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王选

发布时间:2020-03-01 22:04: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王选

一、人物简介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二、人物履历

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 1958年至1978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师。

1978年至199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授。 1995年至1996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6年至1998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8年任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 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6年2月13日11时许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里的重大成就,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楷模”等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三、典型事例

①1975年,王选对国家正要开展的汉字激光

照排项目发生了兴趣。当时,国外已经在研制激光 照排四代机,而我国仍停留在铅印时代,我国政府 打算研制自己的二代机、三代机。王选大胆地选择 技术上的跨越,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 激光照排系统。针对汉字的特点和难点,他发明了 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

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参数描述方法”描述笔画特性,并取得欧洲和中国的发明专利。这些成果开创了汉字印刷的一个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国产激光照排系统使我国传统出版印刷行业仅用了短短数年时间,从铅字排版直接跨越到激光照排,走完了西方几十年才完成的技术改造道路,被公认为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王选两度获中国十大科技成就奖和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并获1987年我国首次设立的印刷界个人最高荣誉奖——毕升奖,被誉为“当代毕升”。

(可选角度:勇于创新,敢于开拓,不畏艰难,信念坚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②1988年后,他作为北大方正集团的主要开创者和技术决策人,提出“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闯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道路。

(可选角度:创新精神,做出决策的勇气,要两耳闻窗外事等)

③1993年,王选主动表示自己的创造高峰已经过去,今后的贡献在于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年轻人。这一年,他把三个年轻人同时推上研究室主任的位子,还随身带个笔记本,记录研究院每个年轻人的兴趣、特长、导师评语和进步,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发挥每个研究人员的潜能,给予他们一个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他的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敢于拼搏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前沿。

(可选角度:倡导团队精神,提携后辈,无私奉献,明达事理等)

四、名言举例

①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美,给人带来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是一种高级享受。

②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得不到诺贝尔奖。不要急于满口袋,先要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要善于“延迟满足。”

③我的座右铭是:“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④“伏枥老骥”最好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今后衡量我贡献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发现了多少年轻才骏。

⑤我对方正和计算机研究所的未来充满信心,年轻一代务必„超越王选,走向世界‟,希望一代代领导能够以身作则,以德、以才服人,团结奋斗,更要爱才如命,提拔比自己更强的人到重要岗位上。

五、他人评价

1、柳传志:王选老师是科研人员很好的表率

王选老师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同时他在推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他对科技创新一直给予高度关注。他主持研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的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印刷革命,使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处于世界的前列。他的这种追求不懈的科研精神,对科研人员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和示范作用。同时,王选院士也是第一批把科研技术推向市场的人,通过创办方正,实现了中文激光照排技术的产业化,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还带来了思想的变革,推动了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

2、湖南科协原副主席杨敬东眼中的王选:勇于创新

湖南省科协原副主席杨敬东非常难过,他将自己收藏的很多关于王选院士的资料一一拿出来小心翻阅着,他说:“王选院士是位平易近人的科学家,他高尚的人格和对科学孜孜不倦的拼搏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王选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者,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二次革命。回忆起与王选院士接触的点点滴滴,杨敬东说,“王选院士有着自主创新的成长历程,提出了很多的前沿观点,而且平易近人、待人随和。”

3、资深IT记者刘韧:王选之后 不会再有王选

王选之后,不会再有王选。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企业,王选用方正完成了他的科学商业化尝试。历史会汲取其中的经验,让同样的事情更加有章可循。在IT界,直到今天,还没有任何人的研发成就,能和王选的激光照排技术相比。不仅不能相提并论,甚至都不在一个量级上。

正是这样一种崇高的信念,激励他面对各种困难百折不挠、矢志不渝。他的科研工作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到中共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在“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研究的关键时刻,邓小平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当彩色激光照排系统在海内外报业领域进入实用阶段时,江泽民亲临北大方正集团视察,给予王选和北大方正集团很大的鼓励。在他的科研工作和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胡锦涛从多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这些关怀、鼓励和支持是他科研创新的巨大动力。在多年交往中,他同中共中央领导结下了深厚友情。

