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

发布时间:2020-03-03 07:52: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迁安市周围乡村食品安全现状及防范机制的调研报告

负责人:杨博 所在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专业班级:给排水工程1004班 学 号:100100405 联系方式:15232027271

参与人员:袁红利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金品亮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马秋颖 河北农业大学 曹 建 河北农业大学 主 题:农村食品安全

时 间:2012年1月8号——2012年1月13号

地 点:河北省迁安市周围乡村,如周洪庄新村、新寨、建昌营村、大五里乡、

谌辛庄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国民生活越来越好,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民生活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没有过关的食品检测监测机构,会对国之根本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故而利用这个假期,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对食品安全特别是农村食品现状进行了一些了解。

农村的普遍消费水平不高,对于食品质量没有很好的认知,因此,那些廉价的、质量不过关的假冒伪劣产品成了市场的主体。并有很多无良厂商为了侵入农村市场,迷惑消费者,把商标弄的和大品牌相似、甚至直接盗用大品牌的商标、厂址厂名,以至于影响正当厂家的名誉,损害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调查中,我们先去了当地食品质量检验监督局,问了一下关于我市农村食品存在的特点和一些安全问题、安全隐患。经了解,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目前在迁安市农村市场上存在的食品中主要说明事项模糊,没有标注生产许可证、合格证。一些经营者受利益驱动,无视

国家的法律法规,生产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三无”产品。这些商品根本保证不了安全质量,有的甚至已经过期,严重影响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在农村集贸市场和城乡结合部的一些早餐店、快餐店、小吃摊点,普遍存在脏、乱、差等现象。由于农村集贸市场销售人员流动性大,加工场所大都不固定、分散等原因,使监管显得十分困难。因此,重视和讨论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对策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经过对市区周边的几个农村进行的亲身体验,我们发现并非和质监局的工作人员所说一样,虽有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但并不严重,只要稍加监督和管理便会有所提高。我们又对远离的市区的农村进行了体验,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到处都是,人们对于商品的价格要求非常高,难以令他们购买质量过关的高价商品,所以不良商户和不良厂家选择了这里,成为了他们牟取暴利的大本营。 1 当前农村地区食品市场呈现的特点和突显的矛盾

1.1 农村地区食品市场呈现的四个特点

1.1.1 农村人口多,受经济收入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隐患相对较多,远离市区,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1.1.2 配送方式落后,进货价格成为经营者进货的主要考虑因素,食品进货渠道不正规。

1.1.3 专业检测人员缺乏、技术设备落后。农村有的监管部门的检测设备落后,有的甚至连检测设备都没有。不少检测监管人员仅凭

肉眼对市场进行检查监管,对食品标志不清、不齐,未标注食品名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或保质期的还看得出来,但对于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国家规定,食品的成分含量是否符合食品质量安全要求,食品的卫生指标是否合格都没有办法检测。

1.1.4 监管周期长、监管不到位。不少农村地区食品市场比较分散,工商、质检、防疫等部门又人手紧张,导致监管周期长,如有些农村食品、副食品店的食品短则月余检查一次,长则半年检查一次。同时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导致监管不到位。不少“三无产品”、过期食品就在这种监管空档中销到了农民手中。

1.2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突显的三大矛盾

1.2.1 农村地区地域广泛与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 1.2.2 农村地区食品经营、配送方式落后与该地区日益增长的食品市场需求的矛盾。

1.2.3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复杂性与目前监管手段不足的矛盾。

2 存在的问题

2.1 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淡漠

在农村,除县以上有监管部门进行监管外,离县城远的边远地区基本上没有监管部门,加之农村的食品需要量又大,易致一些不法分子把一些低劣、不合格食品充斥农村倾销;基层一些集贸市场、熟食店,卫生环境差、生熟不分,尤其一些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不高,乱用滥用农药现象突出,少数人明知自种的瓜果蔬菜类喷了农药,未

