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报告—居家养老—向区人大—

发布时间:2020-03-02 13:09: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克拉玛依区居家养老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克拉玛依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2010年3月

区委、区政府远瞩发展战略,高瞻社会全局,针对全区人口结构显现居家养老化趋势,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统领、统筹居家养老各项工作。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着力从维护老年人的基本功能、开发自助潜能,不断提高生活生命质量的目的出发,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需求, “5536”居家养老社会化系统工程全面启动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09年工作情况

截至年末,全区在册总人口25.5万,其中常住人口16.7万人,由汉、维、哈等38个民族组成, 60周岁以上老年人2.15人,占常住人口的12.87%,比上年同期增长**%。全年累计评估老人***名,其中健康老人***名,评估为重度依赖老人***名,轻中度依赖老人**名,经评估确定为重度依赖正在接受服务的的老人**名,累计服务时间***小时,其中,正在为***名老人实施上门服务,**名老人实施日托服务。

全年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继续围绕“让阳光温暖所有老人”基

1 本目标,有序整合资源,加快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在服务队伍中扎根“您在我心里,我在您身边”的理念,全面启动了老年人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服务项目,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构建了“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格局,开辟了“政府扶持,资源组合,运作市场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新途径,体现了灵活多样、规范统一“老人不离家、服务送到家”的特点,10多家新闻媒体分别报道并分别在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专题介绍了经验。

一、管理工作加强,设施建设加快

1、居家养老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根据区政府《关于深化居家养老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设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等文件精神以及区委、区政府所确定的居家养老政府补贴对象及标准,按照每名居家养老护理员负责为5名老人提供服务的要求拟订了《居家养老绩效考核奖励实施办法》;为了全面了解克拉玛依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生存状况与服务需求,倾听克拉玛依老年人对政府老年工作的看法与建议,组织开展了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人员的培训、样本点的抽取、数据处理等工作,并采用PPS的抽样方法在克拉玛依城区共抽取1006名老年人,其中介护、介助老人抽取的比例达90.00%以上,通过需要帮助的介护、介助老人的入住养老机构意愿、生活保障、经济负担和承受能力以及养老服务需求等信息分析,为政府实施机构养老规模、设施及内容决策提2 供科学依据。

2、场所建设与设施配套有序跟进。为建立以个人购买服务为主,政府、社会购买服务为辅的服务机制,实现福利服务与市场服务的有机结合,组织制定了《关于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设施配置、管理运行、低值易耗品的经费标准》,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送(助)餐点设施配置、管理运行、低值易耗品的经费使用标准和经费核拨程序与简便操作过程进一步规范;按照建设8个街道级居家养老日托中心和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改扩建的网格布局和“五规范”“六统一”的标准,对在建的中心和站点进行进度跟踪,对投入使用的胜利社区、南林社区居家养老日托站以及***个中心、站点等完成了设施配套,累计配套投资达***万元。

3、居家养老管理体系不断健全。为进一步开展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工作,组织撰编了《克拉玛依区居家养老工作与社区医疗机构合作需求》的意见、《克拉玛依区居家养老日托服务管理运行方案》、《克拉玛依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指导手册》和《克拉玛依区居家养老服务操作手册》,进一步健全了管理与服务所需的各类表、单、册、图。

4、服务质量监督进一步加强。先后建立了重度享受服务的“老人服务回访工作制度”和评估工作质量互查制度,根据银河、和平、红山3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进度,对382名提出申请的老人开展了集中评估,其中评估为健康的老人34名,轻度老人343名,中度老人5人,根据对老人的评估结果及护理需求,第三批29名护理员分别安排到各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

二、队伍建设加速,整体素质提高

1、人才队伍发展机制逐步完善。以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在全试点的契机,高度重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把发展居家养老社会化工作、加强居家养老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狠抓落实,按照《克拉玛依区“十一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拟定了《克拉玛依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配套出台了工作标准等多个体系文本,明确了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骤,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居家养老事业一同谋划,逐级建立了社工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定期学习制度,在专业队伍中开展了社工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培训**场次,同时开展了护理员岗位技能大赛和心灵日记交流活动,出版了《***》专集;在义工志愿者队伍中开展了专业护理员指导下规范服务的各项促进活动,建立了荣誉激励与年度表彰机制。

