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医生护士

发布时间:2020-03-03 17:16: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4、中国正处于一个在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凸显。而医院作为一个与百姓生命息息相关的“窗口”,自然最容易引燃社会情绪的导火线。

25、医学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发生医患纠纷,不足为奇。如果医患双方都能理性对待,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事情就会简单得多。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患者往往不愿意诉诸法律,而更喜欢“以闹取胜”。只要病人死在医院,活着的人似乎就有了赚钱的机会。不管是谁的责任,医院都要花钱摆平。否则,家属就会和职业“医闹”联合起来,摆花圈、设灵堂、围医院、打医生,仿佛有天大的冤屈。

26、其实,很多“医闹”都是黑势力花钱雇来的,哭了半天还不知道谁死了。最后,医院迫于无奈,只好花钱买平安。于是,“医闹”和死者家属坐地分赃,各有所得。如此一来,“医闹”成了一个投资少、风险低、致富快的新职业,黑恶势力,趋之若骛。

27、很多地方官员认为,患者闹事,肯定是有冤屈,医院是公家的,赔点钱就“和谐”了。然而,正是这种是非不辨、黑白颠倒的“和谐观”,既导致了国有资产白白流失,又助长了“医闹”的嚣张气焰,使其有恃无恐,肆意危害公共安全。

28、试想,一个街头乞讨者都能被冠以“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何况一群“医闹”真的以打、砸、抢、烧的方式干扰公共医疗秩序?为什么有时对待群众上访就滥用警力,而对待“医闹”围攻却要“慎用警力”?难道法律的弹性如此之大?

29、当前,不少人认为:如今的医生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他们吃“回扣”、拿“红包”,把金钱看得越来越重,把病人看得越来越轻。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应该承认,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确实有一部分医生见利忘义,放弃了职业操守。但是,绝大多数人依然坚守理想,怀着一颗仁爱之心,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因此,他们最大的快乐就在于,用自己的医术治愈患者的疾病,并得到患者的尊重和认可,这也是医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

30、也许有人问:医生真的不看重钱吗?假如患者做手术不送“红包”,医生会不会故意做坏?其实,这是一个“伪问题”。作为医生,谁都想妙手回春,没有人想把病人治坏。至于有的病人没有获得满意疗效,甚至发生了医疗事故,大多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而非医生主观故意。因为医术是医生立身之本,谁敢拿患者的生命开玩笑,谁就是拿自己的名誉开玩笑。一旦上了手术台,医生的心中就不会有任何杂念。患者命悬一线,吉凶未卜,医生如履薄冰,哪可能故意让手术失败,甚至还恰到好处地留点“病根”?这不仅在技术上很难把握,而且在主观上也不符合常理。

31、患者究竟是不是消费者?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患者到医院花钱看病,就是在购买医疗服务,当然属于消费行为,因此,患者就是消费者。假如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患者到医院就是花钱买健康了。可是,医学是一个充满局限性和风险性的领域,患者能否真的买到健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人体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一旦这台“机器”出现故障,医生在大多数时候只能提供有限的帮助,却不能保证修复如初。这和修理机器迥然不同。例如,汽车的发动机坏了,换台新的照样奔跑;而人的心脏坏了,换个新的却不一定能用。这就是医疗的特殊性。可见,把看病视为消费,是违背常识的。

32、在消费领域,买卖双方平等自愿是一个基本原则。假如引申到医疗领域,医患之间就可以讨价还价,医生愿不愿意抢救病人就成了一种自由选择。遇到危重病人,一个医生如果没有把握,完全可以放弃救治。换言之,患者可以选择“买与不买”,医生可以选择“卖与不卖”,这才是买卖公平。显然,这种逻辑是荒谬的。所以,医患关系不能等同于消费关系。

33、医生的执业行为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治病救人。无论患者贫富,在紧急情况下,医生都要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这是法定的义务。医生不应该根据是否盈利决定是否拯救生命,患者也不能认为花钱就能买来生命。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如果把生命与金钱画上等号,那么医院就成了生命的“自由市场”。倘若如此,人的尊严又何在呢?很多患者认为,花了钱就应该看好病,看不好病就得赔钱,忽视医学的风险性和复杂性。结果,医疗纠纷越来越多,打闹医院现象愈演愈烈。

34、挂号费体现了医生的技术劳务价值。一名医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诊断,是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有的诊断看似简单,却是用无数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换来的。一张处方,凝聚着知识的价值。理一次发、修一次脚,人们需要付几十元;而让医生诊断一次,却只付几元钱。当一名医师的劳动价值连理发师、修脚师都不如时,我们所提倡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岂不是一句空话?

35、在一片“看病贵”的抱怨中,医生的声音显然被淹没了,很多人陷入了“闻降则喜”的误区。只要看病费用降低,就欢呼喝彩;只要一提涨价,就骂声如潮。这就使得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一直无法理顺,甚至严重扭曲。据北京市最近对39家医院的调查,医疗服务收入普遍亏损。以静脉抽血为例,成本为1.39元,其定价却为1元,收入不足弥补成本。这就意味着,工作量越大,亏损越严重。所以,很多医院只好搞“以药养医”,让患者多付药费。可见,在一个不合理的医疗收费体系中,患者也不会成为受益者。

36、一直希望提高医生的诊疗费,降低药品的费用,让医生不再靠开药提高收入,此举恰恰是解决看病贵的治本之策。但是,公众并不理解,很多媒体记者也不理解,一听医生要提高诊疗费就骂声一片。有人甚至“和稀泥”:先降低药价,再提高诊疗费。其实,恰恰相反,不提高诊疗费,怎么真正降低药价?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难道让医生去喝西北风吗?

