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工人考工营林类森林管护工复习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2:20: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技术业务理论》考试营林类技师森林管护工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森林法》将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其中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2、《森林法》规定,国家保护承包造林的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承包造林的集体和个人依法享有的(林木所有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3、《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4、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独特的生态系统,它直接影响着自然生态环境、人类文明进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被人们誉为( 地球之肾 )。

5、在昆虫病原细菌中,以( 苏云金杆菌 )的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

6、各种害虫的不同虫态都要求有一定的发育起点温度才开始生长发育,完成某一阶段或整个世代需要一定的( 有效积温 )。

7、在苗圃地的选择上,应尽量避免选择低洼积水、( 土壤黏重 )、阳光过弱或山岗薄地做圃地。

8、地表火按其蔓延速度和危害性质分为( 急进地表火 )和稳进地表火。

9、《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建立对外国人开放的猎捕场所,应当报(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0、《种子法》规定,国家建立(种子贮备)制度,主要用于发生灾害时的生产需要,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11、《种子法》规定,调运或者邮寄出县的种子应当附有(检疫证书)。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13、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14、以(牟利)为目的,在林区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将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一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2

17、从林区运出木材,必须持有(林业主管部门)发给的运输证件,国家统一调拨的木材除外。

18、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当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区和水域,划定自然保护区,加强对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管理。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取得(狩猎证),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持枪猎捕的,必须取得县、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持枪证)。

20、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二、选择题

1、( D )是国内森林植物检疫的重点,许多在调运检疫中难以解决的总是通过产地检疫可以解决。

A、运输检疫 B、过境检疫 C、海关检疫 D、产地检疫

2、有( B )的甲虫,可震动使其坠地后捕杀。 A、休眠性 B、假死性 C、越冬性 D、夏蛰性

3、生物多样性可以归纳为( ABC )等基本层次。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景观多样性

4、外来入侵种的传入途径包括( ABC ) A、随机引入 B、有意引入 C、无意传入 D、自然引入

5、病原物的传播方式有(ABCD)。 A、气流传播 B、雨水传播 C、动物传播 D、人为传播

6、检疫的检验方法包括( BC )。 A、直观检验 B、现场检验 C、实验室检验 D、栽培检验

7、森林害虫预测预报按内容可划分( AB )。 A、发生期预测 B、发生量预测 C、分布蔓延预测 D、危害程度预测

8、在林业防治方法中营林措施主要包括( AD ) A、整地措施 B、育苗措施 C、造林措施 D、抚育措施

9、化学防治方法中的杀虫药剂,具有( ABCD )等多种杀虫作用,可以在害虫各个发育阶段应用。

A、胃毒 B、触杀 C、熏蒸 D、内吸

10、烟剂的释放条件为( BCD )。

A、有大气逆温层存在 B、适宜的温度 C、适宜的湿度 D、适宜的风速

4

11、松毛虫防治技术方案中将松毛虫发生区划分为( ABD )等不同类型区。

A、常灾区 B、偶灾区 C、安全区 D、无灾区

12、我国应用的林火监测措施有(ABCD)等空间层次。 A、地面巡护 B、瞭望台定点观测

C、空中飞机巡护 D、航天卫星监测

13、下列属于检疫对象的是(D

A、杉木炭疽病

B、种苗猝倒病

C、木麻黄青枯病

D、松材线虫病

14、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此方法属于(B)

A、森林植物检疫 B、林业技术防治

C、生物防治

D、物理机械防治

15、在害虫喜欢的食物中加入杀虫剂而将其诱杀的方法叫( C)

A、灯光诱杀

B、潜所诱杀

C、毒饵诱杀

D、饵木诱杀

16、利用金龟子的( B),可设置黑光灯诱杀. A、假死性

B、趋光性

C、趋化性

D、趋温性

17、幼苗立枯病发生在不同时期症状不同,猝倒型发生在(B)

5 A、幼苗出土前 B、苗茎木质化前

C、苗木根茎部已木质化后 D、幼苗出土后遇阴雨天

18、毛竹枯梢病为害( A ),病斑产生在节叉处,以后不断扩展成舌状或梭形的病斑。

A、当年生新竹 B、二年生竹

C、三年生竹

D、三年生以上老竹

19、苗圃病害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大的病害是(B

A、叶斑病

B、猝倒病 C、根腐病

D、茎腐病 20、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是( D ) A、叶蝉 B、皱鞘双条杉天牛 C、松梢螟D、松褐天牛