2、社会服务专业水平逐步提升。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按对象设岗位、以需求定数量的原则,积极开发、合理设置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岗位,确保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各尽职能、彰显特色,9名护理员在护理员康复按摩技能赛中获奖。

结合再就业工程发展专业队伍。专业化服务队伍中的资格评估人员和护理员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分批进行养老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正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走上服务岗位。

结合社情实际发展助老义工队伍。对注册宣誓的助老义工进行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主要在社区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居家养老4 志愿服务,营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同时根据需要进行安排服务工作,在专业护理员的指导下对社区老年人通过结对子和“助老、敬老、关爱行动服务卡”等方式包户,无偿地为老人提供多种公益性服务,现已有**名老人享受到了义工结对子的上门包户服务。

结合需求特点发展特色服务队伍。主要由爱心巡视员等各类为老服务队伍组成,重点开展“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的居家养老“关爱圈” 特色服务。

结合日托需求发展品牌服务队伍。全区投资3000多万元拟建成*个老年人日托中心(站),总面积***平方米,服务能力***人/天,现已有*个日托中心(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室内分别高有视屏、就餐、午休、健身、书画、棋牌等**个服务室,吸引身体处于亚健康和健康状态的更多老年人走出各自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现已为身体行动不便、孤寡、独居等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了康复、“助浴”、“助餐”、“助医”、心理护理、临时托养等“十助”服务;为身体状况亚健康的老年人提供了基础生活照料服务,协调各类企业、社会团体通过认领、认养和认购等形式参与为老服务,14家爱心企业联合与100位老人签订了“夕阳携手你、我、他”服务协议书,并根据企业、团体自身特点配套建立了认购服务项目和服务制度,深化了以个人购买为主、企业和团体参与为辅居家养老新型服务机制,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新亮点。

全区在册居家养老社会服务人才已达到****人,其中专业服务队伍***人,包括管理人员**人、评估师**人、护理员**人、服务

5 员**人、厨师**人、保洁员**人;邻里亲情服务队伍***人,注册的社会义工志愿者****人。“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的居家养老“关爱圈” 特色服务深入开展,服务项目已拓展到衣、食、住、行、乐、医、健、学八大类计**项。为丰富居家养老护理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激励和引导广大居家养老护理人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前期,开展了以“我护理、我奉献、我光荣—我的护理生涯”为主题的居家养老护理员演讲比赛,共有11名护理员参加演讲,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为激发一线护理员的服务热情,*月份,开展了护理员“心灵日记”征集活动,共征集作品**份,将其中**份优秀作品汇编成册,印制**份分发给各位护理员学习。为促进队伍素质的提高,先后开展了*期护理员业务知识脱产培训。

三、投入逐步加大,服务质量提高

为规范服务,引入了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颁发了《区居家养老服务日托场所建设、服务与管理标准》、《区老年人助餐服务项目建设、管理和服务标准》、《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规范》等文件;撰编了《区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指导手册》和《居家养老日托中心(站)工作手册》,开发了“居家养老基础信息管理软件”和评估周报、护理月报汇总管理分析软件,逐步配套形成三种服务服务模式。

1、社会赞助服务不断推进。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6 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参与、兴办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服务业开办为老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内容。把与老年群体服务需求有关的企事业单位紧密融合,激励家政、医院、旅游、律师事务、餐饮、助浴等单位为老人献爱心。目前,已有27个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为**名老人认购了服务,日濠水都认养了20名老人(2次/人年)免费净桑;沙玲中老年服务中心认养2名(2次/人月)免费康复服务,另有非常健康商务岛、阿凡提风味大全、今天我的家餐厅、凯悦大酒店等8家爱心企业分别为困难老人提供了精神慰藉、生活照顾。

2、联动入户服务形成机制。入户服务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专业社工引领义工入户开展 “志愿助老型”服务,即对生活不能自理的75岁以上和60-74岁中的低保、残疾、独居、自治区级以上劳动模范及重点优抚对象,开展“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法律维权、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精神慰藉”六大系列49项敬老助老送温暖服务项目,现已有1719名老人享受到了义工结对子的上门包户服务;二是专业评估员队伍和护理员入户开展“专业化”服务,服务项目达*类*种,现已有397名老人享受到了专业化服务,累计服务达**个小时;三是邻里互助队伍开展“亲情化”服务,金龙镇的“精神慰藉型”服务,胜利路街道的“健康促进型”服务,油南红光社区的“爱心敬老型”活动,永红社区的“邻里守望型”关爱行动,南林社区的“定点巡视型”暖巢行动,北斗新月社区的“义

