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清华大学文化素质讲座课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4:29: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化素质讲座课程论文

李瑾化工系 2011011792 转眼间大学就要结束了。文化素质讲座在这三年让我收获到了许多。目前为止一共听了八场文化素质讲座,每一场都颇有感触、颇有收获。

内容上,从文学到哲学,从政治到经济;时间上,从历史到当代,到未来。不得不感慨文化素质讲座给我们带来的知识面的扩增,思维面的延伸。下面,就谈一谈我对于八场讲座的总结与感悟。 一. 八场讲座主题总数

我听的第一场讲座是“大国形象与文化创新”,王岳川教授对文化与艺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王教授认为,“艺术和国家的尊严紧密相关,跟大国形象紧密相关”。中国的文化需要在世界上广泛传播,需要有中国学者走出去开讲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并尊重中国文化。自古以来,中国讲究圆融中庸,兼容并包,这种思想对当今世界现在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够被这种包容的思想能够被世界接受并认可,那么将极大地有利于人类和平的实现。王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进行了总结,比如,儒家文化讲究和谐,它的目的是治 丁夏教授的“历史在文学里成长-明清小说与中国历史的重构”讲座上,解析了明清历史小说与中国历史的重构问题。丁教授对“中国怎样推崇历史”、“中国最好的史集是怎么形成的”、“明清历史演义怎样叙述历史体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引经据典,通俗易懂,深刻入理。历史都是通过文学来反应与体现的,其形式可以为历史史书,也可以为小说等。通过文学可以使历史复活,让历史具有生命力、影响力与思想性,可以史学家了解真正的历史与文化。华夏民族对历史高度重视与推崇,这从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在文化建设上的政策措施相一致上可以看出来。

王步高教授的“诗词格律常识”讲座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场。王教授从诗词格律常识入门的角度,介绍了押韵、平仄、对仗等基本知识。他讲诗词格律与现代汉语拼音相结合,讲解通俗易懂。在押韵方面,韵腹、韵尾与韵头是没有关系的,韵腹、韵尾必须押韵,韵头不需要。四声分为平上去入,也可以按平仄进行分类,其中仄声包括上去入声。在诗词格律中,押韵的地方都是押入声。对于对仗与对联,对仗对字数、拘束、平仄、意思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讲座上最有意思的部分,便是对对联与对仗的分析,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种句子就利用了反句,通过鲜明的对比表达分明的爱憎。对于戈律师的章法句法,包括起承转合法、起程继转合法、起承转转合法,这种起承转合让诗句更加具有节奏感。而真正掌握诗词格律的知识并不容易,比如《平水韵》就有30个平声韵部,如果不能按顺序记忆,也不能做到押韵。而词不像诗那样具有严格的结构,词是长短句,所以在对仗方面也没有硬性的规定,在平仄相对方面也没有要求。词的对仗一般是用得多了,就形成了固定的对仗格式,便有了后人的“填词” 李强教授的“文化传承与社会转型”讲座上,对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关于公平公正,可以有两种思考方式,一是要想实现公平,就要消除社会分层结构,实现均贫富;另一种观点认为,实现公平是指人们进入到这种社会分层结构的程序和机会是公平的。社会公平可以分类三类,分别是结果公平、机会公平和程序公平。利用基尼指数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应注意“中等收入陷阱”,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平衡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避免由于人民期望过高与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造成一系列的社会后果。而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钱易教授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讲座上,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实施、生态文明的诞生与意义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讲授。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相比于其他国家,由于中国目前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更加严重,因此也应该更加注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发生变化,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够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持久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只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得到光明的未来。

在“士之人文精神与社会担当”这场讲座上,彭林教授首先阐述了自己对大学教育的看法。大学教育应该给予大学生们良好的人文素质,文化自尊以及文化自觉,以使青年一代能够更好地担当中国和平崛起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彭林教授也指出了当今大学生们素质不高的一些现象及具体表现。在这些例子的基础上,从“知”和“行”这两个方面讲述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充实大学生活。这场讲座贴近生活,有种真真切切之感。 隋嫚秋教授的“成长中的自我”讲座上,她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成长中遇到的种种常见现象进行了分析,包括压力、恋爱、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隋教授关注与大学阶段的自我成长的发展特点,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告诉我们合理的解决方案。

苏婧教授的“大数据时代的可视化转播与创意科普”讲座,采用了案例式的教学方式,通过许多网络可视化传播案例的播放与分享,让我们认识了许多网络信息的特点。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人人都成了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我们每个人的行动,都会成为互联网信息的一部分。

二. 心得体会:心中有担当

随着毕业季的临近,心中对“担当”二字的理解更加深刻。恰逢听完了几场文化素质讲座,同时近几日回顾前几个学期的讲座时,也便有了不少感慨。

彭林教授的“士之人文精神与社会担当”讲座中,强调了大学生应有一定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王岳川教授的“大国形象与文化创新”上,强调了中国学者应该走出去,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钱易教授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讲座上,强调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责任与担当。 心中有担当,要在心中平衡各方的利益,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根本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这是一种责任,是每一个清华人、中国人的责任。近几年,身边有许多清华学长主动到贵州、甘肃等贫困地区做选调生,虽然这些落后地区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他们的心中就是怀抱着这种为地区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的的想法,并不求“功成在我”,只求“建功有我”。国家的发展,正是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建造起来的。

心中有担当,可以促使我们以举手之劳做出“正能量”的贡献。在2014年的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捍卫“PX”百度词条这件事情中,参与捍卫词条的每一个同学,都没有想着要凭借修改词条成名,促使我们去修改词条的最大动力,便是捍卫科学阵地这样的一种担当。正如彭林教授在讲座中所说,大学生应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文化自尊,以及文化自觉。我认为,所谓“人文素质,文化自尊,文化自觉”,大概可以用“担当”一词来体现。 心中有担当,不是将“担当”挂在嘴边,而是放在心中,付诸行动。二字正如清华校风所说“行胜于言”,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为这个社会做出正能量的改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正如清华今年的暑期实践主题“实践,让改变发生”。我始终相信,只要心中有理想,并且付出足够的精力与时间,那么就“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作为一个清华人,我们拥有比别的大学生更多的资源,更宽广的视野,如果能将这些转化我行动,在心中树立清华人的“担当”,中国必将成为崛起之大国。 三. 关于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1.建议多情一些校外的,甚至外国的教授,因为不懂地区的教授的视角、观点不同,可以增强学生们对各种观点的思辨能力。 2.将一些《实验室科研探究》的讲座划分为文化素质讲座内容,由于《实验室科研探究》的课程的趣味性、体验性较好,导致讲座缺乏一定的深度,建议根据课程的反馈、主题、内容,来判断是否能够作为文化素质讲座。 3.由于一些知名教授的讲座比较受欢迎,座位有限,有一些感兴趣的讲座没有机会听到,留下了一些遗憾,建议以后能够在网上或其他教室转播来增加讲座容量。

清华大学 文化素质讲座课程总结

清华大学文化素质讲座总结报告

文化素质讲座课程报告

东南大学文化素质讲座大论文

文化素质讲座总结

听文化素质讲座有感

文化素质讲座报告[版]

听文化素质讲座有感

文化素质核心讲座报告

哈工大文化素质讲座的报告

清华大学文化素质讲座课程论文
《清华大学文化素质讲座课程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