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发布时间:2020-03-03 23:29: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双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余子游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既是产地标识,又是质量标志,更是一种知识产权。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总体战略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部署,以塑造特色品牌为重点,以畅通销售渠道关键,以实施质量兴县为保障,全力提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价值,加快打造以集体化集约化为特征的成都近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有力推动了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近期,县质监局对全县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总结、深入思考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双流县农业资源丰富,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特色果蔬、无公害畜禽、林业水产、农产品加工物流等“五大产业”,并成为“冬草莓之乡”、“枇杷之乡”。但一直以来,农业产业规模的“大块头”与特色产业“小名气”形成强烈反差,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制约了农民增收致富。针对这些问题,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大力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战略,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市场竞争力。2009年,双流县成功争创“双流冬草莓”、“双流枇杷”、“双流二荆条辣椒”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全省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最多的县;“双流冬草莓”种植面积5.1万亩、年产量6.5万吨,双

流枇杷15.8万亩、年产量5.2万吨,双流二荆条辣椒2.2万亩、年产量4.8万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年产值8.65亿元,“双流冬草莓”跻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品牌成为了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

二、主要开展的工作及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科学规划。围绕县域产业优势,对照产品地理标志固有特性和登记条件,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推动、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和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总体思路,聘请专家对特色产品的历史文化渊源、地理气候特征、土壤水系特点、原料生产工艺、产品独特作用、市场及产业发展前景等进行论证,深入挖掘符合地理保护产品条件的地方特色产品,科学制定《双流地理标志产品发展规划》,努力形成层级合理的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和保护梯队。2010年,我县在冬草莓、枇杷、二荆条辣椒成功获地标产品后,启动了云崖玉兔地标产品保护申报工作,目前已进入总局形式审查和公示阶段。

(二)狠抓高端营销。坚持“政府搭台、市场运作、发展经济、繁荣文化、促农增收”的原则,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行业协会、农村经纪人的作用,积极举办双流冬草莓节、双流枇杷节等节会活动,并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渠道推广普及地理标志知识,推介营销地理标志产品。同时,在深圳、重庆等地举办农产品新闻发布会,在双流国际机场设立“双流枇杷”、“双流冬草莓”专销点,提升地理标志

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让双流农产品迅速打入国内大中城市超市、酒店等高端市场,并远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

(三)提升综合效益。一是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实施标准化相结合。坚持以合作社为载体,对双流枇杷、冬草莓、二荆条辣椒等特色地理标志产品,积极推行品种、农资、种植、技术、销售“五统一”的生产模式,并严格市场准入、实行质量追溯,形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认证体系。2009年,双流县荣获“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称号,拥有5个良好农业规范认证、50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8个有机食品认证、56个绿色食品认证、6个GAP认证和1个CHTC认证。二是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推动产业化相结合。重点培育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现代农庄农村“三大市场经营主体”,并积极推广“市场经营主体+农户+农业标准化+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了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化发展。2009年,全县已培育“三大市场经营主体”297个,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6.37亿元。三是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带动农民增收相结合。围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借助地理标志产品,努力实现“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2009年,我县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718元,比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前增收1639元。

(四)强化政策保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制定出台《关于深化城乡统筹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

的意见》、《双流县质量兴县实施意见》、《双流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关于维护和使用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的实施方案》、《双流县发展现代农业若干扶持激励办法》等扶持政策及配套文件,给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大力扶持。近年来,县财政已拨专款70万元奖励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并每年给予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经费20万元。

(五)加强品牌保护。建立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政府责任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和维权打假机制,形成了合力维护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形象的良好环境。一是建立政府责任机制。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和使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安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以及专用标志申报工作,并明确从技术业务、生产组织、资金投入、产品申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扶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建立了部门分工协作,保护有力的联动机制。三是建立维权打假机制。整合各相关执法部门力量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打假维权活动,严厉打击损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违法行为,维护品牌形象,使地理标志真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虽然我县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与集体化集约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在双流枇杷、双流冬草莓等产品的生产上,绝大多数仍然是农户单家独户生产、分散经营,这给品牌的维护和标准化生产的推进带来了不

小的难度;二是标准化体系有待完善,特别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产品追溯制度尚未建立;三是农产品宣传营销工作有待加强,订单农业等模式尚需深化完善;四是相关部门、各镇街以及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户的品牌意识亟待加强。

三、关于深化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思考

(一)着力打造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严格按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要求,采取标准化生产方式,积极推行统一品种、统一农资、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包装、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生产模式,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重点做好品种提纯复壮及更新、种植技术管理及创新、产地相关指标监测及评价等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着力加大产品宣传营销力度。强化监督管理,统一宣传营销品牌和标识,杜绝不用、乱用和滥用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的现象。拓宽宣传渠道,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平台,推广普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有关知识。强化品牌营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行业协会、农村经纪人的作用,通过产品展销会、特色节会、网上交易等多种营销活动,积极开发配套延伸产品,在大型超市、农贸市场、机场等设立地理标志产品专柜,切实提高双流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着力构建产品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地理标志产品信息查询平台,将已登记注册的地理标志产品进行汇总、公布,为经营者提供生产

管理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品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向消费者介绍地理标志产品的鉴别方法、维权途径等知识,并设立地理标志产品的统一包装,制定统一的使用办法,强力推进双流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做大做强。

(四)着力抓好技术培训和执法检查。重点组织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现代农庄等市场经营主体进行技术培训,并指导其严格按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规范使用专用标志。加大执法力度,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农业投入品、专用标志使用情况的执法检查,严格市场准入,加快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县。

农产品地理标志

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

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

诸城市着力打造党务公开特色品牌

依托专业特色优势 打造品牌校园文化

地理标志产品案例

地理标志产品管理制度

打造特色品牌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申请书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一览表

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