7 工送餐型”服务以及胜利社区的“金婚服务日”和“五谷豆浆”派送服务等等,成为众多亮点,深受老人欢迎和居民好评,实现了“老人不离家、服务送到家”。

3、吸引日托服务规范统一。利用老年人日托中心(站)、居家养老服务站、活动中心、老年学校、老年活动室等为老服务设施开设各类服务项目,吸引身体处于亚健康和健康状态的老年人走出小家庭,融入到社区大家庭。区居家养老日托中心集学习、餐饮、休闲、健身、游艺、维权、咨询等服务功能于一体,重点为行动不便、孤寡、独居等老人提供康复、“助浴”、“助餐”、“助医”、心理护理、临时托养等特色服务。居家养老日托站(点)重点为老年人提供送(助)餐等基础服务,帮助老年人建立新的社会关系,营造大家庭色彩,满足老年人社会交往和社会情感需要。依托社区老年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利用社区敬老室、老年活动室、聊天室、老年大学(学校)、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老年活动场所,定期举办老年歌咏、书画、摄影、诗歌朗诵会、读书征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待老年人规定》(自治区政府令124号),根据新克政发【2008】8号〈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优待老年人规定》的通知〉文件精神,统一规范了老年人优待慰问标准,对***名75岁以上老人开展了免费体检工作,其中为**名老人进行了CT检查,为342 名老人安排了8 上门体检,为**名80岁以上老人开展了每季度一次的上门健康体检工作。为9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上半年特殊生活补贴金57400元,为*名90岁以上老人赠送生日慰问品价值**元。在“古尔邦节”和春节前夕,区、各街道和各社区分别组织对老年人分重点地进行了慰问,全区合计慰问民汉族老人140人次,其中高龄老人(90岁以上)60人次,区老领导16人。老年志愿者64人,累计慰问金和慰问物品计48250元,比上年同期多投入22080万元,增长84.4%。

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围绕工作推进和市场培育“两个加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管理精细、服务一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围绕“让阳光温暖所有老人”基本目标和“深化机制、配套政策、拓展项目、提升层次”的基本思路,继续深化“5536”社会化系统工程,通过政策与制度创新,加速养老设施设施建设、加快服务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拓展服务项目,落实老年优待政策,构建“政府扶持,资源共享,市场化运作、信息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联动格局,深化老年人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临时托养、助餐、助学、助医、助急服务,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层次。

一、加大管理力度,深化机制配套

1、加大政策激励、准入激励、创新激励、监督激励力度,强化社会化性质、项目化运作、人性化建设、多元化组合、规范化评

9 估的工作机制。把深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建设作为管理重点,列入三级网络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支持街道、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体现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创新创建工作。

2、加大严谨管理、严格制度、严肃纪律、严明奖惩力度,建立理念教育、定期培训、岗位练兵、派外进修、技能考核的素质促进机制,根据需求预期保持相应的人力资源储备;采取月考核、季评比的方式,根据在岗服务年限、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考评结果开展“星级护理员”评定工作,并逐年进行“晋星”评定,鼓励护理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为购买服务的老人提供服务,并按照服务费的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同时,通过社区广泛组织、动员驻社区的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居民积极开展义工结对服务和邻里互助服务活动,不断壮大义工服务队伍。为鼓励提高服务品质,按照服务数量、服务质量、老年人满意度等指标,开展日托中心间、日托场间和服务人员以及义工志愿都间的竞赛评选活动,适当予以经济奖励。

