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抢占

发布时间:2020-03-04 02:12: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抢占“制高点”, 打造“校农结合”升级版

——“校农结合”成平塘脱贫攻坚“核”动力

近年来,平塘县贯彻落实省、州精准扶贫工作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政治任务来抓,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工作要求,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以学生营养餐食品配送公司为平台、以全面实施“校农结合”为载体,用“校农结合”的“菜篮子”驱动脱贫攻坚的“车轮子”,让全县脱贫攻坚驶入快车道。

“校农结合”惠民生 春风吹暖百姓心 2018年新春伊始,省委省政府发出了“春风行动”令,吹响了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进军号角。平塘县聚焦攻坚路径、着力补齐短板,紧扣“3351”发展思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行各业、各显神通。特别是“校农结合”,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大决战中彰显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3月6日,乘着“黔南州‘校农结合’暨‘春风行动’启动会”在平塘召开的东风,平塘县与贵州绿色农产品流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绿通公司)签署“校农结合”产品产销合作协议。同时,组织开展2018年“春风行动”第一场“校农结合”产品现场收购会,共收购蔬菜类产品30余万斤,肉食(含蛋禽)类产品2.8万斤,粮油类产品0.39万斤,成交金额共计50.1万元;

——3月8日,平塘县人民政府与贵州师范大学签署“校农结合”产业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3月17日至4月6日,借助全县学生营养厨房采购、教师团队购买和县学生营养餐食品配送中心外销平台,为大塘镇水沟村销售滞销萝卜30余万斤,为农户挽回损失12万余元;

——4月上旬,在生猪市场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平塘县借企业之力,通过学生营养餐食品配送中心,以高出市场1元左右/斤的价格,分别收购大塘、塘边、通州等镇乡贫困户饲养的生猪132头,在及时解除贫困户缺饲料难题的同时,为38户贫困户实现创收31.2万元、有效减少贫困户因市场因素带来的经济损失,实现增收3万余元……

自开展“春风行动”以来,仅县学生营养餐食品配送公司和县内各自办自管学校食堂共收购本县“校农结合”产品价值910余万元,其中贫困村、贫困户产品占比达72%以上,这是平塘县近年来创新实施“校农结合”,推动全县脱贫攻坚进程的有力见证。

谋定而动显方略 精准施策见真章

2017年,平塘县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公司+农户(贫困户)+合作社+营养厨房”的“校农结合”新模式,在省内甚至国内率先实现了当地农副产品解决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营养餐食材全覆盖,制定并制定“四个一”计划,让“校农结合”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

认准一个目标,开创“校农结合”精准扶贫新模式。平塘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要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工作要求,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以学生营养餐配送中心为平台、以全面实施“校农结合”为载体、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方式,建起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链,让贫困户增收、让全县脱贫攻坚驶入快车道。

通过“校农结合”拉动,2017年,我县157个学生食堂共销售蔬菜类400多万斤、肉食类110余万斤、粮食类50余万斤,销售金额1300余万元,让3128户(其中贫困户1102户5086人)户均实现增收4156元。2018年2月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一棵白菜的校园之旅”报道了黔南州(主体是平塘县)“校农结合”助推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乡村发现网、锤子农业网、省政府网、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贵州民族报、贵州电视台、黔南州政府网、黔南日报、黔南电视台等省内外数十家媒体对平塘“校农结合”相继进行了报道。在2018年全州教育工作会上,平塘作了“校农结合”经验交流发言。

组建一个专班,激发“校农结合”无限生机与活力。2017年3月6日,全州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平塘县快速反应,及时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校农结合”工作专班、制定“校农结合”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全县学生食堂大宗食材需求品种和数量,精准统计到校到园、测算到月到天。明确全县各中心校、中学、幼儿园、县直学校“校农结合”具体责任。扶持和明确学生营养餐配送中心和大型学校为采购主体,优先采购本地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推动教育与农业发展的跨界结合,使这两个“八杆子打不着”的行业实现共生共荣,协调发展,趟出了一条“校农结合”精准扶贫新模式。

