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火烧云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1:42: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火烧云》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火烧云》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教学时应该把学生尽快带入到这种情境之中。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小天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创设好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就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好情景,以富有激情的语言,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神,释放学生的心智潜能。

教材分析:

《火烧云》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自然奇观”为专题,通过具体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展示了旖旎的自然风光,奇妙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她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夏季傍晚,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文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变化、火烧云下去了的顺序,并紧扣一个“变”字,将火烧云色彩绚丽、瞬息万变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文脉络清晰,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富于变化;语言富有韵律美感,尤其体现在描绘火烧云颜色的词语上,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学生分析: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写景文章,并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这对于学习本文大有裨益。四年级的学生虽然看到过火烧云,但是并没有仔细观察过。所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形象的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火烧云的美,并采用情感朗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火烧云的美,积累作者优美的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并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独立自学、合作交流、读中感悟等过程体会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感悟作者在写作上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逐步养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态的变化,感受火烧云的色彩绚丽、瞬息万变。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在仔细观察的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策略:

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

教学用具: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火烧云的资料和图片

二、教学过程:

(一)观片激趣,谈话导入

1.(播放课件:火烧云)谈话导入: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多美的火烧云啊!它让人入迷,让人陶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现代女作家萧红到天空中遨游,领略大自然的壮美,感受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吧!(板书课题。)

2.火烧云如此美丽!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看看作家萧红是怎样把这些神奇的景象描绘出来的吧!

设计意图:开篇以多媒体课件中的火烧云美景引入新课,让学生调动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什么叫“火烧云”,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学生阅读 师:什么叫“火烧云”?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就是火烧云。

教师相机正音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找得非常准确,但是有一个字音没有读准。“红彤彤”的“彤”单独念时读tóng,在“红彤彤”这个词组里应该读作tōng。我们把这句话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

师:从这个句子看出火烧云的什么特点? 生:红

师:具体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生:红彤彤,烧,着了火

师:现在,老师把这句话改一改。这样改,好吗?为什么? (PPT出示:把“烧”字改成“红”字)

生:1.不好,用这个“烧”字,给人一种强大的气势,“红”字就显得十分普通。

2.用“烧”字,不但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还有一种动态美。

3.用“烧”字,才符合“火烧云”这个名字,让人清楚“火烧云”这个名字的由来。

师: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体会。作者用的这个“烧”字,十分精当。不但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而且还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火烧云上来时的状态,气势强大,富有动感。看,这就是火烧云,鲜艳无比,光亮耀眼。

(PPT出示图片)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火烧云名字的由来,那么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生: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 (板书: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 【教师小结】接下来,我们就按这个顺序来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 初读的目的在于读通课文,整体感知。为此这一环节设置了三个小环节。先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接着,了解“火烧云”名字的由来,并感悟“烧”字的妙用;最后理清课文思路,帮助学生在第一时间把握文章。

(三)细读课文,重点品读 1.学习“火烧云上来了”片段

师:火烧云上来了,那它发生在什么时候?画出相关语句。 生:夏天的傍晚。晚饭过后——傍晚,乘凉——夏天。

师:抓住了关键字词来回答,真会读书。火烧云上来后,地面上的事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PPT: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生:红红的,红的了,金的了,紫檀色的了,小金猪了,金胡子了 教师相机正音,“檀”念tán 师:数一数,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了”? 生:7个

师:作者在这里连用了7个“......了”,那么,你从这7个“......了”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霞光颜色变化之快,之多。

师:霞光上来,周围的事物在瞬间就更改了这么多颜色。当你看到周围的事物在瞬间变换了多种颜色,会是怎样的心情?

生:兴奋,激动

师:那就读出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来。 生读

2.学习“变化极多”片段

师:火烧云上来了,那么,期间它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又是从哪两个方面去描写火烧云的变化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的第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去描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生: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 (板书:颜色 形状) 师: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颜色变化多、快。 (板书:多、快)

师: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快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生:一会儿

师:作者用了几个“一会儿”? 生:4个“一会儿”

师:这四个“一会儿”构成一组排比句,可见天空颜色变化气势壮观,令人陶醉。那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呢?用横线画出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

生: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PPT分组出示:a、红彤彤、金灿灿b、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c、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一个不落,都找齐了。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词语,它们有哪些特点?

生:第一组词语是ABB形式,第二组词语是半A半B形式,第三组词语是水果名或蔬菜名加上其颜色。

师:概括得非常到位。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将其中一种表示颜色的构词形式用到底呢?

生:用三种形式来描述火烧云的颜色,更加生动形象,更加令人着迷。 师:作者以多个不同的构词形式的词语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渲染了瞬息万变、目不暇接的奇妙景象,形式富于变化,才不觉单调。我们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尝试着用这种方法来为我们的文章添彩。

师:那么,火烧云就只有作者所列举的这几种颜色吗? 生:不是。“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那你能发挥想象,按照书中任意一种表示颜色的词,来说说火烧云究竟还有哪些颜色吗?

