流生的太晚?说到底,历史只是用来瞻仰的,谁也无力改变„„

曾经的瑰宝,如今只剩躺在路边的大小各异的石头,还能看见一些历史的痕迹。百余年前,它们有都是哪座庭院中耀眼的梁柱呢?而如今却以这般残破的躯体横卧在杂草丛中。这园内的树、草、桥,都按照它们喜欢的方式躺着、长着,给了人们一个最自然最真实的圆明园,这种萧条反而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无限的追思。

如果单单走在路上,好像路边的景色都一个样,但是到了复原的圆明园全景沙盘展厅,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黑漆漆的一间平房,一个好似古代战时军用地形图似的沙盘全景几乎覆盖了整间屋子。这里所呈现的圆明园,与刚刚亲眼所见的圆明园遗址,判若两地。就像是发掘了一处埋在地下千年的古物,是那样的不可思议。就在这模型室外面的世界,曾经经历了怎样的一段无比骄傲的岁月,至高无上的皇权,让人顶礼膜拜的艺术瑰宝,值得所有世人追思、想象的峥嵘岁月,就这样,变成了我眼前的这般荒芜。我试图触摸这些灵物,这些我的先辈们的智慧的仿物,看着西洋石狮子、石翻尾鱼、青铜青铜十二生肖、大水法喷水就在我的掌间,然而实际上它们已经不复存在。这历时三年耗资300万的真材实料的盛时全景,以一比一百五的比例用250多平方米精缩了史书中记诉的圆明园,可又能怎样呢?山林流水,亭台楼阁,毁灭的是我们的建筑,流失的是我们的财产,留下的,是中华儿女对历史的反思,和永远不变的尊严。

抚摸着已被磨去棱角的海晏堂残骸,不禁苦笑,时间果然是能磨去一切的,历史的真相已经没人在乎,是清政府虐待特使还是英法的贪欲导致大火,是英国还是法国放的火,是联军还是百姓搬空了圆明园,是八国还是国人拆了建筑,都已经无所谓了,或许,千百年之后,这仅存的遗迹也会化成飞灰,随风而逝吧。

圆明园的桃花盛放一如往昔,站在绚丽桃花之中拍照,是该笑的吧?可笑容,灿烂不过这一树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不过似这般都付与断壁残垣。

簪一簇丁香与发梢,携花香游园,愿做一个丁香般的姑娘,淡然温雅,不为历史垂泪,然而血液喧嚣,那是生而为龙的狷狂,从未遗忘,我名炎黄。

抬头望,亘古的日光,心中殇,不忍回眸的苍凉,翘首觐向,你伫立此方,盛衰荣辱斑驳了脸颊,风雨打尽红墙和绿瓦,千载过后洗净了铅华,一直坚守的土壤在你脚下,至死不渝的圆明园,你是炎黄子孙最不舍的曾经„„

爱极了圆,可惜不是所有的圆都是圆满,圆明园选了一个让人痛心的名字, 然而巨石倒塌之后,还是会有坚毅的生命冒出来,那一丛翠绿,纤细娇柔恍如西子,却是这偌大园林中最让人不忍触碰的希望。

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

柳纱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

圆明园,已不再仅仅是记忆中教科书上那华夏民族的耻辱,它如今更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园,情侣幽会,孩童玩耍,只有老人为了穿过黄花阵,辛辛苦苦的爬上迷宫墙,却引来讥笑无数。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多少人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嬉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雨果曾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我们常说:希腊有帕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如果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大家也梦见过它。这曾是某种令人惊骇的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如同在欧洲文明的地平在线显出亚洲文明的剪影。

然而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但是,华夏之魂从未消失!看见了吗?那跪在海晏堂前痛哭流涕的老人,那趴在栏杆上仰望大水法的青年,他的手背青筋清晰可见,远在万里之遥,看着书本上圆明园残骸的孩子还稚嫩的脸上那刻骨的仇恨„„

是的,或许很多人还在浑浑噩噩,很多人还只是把圆明园当成一个踏青的好地方。可是,中国魂未灭,楚人一炬,阿房成灰,烧出了汉唐盛世,英国这一把火,又怎会烧不出我华夏复兴路?

终有一天,横店正在重建的圆明园会再次成为艺术瑰宝,终有一天,首都那万园之园的残骸会激励国人觉醒,终有一天,华夏雄狮会傲然世界之巅!

请相信,那一天,不会再遥远!

圆明园游记

西语1301班圆明园游记

圆明园游记(600字)作文

初二写景作文圆明园游记550字

圆明园

圆明园

圆明园

圆明园

圆明园

圆明园

圆明园游记
《圆明园游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