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儿科学常考内容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3:13: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儿科学常考内容总结

儿科学是儿科主治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儿科主治考试中占着比较大的比分,对于基础差、信心不足的考生来说,儿科学是比较困难的学科。为了帮助能够顺利通过儿科主治考试,小编整理了儿科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儿科学知识点麻疹、幼儿急疹、风疹、猩红热的鉴别诊断:

(1)潜伏期:麻疹6~21天;幼儿急疹7~17天;风疹5~25天;猩红热1~7天。 (2)初期症状:麻疹发热、咳嗽、流涕、泪水汪汪;幼儿急疹突然高热,一般情况好;风疹发热、咳嗽、流涕、枕部淋巴结肿大;猩红热发热、咽喉红肿化脓疼痛。

(3)出疹与发热的关系:麻疹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发热更高;幼儿急疹发热3~4天出疹,热退疹出;风疹发热1/2~1天出疹;猩红热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出疹时热高。 (4)特殊体征:麻疹有麻疹黏膜斑;猩红热有环口苍白圈,草莓舌,贫血性皮肤划痕,帕氏线。

(5)皮疹特点:麻疹表现为玫瑰色斑丘疹自耳后发际、额面、颈部、躯干、四肢,3天左右出齐,疹退后遗留棕色色素斑、糠麸样脱屑;幼儿急疹表现为玫瑰色斑 疹或斑丘疹,较麻疹细小,发疹无一定顺序,疹出后1~2天消退,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无脱屑;风疹表现为玫瑰色细小斑丘疹自头面、躯干、四肢,24小时布满 全身,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无脱屑;猩红热表现为细小红色丘疹,皮肤猩红,自颈、腋下、腹股沟处开始,2~3天遍布全身,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有大片脱皮。

(6)血常规:麻疹、幼儿急疹、风疹三者白细胞总数均下降,淋巴细胞均升高;猩红热白细胞总数下降,中性粒细胞升高。

2.儿科学知识点麻疹的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 6~18天;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发热后2~3天,出现麻疹黏膜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重要依据;出疹期在发热3~4天左右开始出疹,皮疹 先见于耳后、发际、渐次延及头面、颈部,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四肢,最后出现在手心、足心及鼻准部;恢复期为出疹3~4天后,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依次 消退。

www.daodoc.com 3.儿科学知识点麻疹的并发症:喉炎,多见于2~3岁以下小儿;肺炎,为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心肌炎,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脑炎。

4.儿科学知识点孕妇预防风疹的重要性:孕妇在妊娠3个月内应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若有接触史者可于接触5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对已确诊为风疹的早期孕妇,应考虑终止妊娠,避免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5.儿科学知识点典型水痘的临床表现:潜伏期 12~21天,平均14天。出疹期皮疹特点:初为红斑疹,后变为深红色丘疹,再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5mm大小,壁薄易破, 周围有红晕;皮疹呈向心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继为头面部、四肢远端,手掌、足底较少;水痘皮疹分批出现,同一时期常可见斑、丘、疱疹和结痂同时 存在(四代同堂)。

6.儿科学知识点猩红热的病原菌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7.儿科学知识点猩红热的临床表现: (1)前驱期:起病急骤,出现白草莓舌。

(2)出疹期:皮疹于发热第2天迅速出现,最初见于腋下、颈部与腹股沟,于一日内迅速蔓延至全身,出现帕氏线及红草莓舌。 (3)恢复期: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

8.儿科学知识点猩红热的治疗:首选药物为青霉素。

9.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潜伏期为2~3周。腮腺肿胀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

10.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脑膜脑炎、睾丸炎或卵巢炎、胰腺炎、其他并发症包括心肌炎、乳腺炎等。

11.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按其主要表现分为四型:

www.daodoc.com (1)休克型: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 (2)脑型:以神志改变、反复惊厥为主要表现。 (3)肺型:又称呼吸窘迫综合征,以肺微循环障碍为主。 (4)混合型。

12.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口腔及手足部发生疱疹。在口腔疱疹后出现1~2天可见皮肤斑丘疹,呈离心性分布,以手足部多见。

www.daodoc.com

常考化学方程式总结

常考算法总结

常考词频总结

常考词频总结

名著阅读《水浒传》常考内容.

详解中考常考内容之“照应”

历届小升初面试常考内容整理

金融常考知识点总结

初三常考化学方程式总结

政治生活常考知识点总结

儿科学常考内容总结
《儿科学常考内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