生:学生回答

师:太多太多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一时半会还说不过来。那我们就用成语来概括火烧云的颜色特点吧!

生:瑰丽无比、色彩斑斓、五彩缤纷......师:真会用词!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火烧云色彩变幻的图片。 (PPT展示图片)

【过渡语】火烧云不仅以其颜色之多、快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还以精彩的形状变化给我们带来震撼。请同学们自己读4—6自然段,想一想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从哪儿可以看出?

生:变化快、多

师:从哪些词语看出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 生:一会儿,忽然,一转眼、过了两三秒钟 师:火烧云有哪些形状? 生:像马、狗、狮子

师:作者不仅把火烧云大胆地想象成马、狗、狮子,并且在描写上也很有方法。我们先来看第4自然段。

【引读】一会儿,天空出现了?它是什么样子的?紧接着,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呢?

生: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是跪着的;大起来了,腿伸开来了,脖子长了,尾巴不见了;马变模糊了。

教师继续引读第

5、6自然段

师:从中我们看到,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的? 生:先写出现,再写样子,接着写变化,最后写消失。

师:作者就是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有条理地来描写的,这样有条理地描写,不但能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背诵。课后,同学们可以按照这顺序,试着来背一背。

师:我们体会到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端,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种变化的景象吗?

生:瞬息万变、变化莫测......师:想象一下,天空还将出现什么?请同学们仿照第4,5,6自然段的写作方法,说一段话。

生: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描述得也十分生动,老师听得也不禁沉醉其中了。老师课前捕捉了一组火烧云变化的镜头,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PPT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如果你看到空中的云彩有着这样神奇莫测的变化,会是怎样的心情?

生:兴奋,愉悦......师:那就带着愉悦的心情把这段文字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

3.学习“火烧云下去了”片段

师:过了一会儿,火烧云下去了。文中用一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感受。 生:恍恍惚惚

师: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

生:由于事物变化快而模糊,看不清楚。 师:为什么作者说天空是恍恍惚惚的?

生:1.因为火烧云很快就下去了,作者还没有回过神来。说明作者看得很投入,很仔细。

2.因为火烧云变化多端,一会儿像这个,一会儿像那个。 ......师:火烧云在短时间内变化多端以至于作者还没有恍过神来就消失了。火烧云下去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遗憾、期待再出现火烧云

师:那就带着遗憾、期盼的心情读一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由于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特点,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小练笔来体会火烧云的绚丽奇景。此环节,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实、乐、活。

(四)深读课文,感悟主题

师:火烧云下去了,这节课也接近了尾声。能不能说一说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呢?

生:1.火烧云真漂亮! 2.我也想亲眼看一看火烧云。 ......师:听了同学们的感受,老师知道了作者萧红的这篇文章已经让许多同学不可自拔了。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如此生动逼真呢?

生:观察仔细,想象丰富,用词准确。

师:作者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抓住火烧云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用优美的语言将傍晚时分火烧云的绚丽景观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搜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用自己的笔写下来。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说出火烧云的美丽,充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后要求学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设计小练笔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把课文中学习的写作方法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五)课堂总结

晚霞是美丽的,古人有话云:“最美不过夕阳红”“莫道桑榆晚,云霞尚满天”,这些都是夸赞落日晚霞之美。同学们可以亲自观察,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你会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是令人惊叹的!

设计意图:细心观察必能发现更多大自然的美,将课中所品味的大自然的美延伸到课外,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的目的。

(六)课后作业 以“礼花”为内容。

要求:想像它的形状,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该作业的设计意在将课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所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以致用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火烧云

上来了

变化(颜色、形状) 快、多

下去了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设计要求能够简洁明了地展现课文的灵魂,本课的设计以描写火烧云的写作顺序展开,并抓住“变化”引导学生从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姿、瞬息万变。这样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后记

《火烧云》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所描述的主要是晚霞的变化之美。晚霞的变化之美说起来很简单,但要让学生理解感受到不是那么容易的。书上的词语描写的晚霞再美,他没具体看到心灵也得不到碰撞;书上的图片在绚丽,那他也体会不到云变化之美。所以,学生对第2节中的“烧”,能不能改成“红”,不能体会到它用词的精确性。

本节课,我是按照跨越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上课的。上课时,我先为学生提供优美的图片,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我让学生自由的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先写火烧云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通过学生的汇报,学生对课文的结构也是掌握的比较好的。

在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中,我觉得做得不足的地方有几点,值得我以后在教学上要注意的。第一,重点段落读的时间还不够。本课重点是形状的变化,但是学生对云的形状变化是怎样的还不够。主要是让学生自由读的时间不够,导致学生掌握不够好。第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整节课,总是牵着学生来走。缺少了让学生来讨论、质疑的时间。第三,在扩展阅读的部分文章可以让学生提前来读。例如《火烧云的形成》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先读,对于学生对火烧云有进一步的认识。第四,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这篇课文有排比的句式出现,可以在课堂上点明一下在写作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做。

火烧云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设计教学

《火烧云》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