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职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培养目标与措施

发布时间:2020-03-01 20:50: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新时期幼儿教师培养目标与措施

[摘 要]幼儿教师培养方案是一个有待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章分析了幼儿教师的职能和特点,提出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探索了幼儿教师培养措施,有效促进幼儿教师的科学培养。

[关键词]幼儿教师;培养目标;培养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中职学前教育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幼儿教育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当前,国家教育部成立了研究教师素养和师德师风研究课题,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作出了新的调整与定位。在此,谈谈个人对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与措施。

一、幼儿教师的职能

幼儿教师要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要在我国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教师的特点

(一) 幼儿教师富有创造性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决不像物质生产那样,可用固定的工艺流程,统一型号,统一模式。要因人而异,寻找适合每个幼儿的教育方案,在实施中根据幼儿的思想状况、发展水平及变化不断调整,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可见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

(二) 幼儿教师具有示范性

模仿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高大的,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幼儿学习的典范。因此,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修养,完善自我,才能成为幼儿的表率。

(三) 幼儿教师角色多元性

夸美纽斯曾比喻到:“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生知识的源流,从学生的身上流过,每逢这个源开放的时候,学生就把自己的注意当做一个水槽一样,放在它的下面,一定不让流出的东西跑掉了。”这个比喻形象的说明受教育者的被动与无奈。幼儿教师应既是幼儿生活的照料者,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应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放手让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幼儿教师还应成为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引路人。

三、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

(一) 事业心是幼儿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事业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动力,是教师努力做好工作的执着追求。

幼儿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群体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天真、无邪、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稚嫩的、知识经验贫乏而又充满好奇、求知欲较强的学前儿童,因而幼儿教师的事业心尤为重要。幼儿教师需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童心,只有有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 良好的身心素质和道德品质是幼儿教师具有职业道德的关键

2 教师的心理素质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形成。情绪欠稳定,主观武断,易冲动的老师比较专制,教出的幼儿虽听话、守纪,但胆小,缺乏自信,依赖性强;心胸开朗,思维敏捷,情绪稳定的教师工作主动,处事机智灵活,所教幼儿守纪,有礼貌,与人亲近,能友好相处。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加强身心修养,展现自身人格魅力,才能获得幼儿的信赖和喜爱。

学高为师,师德为范,新时期幼儿教师必须拥有高尚的品德,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培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的重要性。

(三) 扎实的教育功底和全面的文化科学知识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前提

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更要具备传递知识技能的技巧,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教师如同医生一样,必须经过严格的、持续不断的专业训练,能“诊断”、“分析”、“开处方”,成为教育方面的“临床专家”。

幼儿教师不是某一学科的教师,而是担负着幼儿全面教育工作,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内容涉及到健康、社会、语言、自然、艺术等各个领域,教师需要有比较广阔的多学科知识和教育艺术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才能胜任幼儿园的工作。

(四) 综合素质与能力是幼儿教师搞好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 幼儿教师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教育幼儿的行家,应将教育理论和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实际能力,这是搞好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

幼儿教师需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包括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

3 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如班级计划、环境布置、班风建设、活动策划与组织、评价等;沟通能力:包括教师与幼儿、同事、领导之间的沟通能力;教育监控能力:即对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教学、研讨、总结、反思、提高的能力。新时期幼儿教师只有拥有全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才能立足于幼儿教育领域。

四、幼儿教师的培养措施

(一) 以德育教育为推手,培养德才兼备的教师

结合当前幼儿教师的培养要求,应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在此,提出“文化育人”理念,学校应营造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的育人氛围,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技能培养。

1.环境濡染,文化浸润。通过校园环境、教室、寝室文化建设,积极创设“净、美、雅、序”的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达到“润物细无声”地效果。

2.丰富载体,活动搭台。为了正确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通过活动搭建平台,寓活动于教,寓活动于训,寓活动于乐。如通过诵读经典文化《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比赛等增加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孝道、礼貌、遵规守纪的优良品德,通过读书、浸润、吸纳,造就博学而有灵性的教师;结合专业特色,开展“说课”大赛、“讲故事”大赛、“书画”大赛、“红歌赛”、“才艺大赛”等,在技能比拼中塑立学生的自信,建立比、学、赶、帮、超的良好育人氛围。

3.专题实践,加强德育系列教育。针对幼儿教师多为女生的特点,

4 应特别注重以“自尊”‘“自强”、“自信”、“自立”为内涵的专题教育活动,可通过讲座、班会、演讲、实践等形式围绕“法制安全教育”、“礼仪教育”、“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感恩教育”等主题开展系列教育。

(二) 以技能教育为依托,提升幼儿教师专业水平

当前,各校在幼儿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现象:如重视专业理论课程,艺术技能课分科细,受重视程度高,各科教法、活动设计类课程及专业实习受重视程度较低,忽视幼儿教师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忽视实践与实际教育能力的形成,因而难以达到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为了将幼儿教师培养成为与幼儿园接轨人才,学校在培养幼儿教师技能方面需有合理的课程设置。

1.开设特色课程,培养专一人才。学校应开设育婴师、感觉统合教育、幼儿全脑开发、营养师、蒙台梭利教育、亲子教育课程、幼儿快速阅读、婴儿科学喂养等特色课程,可引进、培养幼儿教育专业类的专家和骨干,有针对性地培养有特长地婴幼儿教师。

2、科学构建体系,培养综合人才。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科学合理,为培养综合、全面的幼儿教师服务。我认为课程设置可分为四个模块:第一模块是公共必修课或文化基础课,这有利于构建作为教师所必备的文化底蕴;第二模块是专业必修课或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家庭教育、幼儿行为管理等与幼儿身心发展与教育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它使学生能够形成作为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第三模块是专业应用课程,它以专业基础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核心,指导学生应用专业理论

5 知识进行教育活动设计、幼儿行为管理、环境创设、家长指导等实际工作,也包括为有效组织幼儿活动所需要的音、体、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运用;第四模块是专业实践课,它向学生提供亲身观察儿童与教育,亲身从事教育实践的机会,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地,使之在不断积累经验中感悟、体会,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对教育方法、策略的运用,以尽快适应幼儿教师的角色。

目前,各校幼教学生大多来自乡村,少部分来自城镇,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意识等各不相同,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分析现状,结合实际,以塑立女生健全人格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家庭、学校、社会、企业四为一体的格局为保证,积极构筑幼儿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和育人氛围,为培养新时期优秀幼儿教师提供教育教学保障。

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和措施

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课说课稿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

中职学前教育家长会教案

中职学前教育班主任工作计划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析

中职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培养目标与措施
《中职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培养目标与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