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魏观人物小传

发布时间:2020-03-03 22:33: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魏观人物小传

魏观,字巳山,是湖北蒲圻人,读书人出身。元朝末年和很多喜欢玩隐居的文人一样,在蒲山隐居。当朱元璋下武昌和陈友谅打仗的时候,魏观就结束隐居,加入了朱元璋的阵营,算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魏观历任国子监助教、浙江按察司佥事、两淮都转运使、起居注等,中间罢过官后又复出,66岁时请求退休。退休前魏观的官做得不错,由于朱元璋当农民乞丐那阵子吃过没文化的亏,所以当上皇帝以后特别喜欢花钱招揽一些文人贤士,魏观的工作大部分就是帮助老朱完成这项人物,“访求遗才,所举多擢用”,于是朱元璋对这位老臣很满意,退休前还给魏观提了一级,\"赐参政俸\",让他回家好好的安享晚年。

明朝初期,苏州地位重要,政务繁杂,而且因为曾经是张士诚的根据地的缘故,一直是朱元璋的一块心病,放在今天来说就是所谓的政治敏感地区。而苏州百姓对于那位心肠比较软的张士诚还是比较怀念的,虽然朱元璋已经统治了天下,还是偷偷地烧烧香拜祭他,为此朱元璋是咬牙切齿,采取了众多的抑制苏州的政策,还特意派了一个厉害的角色——陈宁前往担任知府。但是陈宁为政苛刻,横征暴敛,用烧铁烙百姓的肌肤,官吏和老百姓们暗地骂他\"陈烙铁\",连朱元璋都看不下去了,所以他决定要再派一个得力亲信前去,于是想到了魏观。在朱元璋眼里,魏观是完全符合他的要求,这个他当年攻打武昌时吸纳的读书人,有思想、有才干,也有政绩,明朝建国后,还做过太常卿、翰林侍读学士等高官,有相当充实的工作经验。那一年,魏观66岁,刚刚获得恩准,与宋濂等几个开国重臣一起光荣退休。他正准备从水西门上船返乡,被朱元璋派来的使者追回,请去奉天门参加宴会。

魏观到任苏州后,废除了陈宁的苛政,宽厚为政,苏州顿时政化大行,把“明教化、正风俗”作为治理重点,课绩为天下先,可谓是政绩斐然。这和他的才能有关,文人出身的魏观和文化气浓厚、文人众多的苏州很合拍,他招揽人才、教化百姓、移风易俗的许多政策得到了当地文人的支持,其中就包括高启。高启是魏观命中的一道劫,具体我将在下文有描述,这位高启曾经也是高官一名,后来辞职回到苏州做起了隐士(我发现这些文人没事就喜欢隐来隐去的)。高启做官的时候就认识了魏观,还当过魏观的下属。于是两人惺惺相惜,结为忘年之交。魏观到苏州后,高启特意搬到城中夏侯里居住,方便两人欢聚交流。他们两个还不知道,厄运的轮转此时已经开始慢慢向他们驶去。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高启这个人,在历史上高启比魏观名气还要大些,他是明朝初期的文坛代表人物,隐居那阵子文学成就声名远扬(我也不知道隐居了还怎么扬这些东西的),33岁就被被朱元璋招揽去修《元史》,而后就像做了直升飞机一样做到了侍郎的高位,由于升迁速度太快,曾经的小隐士感受到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和不适应,于是向朱元璋请辞,这激怒了朱元璋,按理说明朝待高启不薄,老朱对他可谓是恩重如山。高启却不领情,还当众请辞,要重新浪迹山林,这不是摆明了拒绝和新王朝合作么。而且高启还曾写诗在朱元璋心里埋下了祸根,但碍于其文坛领袖的象征性意义,朱元璋忍住了发作的念头,接受了高启的辞呈。

但由于魏观的爱才与关注之心,他们还是成为了好朋友。第二年,魏观擢升为四川省参知政事,结果苏州百姓上书朱元璋不让魏观走。朱元璋也没有更好的人选接掌苏州,只好同意魏观留任。

话说苏州是个繁华重镇,当年张士诚霸着苏州就是因为它的富饶,倒私盐出身的张士诚亦成为当时三支造反党中最有钱的那一拨(剩下的陈友谅和朱重八同志就不用我多说了吧),但苏州的府衙却是原来的水司衙门。如上所说,张士诚在苏州是把府衙拿来当皇宫使了,而朱元璋攻灭张士诚的时候一把火烧了府衙。以致明朝建立后,苏州府衙多年来都局促在水司衙门的旧房中。直到洪武七年,魏观看着苏州的问题大致上已经得到了解决,他才决定改善一下自己的办公环境,打算在张士诚旧宫殿的基础上重修府衙,同时治理一下城中的湫溢(春秋吴国时修的水利工程),计划疏浚河道减轻水患。按理说这两件事情都是好事,魏观在工程立项、决策拍板和召集民工等各个环节都没有违反程序,貌似不会出任何问题。

