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让孩子喜欢读书

发布时间:2020-03-01 18:20: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1语文教学论文

让孩子喜欢读书

——谈课外阅读

绍兴市亭山小学余建跃1357555123

5【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在加强课外阅读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殿堂。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读物标准,没有相对规范的、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材,因此很难将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本文试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兴趣的激发,阅读实践的操作做一些探寻。

【关键词】 课外阅读兴趣感性理性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向导,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用好兴趣这根“魔棒”,会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好比花香满园引来碟蜂阵阵,从而努力去寻找阅读感悟的机会,从中获取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在加强课外阅读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殿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小学阶段应达到40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读物标准(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时间、评价的方法等),没有相对规范的、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材,因此很难将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笔者试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兴趣的激发,阅读实践的操作做一些探寻。

一、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局限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是狭隘的、封闭的。有人曾把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做法比成“课堂芝麻弄成西瓜,课外的西瓜一个没抓”。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教师应该大胆引领学生抛开“芝麻”,去摸摸更吸引人的“西瓜”,拓宽学习的范围。让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

兴趣的今天,由课内对课外的过渡,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课外阅读量。

1.扩大式。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是从名著中节选出来的,采用扩大式,要求学生将整本书读完。如《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2.对照式。这对学生来说似乎更有吸引力。如《小英雄雨来》中的小雨来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敢会令学生对其产生敬佩之心。此时,教师伺机拿此文与《小兵张嘎》等作对比,要求他们分析人物的性格,从比较中获益。

3.荐读式。学完一个作家所写的文章,向其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有关书籍,可达到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的目的。

二、从情感上激发

教师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对学生兴趣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有人说:“好老师就是一本无价的书”。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部无声的教材,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九像春雷声声不息地震撼学生的心灵。教师每一句富有诗情。哲理的话语,每一个显得优雅、超脱的举止,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内在的文化修养和高尚心灵,都能令学生深深地钦佩与折服,使学生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并有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的内驱力。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从活动中激发

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中最常见而又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会自主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语文课程标准》道:“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教师常常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会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但要针对本班学生阅读实际和年龄特点,如举办故事会、读书交流会、读书征文、朗诵会、词语接龙、编演课本剧、优秀诗文诵读赛、读书知识赛、优秀读书笔记展品、佳作欣赏„„等活动,为每一位学生搭起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四、从积累中激发

众所周知:量的积累会引发质的变化。阅读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因此阅读必须有量的保证。关键问题在于,这么多的阅读量怎样得到保

证。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选择非常缺乏指导,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但问题是推荐的读物还很不具体,尤其对于小学阶段来说,这样的读物怎样为学生拥有和阅读都是很难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体验好好思考一下,让我们对阅读有着浓厚兴趣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为基础,而且是读得越多便越想读。这是因为书籍本身对我们存在着强烈的吸引力——我们天生好奇,所以我们喜欢阅读童话;我们充满幻想,所以喜欢阅读神话传说;我们热爱生活,所以喜欢阅读小说;我们情感丰富,所以喜欢阅读诗歌散文„„其实,人应该天生就喜欢读书的。同样,当孩子的阅读达到一定的量时,便会自发地对阅读产生兴趣。随着量的增加,对阅读的兴趣会越浓,大量的阅读使他们看到了知识海洋的广袤无限和缤纷色彩。这怎能不是一种精神享受?因此,老师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读书、读书、再读书,让阅读逐渐成为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五、借助听故事诉读

对于少读书或不愿意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讲者的声情并茂者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故事常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这样,没有文字作为载体,算不算是课外阅读的启蒙手段呢?我认为算。记得小时候,每天中午吃饭时间,大人小孩都会边吃边听或在月明星稀夜聚集“散讲”、“讲传”,《杨家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无不精彩至极,至今我还清楚英姿飒爽的穆桂英,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对文学名著的认识由“听”而来,以后对这些名著产生“读”的欲望也因此而来。

我曾捧着书给学生讲过盲人海伦·凯特的《假如我有三天光明》,先给他们朗读海伦渴望在第

一、二天得到光明时想见到什么的段落,读到第三天时嘎然而止,学生迫切知道结果时,我却把书合上,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否定了学生所有的答案后,我再告诉他们,谁想知道结果就借这本书看。学生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这样,并没有强迫性的要求,由“听”到“看”,自然水到渠成。

六、“放任自流”地读

要进一步强化学生“读”的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活动有助于引领学生自愿、自觉地跨进浩瀚的书海。但如果以为开展兴趣活动就等于摘抄、在书中圈点画问、写读后感就是钻牛角尖了。绝大部分学生一开始读书就碰上这些

枯燥无味还有强迫性的要求,很容易对读书产生厌倦情绪,读之无味,还可能会打消读书的念头。成人尚且喜欢寻一处幽静的地方喝茶看书,悠然自得,为什么偏偏要学生一看书,就要正襟危坐,还要写无感可发、无言下笔的读后感呢?因此,给学生朗读的自由非常有必要。

课外阅读时自由的阅读,一定读什么或一定不读什么,不该由老师或别人去决定,而该由兴趣去决定,人的兴趣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就建立在“知”与“不知”之间,已经熟悉的,别人不说也知道的,不会感兴趣。令人感兴趣的是那些熟悉的或不很熟悉、不知道或知道得不清楚的东西,这样的文字和书范读起来很轻松,又能获得新鲜感,精神上很愉快。

有一项研究调查认为,对初期接触阅读的儿童来说,他们的阅读倾向于幻想性题材和“期待故事情节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等内容的故事。他们喜欢描述让人哀伤、痛苦的读物,喜欢节奏明快、带有刺激性的故事。所以,对刚接触书籍的小孩来说,“放任自流”是最合适不过的。不要管他读什么书,就算是武侠小说,幽默笑话,也任其读之,切忌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推荐名著。

名著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它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对读者所产生的震撼力,不是现在的流行文学所能比得上的,但不适宜强行推之。学生如无一定的阅读基础,必对名著厌而恶之,结果适得其反。对名著的推荐姑且放下,顺其自然吧,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自然会对名著产生兴趣。教师的这种“放任”态度是宽容的、心中有数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除以上所述,我们还可以通过适时评价、结合影视、运用电教等途径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语言的角度来说,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通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或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意思变成读者思想。而要完成或提升这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丰富的阅读实践。因而,从儿童的阅读心理出发,选择大量的经典读物,儿童文学名著,优秀时文报刊等,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促进言语的发展。

课外阅读不是增加学生负担,相反,是在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要想学得轻松,学出成效,必须要依赖课外阅读。我们真正要减轻的是压在学生肩上的那些重复、繁琐而又无意义的课业负担,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自由地阅读自己干兴趣的书籍。

我们要求学生多读书,本意是以外促内,提高其语文素养,我们不期望每个学生在大量阅读课外书后,成为什么大作家、大文豪,是希望他们养成终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在书中不断受到启发,长见识,提高自身修养。实施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并非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美事,必须循询善诱,逐渐让读书成为习惯和生命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01.7第1版。

2、陈廷明《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

3、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2001.3第2版,人民大学出版社。

让孩子喜欢读书方法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读书

让孩子喜欢

让孩子喜欢读书的三种技巧

《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和学习》读后感

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

如何让孩子喜欢英语

让孩子好好读书

让孩子爱上读书

让孩子快乐读书

让孩子喜欢读书
《让孩子喜欢读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