21、苗木根茎尚未木质化前,病菌从根部侵入,使根部腐烂坏死,病苗枯死,并发生倒伏现象,则称为(B

A、种芽腐烂型

B、幼苗猝倒型

C、苗木立枯型

D、茎叶腐烂型

22、( B)常将幼苗基部距地面1—2厘米处嫩茎咬断,并拖入土中取食,造成缺苗断垅。

A、金龟子幼虫 B、小地老虎幼虫 C、蝼蛄 D、大蟋蟀

23、松材线虫病主要危害( D ) A、根

B、芽 C、叶 D、树干

24、森林发生火灾有一个发展过程,温度缓慢升高,水

6 分逐渐蒸发,冒烟,此阶段称(A ) A、预热阶段 B、气体燃烧阶段

C、木炭燃烧阶段

D、起火阶段

25、森林发生火灾有一个发展过程,可燃物气体点燃,发现黄红火焰,此阶段称(B ) A、预热阶段 C、木炭燃烧阶段

B、气体燃烧阶段 D、起火阶段

26、森林发生火灾有一个发展过程,有机物质将燃尽,只有木炭在燃烧,此阶段称(C ) A、预热阶段 C、木炭燃烧阶段

B、气体燃烧阶段 D、起火阶段

27、火在地下泥炭层或腐殖质层有机物质中燃烧,此种林火称(B )。

A、地表火 B、地下火

C、树冠火

D、草原火

28、火沿树干燃烧到树冠,火在树的顶部燃烧,此种林火称(C )。

A、地表火 B、地下火

C、树冠火

D、草原火

29、火沿地表上的枯枝落叶、杂草、灌木燃烧,此种林火称( A)。

A、地表火 B、地下火

C、树冠火

D、草原火

30、设防火沟可防止( B)蔓延。 A、地表火 B、地下火

C、树冠火 D、草原火

31、农药有安全使用原则包括( A、B、C、D ) A、对症下药 B、适时施药

C、交替用药

D、混合用药

32、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可以采用( A、B、C、D ) A、林业技术防治 B、物理机械防治 C、化学防治 D、生物防治

33、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包括( A、B、C、D )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驯养繁殖 D、开发利用

34、燃烧三要素是指(

A、B、C )。 A、可燃物

B、氧气

C、热量 D、水

35、燃烧的三个阶段是指( A、B、C )。 A、预热阶段 C、木炭燃烧阶段

B、气体燃烧阶段

D、起火阶段

36、防火林带树种应具有( A、B、C )特性。 A、速生 B、耐火性强 C、萌芽力强 D、落叶

37、火根据燃烧的部位可分为( A、B、C )。 A、地表火 B、地下火

C、树冠火

D、草原火

38、新时期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重心由重______向重( B )的转变,倡导森林健康理念,注重营林措施,培育健康森林。

A、化防,生防; B、除治,预防; C、人工林,天然林;

8 D、病虫害防治,管护

39、《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禁止使用带有( C )的林木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

A、主要病虫害; B、重大病虫害; C、危险性病虫害; D、外来有害生物

40、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采取行政处罚或者相关行政措施,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BCD

A、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 B、吊销特许猎捕证

C、并处以相当于猎获物价值十倍以下的罚款 D、没有猎获物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41、《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在森林的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ABCD)。

A、植树造林应当适地适树; B、提倡营造混交林; C、依照国家规定选用林木良种; D、造林设计方案必须有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42、《植物检疫条例》规定,疫区应根据(ABCD)来划定,其范围应严格控制。

A、植物检疫对象的传播情况;B、当地的地理环境;C、当地的交通状况;D、封锁、消灭措施的需要

9

43、对违反《植物检疫条例》规定调运的植物和植物产品,植物检疫机构有权予以(ABCD)。

A、封存;B、没收;C、销毁;D、责令改变用途

44、识别松材线虫病死树的典型症状有哪些?(ABCD) A、针叶变为黄绿、黄褐、红褐色,整株萎蔫枯死或部分枝条萎蔫、枯死,针叶当年不脱落;B、树干部有天牛产卵刻槽;C、树脂分泌减少,甚至停止,材质干枯;D、树木木质部有蓝变现象。

45、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发生特点有哪些?(ACD) A、发生点多数呈跳跃式不连续发生;B、发生点多数呈连续发生;C、在树龄不一的松林,先在30年~40年生的大树发病,后是在7年~8年生的幼树发病;D、发病症状表现类型多即当年枯死或跨年枯死和枝条枯死现象。

46、我国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有(A)?

