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3 19:18: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探索与思考

【内容提要】开设选修课是为了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和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学生进行选课,有利于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目标的前提下,开设多样的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兴趣和需要,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有利于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普通高中学校根据学生的需要,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关键词】普通高中 选修课 探索 思考 【作者单位】湖北省红安县大赵家高中

选修课的设置是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课程形态的变化,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

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普通高中课程规定,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在此基础上逐步设置选修课程。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先打好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较扎实的学习基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更有方向、更有成效。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面临的现状:

对选修课的认识不够。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其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舒展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养。对于选修课,我们既不能当着必修课来对待,也不能当着课外读物来处理。由于广大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解读不够,因而对选修课的价值认识不够深入,甚至出现了片面的理解。更多的教师对选修持观望态度,期待上级主管部门发出指令性的实施意见。由于对此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有的无所适从,只能听之任之。

对选修课的准备不足。选修课对教师的知识层面、教学能力、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许多教师由于以前都是从事的是必修内容的教学,拥有详细的教学参考,同一备课组也可以团结协作,对同一内容共同研究,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教案。这种教学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接受并认同。而选修课则要求每一个教师有能力独立承担一个选修课题,同一备课组各人的课题应不完全一致,学生则有自主选择权。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独立研究选修内容、开设选修课的能力。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甚至很少有教师开设过讲座,对选修的内容准备不充分,因此,他们从心理、知识等层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仓促。

对选修课教材体系研究不透。教者必须吃透编者精神,方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并组织教学,达到教材预期的目的。

对选修评价体系的困惑。课标指出:“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评价方式正在走向多元化,但对一线教师来说,高考就是硬道理,高考指挥棒怎样指挥,大家就得怎样去应对。因此,在平时选修课教学中,大家对新课程下选修内容究竟如何考,特别是高考怎样体现十分关注,大多数教师跟着感觉走,或者仍按照旧模式教,对选修内容仍按照旧教参予以解读教学,教师不敢放开手脚,不能充分利用开发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活动。

高中选修课的类型和比例。从课程内容上,选修课可分为学术性选修课和职业性(或技术性)选修课。前者侧重于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包括高深型、拓展性、趣味型学术性选修课。后者包括农业类、工业类和商业类选修课,目的在于使中学生了解一些工业、农业、商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掌握一些知识与技能,为今后的就业作一定的准备。

针对以上问题,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应作大胆探索。

研究课程,更新理念。研究新课程标准,教师要真正走进选修教材,对选修课要有深入的认识与理解,新课程关注人的自身发展,为教师自主选择校本教材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新课程突显了基础性、应用性和选择性。在教学中,教者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立足实际,对接高考。选修必须立足本校实际,基于教师水平和学生基础情况。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加强形成性评价”等。但由于现行高考的压力,考试选拔功能并没有淡化,毕竟高中三年的改革还是要经受高考的检阅。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条将选修与高考对接的途径。不能为了选修而忽视了考试,认为选修就是写专业论文,让学生到网络上查询资料,然后交流体会。要适当照顾高考对学生的有关要求。我们当前的教学改革也只是一种尝试,而最终衡量教改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高考的结果,因为这是学生关心的,也是家长和社会最为专注的。所以,在教学中教者要在选修课的内容和高考的考点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

大胆实践,多元拓展。每个教师都要从自身优势出发,开发教本课程,作为选修教材的有益补充。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教者不必囿于选修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大胆取舍,合理剪裁,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对选修教材,笔者认为,还可以大胆取舍,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一些富有特色的教本课程。比如,可以是基于语文知识的开设思路,包括《常用修辞解说》《网络语言的分析》《对联知识》《民俗文化赏析》等等;可以是基于某一专题的开发,如在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时,可以针对诗歌作一些专题讲座,从而对该内容予以拓展。例如《古代诗歌中的咏月诗》《酒与唐诗》《边塞诗的魅力》等等。

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要与激励机制结合。就目前来看,开设选修课不仅是技术问题,更多还是观念上的问题。在观念上有的认为选修课是点缀性课程,因而被当作副业,一般不是很重视。目前学校开设时,在时间安排上、教师调配、业绩评价等方面都存在问题,靠领导加大力度来推行肯定是不行的。学校只有形成制度,才能保障选修课开设是学校正常工作的一部分。

选修课开设方案

北大开设中学生选修课

思考与探索

思考与探索

开设古典音乐选修课的意义

农村普通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英语选修课开设感悟王芳

开设开发选修课《红楼梦》的体会

社区工作思考与探索

开设选修课《趣味英语趣味学》的感想与实践

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探索与思考
《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探索与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