二、加大服务力度,有序整合资源

1、开展入户服务。通过“引领、协调、解决”等政策机制,试行把与老年群体服务需求有关的家政服务公司、医院、旅游公司、律师事务所、餐饮机构、影剧院等等企业、单位、机构紧密融合,定期召开联系会,采取会员制政策吸纳成为居家养老服务商,根据区或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安排,有计划地提供相关服务;发动10 有需求且有经济能力的老年家庭加入会员,通过低偿、有偿的协议方式接受服务,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全区统一的服务标准。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准入机制,适当降低门槛,按项目分类逐步准入,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兴办居家养老服务实体;与此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消费理念,随生活条件的改善购买相应的服务;引导子女为其父母、社会和慈善业为老人购买服务,并通过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努力创造老年人放心消费的服务环境,增加市场化的有效需求,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发育,逐步实现市场培育与市场化运作的良性互动。

2、开展助餐服务。将社区周边的餐饮店资源进行整合,在散台设老年餐桌(没有老人就餐时同样可对外营业),老年人凭“社区一卡通”自愿在限定的范围内限价、限规格消费,造成的餐饮价差额发动由政府、供电、供水、工商、税务、慈善、广告、通讯、电视等企事业单位联动采取赞助、政策优惠等方式解决,以满足多数老年人根据自身口味自主选用菜肴的愿望。并从顺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提供个性化的餐饮服务的目的出发,在有设立的老年餐饮配送中心,根据每个老年家庭三餐的不同需求,送餐到户,在个别点试行“面点王”、“御粥斩”的点菜式服务模式,改变集中饮食“我做啥你吃啥”为“你吃啥我做啥”,满足老年人对饮食的个性需求。

3、开展娱乐服务。做好克拉玛依老年活动中心的设施配套工作,充分发挥场馆的规模效应和活动组织聚集效应,使之成为老年人展示才艺的舞台、交流心得的平台、培养兴趣的课堂,力争年内

11 对老年人开放。同时,加快**等*个居家养老日托中心和**、**、**等*个日托站点设施建设与配套,使更多的老人尽早享受到服务。协调社区共建学校、院所、单位的文体健身场所全面对老年人持证免费开放。对目前没有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的社区,做好社工志愿者的结对帮扶工作,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对贫困、残疾老人的结对帮扶,营造“没有围墙的敬老院”的社会氛围。

4、开展日间服务。在社区老年日托服务站为独居老人、无子女照料老人和行动不便老人提供日托服务。解决因独居、子女不在身边、身体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日间照料问题,将日托站建成集学习、餐饮、休闲、健身、游艺、维权、咨询为一体的现代老年服务机构。

5、开展问安服务。为方便居家养老户与护理员或服务中心联络,建立“95536”服务热线电话,统一进行需求信息中转;在社区为有需求的老年家庭开设电话定时陪聊有偿服务,同时,将老人家庭成员、护理员、服务会员单位相关信息输入电脑,按照老人生活习惯和自行确定的时间向老年人家庭语音问安和天气变化及健康提示等免费服务,如遇有老人身体不适或家庭出现应急情况需要帮助时,及时通知其子女、护理员或服务商提供帮助。

三、加大保障力度,确保规范运行

为促进居家养老服务深入开展,通过加大财力保障、政策保障、制度保障、人力保障力度,完善公益化性质、实体化运作、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绩效化评估的工作机制,利用ISO9000全面质12 量管理体系规范管理与服务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持续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逐步规范经费科目与核算标准,实行专款专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确保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规范运行。

1、调查研究,夯实基础。为论证居家养老工程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研究分步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的措施,解决孤寡、高龄、独居和特困老人的养老服务等问题,把调查研究作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先导,并贯穿于推进工作的整个过程,以调研促工作,以调研促进度,实现动态管理,及时掌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变化。

2、学习借鉴,升华理念。继续注重学习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先进经验,以“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及时掌握区内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最新理念。通过充分论证,引进现代经营管理机制,坚持走品牌路线的工作思路。

3、细化标准,规范建设。在大力发展居家养老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规范行业标准,全面推行“居家老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切实维护服务与被服务之间双方的权益,通过规范标准,做到规范化运作。

2010年,将立足现实条件,着眼科学发展,注重工作实效,积极、稳步、扎实地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向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方式多元化方向不断推进,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覆盖社区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实现全区的四大发展战略和六大创建目标,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开题报告

居家养老调研报告

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情况介绍

居家养老建设调研报告

报告—街道调研—居家养老—

报告—内地考察—居家养老—

报告—居家养老—向区人大—
《报告—居家养老—向区人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