37、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实行“以药补医”,在政府补偿不足的情况下,医院要想生存,必须靠多卖药、多检查赚钱,或者过度采用高新技术,因为普通医疗服务大多是赔钱的。对于医生来说,由于劳动付出与收入严重不符,很多人的工作热情和效率大大降低。部分医生因无法从技术劳动中获得应有的收入,把私下拿取药品和医疗器械回扣等当成了合理补偿。这既败坏了医生的声誉,又加重了百姓的看病负担。

38、不久前,河南洛阳市中心医院发生了一起医患纠纷。一名食道癌患者不幸病死,患者亲属竟然迁怒于医护人员,非法拘禁4名护士达6小时,罚跪打骂,导致3名护士昏迷。事后,肇事者被警方依法拘留。透过这起恶性事件,我们看到了一个观念误区:一个人生了病,似乎只要送到医院,就成了医生的事。如果治不好或者死亡,医生就要受到谴责,医院就要承担责任。这实在是一个荒谬的悖论。

39、一个人生病住院,本质上是寻求医生的帮助。而医学是有局限性的,医生也不是万能的。这恰如美国医生特鲁多的那句名言:医生治病,“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

安慰。”所以,把有病治不好的责任一古脑推给医生,是违背常理的,也是不公正的。

40、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规律。生病是一个累积的过程,而恢复健康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谓“病去如抽丝”。一个人生了病,医生只能设法缓解痛苦,逐步逆转病情恶化,而不能保证立竿见影,妙手回春,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患者所要做的,就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共同研究如何战胜疾病。如果不能理性看待生老病死,怀有过高的期望值,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加深对医生的误解。

41、的确,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但是,医生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尽心救治上,而不能保证每一个病人都能康复。一个危重病人死在医院,倘若排除了医生敷衍塞责、医疗事故等原因,那么,首要原因就在于疾病之危重。如果抢救成功,我们应该感谢医生;如果抢救不成功,我们也不必苛责医生。毕竟,人体是一台极端复杂的“机器”,一旦损坏,很难恢复如初。假如我们把抢救成功都视为理所当然,把抢救不成功都归于医生失职,那么,今后就没人愿意当医生了。

42、对于一名贫困患者,医院在没有收费的情况下,集中各科力量全力救治;当患者家属不配合签字时,医生轮番苦口婆心地劝说,虽然悲剧最终未能避免,但医生从未言弃。也许,这才是整个新闻事件的最大“亮点”。但遗憾的是,个别媒体却忽略了这一点,把孕妇之死归于“医德沦丧”,甚至使用了“一尸两命”、“惨死”等标题,把一个“医生救人”的故事演绎成“医生杀人”的故事,从而导致了整个事件的复杂化。

43、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出现了一种不良倾向。很多媒体一味追求“吸引眼球”,盲目迎合受众需求,甚至靠不断增加“负面新闻”来提高收视率、收听率和阅读率。其后果是,记者不再靠事实引导公众,而是靠情绪引导公众;媒体不再忠于事实真相,而是忠于公众的情绪。这种错误的新闻价值观,助长了记者的急功近利,催生了大量的失实报道,“纸馅包子”就是一个沉痛教训。

附:《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白剑峰同志勤奋敬业,为人正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始终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审视历史和现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用心书写历史,是一名出色的党报新闻工作者。

近年来,他不畏艰辛,深入别人未到之险地,写世人未知之故事,发表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尤其是在公共卫生报道领域成绩显著。他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挚爱,常常关注那些被人遗忘的的平凡小人物,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关注重大的民生问题,塑造了很多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弘扬了医疗卫生战线的正气。

作为一名卫生专业记者,他一贯本着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精神,坚持出于公心、出于良心、出于善意、出于诚意,敢于个别媒体纠正不负责任的报道。2007年,个别媒体炮制了\"茶水发炎\"事件,严重违背了科学常识,误导了公众,加剧了医患矛盾。为此,他及时撰写消息及评论《茶水发炎与媒体责任》,扭转了舆论导向。在医疗卫生领域,他的很多作品高屋建瓴,独辟蹊径,社会影响很大,对于推动医疗卫生改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起到了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几年来,他针对医疗卫生领域的热点话题,撰写健康时评60余篇,其中《不要丑化医生形象》抨击了妖魔化医生的错误舆论导向,受到医务界的广泛赞誉,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给予高度评价。

评论:

事实上医生比公务员。教师。。。等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风险,但始终得不到公正的认可。我认为中国的领导们是应该负责任的。

医闹将继续,恶意伤害将重演,社会已经黑白颠倒,我们是无法改变的。问题关键是你自己如何做?这才是根本问题。有些人跳槽,有些人调岗,有些人拒看病人,有些人只给熟人看病,有些人有选择的看病人,有些人还在冒傻的往前冲,你呢?

这才是对医疗、医生的正确认识,说出了我们多年来的心里话,这是我看过的最好、最全面、最客观真实的对目前中国医疗现状评论,如果以后中国医疗现状有所改变,老百姓对医疗有了正确认识的话,你是第一功臣!

医生护士辞职报告

感谢信医生护士

医生护士工作站

医生护士英语会话

护士医生演讲

医生岗位职责 护士岗位职责

医生护士消防安全职责

医生护士婚礼主持词

医生护士英语会话2

医生、护士岗位职责3

医生护士
《医生护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医生护士会 医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