A、松褐天牛;B、光肩星天牛;C、青杨天牛;D、小蠹虫

47、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AB)

A、自然传播;B、人为传播;C、风力传播;D、雨水传播

48、松材线虫病是我国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这是因为:(ABCD)

A、致死快、防治难;B、传播蔓延迅速;C、对我国松林

10 的威胁极大;D、适生范围广。

49、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为:(A) A、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 B、活动区、实验区、功能区 C、核心区、活动区、实验区

50、( 4 )是在无林或原来不属于林业用地的土地上栽培林木。

(1)人工更新 (2)森林培育(3)造林 (4)人工造林

51、造林地也称(3)

(1)幼林地 (2)林地 (3)、宜林地 (4)、荒山荒地

52、树种选择应遵循经济学和(4)项兼顾的原则。

(1)景观生态 (2)林木育种学 (3)社会学 (4)生态学

53、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1)

(1)选树适地、选地适树 (2)改地适树 (3)改树适地 (4)引进外来树种

54、混交林是由(2)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

(1)一种 (2)两种 (3)三种 (4)、四种

55、混交林中作为人们培育目的的树种称(4)

(1)伴生树种 (2)灌木树种 (3)次要树种 (4)主要树种

56、同一树种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块状与其他树种混交叫

11 (4)。

(1)株间混交 (2)行间混交 (3)带状混交 (4)块状混交

57、在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 (C) 砍伐有争议的林木。

A、可以 B、应当 C、不得 D、能够

58、(D) 是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唯一法律凭证,也是林地流转的重要法律依据。

A、土地证 B、采伐证 C、退耕还林证 D、林权证

59、采伐林木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B)

A、管理费 B、育林费 C、森林植被恢复费 D、手续费

60、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为(A) A、伐区 B、限伐区

61、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为(B) A、伐区 B、限伐区

62、林木种子的两证指(B )。 A 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和植物检疫证书 B 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和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 C 种苗质量检验证和植物检疫证书 D 种苗质量检验合格证和准许调运证

12 6

3、评定林木种子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是( ABCD )等。

A 净度 含水量 B 发芽率 健康状况 C 千粒重 生活力 D 优良度 生活力 6

4、适龄公民每年义务植树任务是(B) A、2-3株 B、3-5株 C、5-8株 D、8-10株 6

5、全民义务植树具有法定性、(D)和无偿性。 A、全民性 B、义务性 C、广泛性 D、强制性 6

6、野生动物通过(B)的能量交换,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A、繁衍 B、食物链C、群居 D、种群 6

7、一旦发生森林火灾,(B)不可以进入火场。

A、干部、学生、军人 B、老人、妇女、儿童 C、病人、老人、警察 D、妇女、老师、孩子 6

8、森林三防包括森林火灾、病虫鼠害和(C ) A、乱捕滥猎 B、破坏树木C、乱砍滥伐 D、采石挖沙 6

9、吃虫的鸟类能控制森林害虫吗(A) A、能 B、不能

70、胸径是指树木离地面( B )米处树干的直径。 A、1.0 B、1.3 C、2.0 D、2.5

三、判断题

1、《森林法》规定,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

13 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对)

2、凡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论是否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和运往何地,在调运之前,都必须经过检疫。(√)

3、《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规定,一个植物新品种只能授予一项品种权。( 对)

4、《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发现严重森林病虫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对)

5、一般说来,纯林树种单一,昆虫群落结构简单,天敌数量少,害虫不容易造成灾害。( × )

6、森林植物检疫是依据国家法规,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实行检验和处理,以防止人为传播危险性病虫的一项措施 ( √)

7、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通常在低海拔、丘陵、低山和谷地的纯林内,郁闭度在0.7以上的大树受害轻。 ( √ )

8、烟雾法防治森林病虫害时,施放烟剂应在早晨或晚间气温逆增的天气,且林内完全无风的条件下施放效果较好 ( ×)

