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数学中年级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0-03-03 18:11: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数学中年级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吴月芳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坚实基础,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低年级计算内容相对比较单纯和简单,而随着年级的升高,计算也越来越复杂。

三、四年级是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良好计算习惯的重要时期。学生在中年级对整数笔算乘除法、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简便运算掌握得是否牢固、有效,将直接影响其在高年级段学习小数乘除法、小数简便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的效果。而在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有些老师在情境引入、算法多样化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一节课往往是前松后紧,匆忙收场,学生课堂练习时间严重不足,有的甚至下课铃声响了,老师才布置课堂练习,导致练习效果不到位的现象。如何提高中年级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呢,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有效运用旧知识的迁移,为学习新知作合理铺垫。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运用已有知识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而复习铺垫则能激活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与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为新知识提供“固着点”。中年级的计算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在前一阶段计算教学的基础上设计的,一环紧扣一环,如果我们老师能注意运用知识的迁移,合理设计铺垫的内容,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那么在课堂教学的效果上一定会有所提高。例如四年级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例题:144×15),是在学生掌握了乘数是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四年级下学期第一节数学课的内容,学生由于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息,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的状态都还处在“休眠”期,怎样很快地融入新知的教学中呢?如果只是设置情境进行教学,学生会有被架空的感觉,于是我在出示例题的情境图之前,设计了这样两道复习题:144×5,14×15,让学生独立列竖式进行计算,唤醒学生对乘法竖式的格式和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些旧知识的记忆,从而为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二、培养解题技巧,提高计算的合理性,使解题过程最优化。

“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是计算教学的一个亮点。新课标

1 注重课堂探究,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计算的灵活性。但对于一部分学困生来说,在多种方法中他们不知去选择哪一种好,有些学生甚至一节课下来,什么方法也没学会。而对于一部分坚持自己算法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方法其实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不够优化。所以计算方法多样化需要适时的优化。我们老师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让学生坚持自己见解的同时,鼓励学生勇于放弃自己的落后观点,去遵循优秀的东西,培养优化意识。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教学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12×10时,有这样几种算法:(1)先算12×9=108,再算108+12=120;(2)先算12×5=60,再算60×2=120;(3)先算10×10=100,再算10×2=20,最后算100+20=120;(4)先算12×1=12,再算12×10=120。在这4种口算方法中,我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哪种口算方法比较好?毫无疑问,最后一种口算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最喜欢使用。把多种算法进行优化,不仅可以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掌握较理想的一种算法,还能使学生的思维策略不断改进、提高,让学生逐步学会“多中择优,优中择简”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在过程中主动体验、积极思考之外,适量的数学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练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巩固,而且巧妙的练习安排还有助于学生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完成认知构建并将数学知识广泛地应用到生活实际。

1、设计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任何一项基本技能的形成,都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对于学生掌握困难、容易出现错误的计算环节在教学中要重点进行专项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要点,掌握计算方法。在进行专项练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尤其重要。学生计算中的错误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是另外一种教学资源,我们老师一定要有效地利用起来,挖掘错误的本质。我们可以把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列举出来,进行改错,避免学生出现类似的错误,防患于未然。如在四年级下册教学混合运算的时候,组织学生对下面两道错误的题目进行讨论分析:

440-200÷5×8 140-20×5+25 =440-200÷40 =120×30 2 =440-5 =3600 =435 在组织学生分析交流的过程中,通过集体的“会诊”,达到了既“治病”又“预防”的目的,提高了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2、巧妙安排对比练习。在计算课中对练习题要精心编排,在安排题目中要运用对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对于容易混淆的题目进行对比,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四年级上册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时,我在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组题目:

45÷5= 27÷3= 36÷4= 54÷9= 450÷5= 270÷3= 360÷4= 540÷9= 450÷50= 270÷30= 360÷40= 540÷90= 让学生口算后进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从而加深对这三类口算题的印象。教师通过比较有联系的计算,能帮助学生沟通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相关计算的要点,能够使学生构建起完善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3、用富有挑战性的练习来满足优等生的需求。

在计算教学的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的现象,如何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呢?我觉得教师在练习的设计中,可以设计富有挑战性的练习,来满足优等生的心理需求。如在四年级下册教学乘法分配率的时候,我在练习中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挑战题: 56×72+56×84-56×57+56 =56×72+56×84-56×57+56×1 =56×(72+84-57+1) =56×100 =5600 通过这道挑战题,让学生体会到乘法分配律适用于多个乘法算式相加或相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分配率的意义。练习题形式的多样性,能充分调动学生计算的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

四、注重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3 好习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计算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平台。良好的计算习惯同时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有力保障。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平常练习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有些学生在碰到数据比较大的算式时,嫌笔算太麻烦,而一味地喜欢口算。有些学生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6写得像0,0写得像6,结果自己都分不清是6还是0。有些学生经常抄错题目,把5写成3,把+写成÷。有些学生做进位加法时忘了进位,做退位减法时,没有点上退位点,导致计算时忘了减1„„

在笔算乘法和笔算除法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我是从这四个方面着手的:认真抄题、细心计算、正确估算、及时验算。不少学生在抄题目时会出现抄错的现象,于是我要求学生抄好题目以后,一定要回头看一看有没有抄错数字。在计算的时候要细心,进位的时候可以在前一位轻轻地写上一个进位的小数字,提醒自己别忘了加上进上来的数,退位的时候别忘了写上退位的点,这些小细节都不容忽视。在计算完以后,让学生养成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一下和验算一遍的好习惯。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中,我采用的是这样的四部曲:一看、二想、三算、四查。一看就是让学生先观察题目,看清题目中的运算符号和数字,有什么特征;二想就是要想一想混合运算按运算法则应如何计算,简便运算该怎样计算才简便;第三步才是动笔开始计算;最后一步就是要把整道题目再认真地复查一遍。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及时强化学生打草稿的习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率及检查时的方便明了。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掌握计算知识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新课程标准呼唤新型的计算教学,呼唤高效的计算教学课堂,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学得快乐、算得准确,让学生品尝到思维的乐趣、体验到计算的快乐,从而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计算教学课堂。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有效性初探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赵刘)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教学反思

对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推荐)

小学中段数学计算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中年级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小学数学中年级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