制定一个方案,破解“校农结合”产品销售大难题。为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利益,平塘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价格保底的机制,通过县学生营养餐食品配送中心和学校以“订单式”进行采购。配送中心根据学生食堂食材的需求情况,对“校农结合”产业产品进行宏观调控,合理安排种植养殖品种及数量,确保实现以“销”带“产”,以“产”促“销”,有效解决了农产品过剩、滞销问题,全面消除了群众农产品销售难的后顾之忧。

形成一个体系,发挥“校农结合”一体化服务功能。县“校农结合”领导小组围绕生产扶持、风险防范支持、流通环节,先后出台了《平塘县“校农结合”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平塘县“校农结合”发展养殖业实施方案》、《平塘县“校农结合”促销农产品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平塘县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提高产业扶贫精准度和实效性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方案,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统筹安排财政涉农资金,提高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扶贫的针对性,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定向安排到贫困村额度,切实改善贫困村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益。同时,以农业部门核定的农产品种养殖成本为基础,以保险覆盖成本为基本原则,提高贫困村农产品的保额和保费补助标准,对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贫困人口应承担的保费的差额部分由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社会扶贫资金补助,兜住贫困村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对承担农产品产销对接的采购配送企业,鼓励申请贵州脱贫攻坚投资基金产业扶贫子基金,对其给予投资让利、风险代偿、风险补偿等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校农结合”在全县开花结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罗建明,这位来自黔东南州麻江县的农民工,在平塘务工时,听说该县政府出台政策,扶持群众创办“校农结合”合作社,于是便与当地群众合资承包一片500多亩的土地,开办了“睿诚种植养殖基地”。“今天我拉了茄子1500斤、冬瓜1600斤,卖到了2000多元,很开心,期待下一次的收购。”面对记者,罗建明开心地说。

一系列举措,正是“五个到村到户到人”的具体体现,犹如阵阵春风,吹进了在家创业民众的心田,照亮了贫困户脱贫的希望和奔康的梦想。

强化产销衔接链 “校农结合”成就显

平塘,作为“校农结合”的发源地,“校农结合”拉动脱贫攻坚“牛鼻子”的作用凸显。该县通过大力强化扶贫方式创新,不断释放脱贫攻坚潜能,下好“先手棋”,在省内甚至国内率先实施“公司+农户(贫困户)+合作社+营养厨房”的“校农结合”扶贫新模式,让“校农结合”带动全县脱贫攻坚驶入快车道、成为推动脱贫攻坚进程的动力源。两年来,平塘县“校农结合”硕果累累、亮点纷呈——

描绘“四个有”蓝图,造就金山银山百姓财源旺。2017年,平塘县157个学生食堂共销售蔬菜类400多万斤、肉食类110余万斤、粮食类50余万斤,销售金额1300余万元,让3128户(其中贫困户1102户5086人)户均实现增收4156元。2018年,该县借助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校农结合”的东风,又为百姓描绘了田中有蔬菜、圈中有猪羊、山中有林果、林下有家禽的“四有”新蓝图,在县域各镇(乡)分别打造“‘校农结合’农旅一体化示范区”,开设精品水果蔬菜种植采摘体验区、生态养殖示范区、实用花卉观赏区等,全力打造“农旅合一”、“校农合一”的“校农结合”升级版,为百姓培育了长期、稳定、循环反复的经济增收点,开辟了立体化经济收入渠道,为贫困户送上了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我们合作社不但生产蔬菜瓜果以满足当地学校的需要,还注重科技投入,研发生产新、奇、特农产品。如近年推出的蕃茄系列黑珍珠、绿宝石、皇妃、海彩霞及水果玉米‘白珍珠’等,正是我们精心打造的旅游果蔬之一。”者密镇四寨“校农结合”合作社的负责人罗朝秀说。

兑现“四个少”承诺,奠定增收致富保安康基石。在平塘,“校农结合”一推开便得到百姓高度认可并迅速扩展,既得益于制定了以“销”定“产”措施,实现产销精准对接,解除百姓农产品销售难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对百姓兑现“四少”的承诺:一是凡按照统一规划开展“校农结合”农产品种植的,政府按每亩400元标准给予补贴;养殖户饲养每头猪可获政府补贴1500元,“种养两补”让农户少风险。二是在种植、养殖过程中,由学生营养食品配送中心为种植农户免费供种供肥;由农技部门负责全程的技术指导和疾病防控,“一扶一培”让农户少投入。三是在收购方式上,该县采取上门收购为主,辅以集中收购和和送货上门的方式进行。每次集中收购,均由配送中心负责安排送货人员伙食并按路程远近给予运输补贴,灵活采购让农户少成本。四是“校农结合”产品在市场价格看好时,农户自行选择交易方式;在市场价格偏低时,由配送中心按政府指导价保价收购;在遇到自然灾害或农户资金链短缺时,采取政府补贴或公司以补贴价收购,政策保障让农户少损失。

