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时期强校建设的再思考[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05:52: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同志们:

今天,利用全校处级干部培训的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近一个时期的学习体会。由于准备时间比较短,其中难免有的数据不准确,汇报的内容完全出自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或许有的观点不正确,希望大家一起思考,共同来批判。

一、引言

最近几年,国人密切关注两个质问,一个是“李约瑟之问”,另一个是“钱学森之问”。李约瑟是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爱因斯坦奖”,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李约瑟认为,人类科学上的统一预示着全世界走向天下大同的未来之路,他在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时候,脑海中始终盘旋着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具有系统和自然知识假说数学化特征的近代自然科学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西方兴起?其二,为什么公元一千年前中国科学发展的比西方更为有效和领先?中国都有哪些成就,其贡献如何?为什么中国传统科学基本上处于经验阶段或达芬奇式的水平,而不能自发地出现近代科学或伽利略式的突破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李约瑟之问”。世界各国学者都曾试图做出回答,争议很多,至今没有答案,但无论争议如何,这一问题都值得我们深省。

再说“钱学森之问”。关于钱学森,大家对这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卓越贡献和传奇履历都十分了解。2009年10月,这位科学巨擘走完98年的人生历程,溘然长逝。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的确,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获奖的18位科学家中有14位毕业于1951年之前。2006年,温总理曾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6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大致如下:“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这些话十分有道理,但是网上评论,这些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2009年11月11日,以沈正赋为代表的安徽高校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当时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和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教授们认为,“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尽管我深知自己无力回答“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这样的难题,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这两个问题的深入思考从未间断。寒假期间,有机会品读几本书,其中有3本书对我启发颇大。

第一本书,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先生所著,《高校之殇——老校长刘道玉给中国高等教育开药方》(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这本书一共五章,分别是:大学理念之惑;教育体制之弊;校长遴选之误;大学学术之浮;教育改革之难。通篇深刻剖析高等教育,当然其中有些观点可能与社会主流不一

致,但仍值得我们思考。

第二本书,是王晓燕、谢云挺的《中国教育问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教育之问;中篇:教育之道;下篇:教育之术。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很好的剖析,内容同样

值得深思。

第三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的《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一共五个部分,分别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这么难;为什么我们的医改、教改、房改这么难;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过得这么难;为什么我们的环境这么糟;为什么政府处理国际事务这么难。我建议大

家去读一读,应该会有所启发。

另外,我曾在校青年教师联谊会成立大会上向青年教师推荐过2本书,一本是李开复的《世界因你不同》,另一本是唐骏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最近我又看了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写的7封公开信,每一封信都很有哲理,尤其是做学生工作的同志应该认真品味。为什么要提李开复?因为有些问题深入思考之后仍然不得其解,许多问题一时难以改变,但学校发展一刻也不容停歇。那就借鉴李开复的一句名言:“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区别二者的不同。”

以上部分作为报告的引言,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边思考、一边交流探讨。

二、题释

我的汇报题目是《新时期强校建设的再思考》。

为何称“新时期”?原因有三:其一,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其二,2011年是学校新甲子征程的开启之年;其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中国高

等教育的改革,正处于启动之际。

何谓 “再思考”?2000年前后,原三校刚刚合并不久,我们曾提出要由大校向强校转变的办学目标,这是最早提出的“强校”概念。2008年,黑龙江省高教强省规划中提出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我们身在其中,继续着我们对建设“强校”的思考。2010年,在我们制定“十二五”规划时,研讨的中心更是始终围绕“强校建设”。思考由来已久,也从未间断,所以,今天称其为“再思考”。

以下让我们围绕“什么是强校,强校何以强?”“我们距离强校有多远?”和“强校建设路在何方?”这三个问题共同探讨。

三、新时期强校建设的再思考

(一)什么是强校,强校何以强?

1.大校与强校

2010年7月13~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发表了“强国先强教,强国必强教”的重要讲话,表达了党和国家对

强国强教、特别是强教的决心。

强国与强教联系如此紧密,什么是强国,强国和大国区分何在?通常,在国家之间的对比中,强国与大国的含义密切相关,强国一般要具体到某项指标,如经济强国、军事强国、体育强国或人力资源强国等等,而多项指标居于世界前列就是大国。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国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增加其内涵,已经从单纯的人口、土地、财富和军事力量扩展到了很多其他领域。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首先必须是发达的强国与富国。发达国家未必是大国,但大国必定是发达国家。一般而言,目前能够被世界其他国家公认的现代发达国家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共同标准,即:以民族国家为基本主体单位;国民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推行法治化的市场经济;拥有独立主权;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得到