9、杉木炭疽病多在春季和初夏发生,头年秋梢受害最重。通常在枝梢顶芽以下10厘米左右的茎叶发病。

14 ( √ )

10、波尔多液和低浓度的石硫合剂可作为保护剂,在病原物接触植物、或已经接触但尚未侵入植物体内之前使用,可保证寄主植物不受病原物的侵染和危害。 ( √ )

11、金龟子幼虫常将幼苗基部距地面1—2厘米处嫩茎咬断,并拖入土中取食,造成缺苗断垅。 ( × )

12、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与森林特性有密切的关系。 ( √ )

13、树冠火是林火中危害最大的一种。 ( √)

14、植物新品种的申请权和品种权禁止转让。( × )

15、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主要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对象及测报办法。

( √

16、森林防火检查站的设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森林防火检查站有权对入山的车辆和人员进行防火检查。

√ )

17、出售、收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批准。

√ )

18、《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森林经营者应当选用良

15 种,营造混交林,实行科学育林,提高防御森林病虫害的能力。( √)

19、《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发生森林病虫害时,有关部门、森林经营者应当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时进行除治。(√)

20、《植物检疫条例》规定,从国外引进、可能潜伏有危险性病、虫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必须隔离试种,植物检疫机构应进行调查、观察和检疫,证明确实不带危险性病、虫的,方可集中种植。(×)

四、简答题

1、《种子法》规定的种子的概念是什么?

答:《种子法》规定的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2、《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规定,有哪些情形需要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申请特许猎捕证?

答:《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申请特许猎捕证:

(一)为进行野生动物科学考察、资源调查,必须猎捕的;

(二)为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必须从野外获取种源的;

(三)为承担省级以上科学研究项目或者国家医药生产任务,必须从野外获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

(四)为宣传、普及野生动物知识或者教学、展览的需要,必须从

16 野外获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

(五)因国事活动的需要,必须从野外获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

(六)为调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结构,经科学论证必须猎捕的;

(七)因其他特殊情况,必须捕捉、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

3、问:什么叫森林防火?

答: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4、问:什么叫森林火灾?

答: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森林起火都称森林火灾。

5、问:森林防火的方针是什么?

答:森林防火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6、问:森林火灾分为哪几种? 答:森林火灾分为

①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

②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不足100公顷的;

③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不足1000公顷的;

④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

7、问: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须履行什么手续?

答: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 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须经过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批准,领取生产用火许可证方可在野外用火。

8、问:在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不得动员哪些人员参加? 答:在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参加。

9、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据《森林法》应如何处罚?

答: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10、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森林法》应如何处罚?

答: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5倍的树木,并处林木价值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11、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必须坚持的“五条经验”? 答: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扑救的工作方针;②必须坚持依靠科学、依靠群众、依靠法制的工作原则;③必须坚持政府全面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④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工

18 作举措;⑤必须坚持专群结合、军地协同、各方支持的工作格局。

12、什么叫森林可然物?共分几类?

答:森林中可以燃烧的有机物质统称为森林可燃物。共分三类:危险可燃物、燃烧缓慢可燃物、难燃可燃物。

13、什么是主伐:在成熟林中以取得木材收获为主要目的的采伐。

14、什么是抚育采伐:根据森林生长和发育的规律,在不同龄期,伐除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更好地发挥其有益的效能。

15、什么是更新采伐:在森林的有益效能开始减退时所进行的一种采伐,这种采伐以不降低森林有益效能为前提,以保护防护效能和特种作用持续稳定的发挥。

16、什么是皆伐:整个林分一次伐除,通过人工植树或天然下种(自临近林分或伐倒的树木)达到更新目的。

17、什么是择伐:把林分中部分适合和应该采伐的林木进行采伐的方式,主要用于复层异龄林。

18、什么是渐伐:把成熟林分的林木在一个龄级期内分两次或数次伐除。

19、什么是疏伐:在林木向高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所进行的抚育方式。伐去过密的树木中品质较差的植株而保留较好的植株,以使林木形成良好的干形,并促进生长。

19 20、什么是生长伐:在林木生长最旺盛时期一直到主伐前一个龄级的阶段内所进行的抚育方式。目的是使林木得到更多营养空间以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木材产量和质量。