这时蔡本出场了!蔡本是苏州指挥使,和魏观就是书记和县长的关系,一直以来嫉妒魏观的光彩政绩。他向偷偷朱元璋报告:“蒲圻(即魏观)复宫开泾,必有异图也。” 这可不得了,“复宫开泾”一旦和“异图”联系起来,问题就大了,朱元璋接报后,立刻派了一名御史张度前去查实。张度到了苏州,不动声色,装扮成一个搬运工暗中监视。

在那时候要建房,上房梁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好兆头,得写一篇像样的上梁文。谁能写一篇像样的上梁文呢?魏观想到的当然是自己身边的苏州大才子高启。上梁这天,魏观给每个民工赏了一杯酒,那位极具敬业精神的张度同志混在民工里推辞不喝。而此时,高启文思泉涌,瞬间做完了一篇《上梁文》。张度在心里默记下高启的《上梁文》,然后考察一番后,回京向朱元璋递交了调查报告。

朱元璋查看高启的《上梁文》的时候勃然大怒,因为发现其中有“龙蟠虎踞”四字,这四个字要是形容某地地势雄伟,通常是用来形容京城的。高启用这个词来形容苏州府衙,的确有不妥当的地方。但由朱元璋看来,这件事就不只是用词不当的问题了:第一,前面说过,

苏州是政治敏感地区,这苏州府衙原来是张士诚的宫殿,你形容该地\"龙盘虎踞\",那张士诚是龙呢还是虎呢?如果张士诚是龙虎,那我朱元璋又是什么?第二,苏州府衙现在是魏观的府衙,你魏观在那里龙盘虎踞,到底要干什么?结合之前高启请辞前的一系列举动,朱元璋得出结论:原来他是要推翻新王朝,怪不得拒绝和新王朝合作呢。由此,说高启和魏观两人大不敬还算是轻的,说你们图谋造反也不为过了。

于是这次事件被定性为一次“谋逆”事件,魏观、高启、王彝以“浚河扰民”与“修府治兴既灭之基”之罪腰斩于市。魏观的这一生终于在这样的冤屈中画下了句号。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魏观案”。

照我看,“魏观案”定案太过于主观,主观到连朱元璋自己本身都不太确信是否真实。魏观被杀没多久,朱元璋仔细想想,也觉得是个冤案了。首先,魏观已经69岁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69岁老书生有什么造反动机?而且魏观跟从朱元璋多年,也是老一辈的开国功臣了,早不造反晚不造反,为什么要在这个国情稳定的时候造反?其次,朱元璋之前亲自在此设立了苏州卫指挥使司,留有大批军队镇守。蔡本就是苏州指挥使。魏观作为知府,指挥不了苏州卫的军队,拿什么造反?第三,\"复宫开泾\",前者属于改善政府办公条件,后者算得上是兴修水利,怎么就和造反联系起来了?于是明朝政府允许魏观以礼归葬,朝廷允许文人们给他编辑了文集,还派诸王和相关官员祭祀,算是给予了实质平反。而高启的情况和魏观的情况不同,那也是题外话了。

据明代《吴中故语》里称“蒲圻硕学夙充,性尤仁厚,偾监之久,大得民和。”魏观本来是想作个好官、留点德政,报答一下苏州百姓的一番美意,然而却酿成了这千古奇冤。

回看魏观的一生,他善识人才,为朱元璋招贤纳士,当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又临危受命,一头挑起苏州的大梁,宽厚为政,受百姓的爱戴,为后来苏州文化的繁荣发展打下基础,心怀坦荡,无视同僚的排挤,蔡本嫉妒他的政绩,他亦不多修补二人的间隙,他爱惜人才,重感情,与朱元璋的眼中钉结成忘年交,从魏观的身上,我们感悟到他为官一方的清彻,他为社稷繁荣,为民做事,为士子着想,他有一种胸襟,一种境界,这种胸襟与境界蕴涵着从政者必备的传统品德!

人物小传

人物小传

人物小传

人物小传

人物小传

人物小传

人物小传

人物小传

水浒人物小传

项羽人物小传

魏观人物小传
《魏观人物小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隋唐人物小传 小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