有效维护,拥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再看大校和强校。我们往往不能套用大国与强国的概念,因为“大国一定是强国,多项强的指标才是大国”,可大校并不见得是强校。在人们心目中,学校的占地面积大、招生人数多、教职工人数多等就是大校,一般与水平关系不大。强校则通常指人才培养质量、学术水准或社会服务等都领先的学校。对强校标准的认识有可能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但强校一定“居于前列”,这是永恒不变的标准。强校的优势和外部环境不一定相同,但是强校必定拥有共同的优秀品质和内在根源。在国内,我们通常把117所“211”院校或其中的38所“985”院校视为强校,从国际上讲,西方国家的一些知名大学也被我们定义为强校,那么这些所谓的强校究竟以何强又何以强?我以为,强校的最高标准应该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这些学校多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和欧洲。尽管中、西方大学内外环境差异巨大,我们与这样的强校也相距甚远,但他们的办学理念和治校做法仍然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所以,思考和研究一流强校“以何强”、“何以强”,对我

们实施强校建设大有意义。

2.一流大学“以何强”又“何以强”

大学是学术组织,其办学水平如何,是由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来评价和认定的。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正是凭借其一流的学术产品和一流的学术条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这也是他们“以何强”的原因所在。“一流的学术产品”包括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成果。“一流的学术条件”是指校内的名师荟萃,学校一流的生源质量,较齐全的学科门类和一流水平的优势学科,充足的办学经费和一

流的办学设施。

这些大学“何以强”?我认为,除上述“以何强”的原因作为一流办学水平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外,还在于两个原因,即:成熟的办学理念和健全的管理制度,这应该是一流研究型大学形成的根本内在原因。

(1)一流大学成熟的办学理念

成熟的办学理念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强校”的品质基础,总体来看,一

般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学术至上。所谓学术至上就是始终视发展学术为学校工作的中心,一切办学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学术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把“科学研究”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大力鼓励并推动广大教师积极从事学术研究,教师的聘任、晋升等主要依据其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坚持学术上的“精英标准”,严格按学术本身发展的需要,以学术标准而不是政治的或经济的标准来选聘、评价教师和选拔学生。在西方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了捍卫学术标准和学术声誉而拒绝有损学术发展的巨额捐赠、拒聘政界名流之类的事情屡见不鲜。同时,在大学内部的学术管理活动中,学术自由始终是学术活动的基本原则,大学尊重、维护学术人员自由从事学术研究、交流和教学活动的权利,从而保证大学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学术独立。学术独立既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始终不渝的追求,也是它们出色履行社会职能、完善社会角色的重要条件。相对于不同的主体,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为:相对于政治组织而言的学术中立;相对于政府组织而言的学术自治;相对于社会而言的学术超脱。在这里我想强调,如今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大学去行政化正是与学术独立相关联,我们无法左右政府如何管理大学,但有关大学如何自治的问题却需要我们加以深入探索。

第三,开放治校。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来看,开放性始终是大学的主流性格,现代大学的前身——中世纪大学甚至从一开始就是开放性的,近现代德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全世界高等教育的面貌。开放治校,开放办学,绝不仅仅单指开展国际教育,而是要真正打开校门面向国内外开放。回顾学校发展的历程,实事求是的讲,我们的开放程度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广泛和社会各界联系,尤其要与我们的兄弟院校加强交流,向他们多学习。

(2)一流大学健全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强校”的体制保证。作为学术组织,这些大学具有健全的服务和促进学术发展的管理制度体系,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三

个方面:

第一,依“法”治校制度。这里的“法”主要指大学的“章程”或“宪章”,它构成了大学的“基本法”。所谓“大学章程”,是关于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规模、内部组织设计以及内部权力分配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欧洲中世纪大学从其建立时起即从教皇、王室或城市封建主那里取得“特许状”,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自治组织。在现代西方法治国家,不论公立或私立大学,在其获得建校“特许状”或“许可证”的同时,都必须建立自己的“大学章程”作为其“基本法”,以保证办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随意性。中国第一个大学章程诞生在山东大学,现在看十分珍贵,但大学章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很多,因为这需要与现行的许多体制协调一致。

