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发布时间:2020-03-03 05:24: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山东2015年高考作文题: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他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

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2、自拟题目;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问题特征鲜明。

1、整体理解材料

材料有三个段落,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叙述了一条谚语。所谓谚语,即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往往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无疑,这里的谚语内容代表的是老一辈的生活经验,是历史进程中的传统,是什会上的既成规则。

第二部分包括第

二、三段,叙述了小孩和父亲对待谚语内容的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小孩在质疑,父亲在传承;小孩在挑战,父亲在守护。两人的行为都是自觉的行为。

2、把握材料含义

这则材料是叙事性材料,事件的主体是小孩和父亲,我们由此可以联想到哪些问题呢? 两代人对待事情的观念、解决问题的方式,显然是不同的,找到存异求同的途径才是解决两代人分歧的关键。

小孩代表着正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凡事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父亲代表着成熟的长辈,他们富有经验,但也容易思想保守。作为长辈应该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并引领他们正确地成长呢? 通观整个材料,‚分辨‛是个关键词,是不是解决所有问题之前都要分辨个清清楚楚呢?

3、引申立意角度 角度一:孩子

①探求事物和探求真理,追求创新。②质疑权威,挑战前辈。③追求新鲜事物和创新事物的过程比获得结果更重要或者并重,由此引申出反对功利化对待事物,主张理想化 角度二:父亲

①抓住本质,分清主次,抓大放小,明确目标②顺从自然规律、顺从客观规律,反对破坏,让其自由生长,引出社会规律、历史规律③结果(比行为、方式、手段更重要) 角度三:从材料整体出发

①寻求孩子、父亲都能满足的做法②长辈应该如何引导教育孩子,让其更好成长(谈父子关系)③乡谚,分辨(值不值得分辨、如何分辨、在社会上哪些事分哪些事不分)有用和无用、价值、求同存异、相伴生长、人生的借力。认准目标,懂得放下必能成功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自选角度,不少于800字,标题自拟。

立意:

‚蓄积‛与‚喷涌‛的关系虽然简单明了,却有着多向立意的可能,比如:‚耕耘与收获‛‚过程与结果‛‚个人与集体‛‚积累与成功‛‚准备与机遇‛‚位置与价值‛‚先与后‛等,都属于正确的立意。而‚众人瞩目‛与‚鲜有关注‛的鲜明对照,则可能促使考生展开‚现象与本质‛‚片面与全面‛‚局部与整体‛‚孤立与联系‛‚静止与发展‛‚感性与理性‛‚眼前与长远‛等的思辨。

从个人的角度我们往往看到一个人成功了,这个人的成功就好像水从地下喷涌出清泉,没有看到这个人成功之后付出多少汗水。一个民族、国家也是这样,我们看到中国发展经济建设起来,我们挺和谐的。我们没有看到为了今天的达成,我们做出多少大的努力,人们付出多少大的牺牲,我们多么兢兢业业,从个人,到社会,到国家基本的要求。

如像下面的立意都偏离了主旨:⑴泉水涌出地面才成为喷泉,所以写抓住机会,促成改变;⑵要想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就必须涌出地面,去吸引人们的眼球;⑶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使同一事物的命运不同,所以写环境和条件的重要性。

2015年新课标一全国(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 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了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 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然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

立意上看,可以写给老陈,也就是材料中的父亲。从感情上来说女儿报警了,表面上看是大义灭亲的行为,但是实际上是对父亲换一种方式的关心。提醒父亲,注意行车安全,这既是对父亲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其他行人负责,是为了父亲和更多人的安全。所以写给父亲老陈的信,可以从责任这个角度来写。可以提醒父亲,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可以违反交通规则,不可以在开车的时候打电话。

可以写给小陈,也就是材料中的女儿。女儿举报父亲,对她这一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呢。写给小陈的信中,你可以对她的行为理解并赞同甚至拍手叫好,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坚信女儿的做法正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爸爸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不是因为是父亲就无尽纵容,而是找到一种可以有效的方式给父亲提醒。 ‚小陈的做法还是有些欠妥,虽然爸爸开车打电话有些违章,但违章的是自己的爸爸,万一被交警扣留几天怎么办?‛你也可以对她的行为不理解甚至嗤之以鼻,怎么可以这样对待父亲,可以更加宽容或者找其他方法帮助父亲开车不接电话,而不是以这种‚极端‛的方法。

也可以写给其他相关方。比如写给交通管理者。要求他们严格执法,对这种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惩罚。多做‚摒弃交通陋习、倡导文明出行‛的宣传等等。

2015年新课标卷二(新课标全国二卷适用地区: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宁夏 广西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海南)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 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立意角度:

(1)小李的角度:创新是一种时代精神;充分发挥才能是一种爱国;

(2)老王的角度: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追求极致,成就完美;践行职人精神,成就精彩人生;

(3)小刘的角度:兴趣与坚持成就人生;用行动实现人生价值;热爱,是前行的动力;