六、写作实例

1、王选,汉字激光照排之父。当别人都选择了光芒可以盖过几乎所有领域的“纯数学”时,他毅然选择了数字与技术,开垦新的道路。在人生的小门口,他弯下腰,潜心治学,终于通过努力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在数字领域挺起的的腰板。若不是王选选择了挑战,就不会有我们看到的光洁的课本。

该文章转

[

]

:http://www.daodoc.com/

3、在学习和纪念王选老师的大量文章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伟大”、“不平凡”、“高尚的师德”这样的字眼。的确,王选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优秀教师的典范,用这些词语形容他一点不为过。但是,我要说,如果仅限于从崇高的方面宣传和学习他,而忽视他平凡普通的一面,反而会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甚至不可信,不知道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够从他身上学到什么,这样也就失去了普遍有效的教育意义。

其实,任何伟大或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他们自己并不觉得自己多么高尚伟大,而总是认为自己很普通,自己所做的都是作为一个人和职业要求所应该做的。这不完全是谦虚之词,实在是道出了追求崇高和立足平凡的辩证关系。仅有高尚的价值指向会让人有无所适从的空泛感,但没有高的价值引领也使人难以具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坚守基本做人原则的勇气和毅力。其实,伟大来自平凡,伟大和平凡乃至卑下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平凡的人是基本能够按照做人的基本要求去做事,卑下之人恰恰是在践踏这些基本要求,而伟大的人则是在平凡的做人做事中有更高的价值追求,从而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坚守这些基本做人原则的勇气和毅力,亦即在平凡中见精神、见境界。

王选老师之所以能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敬仰和方正员工的爱戴,自然是和他的卓越贡献分不开的。但问题并不是所有取得卓越成绩的人都能获得如此殊荣,说到底,是其崇高的人格更让人折服,而王选老师崇高人格的形成恰恰缘自再普通不过的人生信念———做一个好人。王选老师说,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做个好人。他认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包括他自己。他赞成季羡林先生关于“好人”的标准: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一点就是好人。不过,他认为这个标准还可以再降低一点,就是考虑别人和考虑自己一样多就算好人。对照这个好人标准,很多人会觉得简单易行,甚至可能会认为自己也基本算是一个好人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如果我们再仔细琢磨一下,这个看似基本的做人标准并不是真的简单易行,甚至可以说是相当难的,否则人世间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冲突乃至战争了。因为归根到底,人们之间很多矛盾的产生,恰恰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至少想自己想得多。

不仅仅为自己活着,就必然在处理索取与奉献、享乐与创造、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等各种人生矛盾时不只想着自己,也想着别人。而心中有别人,就会自然看淡和正确处理很多利益冲突,心中坦然,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个人的小我走出了自身,走向了大我,创造了生命价值的永恒意义。所谓人生有限,事业无涯,精神价值无限。这才是真正的人的价值。

王选老师说:“献身科学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活法,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这些乐趣就是创造的乐趣,就是人生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乐趣,也就是人之为人的真正的乐趣。任何物质生活的享受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乐趣和生命愉悦感。这是我们一般人都能够感同身受的。比如,吃了一顿美味佳肴的享受感,是无法跟读了一本好书、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工作的充实感相比的。而且,物质的享受是越丰富越缺乏享受感,享受的极限处即是无聊空虚。精神的享受却是无限的,越是有创造成果就越有创造热情,也就会越爱学习、爱劳动、爱钻研,从而必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钻研中而不知疲倦,就像孔子的自评一样,“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由此可见,那些追求精神价值的人,不是他们很刻意地要求自己不去关注利益得失和物质享受,更不是像有的人认为的是一种虚假宣传,而实在是一旦他们置身于创造的乐趣中,物质的享受和利益得失就自然是在他们的视野之外的。

可见,王选老师的好人观并没有降低做人的标准,只不过是以一种更平实的语言对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进行了诠释,从而使人们更容易产生践行的冲动,并逐渐树立起追求崇高、追求更高价值实现的信念。人的能力有大小,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尤指物质贡献)也有大有小。但贡献有大小,精神可以无高下。因此说到底,提升个人精神境界,不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一个“为不为”的问题,“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而一个人只要有这点追求崇高的精神,就可以算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王选

王选

王选事迹

王选观后感

王选的选择

《大家——王选》观后感

学习王选精神

学习王选事迹有感

王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王选的选择读后感

王选
《王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王选简介 王选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