第二,“教授治校”制度。所谓“教授治校”,并非指“教授”取代以大学校长为首的行政系统而独掌治校大权,而是指在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中,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人员作为学校管理决策的重要主体,参与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左右学校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这不仅表现为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人员组成的学校各层次的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拥有学术事务的决策权;而且表现在以教授为主体的高级学术人员群体作为大学最高权力机构——大学校务会或大学理事会的主体之一,参与事关大学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同时,以教授为主体组成的各种临时的或固定的专门委员会,作为大学内部专门事务决策的咨询机构,直接以决策报告的形式影响大学发展。我们要让更多的教师来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一方面推进了民主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集中

教授们的智慧推进学校向前发展。

第三,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为了保证教师的学术水平,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高度重视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建设,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水平评价,促进教师学术水平和学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其中,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评价制度最有代表性。以新教师选聘制度为例,美国大学聘用新教师的程序非常复杂、严格和规范:第一,招聘委员会独立的制度。即招聘委员会基本上由本校、本系资深的教授组成,并且行政人员不得入选。第二,公开招聘的制度。即在给定的条件下,在全世界范围内挑选最合适的人才,避免“近亲繁殖”。第三,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制度。申请人的学术水平由校内同行与校外专家根据申请人的研究成果、教学成果、学术奖励和公开学术报告的学术含量以及面谈结果,共同评定。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2005年我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机械系作访问学者,曾亲历了我的合作导师从副教授到教授的评聘过程,他是波音公司的高级顾问,论文有220篇之多,都是“真金白银”的学术成果。所有的申请材料要发到世界各地的10位知名专家作评价,学校评聘委员会要根据这些评价和成果作出决定,由此可见教授的含金量是何等之高。

(二)我们距离强校有多远

1.“211”院校和“985”院校

2.标志性成果的差距

(此处

1、2部分内容为图表数据分析,详情请查阅培训班有关内部材料)

3.内涵建设的差距

结合本职工作,我一直对我校与许多强校之间的差距进行着深入的思考。上面谈到的是一些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上的差距,直接影响这些指标并在未来可能影响更大的方面一定是内涵建设上不足,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析探讨。

第一,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差距

办学理念是在教育理念指导下,基于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涉及学校定位、办学目标、工作思路和办学特色等内容,回答学校全部活动所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反思我们走过的路,一方面对办学理念的深入研究不够,另一方面全校教职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不够,在宣传学习、讨论交流、入心入脑、物化行动等方面都有差

距。

如何形成办学理念?首先,要有政策理论的基础,要符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要求;其次,要一面继承传统,一面开拓创新;第三,要借鉴校外经验,把眼界放宽,兼收并蓄;第四,要体现时代精神,社会在发展进步,大学更要体现时代特征。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追寻大学之道》中论述到当代大学的十个核心理念:(1)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始终是培养人;(2)教学科研是大学不变的中心工作;(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大学永恒的主题;(4)学科建设始终是大学的龙头工作;(5)大学的主体工程始终是师资队伍建设;(6)学术自由与学术追求是大学的最高价值;(7)创新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8)大学管理的目的在于服务;(9)特色是大学的魅力所在;(10)大学是知识、思想、文化和学术共同体。这些论述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建议大家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学习、研究。

第二,办学特色的差距

办学特色是学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和富有创新性的个性风貌。包括办学思想特色、办学主体特色、办学模式特色和办学环境特色等。分析我校情况,一方面我们的特色项目比较单一,并且在逐年褪色或失传。有些特色学科专业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质疑,特色科学研究因后继乏人可能失传;另一方面缺乏对特色的顶层设计和引领。特色靠积淀,更需要理性思考下的顶层设计,有了这种设计才能加快创建和形成新

的特色。

第三,三支队伍的竞争力不够

无论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要靠分工不同的人去实现。高水平的人借助已有平台可以为学校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并且使平台愈加宽阔,低能力的人不创造大的价值,只能享受他人创造的成果。

在教师队伍学术化方面,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足;满足低水平的照本宣科;学科带头人视野有限,进入学术前沿的能力不够;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数量不足、

质量不高。

在管理队伍的职业化方面,差距尤为突出。首先是校长职业化,像我这样教师出身的校长很难成为出类拔萃的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理想的状态是校长上岗即放弃专业,全身心地做学校管理,但中国的大学校长无法做到;其次是处长职业化,两种含义的“双肩挑”干部使处长职业化难以落到实处,教师出身的处长不能舍弃专业,对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非教师出身的处长也要涉足专业领域,导致争分学术资源;第三是干部一专多能,干部在业务“精专”和通晓“广博”方面尚有差距,我们一方面是各管一段,不管、不闻、不问其它,另