“我家原来也是贫困户,以前因为缺乏技术,多次创业都失败了。现在政府实施‘校农结合’合作社,不但出台政策,还提供资金支持、安排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加上配送中心保价回收,我们没有任何顾虑,全力投入生产。现在,我每年种植售卖收入20万元左右,在我的带动向下,有5户贫困户与我一起发展种植基地,我们一起合作种植时蔬,现在他们都脱贫了。”通州镇平里河村猪场组的种植能手褚向普自豪地说。

实现“四个富”目标,助推脱贫攻坚驶入快车道。平塘县的“校农结合”,探寻出来的成功经验,不仅催生了“四有”蓝图、兑现了“四少”承诺,还实现了“四富”目标:一是拓宽了干部带领群众脱贫奔康的视野、丰富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富”了干群脑袋;二是组织农户大力发展种养业,并通过政府政策支撑、部门联动配合、企业鼎力支持、层层提供保障,“富”了百姓腰包;三是“校农结合”产品直接对接学生营养厨房,配送中心按照就近的原则,让绿色农产品从基地到餐桌一步到位,没有运输污染、没有保鲜环节,既保证了食品的安全,又保障食品新鲜,“富”了学生营养;四是随着“校农结合”基地成效的显现,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从源头上减少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产生,有效弥补了亲情的缺失,“富”了家庭情感。

魏林敏夫妇,上有80多岁的老人,下有正在读书的子女。他们原本都长年在外打工,疏于对老人孩子的照顾,父母埋怨、子女品行日渐放荡。2015年春节回家,听人介绍“校农结合”能带来的长期稳定的增收门路和丰厚收入,于是,他们决定在家创业,把自家承包的3亩多地全部用来种植蔬菜,并利用交售后剩余的蔬菜残叶喂猪。“这是今年收成的第三季蔬菜,每一季卖菜的收入约1万4到1万5千元左右,三季下来,仅蔬菜一项收入约45000元左右。加上养猪,年收入大约10万元左右吧。最主要的是,现在有我们的陪伴,老人心情愉悦,小孩乐观健康,家庭的这份温馨和睦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采访中,魏林敏腼腆地说。

平塘的“校农结合”制定了“四个一”计划、规划了“四个有”蓝图、兑现了“四个少”承诺、实现了“四个富”目标,打通了脱贫致富奔小康“最后一公里”,让百姓的获得感写在脸上、幸福感蜜溢心间! 登山从不居人后,做事敢为天下先。说到“校农结合”的发展思路,平塘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侃侃而谈:“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扬滚石上山牛劲,继续扩大‘校农结合’产业规模,让‘校农结合’的红利惠及更多的贫困户。一是建好东西两片区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形成有看点、有经验、可复制的龙头,辐射带动周边建成更多有规模、上档次、抵御风险能力强合作社;二是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升级改造各学校营养厨房,并建好覆盖全县、联通每一个营养厨房的‘冷链物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吃上新鲜安全的食品;三是按照‘四有’模式,结合大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线路和品种种植分布,着力打造‘农旅合一’的‘校农结合’升级版,让‘校农结合’产品成为旅游商品、让每一个‘校农结合’基地(合作社)成为靓丽的旅游风景线;四是拓展外销渠道,借助黔两地结对帮扶等平台,让我县的‘校农结合’产品登陆广州及省外各大市场、走上都市人家餐桌……”(石永玺)

抢占座问题

医药招商如何抢占先机

立足全球抢占添加剂市场

新华书店如何抢占图书馆修改

依靠优质服务抢占数据业务市场

在语言交际中抢占“制高点”

抢占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制高点

草莓新鲜上市抢占春节市场(春节)

橱柜企业四大营销策略抢占新市场

App软件开发公司抢占移动应用品牌

抢占
《抢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避免抢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