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游子吟》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5:40: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游子吟》教案

河北省大名县埝头乡大苏村小学 郭俊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结合课文拼音学会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游子”、“寸草心 ”、“三春晖”等词语的意思。 技能:(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并能背诵默写。

(2)通过学习,培养想象能力和听说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 情感:感受诗人和母亲之间的深厚亲情,懂得用爱关爱回报父母。

二、教材分析

《游子吟》是九年义务教育小语十一册第五单元古诗中的第二首。该诗是唐朝诗人孟郊所吟唱的一首母爱的颂歌。它选取日常生活的普通场景,用朴素自然,明白如话的语言,细致而真切地突出了一个“情”字——慈母的爱子之情和儿子的感恩之情。千百年来,每当读起它,都会使人心弦为一片爱的纯情所震颤,引起儿女们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情。

三、上课步骤

(1)欣赏课件,歌曲引入,创设情境

1、欣赏关于母爱的主题宣传课件,感受母爱的伟大。

2、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3、学生交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妈妈是怎样照顾自己的?

4、教师小结: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妈妈扶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妈妈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操劳。

(2)初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1、请大家打开书第155页,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准生词。

2、下面老师要找一个最勇敢的同学来读一下这些生词,而剩下的同学听一听他读得对不对.

3、好了,刚才的这个同学读得是不是全对啊,那下面老师再来带领大家读一下这些生词:

恩情 缝补 针线 几根 抚摸 报答

迟迟归 寸草心 永远 孟郊 沐浴 铭记 (3)细读诗文,理解意思

1、解题。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诗中指轻轻地哼唱。

2、逐字逐句理解。

a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指名读诗,说说自己对词的理解。

慈母:和善的母亲。 线:穿针引线。

指名读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慈祥的母亲穿针引线,儿子要出门远行,赶紧把衣服缝好。

b.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质疑:老母亲为什么不等到天明再缝衣服呢?

生说出自己对词句的理解。

临行:快要走的时候。

密密:细细密密。

归:回来。

意恐:生怕,担心。

指名读诗,并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临走前,母亲还在细细密密地缝着。生怕儿子在外迟迟不 能回来。

人们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此时此刻,这对即将分别的母子会相互说些什么呢?

(学生想象母子分别的情景,相互交流。)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指名读诗句。

说出你对词语的理解。

寸草:小草。这里指游子。

三春晖:这里指慈母的恩情。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晖:阳光。

说出这句诗的意思。

谁说那小草一样的赤子之心,能报答得了春天阳光般母亲的恩情呢?

这句诗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常用于什么时候?引读诗句。

(人们在表达自己报答母亲,报答母校,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 感情时,都会用上这一千古佳句。)

成语:寸草春晖

3.自己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指名读全诗,在读中感悟诗情。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读文讲解,品悟诗意

通过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再来读一次古诗。

1、大家读得非常投入,谁想读给大家听,下面请一个勇敢的孩子来读一读吧!

2、根据课件,讲解课文 [点击:播放音乐] 诗人孟郊,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考取功名一展抱负,不得不拜别慈母,漂泊他乡,直到50岁那年,他才当上了溧阳县的一个小官,温饱才得以解决,做官后,他马上把母亲接到溧阳县,以回报母亲恩情。这首诗就是写在母亲来溧阳之前。

孩子们,在这首诗里面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老师讲给你们听,好吗? 在一千多年的唐朝啊,有一个特别有名的诗人叫孟郊,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死了,他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妈妈辛辛苦苦地抚养他长大,所以孟郊特别爱他的妈妈,他的妈妈也非常爱他。有一次,孟郊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夜已经很深了,母亲还在那微弱的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啊缝啊!他想:孩子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得把他的衣服缝得密些,再密些,千万别让他在外面冻着了。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的杨柳树下,妈妈用那满是皱纹像干树枝一样的手,紧紧地拥抱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点头。当他抬头看见妈妈,妈妈的头上又添了好多的白发,心里一阵酸楚,想到白发苍苍的母亲需要自己在身边照顾,可自己却不得不远行,想到这,又泪水湿润了他的眼眶。。。。。。

问题:

1、感人吗?想着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再来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从诗中读到了怎样的画面?(妈妈正在给孟郊缝衣服的画面) 你们是从哪一行诗看出妈妈在缝衣服的?

2、大家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妈妈还在那干什么呢?谁来说说?(学生交流)大家再仔细看看这幅画,这屋子里的光线怎么样呀?妈妈的头发呢?妈妈的头发花白,行动也十分不便,眼睛也看得不是那么清楚了,可他还是在哪儿缝着、缝着,你们是从哪几行诗看出妈妈还在哪里不定地缝啊缝啊?

3、那么,这位老母亲是怎样缝的?诗中有一个词非常形象,谁能把它找出来?(密密缝)谁还可以读出妈妈对儿子的不舍?

看着妈妈,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为自己缝着衣服,针尖戳破了手指, 孟郊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游子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一起接着刚才的故事讲下去„„

孟郊走了,他这一走啊,真的就是好长时间都没有回来,有一次孟郊来到郊外,他看见暖烘烘的太阳出来了,看呀,路边的小草显得更加的生机勃勃,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淋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抱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母亲的恩情我将永远铭记在心。一想到这儿,他就写下流传千古的名句。

(5)升华主题

孟郊的这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流传.今天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当我们吃着妈妈亲手做好的饭菜时:我们会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我们在风雨中看到妈妈遮挡在我们头上的雨伞时,我们会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我们在生病时,看到妈妈为自己操劳时,我们会说——“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当我们走上成功的领奖台时,看着自己年迈的妈妈,我们会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组词:

补( ) 针( ) 根( ) 永( ) 扑( ) 什( ) 跟( ) 水( )

3、、填空: (1)、孟郊(

)身上的衣服,(

)那又(

)又(

)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 的(

)不就像这(

)吗?

(2)、沐浴着(

)的小草,无论怎样都(

)不了太阳的(

)啊!

4、写诗献妈妈。

千言万语都融入这首小诗中,让我们一起怀着感恩之心写一首小诗,献给我们伟大的妈妈!

五、教学反思

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

《游子吟》是唐朝诗人孟郊所写的一首母爱的颂歌。教学这首诗时,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环节上做了如下的尝试:

上课伊始,先以形象的比喻引出母爱的主题,将学生自然引入学习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欣赏《游子吟》的视频,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做好铺垫。

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分小组互相读一读,交流自己对诗意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诗的教学,要在读上下功夫。课堂上,我让学生听诵读,自己反复地读,入情入境地读。边读边联想母亲对自己的爱。学生读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教学结束时,我又播放了一首歌曲——《儿行千里》,这首富有感染力的歌曲再次引发学生的孝义之心。当时,我清楚的记得,我们班上的好多学生感动了,哭了。为此,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由的说出当时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和以后怎样报答自己的父母,学生们纷纷表达出了自己心中感情。

总的来说,这一课的教学,我积极引导了学生,创设相关意境,并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加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读出慈母的关爱之心,游子的孝义之情。我还注重母爱主题的拓展,引导学生欣赏赞美母亲的名言,使教学容量增大,内容开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游子吟教案

《游子吟》教案

《游子吟》教案

游子吟教案

游子吟教案

游子吟音乐教案

游子吟音乐教案

《游子吟》音乐教案

游子吟雪中送炭教案

《游子吟》音乐教案

《游子吟》教案.
《《游子吟》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游子吟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