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低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0: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特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二、工作目标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将输入更多的数学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

(四)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仅限于在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工作思路:

1、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基础与兴趣之间的关系。

2、将数学知识分成若干专题,内容尽可能与教材相结合,力求大众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力争在每节课上有益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学生

的理解能力。

3、精心准备,搞好每一次兴趣小组活动,确立知识的产生和结束。

4、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不能强制要求训练和辅导。

5、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的先后顺序。

6、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

7、树立兴趣班带来的各种好处和对今后的帮助。

四、具体安排:

辅导教师:吴忠秦春霞卢家平

学生来源: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

开展形式:课外辅导,培养兴趣。

辅导内容:第1-2周:植树问题的运用

第3-4周:辅导数学竞赛

第5-6周:记数器的认识

第7-8周:速算

第9-10周:图形拼组

第11-12周: 找规律

第13-14周: 快乐速算

第15-16周: 数列训练

8加几的教学反思

一年级 吴忠

《8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在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基础上教学的,也就是孩子们已经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有了大概的了解,在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10加几的简便。而《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是对各种计算方法的进一步探究和巩固。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充分建立起一个进位加法的数学思想。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注重培养问题意识:我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饮料图,问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质疑。特别是注意培养学生合理利用数学信息进行解决问题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上我是利用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同桌交流,全班交流中使学生初步感知《8加几》的计算方法,体会“凑十法”优势。

3、学生在口答第1小题6+9的口算方法时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学生陈雨佳这样说:“我是把6分成3和3,3+9=12 12+3=15”。听完陈雨佳的回答我心里非常紧张,心跳加快,校长、主任、和很多老师都在现场,而且都抬起了头,露出特别惊奇的表情看着我,当时我愣了两秒钟,马上说:“9+3=12你是怎样算的”,张洁雨说:“9+3=12我都背会记住了。”这时我平静了许多,非常高兴肯定地说:“你说得真棒,她的这种口算方法体现了张洁雨的个性,我们可以称它为陈氏算法”。 陈雨佳非常自豪地坐在了座位上。

备学生是我们教师每次必须所认真考虑的问题。虽然每次对学生的思维和答案有多种预案,而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有的知识背景和已有经验,如何处理和利用课堂中的及时生成呢?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要伏下身来耐心、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给学生一片自由飞翔的天空。学生的思维与我们的思维不同,他们的头脑中时常会冒出些新颖的想法,而那些创新的火花往往在瞬间产生,如果教师能及时俯下身子去倾听,就会挖掘出错误背后的创新因素,保护学生难得的智慧火花。若我们老师草率的否定答案,不给学生解释的机会,不去倾听学生

的见解,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去独立思考问题,他们的思维禁锢在固有的模式中。因此我们要伏下身子耐心的倾听、思考学生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也不能轻易放弃。

不足之处:

1、复习题过多。虽然每一道复习题都是我精心设计的,也很实用,但是可以减少数量,以节省时间,给新知的探究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回答的方式可以再多样化一些。比如:开火车、抢答、卡片、小黑板等形式呈现,这样即增加了趣味性也增加了实用性。

2、在引导学生看图,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时,开始学生回答出主题图中所画出的物品:有几名学生、有几箱饮料、有几瓶水等等,而图中对话框中的数学信息很少有学生发现,多次引导下才有少部分学生发现。课下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发现了原因所在。

①虽在10以内加法减时学生有找数学信息的经历和基础,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信息”这一名词还不理解、不明白。

②由于学生的基础是10以内的加减法的主题图的观察方法和思维训练,大部分学生找数学信息时,仍旧采用数一数的方法,对图中的对话形式没有接受。我课下翻了翻教材,确实是从这一主题图才开始出现对话形式的。而在备课时我却忽视了这一点。虽然我是第一次使用青岛版教材,但仍充分说明了我对新教材把握上存在漏洞,今天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

通过分析和深刻的反思。这节课既有成功也有不足,和我预想的效果有差距,在教研活动中我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加高效。

《可能性》评课材料

一年级 吴忠

我认为熊老师的这节《可能性》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一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始终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而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受、经历数学学习过程。

具体来说,我觉得本节课的优点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就是符合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观点。具体表现为:课中采用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玩扑克牌,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小组合作实效性很强,这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上是非常难得的。具体表现为:

1、在学生合作前能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组织抽扑克牌的活动前,教师能明确提出:每个学生抽5次,把结果记录下来........等具体要求。

2、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参与其中,进行深入指导,始终作为一个参与者、合作者,而不是旁观者。

3、在学生有异议的时候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能够让学生比较充分地经历了统计活动的过程。本节课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抽取扑克牌的活动, 有利于学生体会数据是需要收集和整理之后,才能进行分析与比较。

四、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整节课中,老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教师自己始终是学生的合作者、倾听者、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五、教师能够充分注意到教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活动起来的要求。

六、能抓住学生生成的“问题”,体现出教师高超的教育机智。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残缺的艺术,就算级别再高的名师上课也难免会出现问题,这事我们谁都不能回避的,那么在这节课中,我觉得不足之处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积极引导与激励的作用,尽量不用消极语言。比如说:“你说得不是很完整”、“你说得不是很明白”这样的语言最好不用。

二、小组合作过程的指导还应更细致些。比如:在小组活动中,有合作完的组,而其他组还没有结束,那么教师可以到这组进行具体提示与指导,可以说:“你们再仔细观察统计的结果,看有没有什么发现?”等类似的语言。另外,在全班交流阶段,有一组正在回报时,教师要引导其他组的同学“听”和“思考”。 总之,在这节课中,充分体现出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灵活的教育机智,如果对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改进,那么这节课的整体效果一定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低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低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低年级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低年级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低年级写话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低年级写话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3月茅贡小学低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初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三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低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低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