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2 (46)

发布时间:2020-03-02 02:31: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网络载体对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文化生活。网络既给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也给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网络已成为继报纸、电台、电视之后最具有魅力和活力的开放度最高的“第四媒体”,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高校,网络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网络现在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网络工具的种类和时间正在不断增多,大部分学生采取的方式是即时通讯式的聊天,或者在工作上通过飞信和QQ群进行工作信息的传递和工作安排。但是这种通过网络载体进行日常工作安排时也会有一些缺陷如:缺乏真实感和约束力不足等等。而作为当代大学生,一方面高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学生们的自控能力加强以及学会辨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以防其对思想和意识进行侵蚀,利用网络的便利之处而不是沉迷其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用及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就是通过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向广大学生传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接受广泛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具有开放性、高效性、平等互动性等特征,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并具有保证、导向、交互和覆盖渗透四大功能。

一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语言、文字、开会、谈话、理论学习、政治理论课程、大众传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化建设、管理工作等,都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形式,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向客体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的形式。如教学、办研讨会、管理工作、文化建设、大众传媒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就是通过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向广大学生传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接受广泛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以网络为载体,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传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信息,使教育对象在接受广泛综合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时代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当今世界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世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1.82亿人。预计200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达

2.44亿人。报告透露,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率达33.8%。即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率较2006年增长33.8%,预计2008年较2007年增长率将达34.1%。预计到2010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用户群。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会越来越多,规模会越来越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23亿,网民数位居世界第二。而对网民个人信息分析发现,学生占网民总人数的36.2%,是最大的一个上网群体,而这些学生中高校学生的人数超过一半。这说明,大学生是接触和使用网络最为密集的群体,网络已经占领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网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载体。 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传统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三、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一般具有承载功能、传递功能、联结、互动功能三大主要功能。网络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之一,它具有一般载体的功能,同时其功能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保证、导向、交互和覆盖渗透四大功能。

1.网络载体具有保证功能。

2.网络载体具有导向功能。

3.网络载体具有交互功能。

4.网络载体具有覆盖渗透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的三大功能承载功能、传递功能、联结、互动功能三大主要功能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便捷,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高校通过网络载体合理利用社会规律、平等的交换意见、具有理想信念导想和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受限制因素来达到高校教育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用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用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有图书馆多媒体信息检索系统和学术期刊的资料下载、自主学习英语电脑室以及电子报刊阅读、电子阅览室提供网络上充足的资料等。在教学工作上,突出体现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变为多媒体教学,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真知的欲望。传统的教育以课堂讲授方式为主,由于受场所等多方面的限制,不能产生广泛的教育效果。网络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了更广阔、更深刻的舞台和方式。网络能够使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就摆脱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及时性、广泛性和直接性。网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个别人利用网络散布迷信、不健康等网络垃圾,严重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

对此,要严格治理。另一方面,网络也建立了一个让人真实表达自我的平台,在网络世界的虚拟空间,学生们更容易流露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学校的真实想法,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网络载体与传统教育手段相比所展现的新特点

网络载体和其他传统的教育手段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是与传统的教育手段相比,又具有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网络载体具有开放性。

2.网络载体具有高效性。

3.网络载体具有平等互动性。

4.网络载体具有资源共享性。

网络载体所体现的与传统教育手段相比的独特优势使现代教育手段得以创新,高校教育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发布工作学习信息来实现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等相关信息来防止学生利用网络出现的道德滑坡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了解绿色信息和阳光信息,帮助他们完成一系列学术性活动,为他们逐步进入社会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大学生利用网络载体出现道德滑坡的原因:

第一 网络信息复杂,对大学生思想侵蚀较大。

第二 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分辨网络信息的能力不强。

第三 网站管理工作不到位现象仍很严重。

高校规范网络管理,大学生增强网络自控能力

网络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上网已经成为部分青年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们上网浏览、宣泄、交友、游戏等等,其中对学生思想影响最大的是浏览信息和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因此,要想利用网络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首先要做好、管好网站。

一、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门网站。

二、加强管理,努力限制和消除网络的消极影响。

三、畅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与学生平等交流。

网络工具的多样化,给大学生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和方便,但是在利用网络工具时,仍出现一些不规范性的问题和缺陷。在正确对待网络多样化对我们的影响的同时,也须从更深层次培养当代大学生思想文明状况的深度,全面塑造新型现代化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优秀素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议。

1.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团委、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和各系等部门要在校园网上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勤工助学、就业信息与指导等方面的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技术人员,要从各自的角度,加强网络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积极探索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学院计算机室要坚持业余时间对学生开放;要加强校园网络信息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

2、以班级为依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载体,要加强班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活动。辅导员、班主任要精心设计,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切实做到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效果显著;要组织班级开展经常性的文体娱乐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辅导员、班主任要带领本班学生深入持久地开展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活动。学生处要严格监督检查和评比考核,切实加强班级管理力度,增强管理效果和能力。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学院配备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学院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与服务。学生处每年要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与测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干预。要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学生处要组织协调好谈心活动,确保校、系、辅导员三级咨询网络有效运转。学生处每年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周”等教育活动,针对学生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必要心理咨询服务。班主任和政治辅导员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开展谈心工作,每年对每位学生谈心工作不得少于一次,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勇气。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在高校工作中的应用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完善传统教育手段所不能企及的范围和调节的不足,进行高校工作的创新。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社会、家庭和自我意识不强的多方面的因素使得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从多各方面进行工作的完善。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2 (101)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2 (93)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2 (23)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2 (123)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2 (277)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2 (46)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2 (4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