(4)其他角度:做事需专心、专注、专业;立志也需量力而行。

2015湖南高考作文题: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飞禽、走兽们谈论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们帮忙。飞禽瞧不起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大树于是想请走兽帮忙。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根据材料完成一篇800字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试题分析:今年的作文题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文字简洁,语言浅显,但寓意颇深,必须认真体会。可以有如下立意:(1)受恩必报;(2)交流很有必要;等等。

在立意时,考生应紧扣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大树想要实现旅行的愿望,在直接请求飞禽、走兽帮忙而不可得的情况下,决定自己想办法,由此可将立意定为:

① 人不如求己; ②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其二,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由此可将立意定为:

③蛮干不如巧干; ④要善于借助他人。 ⑤理想、愿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智慧。

立意一:从树的角度立意,有多种立意角度:抓住大树‚没有翅膀‛‚没有腿‛等词语,我们可以理解为客观条件不足,与飞禽、走兽相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它以退为进,最终靠结出甜美的果子,让飞禽、走兽把种子带到世界各地。从这点上说,可以写要学会转弯,写要知道变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或写有志者事竟成。

立意二:抓住‚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这个句子,我们思考下,大树想出了什么办法呢?显然是想出靠飞禽、走兽们吃了种子后把它带到世界各地去的办法。从这点,立意的角度有方法总比困难多,要学会借助外物,要注意借鸡生蛋。

立意三:从飞禽、走兽等角度立意,飞禽、走兽认为要旅行,就必须有翅膀、有腿,这是常规思维,换个角度思考,没有翅膀和腿照样可以旅行。我们可以写凡事不要妄下结论,做人要有自己的识别能力和判断力,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立意四:从有飞禽、走兽等角度立意,飞禽、走兽原本想帮助大树旅行,苦于大树自身条件不足,但无心之中却助成了大树旅行,可以立意为‚无心插柳柳成荫‛。

立意五:从材料的整体来立意,大树虽然靠自己,但最终是靠合作。大树结出甜美果实给飞禽、走兽;飞禽、走兽吃了果实,携带种子去远方,帮大树实现了旅行的心愿!可以写要学会合作。

立意六:从材料的整体来立意,大树面对飞禽走的拒绝,并不灰心丧气,而是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我们可以写‚自立自强‛‚求人不如求己‛这个常见的立意。

还可以从树为实现理想,排除困难,坚韧不拔入手,可以从承认劣势坚持优势,寻求途径达成目标入手;还可以立意在分享与合作上,通过与他人合作达到双赢;或者立意在‚君子善假于物‛上,从树善于利用外部条件达到目标着手……

【试题分析】联系当今中国梦,我们可以写梦想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写作时,千万不要拘泥于材料,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大树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主题。不管如何立意,落点都要归到‚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并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上来。出彩拟题: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②《活出精彩的人生》③《善假于物也》④《坚持自己的梦想,办法总比困难多》⑤《心不灰,梦不灭》⑥《心若在,梦就在》⑦《只要有梦,就能看到彩虹》

2015安徽卷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从科学角度,例如‚科学让人发现真相‛‚科学出真知‛等; 2.从人的认识角度,例如‚眼见未必为实‛等;

3.从材料自身的思辨角度,今年作文应抓住材料最后一段话,扣住‚特殊的微观角度‛、‚光线的照射‛、‚缤纷的色彩‛这些关键短语来思考,人拥有自己的特质并借助于外物才能获得自身的色彩,例如‚发挥特长,铸就辉煌‛、‚借力条件,走向成功‛、‚‘特殊’成就‘缤纷’‛等,这类立意使学生思考更全面,充分体现思辨能力。

4.‚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从这个角度分析:实践是检验事实的重要依据。 5.‚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可以得出:主观认识与客观真实的关系——主观认识需要借助适当的方式才能更符合客观实际。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莫让表象的遮蔽了我们的认知。

6.‚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可以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善于借助外力的帮助取得成功等。

2015广东卷高考作文题::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认识自然的远与近;

2.亲近自然(文中应结合对自然认识的远与近来写); 3.多途径感知自然;

4.到自然中去体验,远亦可变近; 5.借助现代科技,好好体验自然;

6.远处亦可"体验"自然,触摸自然的真谛; 7.‚书‛上得来的‚自然‛未必‚远‛; 8.‚自然‛真相难穷尽;

9.接近‚自然‛的真相,靠什么。

2015福建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分析:高考作文的话题是路,三条路有不同的含义,考生要理解路的象征意义,围绕面对困难、创新、信仰、理想等来立意,找准材料命题的中心,选择自己熟悉的知识、文化背景,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避免空洞。

2015浙江高考作文题::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这类作文是近几年各省以及全国高考卷的最爱。材料比较有时代性,‚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这两句话虽为古语,但在现今社会依然有其存在价值。同时材料前后的内容存在对立性,可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可能是此,可能是彼,也可能二者兼而有之。这也考查学生的辨析和评判能力。总之,作文需围绕‚人品和文章‛来立意才好。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广东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整理)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攻略

江苏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河南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