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名师成长规律

发布时间:2020-03-02 06:35: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名师成长规律

黄科芬

一、教师的几个层次与境界 1 .教师的含义

关于教师的含义,在古代,以韩愈在《师说》中的表述为代表,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近现代 , 教师特指专门学科的讲授者,而前苏联的加里宁认为,教师就是有威望的、明智的、对人们有巨大影响的人。

针对教师的这些刻画和描述,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职业内涵。 2 .教师的专业特点

一般地,教师的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教师的工作完全是为了学生,教师的工作需要专业知识、专业经验、专业判断,教师必须经过长期的培训、严格的资格考核,教师的工作需要有充裕的专业自主空间,教师的工作必须有足够的监察与纪律,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于教师的不断学习。

3 .教师劳动的特点

首先是复杂性,即教师劳动的目的和任务,与教师劳动的对象-学生,是复杂的,劳动方式和影响因素也是复杂的。

其次是创造性,具体先在:需要对不同对象的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遵循与运用。

( 1 )经师 ——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经师是指教师就像传道士一样,严肃、严格、严谨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做一位不误人子弟的合格教师。(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

( 2 )能师——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教师,有深厚的专业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出色的教学效果,对教育教学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 3 )人师——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人师以自身独特、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该境界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

7 .教师的几个层次

有学者认为,教师分为若干个层次:大教师,好教师,教书匠,以教谋生者,与因教误人者。这是有道理的。

而名师就是介于大教师与好教师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 8 .优秀教师的几个特质

首先是经师与人师。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即标示了两种教学境界的明显区别。

其次,他(她)能够教人以道义,包括理想之道义,信念之道义,思想之道义,修养之道义,生活之道义。

而名师的责任在于,他是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学生心理保健医生,教育事业的毕生追求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 .名师是人师与经师的良好结合

我国东晋时期的学者袁宏在《后汉纪》中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而《资治通鉴》指出,“经师,谓专门名家,教授有师法者;人师,谓谨身修行,足以范俗者”。

人师近乎精神领袖,必须是身正、品正、行正、德正。 而经师近乎学术导游,必须是学深、学高、学精、学通。 4 .名师是有层次的

一个“经师”是可以成为名师的,但是,我们认为,名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再成长为“大师”。

5 .名师是有境界的

崇高师德是名师的基本条件,德能并重是稍高的要求,名师还应有教育智慧,进而走向师魂之境界。师德、师能、师智、师魂,是名师走向成长的四个台阶。

总之,名师是经师、能师、人师的融合体。 6 .名师与名校相互依存

名师发展学校。名校之所以为名校,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名师云集,而名师就是本学科教学的学术前卫。一批名师的成长,可以影响和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名师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支撑,名师效应也是一所学校的效应。

名校造就名师。在名校里,由于优良传统,由于学校文化,由于成才机制等等,有利于名师的成长。名校往往会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宽松的平台,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成为名师成长的摇篮。

三、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

1 .教师专业成长与知识结构变化

教师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谱系,伴随着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知识结构也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实践智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结构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教师的专业知识基本分为三大类,即:

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教育教学的一般知识) 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

初职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原理知识为主,包括学科的原理、规划,还有一般教学法的知识,我们称这种可以言传、可以用文字表达的知识为明确知识(书本知识)。

经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案例知识,主要是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专家教师则还具备丰富的策略知识,也就是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于特殊案例的策略,其核心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很大部分是教师的亲身体验,我们称这种不能言传的、不能系统表达的知识为默会知识,人类的默会知识远远多于明确知识。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专业成长阶段越高,默会知识占的比例就越大。这种能力除了要有坚实的明确知识作为基础外,最主要的是须具有丰富的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这种知识只能产生于处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的教学情境进程本身,特别来自”行动中的反思”。这对个人而言是一个逐渐积累和发展的过程。

因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经验不断得到提练和升华,才可生成强大的理性力量,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

2 .好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对比研究

20 世纪 70 年代初,库密斯安曾经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发现,从如下几个方面很难区分好教师与一般教师:

• 教师应该能够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工作; • 教师应该预先设计相应的教学结论; • 所教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成绩; • 教师应该得到学生的认可。 他的研究结论表明:

( 1 )优秀教师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取决于他们所受的关于普通教育的教与学知识与心理学知识;

( 2 )优秀教师的组织性活动主要表现在,教师能组织班级学生相互帮助,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的分配与安排;同时,组织家长共同关心学生成长;

( 3 )优秀教师成功的交往性活动应该体现在,教师敬业,对教学活动热情,善解人意,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严格把握学生提出的要求的界线,尊重个性差异,能表现自己的幽默和自然本性。

3 .特级教师学习过程与成长轨迹——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 1 )特级教师的学习过程

大量实践(特别是特级教师的个案)表明,特级教师的学习普遍具有如下共性规律:

按照原有经验与知识设计教案:

→反思,特别是对照理论,吸取集体智慧; →按照新的认识设计教案; →对照实践结果再次反思; →按照学生行为调整教案。 ( 2 )特级教师的成长轨迹

大量实践(特别是特级教师的个案)表明,特级教师的成长轨迹,具有如下共性规律:

日常工作→发现问题→思考,解惑,知不足→学习→试验→总结→在日常工作发现新问题。

事实上,特级教师、名师都是实践出身。 ( 3 )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要素 • 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 强烈的成就动机和专业意识; • 同伴互助; • 专业引领;

• 反思的意识、能力、时间、空间。

因而,名师应该是:明白之师,明辨之师,明天之师。名师的产生,经个人努力奋斗,逐渐被大家所认可,教育行政部门评选、培养认定。正如上海学者顾泠沅教授所言:“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

总之,名师的成长、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本人的天赋和努力,但也离不开校长的发现、培养、指导,同事的关心、帮助,专家的引领、点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用、扶植。

名师成长规律与教师自主发展

人才成长规律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

名师,正在成长

名师伴我成长

名师成长计划

名师成长之路

名师在成长

人才成长规律作文

名师成长规律
《名师成长规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