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

发布时间:2020-03-02 05:50: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

[摘要]本文从建设项目职业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目的、内容、范围、方法、程序、结论与建议、评价报告书等多方面探讨两种评价之共同点与不同的侧重点,为评价人员开展评价工作及撰写评价报告书提供经验参考,更好地为建设单位作好评价工作。以确保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上级部门验收,确保职业安全并避免或减少职业病危害。

[关键词]安全评价 职业病危害评价 建设项目 评价报告书

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第十五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第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同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为规范安全评价行为,确保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制了《安全评价通则》,规定了职业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目的、要求、程序和方法。

1.职业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基本原则与目的

前者的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的自主开展安全评价;其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而后者以消除生产中存在的职业危害为目的,应用职业卫生学原理和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判别其危害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对策的建议,并对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达到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前者侧重于危险因素(也包括有害因素),确保安全,减少事故;后者侧重于有害因素,为保护劳动者健康以尽量消除职业危害。

2.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分类和范围

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四类;职业病危害评价分为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三类。职业职业评价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工程、系统的安全评价;职业危害评价则适用于所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3.职业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安全评价的内容包括危险性识别和危险度评价,其具体的评价方法包括事故树、事件树、安全检查表、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等数十种方法;而职业病危害评价内容主要为生产过程中的“慢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放射性和非放射性)的识别及防护措施的评价,其方法包括卫生学调查、类比调查、检查表法、测试实验法及现场检测等方法。相比来说,安全评价的内容相对更全面,其内容中包括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一样。

4.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

安全评价的主要程序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为:准备阶段(收集相关资料、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等)→编制评价方案→工程分析及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定性定量评价→形成结论并提出职业卫生防护对策和建议→编制职业危害评价报告。

5.相关结论与建议

作为评价报告书中最关键的章节:结论与建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者的观点是需作到如下几点:结论明确,条理分明,全面概括,措施可行。首先要结论明确,从报告书之前的各项分析及与相关法规、标准的比对,工程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有哪些,相应的防护措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必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是与否的结论;其次,此阶段的论述一定得条理分明,按一定的规律或思路去写,每一条、每一段都要专注于说明某一个主题,切不可不同的内容混在一块杂谈;第三,全

面概括,作为全篇报告的结论部分,实际是对总个报告书的高度概括,既要精练,同时也要全面,尤其是之前章节中重点提出的内容,一定要在此处尽量全面地列出来;第四就是措施可行,结论之后的措施建议,需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关的标准与规范,考虑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条件与能力执行的措施建议。

6.评价报告书的规范格式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2002年4月11日,卫法监发[2002]63号)的要求,明确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具体书写格式,包括封面、封

二、封

三、封四及正文的字体、字号、排版等内容。同样《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及《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等对安全评价报告书的书写格式亦作了详细的规定。通过规范的评价及编制相应报告书,即可为生产单位职业危害管理提供依据,也可作为国家决策和制定措施的依据。

7.附:炼油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一)生产过程

炼油基本上是在管理和各种分馏塔、裂解、重整等装置中进行的确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最终生产出汽油、煤油等动力油,并从中撮部分溶剂油(苯、甲苯、二甲苯等),副产品是产量很大的石油沥青。大体可分为初步加工、一次加工、二次加工三个步骤。

1、初步加工:脱盐、脱水。在高压直流电场作用下,使原油中水滴聚集沉降,同时脱胎换骨掉无机盐。

2、一次加工:常压和减压蒸馏。在常压和减压下加热蒸馏,按照沸点高低将原油分馏为各种馏分。

3、二次加工:

(1)重整。在铂或铂铼催化剂(硅酸铝或氧化铝作担体)作用下,使原料油发生重整反应,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芳香烃(苯、甲苯、二甲苯)。

(2)分子筛脱腊。用分子筛作为吸附剂,脱除原料油中的正烷烃,以降低航空用油的冰点和柴油的凝点。

(3)加氢精制(或加氢脱硫)。使原料油中的硫、氮、氧杂质与氢反应而脱除。

(4)催化裂化。用微球硅酸铝作催化剂,使重质原料油在高温下裂解,转化为轻质油品。加氢裂化是使重质原料油与氢反应而裂解,以生产优质汽油等。

(5)糠醛(或酚)精制。用糠醛(或酚)作溶剂,将润滑油分馏中不合需要的组分脱除。

(6)酮苯脱蜡。用丙酮(或丁酮)和苯的混合物作溶剂,经冷冻、过滤等过程,将润滑油中的蜡质脱除。亦可采用尿素脱蜡。

(7)白土精制。用白土(Al2O3.2SiO2.2H2O)作吸附剂,脱除润滑油和石蜡中的残余溶剂、臭味和颜色等。

(8)蜡饼发汗。将蜡饼缓慢加热,控制在石蜡产品熔点以下1~2℃,使油质和熔点较低的蜡质渐渐熔化成液体流出,以抽取不同熔点的石蜡。

(9)丙烷脱沥青。用液体丙烷作溶剂,将减压渣中的沥青质脱掉,为催化裂化和制取沥青提供原料。氧化沥青是在高温下加氧,使沥青原料发生缩全反应,以提高沥青质量。

(二)职业危害因素

石油加工过程的主要职业危害是汽油蒸气和溶剂油蒸气,以及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各种热炉的岗位均属高温作业,以及噪声等危害。

1、多数生产岗位都有接触汽油蒸气的可能,溶剂提取过程中,作业场所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溶剂蒸气逸出。在常压减压蒸馏、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延迟焦化等过程中,均可产生硫化氢,特别是在加工高含硫原油时更为严重。因此,汽油、溶剂油、硫化氢中毒的危险是炼油生产中主要的职业危害。

2、润滑油酸碱精制过程中产生的酸蒸气,可引起化学灼伤。

3、各种加热炉均为高温作业,夏季可引起中暑,冬季可致上呼吸道感染。

4、噪声的危害也较普遍。

5、使用含放射源仪表时存在电离辐射危害可能。

(三)预防措施

1、炼油生产基本上是在各种装置和管道内进行,因此生产设备的密闭化、自动化是预防炼油生产中的职业危害的根本措施。

2、所有生产场所必须加强防火防爆措施;加强设备的管理和及时检修,防止跑冒滴漏。

3、在精制催化、裂化、加料,过滤机、泵、压缩机等处安装密闭通风排毒设备。

4、清刷油槽车、贮油罐的作业工人应供给防毒面具,并有专人管理和维修。

5、对产生噪声的设备,如加热炉喷嘴可改用辐射式燃式喷嘴;压缩机、鼓风机等高压气体出口、放气管口设消声器;对发生哭声的泵应装设封闭隔声罩;噪声大管线用隔声材料覆盖。供给作业工作防噪声耳塞、耳罩。

6、蜡饼发汗室采用自动控温装置,尽量减少在发汗室内的作业时间,以预防高温高湿的危害。

7、如存在使用放射源等放射性检测设备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采取辐射防护设施。

参考文献

1、职业危害评价与控制/刑娟娟编著.—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2

2、安全评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编.—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4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委托书

3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协议书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技术规程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公函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资质乙级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