一方面对自己分管业务又钻研不够。

在教辅队伍的专业化方面,我们过去对这支队伍的建设关心重视不够,一度出现教辅队伍边缘化的现象,在领导层认识上就有问题。其次对教辅人员目标要求不明确。比如图书馆,过去是许多部门挑剩的人送到图书馆阅览室工作,殊不知图书馆在西方大学里是很重要的一个部门,专业的图书馆馆员是学问很深的学者,而我们却因为轻视这些岗位而忽视了对这些人的严格要求。第三,教辅队伍自身建设动力不足,自己满足于被边缘化,自己主动放低了位置。这些都需要我们努力加以改进,实验室、图书馆、计算中心、训练中心等部门的工作,对教学和科学研究乃至学校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就教辅单位自身性质而言,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应将个人进步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第四,教风与学风的差距

教风、学风与校风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是学校重要的软实力之一。无论是历史的积淀,还是学校发展的呼唤,理工大学理应具有严谨的教风、踏实的学风和崇尚学术、求是创新的校风,但是目前看我们有较大差距。首先,严谨的教学态度未在所有教师身上体现;其次,考风折射出部分学生学习状态很差;第三,崇尚学术、尊敬学者的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教风、学风和校风在很大程

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的价值追求。

我这里有几张照片,是教务处教学管理科的同志在寒假前拍摄的。所以,我和几位有关的校领导及学生处负责同志议定,要在上半年开展一次大规模的以“爱我家园、爱我理工”为主题的爱校教育活动,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亲自带队,组织学生参观教室,由后勤集团提供必要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清除乱涂乱画的印迹。建议学生处、团委、宣统部等部门联合录制校园文明教育宣传短片,在校园网、食堂电视上频繁播放,达到警示教育学生的目的。新学期开始,我们要以整治教室环境为切入点,大力整顿学风,大力开展道德文明教育。

第五,管理制度与能力的差距

管理制度和执行力反映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有人说,制度就是生产力。确切地讲,规范的管理制度加上坚决的执行力,才是真正的生产力。仔细思考,我们与现代大学相对应的、系统完整的制度并未建立起来,同时对已有规章制度的

坚决执行和不断完善做得并不到位。

第六,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差距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是一种博大的精神财富,它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倡导民主、崇尚科学、富于批判,是大学竞争力的核心。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变革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理念和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传统和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学校的文化品位是大学文化的标志。大学文化的内核是大学精神,它是建立在一定大学制度和浓厚大学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精神积淀,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精神面貌。一个学校有什么样的文化,必定折射出什么样的精神,有什么文化精神,必定产出什么学术成果。就如同我们的家风,

家风不正,孩子不可能健康成长。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靠积淀,更需要培育。一是要把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培育大学精神作为重点;二是要注重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注重发展定位;三是要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一直以来,我们对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深刻内涵认识不够,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培育富有特色又不失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环境创造不够。对此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并形成全校师生的高度共识。当前,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提出全方位营造崇尚学术的大环境,这

应该成为理工大学文化的根本。

(三)强校建设路在何方

面对学校发展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约瓶颈以及实施“强校建设”的规划目标,我们何去何从?找出差距的目的不是自暴自弃,我们绝不能就此丧失斗志,现实需要我们头脑清醒,直面问题,发挥优势,未来更要求我们同心同德,

坚定不移地推进强校建设。

1.强校建设不是梦

之所以说强校建设不是梦,是因为我们也有令人羡慕的发展优势。首先,我们有60年的办学积淀,在此基础上已经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我们有自己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学术领军人才;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及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我们有从学士到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及一定数量的学位授权点,并且有以四大优势特色学科及信息学科为代表的较为稳定的学科布局。这些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优势所在,而且短

期内不容易被年轻的学校所超越。

之所以说强校建设不是梦,是因为我们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人才培养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学风改善等方面即将开展的工作,都会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布局有较大优化空间,我们要分类建设,非均发展,典型引领;学术研究有较大升级空间,我们要提倡学术转型,进而准确定位,梯次布阵;内部管理有较大强化空间,我们可以完善制度,调整机制,全面激活;队伍建设有较大改善空间,我们会努力实现教师队伍学术化,管理队伍职

业化,教辅队伍专业化。

之所以说强校建设不是梦,是因为我们更有建设强校的迫切愿望和坚定信念。强校建设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自豪感,建设强校应该是每个哈理工人的期盼;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和逐渐规范的内部管理必然激励每一个人不甘落后、奋发向上;60周年校庆活动表现了哈理工人对强校建设的坚定信心和必胜

信念。

2.标志性成果是入门证,内涵竞争力是话语权

环视当今,高校竞争如此激烈,没有标志性成果,恐怕进不了门,也登不了台,而进门登台落座之后,如果因没有内涵竞争力而心虚,你就不能举手发言,更无法谈笑风生,从容应对。对于我校来讲什么是标志性成果,又该怎样加强内

涵建设?