过安全期,仍拿到市场上去卖;部分经营者在熟食加工中,为了利益或吸引顾客,用劣质油,掺假、使劣,或用“吊白块”等违禁物质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农民为了图便宜、方便,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采购过期或即将过期、不合格的食品食用;在农村由于风俗习惯,婚丧嫁娶大摆宴席,从购进原料到现场操作无人把关,群体就餐而致食物中毒已司空见惯;从安徽阜阳的劣质奶粉到“苏丹红”、茶叶等事件曝光都是最现实的写照。

2.2 危害大众健康重要因素

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基本上也都没有自检能力,人员素质技术能力低下,方法简单,生产环境条件较差,可想而知,在这种条件或环境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市场监管中发现,农村很多集贸市场、饮食摊点、学校、建筑工地食堂条件简陋、经营人员卫生意识差,检查的包装食品,很多是“三无”产品或过期不合格产品;基层群众大多主要是食用这些食品,这便是食源性疾病产生的主要因素。长期吃用,也会不同程度地造成大众身体健康的损害。从现实生活中观察,癌症患者和各种奇怪性疾病逐年增多的趋势,除生活、环境污染因素外,食用了各种不合格或被污染的食品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重要因素。

2.3 小作坊问题突出

在农村,85%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是10人甚至5人以下的小作坊,大多数分散在城乡结合部、边远山区以及行政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涉及面极其广泛。这些食品很多是前店后坊、即做即售的小食品

加工企业,相当一部分缺乏有效监管和严格的生产标准,从业人员素质低,生产、经营管理落后。由于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设施陈旧,一些小作坊粗制滥造,以质次价廉的食品冲击市场,偷工减料,非法购进劣质原料,制售伪劣食品;有的用知名品牌的商标和包装,冒充正规厂家的产品,误导消费者;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包装、储藏、运输等设施落后和管理不善,容易造成食品二次污染。

2.4 餐饮行业无证经营现象普遍

农村的餐饮行业绝大多数是一些小型餐饮店、街头商贩和社区网点,他们在没有办理任何证照的情况下就开业经营,也没有为接触食品的生产人员办理“健康证”。街头饮食摊点分布广泛,城区主要街道、小区、学校周围均有这些街头食品经营场所,其设备简陋,无餐具洗涤消毒设备。有一部分摊点没有卫生许可证,其从业人员的卫生操作习惯差。且大多设于路边等人群较集中场所,食品容易受到污染。农村学校食堂卫生差,饮食安全令人担忧,主要是农村学校食堂硬件投入不足,食堂建筑布局及卫生设施不符合要求,一些学校食堂连防蝇、防尘、防鼠设施都没有,餐具也不消毒。有的学校将食堂转由他人承包后,基本上放弃了日常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2.5 食品流通秩序较为混乱

农村食品经营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设施,经营管理落后。一些食品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成为假冒伪劣食品集散地。一些经营企业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现象屡禁不止;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

时常伪造标识、滥用标识,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还有,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相对薄弱,不法分子往往将假劣食品销往农村集贸市场和小卖店,农民购买食品时容易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从而蒙受损失。因此,权益受到了最直接、最严重的伤害也往往是农民。

2.6 食品检测机构建设仍然滞后

目前,基层的食品检测力量分散,资金不足,设备严重不足,检测手段落后,检测周期长,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有些具备检测能力的检测机构由于部门障碍,其出具的检测报告其他监管部门不承认其法律效力,造成检测资源不能有效利用。拿工商部门来说,工商部门食品安全监测的法定资质未确定,食品质量检测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从未有过的职能。目前工商部门的检测结果既无权威性也无合法性。由于检测结果没有法律效力,工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只能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先封存不合格的食品,再将不合格的食品样品送至有合法资质的检测机构申请复检。这就出现两个问题:一方面是食品是特殊的商品,涉及保鲜、保质期问题,特别是保鲜食品,极易出现腐烂的情况,而封存的食品存放点往往不具备恒温环境;另一方面是出现初检结果不合格,而复检结果合格的情况,对腐烂损耗的食品进行行政赔偿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2.7 农村食品安全常识不普及

老百姓形成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观念与食品安全要求相去甚远,尤其是在农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老百姓还没有形成食品安全意识,也无从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更谈不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不法商贩利

