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板底平整度和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1

发布时间:2020-03-03 23:45: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工程概况

楼板板底平整度控制的可靠措施

1.标高控制

首先建立准确的符合要求精度的水平控制网,只有有了准确而符合规范要求精度的水平控制网才能进一步控制好模板的平整度;轴线、模板线(或模边借线)放线完毕。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插筋或其他过渡引点,并办好预检手续。先从水准点在柱上引测1000水准线,根据设计层高,计算模板底或模支撑系统顶部标高,并测引,做好标高。

2.模板支撑系统搭设

严格按模板施工方案进行搭设支架,支架的支柱(可用早拆翼托支柱)从边跨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钢(木)楞及横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需要装双层钢(木)楞时,上层钢(木)楞间距一般为40-60㎝,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钢(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钢(木)楞找平。搭设模板支撑体系,最上层直接支撑模板排骨方木的钢管一定要用顺直钢管,肯顶部标高准确。跨度较大的按规定起拱。底层施工注意支撑系统基础要夯实,垫木连接成整体,以防下沉。沿顶撑高度每隔1500mm设纵横钢筋拉杆,并设纵模剪力撑。一层楼板的顶撑要支在坚实并有排水措施的基土上,顶撑下垫50mm厚木板。

3.排骨方木安装

排骨方木材质要求钢度要好,用老木,并在安装前用木工压刨机进行加工,使其规格尺寸一致。安装时间距无效,密度合理,不得使用有翘曲的排骨料。

4.模板安装

选择厚度均为一致的模板和支撑模板的木枋,这样保证模板的底部平整;在支搭水平模板前先根据水平控制点用拉通线或测设水平的点的方式将水平的模板都控制在一个高度后进行临时固定;检查整个模板的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的再进行整改,符合要求后进行最后固定。对不够整模数和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板或木方嵌补,但拼缝应严密。模板用钉子钉牢,平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尽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

5.检查

(一)检查模板表面平整度和模板支撑体系的牢固度刚度及模板顶面标高,确认达到要求时方可浇筑砼。

钢筋保护层措施

一、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芜湖市保定建设有限公司》(WHBDQB-2004)

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5、《民用建筑物抗震构造图集》(99G304)

二、水泥砂浆垫块

水泥砂浆采用1:2水泥砂浆制作,严格控制水灰比,一般“手握成团,落地即报”为宜。选择一块平坦的场地,下面平铺一层吸水性较强的纸张(比如报纸),将搅拌均匀的水泥砂浆均匀摊铺于基层上,按照设计规定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抹平,用木抹拍实,切割成50×50见方的小块,然后覆盖养护。垫块制作完成后浇水养护7D以上具有足够强度后方可使用。

用于柱等竖向构件上的垫块,应在制作时预先插入钢丝。

不同规格的垫块严禁混放,应按规格分别装袋,并做明显标识,以免误用。 不得使用其它材料如石子等代替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垫在主筋下,间距不大于1m,

三、撑铁

撑铁板用于支撑板的上部钢筋,保证其位置并在浇筑时不致被踩踏移位,形式有“八”可适当加密。

字形、“L”形等。撑铁的间距一般为1000*1000间花布置,可知适当加密,并保证板45°角内的负筋叠加处有足够支撑。撑铁的下料高度为“板厚-钢筋保护层*2-上、下部钢筋直径”,撑铁应支撑在下部钢筋上或垫块上。“八”字形撑铁脚长度应不小于5d且不小于撑铁高度的1/2。

撑铁最小直径选用表 板厚(cm)≤12 直径(mm)6 梁双排筋之间可用Φ25钢筋作为撑铁。钢筋砼墙钢筋之间用拉钩定位如设计没有明

四、绑扎注意事项

1、基础:

(1)钢筋网(筛底)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注意相邻(2)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撑铁或混凝土撑脚,以(4)独立柱基础的钢筋网双向弯曲受力,如图纸没有规定绑扎方法时,其短向钢筋应(5)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的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的直径,以便连接。

述,一般间距600间花布置。

绑所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左右扣绑扎)。

保证上、下层钢筋位置的正确和两层之间距离。筋变钩应朝向下。 放在长向钢筋的上边。

2、柱:

(1)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钢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3)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部分,必

3、梁与板:

(1)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飘梁则箍筋接头在隔一根相(2)有180°弯钩的钢筋弯钩应向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形柱应(3)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 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下,(4)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5)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 (6)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L-板的(7)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 (8)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4、注意事项: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2)钢筋骨架吊将入模时,应力求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3)钢筋骨架绑所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4)钢筋定位:划出钢筋安装位置线,如钢筋品种较多时,应在已安装好的筋在下,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 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1)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 2)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II、III级钢筋可不做。 3)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的未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规定,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搭

筋时,铁线和要想到成八字形绑扎。 须要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点扎。

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应小于15°。

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县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

中-中跨度)。

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 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筋的未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0.7倍。

5)受接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及设计的规定。 (4)柱子箍筋接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模板上标明(5)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件时,应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的先后次序,宜制定安装方

五、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1)成型钢筋、钢筋网片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压弯变形。 (2)成型钢筋不准踩踏,特别注意负筋部位。 (3)运输过程注意轻装轻卸,不能随意抛掷。

(4)成型钢筋长期放置未使用,宜室内堆放垫好,防止锈蚀。

(5)楼板的负筋绑好后,不准踩在上面行走,走浇筑砼之前一定保持原有形状,并派(6)绑扎完楼板钢筋后,及时搭设人行马道,防止下道工序施工时直接踩踏负筋上,(7)装电线管、水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碰动钢筋。保证钢筋间距、位(8)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 各种型号构件的钢筋规格、形状和数量。 案。

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 使负筋产生位移及变形。 置、保护层始终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

地面平整度控制措施

楼板板底平整度控制的可靠措施

楼板底面平整度控制措施

楼板底部平整度的控制措施

浅谈改性沥青路面平整度控制措施

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措施

钢筋保护层控制施工方案

板底平整度和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1
《板底平整度和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