第一,领军人才队伍的实际拥有。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一定数量的院士、长江学者、领域知名专家是高端人才的象征;另一方面,我们更应看到发挥每一个领军人物的引领作用、构筑学校人才高地才是大师的真正价值所在。我们已经有自己的院士,关键还要创造条件使其真正发挥大师的作用。省教育厅的工作计划中很重要的一项是评选院士后备和长江学者后备,而院士后备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要获得国家科技奖,对此,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应对,值得深思。

第二,具有较高显示度的学术成果及其应用。这里我们既要关注足够多的高等级科研成果奖,足够多的高水平学术刊物论文和著作,更要关注足够多的科研成果被国内外广为应用。如果我们教师的成果能够有几项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被应用,哈尔滨理工大学又将处于什么位置?

第三,学生就读期间及毕业后的非凡表现。我们曾经关注过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在校期间,可以在世界高层次杂志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这对学校名声是多大的提升?所以,我们要关注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学术研究;关注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各类竞赛并获奖;关注本科生发表重要刊物学术论文;关注研究生参评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学术修

养。

3.教育质量是强校的生命力

这里所说的教育质量是“大质量”,是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面质量观下的质量。我们要靠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靠教风进一步改善和学风的大力度整顿保证教学改革收到实效;靠部分教师先期进入科技前沿,带动大部分教师大面积参与科研实现学术升级;靠走出去、请进来,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共享平台,实现共赢和服务社会。

我们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首先,强调科研绝不是、也绝不会轻视教学,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其次,要清楚从事科学研究不仅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对教师的要求,而且是改进教学效果的需要;第三,教学科研并非必然矛盾,研教双优的教师大有人在。要相信,只要乐于付出,一定能做到相辅相成;第四,“人尽其才”在学校内部管理和人才评价体系中应尽早并更加充分地体现,教学优秀但不擅长科研的,允许在教学上大力发展,科研能力强、特长突出的,可以不去从事主要教学工作,做到多样化评价评定,这样的学校,

才可能人尽其才,实现大的发展。

4.特色发展是强校建设的必然选择

“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特色既包括体现在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科研成果、人才规格和特点的硬特色,也包括体现在传统、制度和文化上的软特色,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褪色”或“增色”。

一方面,特色需要历史积淀。我们积淀了什么?比如:面向装备制造业(机械行业)开设专业,布局学科,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有“用武之地”;绝缘材料、高电压等专业全国稀少,电机、机械、铸造等专业历史较长影响力尚存;从科研上讲,任善之教授进行的耐磨铸铁、大断面球墨铸铁研究,李哲生教授、汤蕴璆教授的电磁场计算、电机设计,路长柏教授的变压器设计,李振加教授的刀具开发,王廷辅教授的奥尔里奇空间研究等等,这些都在行业或领域内产生了较大影响,这就是理工大学的名片;历史上三校培养的本专科学生以基础好、善动手、肯吃苦而受用人单位肯定;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双实品质”已成为全校共识并为社会所认可,这就是理工大学的文化基础。当然,学术至上、学者治校、管理规范、运转高效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另一方面,特色更需要培育和创新。目标何在?我们的“人才特色”,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突出的创新意识;我们的“学科特色”,就是要实现电气学科达到国际先进,电气、机械、材料、管理四大优势学科国内先进,信息学科要在领域内活跃,文理学科相互渗透;我们的“科研特色”,就是要力争做到传统领域再创新,实现装备制造学科群实质联合、做大作强,纳米电介质、物联网、超高压直流电缆、软件服务外包等在新兴产业领域内抢占制高点,应用性成果大面积进入生产第一线;我们的“文化特色”,要在“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双实品质”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崇尚学术,崇敬学者”的新内涵,最终实现“双实双崇”的理工文化品质。

5.队伍优化是强校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一,师资队伍要实现高度学术化。首先,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有的放矢,既要锁定目标重点引进,更要追踪目标特别培养,对校内已表现出一定潜质的年轻人才,要指定导师为其学术发展精心规划。其次,教师分类强化学术能力,追求极致目标。鼓励部分教师进行学术转型,提高学术水平,全面激活整体队伍。再次,要看到队伍整体水平提高有赖于科学的评价考核,要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人文化的激励机制和个性化的提高计划,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