21、什么是卫生伐:为除去森林中不健康的植株而进行的抚育方式。

22、什么是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清查):即国家森林资源调查。在国家林业局组织下实施,复查间距期为5年。其目的是通过查清全国或省、自治区的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消长变化情况,为制定全国林业方针、政策,制定全国和各省区及大林区的各种林业计划、规划和预测资源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这类调查以省、市、区或大林区为单位进行。

23、什么是二类森林资源清查:亦称森林经理调查。此类调查是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地州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在林业生产单位内进行。复查间距为10年。其目的是为林业基层单位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分析检查经营活动效果,编制或修订森林经营方案及有关规划提供依据。这类调查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要落实到小班,其准确度优于一类调查。

24、什么是三类调查:即作业设计调查。是林业基层生产单位为满足伐区设计、造林设计和抚育采伐设计而进行的调查。

20

25、什么是小班调查:在小班范围内进行的测树因子、土壤植被、地形地势等调查项目。

26、什么是标准地:用代表选样或随机、机械选样选取一定面积的林地作为调查样本,称为标准地。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苗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由于“森林病虫害”不能包括可对林业造成危害的杂草、软体动物、脊柱动物和其他植物,近年来改称为“林业有害生物”)。

27、什么是林业外来有害生物:是指原产于国(境)外,传入我国后已经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苗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

28、什么是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在我国境内局部地区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发布禁止传播的有害生物。

29、什么是产地检疫:是指国内调运、邮寄或出口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在原产地进行的检疫调查、除害处理并得出检疫结果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旨在防止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出的措施。

30、什么是调运检疫:是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在调出原产地之前、运输途中及到达新的种植或使用地点之后,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的森检法规,由法定的专门机构,对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检疫检验和

21 除害处理措施。根据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运的方向,可将调运检疫分为调出检疫和调入检疫两部分。

31、什么是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是指那些为害严重、防治困难、能够给林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有害生物。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由国家林业局发布。本省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由省林业厅发布。

32、什么是疫区:是指根据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依照森林植物检疫(简称“森检”)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划定,并且采取相应检疫措施的地区。疫区的划定,由省林业厅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33、什么是野生保护动物?有几大类?

野生保护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我国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大类: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为两级,即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②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前称三级保护野生动物)。③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④我国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和国际协定中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

34、什么是野生保护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野生保护植物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22 植物(又分为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即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前称三级保护野生植物)。

35、森林灭火原则有哪些?

①实行“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 ②实行保护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

③统筹兼顾,牺牲局部,保存全局的原则。 ④要积极扑救,不要消极防守的原则。 ⑤集中优势兵力作战的原则。 ⑥捕捉有利战机的原则。 ⑦讲究经济效益的原则。

36、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发生特点有哪些?

答: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发生特点有:A、发生点多数呈跳跃式不连续发生;B、在树龄不一的松林,先在30年~40年生的大树发病,后是在7年~8年生的幼树发病;C、发病症状表现类型多即当年枯死或跨年枯死和枝条枯死现象。

37、什么是地径:指树木离地面20厘米左右处树干的直径。

38、什么是坡度: 坡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按照角度大小,坡面可分为平坡:00—50;缓坡:60—150;斜坡:160—250;陡坡:260—350;急坡:360—400;险坡:410以上。

23

38、什么是坡向: 山坡所面向的方向。向南的叫南坡,也叫阳坡,向北的叫北坡,也叫阴坡。

39、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在森林的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规定有哪些?

答:A、植树造林应当适地适树; B、提倡营造混交林; C、依照国家规定选用林木良种; D、造林设计方案必须有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40、识别松材线虫病死树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答:症状有: A、针叶变为黄绿、黄褐、红褐色,整株萎蔫枯死或部分枝条萎蔫、枯死,针叶当年不脱落;B、树干部有天牛产卵刻槽;C、树脂分泌减少,甚至停止,材质干枯;D、树木木质部有蓝变现象。

24

工人考工营林类造林工复习题

造营林工试题库——森林管护初级

森林管护工参考试题

营林工考试试题

营造林工试题库——森林管护初级

森林管护工参考试题及答案

营造林工试题库——森林管护(高级)

营林管护方案

营造林工试题库——森林管护(中级学员)

爆破工复习题

工人考工营林类森林管护工复习题
《工人考工营林类森林管护工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