用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淡薄、食品安全知识的贫乏,大肆倾销假冒伪劣食品,频频制造食品安全事故。监管部门缺乏系统的传播食品安全知识措施,没有形成抵御假冒伪劣的防护网。

2.8 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当落后

农村食品安全的信息网络还很不完善,多数地区信息滞后,制约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食品安全的信息相对闭塞,多个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部门对自己管辖领域内的食品安全信息一般都具有相应的采集、上报、分析、公布等机制,但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信息交流相对闭塞,资源无法共享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2.9 经营者自律和社会监督不到位

农村食品市场量大面广,各级行业协会自律、经营者自律和社会监督的作用,经营者自律机制,社会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农民群众维权意识、参与意识淡薄,社会氛围还不浓厚。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尚未建立

农村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对失信行为缺少有效的防范和惩戒机制,违规失信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负责人缺乏食品安全意识,片面追求企业利润,忽视食品安全质量,一些企业诚信意识不强,参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性不高,向社会做出的质量承诺难以兑现,食品消费安全环境不容乐观。

3 对策

3.1从终端消除安全隐患

构建以农村群众为核心的消费者自我保护体系,杜绝劣质食品的市场需求,从消费终端消除农村食品安全隐患。在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将宣传工作纳入整体工作之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使广大消费者能够分辨常见的食品;加大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规违法行为,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的生产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从源头上保障食品的安全。

3.2实行严格的领导责任制

县和乡(镇)要建立起分级、分线、分项食品质量安全负责制,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乡镇和村的职责,县与乡(镇)、乡(镇)与村层层签订责任书,把打假治劣责任逐级分解到村和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工商、质监、卫生、农业、商务、食监、防疫等部门将每个目标,每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人,促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3.3建立食品安全保障监控网络

要有计划、分层次的在县以上食品批发市场、名优食品生产企业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设立监控点,实现农村的食品安全工作“机构不断层、责任不缺失、维权不出村”的目标;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立法,完善基层执法体系建设,弥补农村食品监管执法体系的不足;在乡(镇)一级建立食品卫生监督体系,配置乡(镇)专职食品安全监督检验员,负责对农村市场的食品安全日常的监督管理,使农村食

品市场得到有效监管。

3.4 加强农村食品流通环节整治

建立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制度,推行散装食品标签标示制度;在农村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严格审查发放卫生许可证;加强农村自办宴席的食品卫生宣传指导,提高农民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积极培育放心店,对农村集贸市场、小商店、小超市、代销点、流动摊贩进行整治,提高其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严把食品进货关、储存关、销售关,依法经营合格食品。

3.5整合资源,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

一是要解决乡镇以下无监管体制问题。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纳入干部目标责任制考评内容外,建议在县、乡(镇)设立专职食品安全监督检验员,纳入人事、财政管理;同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设,实行一网多用,明确职责、权利、义务,主要保证信息沟通。二是在县以上人民政府设置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构,加大执法权限。建立各职能部门协查,定期例会,信息共享等综合监管整治举措,强化手段、综合整治。

4 小结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度重视,尤其是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食品安全工作提升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战略层面来考虑,把这项工作作为关注民意,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来抓。但是由于农村消费水品和农村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滞后,质

量意识较差,对失信行为缺少有效的防范和惩戒机制。农村食品市场流通秩序受经济收入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隐患相对较多;有的监管部门的检测设备落后、专业检测人员缺乏;不少农村地区食品市场比较分散,工商、质检、防疫等部门人手又紧张,导致监管周期长,监管不到位。所以,我们应该多多深入农村,构建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体系,多多宣传食品安全问题知识及必要手段,从而在消费终端消除农村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农村食品市场的安全和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及合法权益。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应鼓励学生参与“深入农村,保障食品安全”等一系列活动,在农村地区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普法教育,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和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知识,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并在能力范围内多多向上级单位领导反映这一情况,希望有关部门能对这些情况制定相关政策,让不良商贩无处盾形,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及合法权益,要实现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构不断层、责任不缺失、维权不出村”的目标,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和完善基层执法体系建设,有计划的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和加强农村食品流通环节的整治,政府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整合资源,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策划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问卷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论文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环境调查

寒假物价调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