第二,管理队伍要实现高度职业化。这里要强调,校、院(处)等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努力钻研业务,力争做到“专”、“博”兼备,进一步强化管理干部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双肩挑”干部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工作上,必须兼顾的科研要靠业余精力投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干部队伍准入和退出机制、业绩考核标准和业绩考核机制,促进管理队伍职业化。

第三,教辅队伍要实现高度专业化。一方面,实验室队伍建设要找准定位、科学规划,在不断提高现有人员水平的同时按需要招聘新人员,形成授课教师指导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专职人员管理实验室、维护维修和自制仪器设备以及为科研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实验室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品位,提高馆员的文化素养,营造优雅的环境,实现专业化的服务。总之,一切辅助部门都要增强服务意识,树立精品理念。

6.学术升级是强校建设的关键所在

学术升级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把崇尚学术提高到应有的地位,引起全校的关注和追求;另一方面,要在现有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审视每个人(团队)的发展前景,确定合理的发展方向。提升学校影响力的突破口在于学术水平提高,我们要真正做到崇尚学术,做好学术转型。要看到高校去行政化、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的声音愈加强烈,为实现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创造了条件;我们的四大优势特色学科和一个与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信息学科群的基本构架为实现部分教师学术转型奠定了基础;部分多年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教师已经具备进入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尝试进入前沿的愿望;已经建立起来的校企合作平台可以吸引和容纳更多的教师参与。这一切都表明,学校实施学术升级战略的条件已经

成熟。

7.规范管理是强校建设的当务之急

首先,制度建设是规范管理的基础。在制定和实施制度时必须牢牢把握的是,实用才管用,无法执行的制度不是好制度;使用才有用,束之高阁的制度就不是

制度。

其次,机制奏效是加强管理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界定责任,避免推诿;要跟踪督查,确保推进;要追究违规,警戒他人。

第三,管理落到实处最终要靠干部。我们的体会是,搞特殊化的领导执行制度必定有顾虑;不敢担当的干部不可能有强的执行力;没有责任心的干部永远让人不放心;能力低下的干部只能让人操心。

8.培育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助推强校建设

没有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正是因为有自己独特的优秀文化,才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学子成才成器,而在充斥低俗文化的“烂学校”里,师生无异于“生活在污水中的小鱼”,毫无前景可言。在没有文化的校园里,学生浪费了青春年华,教师则将虚度一生。

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的核心应该是学术至上和民主自由。我们要大力倡导学术至上,引领全校师生崇尚学术而不是向往官位;我们要积极营造民主自由的人文环境,赋予教师充分的参与权、发言权;我们更要努力建设与大学文化相适应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滋润和将养每一位师生。符合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先进文化,需要我们精心培育,代代传承,不断创新。

9.顶层设计分类建设提速强校建设

顶层设计是一种战略设计,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有序规划,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必然会导致目的不明确,目标不清晰,进而无功而返甚至走向失败。因此,强校建设需要顶层设计。科学的顶层设计来自调查研究和理性思考,一定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立足现实,放眼长远。顶层设计要坚持“非均发展,分类建设”的原则,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让少部分学科快速强大,以此带动所有学科的发展,所有学科都要主动思考本学科优化、调整和改造问题,使其适应社会需要,实现分类建设。总之,顶层设计、分类建设应成为全校的共识,成为

学校强校建设提速发展的助推剂。 同志们,强校没有统一定义,但强校拥有共同的优秀品质,那就是高水平的学术产品、优秀的学术条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规范的内部管理。尽管我们的标志性成果和内涵建设与心目中的强校之间尚有较大差距,但我们建设强校的决心已经下定,差距就是我们奋起直追的动力,基础和积淀就是我们奔向下一个目标的信心。只要我们抓住“重质量、求特色、建队伍、强学术、抓管理、育文化”这几个关键环节,只要我们真正做到崇尚学术,崇敬学者,诚实为人,踏实做事,只要我们每一位干部都能尽职尽责,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我们的强校建设工程就一定能又好又快地推进,理工大学就一定拥有美好的明天。

建设高职强校

新时期国有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再思考

对新时期基层信访工作的再思考

对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考

市政新时期市政工程建设的思考

新时期背景下设计素描教学的再思考

关于农村合校并校的再思考

三农问题 再思考

新时期加强公安队伍的作风建设的思考

对新时期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强校建设的再思考[材料]
《新时期强校建设的再思考[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